一個月后,看煩了無窮無盡大海景象的眾人終于靠近了三仙山,也有叫三仙島的。到了這里,各式各樣的法寶船只來往不絕,有大如山岳,運送各種物資的;也有小如舢板,僅能容納一兩人的;更多的是比這艘翠云號大兩三倍的,人員、物資皆運。
更不時見到遁光往來不休,有御劍的,有駕風的,有各種遁法的,千奇百怪,各有風姿,令陳天大開眼界。
一個時辰后,在越過了無數大大小小的仙島,三仙山高聳入云的山體映入眼簾,巍峨清奇、磅礴大氣,一見之下就令人不自覺的信服這就是傳說中的仙山勝景,海外道廷。
只見不知何時出來的彭山感慨的說:“我每次看到這三仙山,都不由頂禮膜拜當初開拓九祖的大氣魄,他們尋遍海外,找尋到這三座仙山,并花費了畢生之力將其移到這東海深處,距大陸三萬余里的所在,奠定了吾輩在此修行、開拓的根基,功莫大焉。”
一邊說,一邊深深施了一個道禮。旁邊的陳天等人見此也一起施禮,就連那眼珠子長到天上的倨傲青年也如此。
又過了大半個時辰,翠云號才在蓬萊島一處碼頭靠岸,這個碼頭與大陸上碼頭熙熙攘攘的情景不同,只有零零散散的數十個平民打扮的人,反倒是立了不少式樣奇特的工具。見來的是翠云號,他們都無動于衷,只有一位學者打扮的人上前走了幾步,遙遙拱手。
上岸后,彭山引著陳天三人走到那人面前,介紹道:“這位就是學宮的夫子,孫啟夫子,你們需要先到那里學習一段時間再分配。大家以后有緣再見。”說完,朝三人拱拱手,就朝另一邊離開了。
至于那青年和云伯,早在船只到岸后就跟著幾位來接他們的青年離開了。
陳天三人隨著那兩人步上一輛等著的馬車,這拉車的馬神駿異常,身披鱗片,跑動間有云霧生成,不用車夫駕馭就風馳電掣,這馬車車廂也是一件筑基巔峰法器,所用之料也是各種靈材、靈金。
走了約一個半時辰,才繞到蓬萊島的另一面,以陳天的預估,走了大概有一千余里,可見這島之大。
繞到另外一邊一看,只見這里是三座靈山圍成的一大片平原,靈山之間夾雜的是其他較矮的山脈,以山為墻,共同組成了一道面向大海的壁障。陳天以望氣神通遠遠看去,這無數山脈間氣機交雜,彼此契合,顯然是一處陣法。
這里與其說是三仙山,不如說是三仙山伴隨著其它大大小小的山脈構成的一個大島,島中心是一個數萬平方千米的平原。平原上星羅棋布的分布著無數屋舍、藥園、田地,遁光絡繹不絕、起起落落,絕大多數都是依靠法器,更有一座座法器馬車奔馳往來,仿佛從大海到了一處神奇瑰麗的修真國度。
他們要去的學宮就在這蓬萊島半山腰上,領路的孫夫子見他們好奇地望著,解釋說:“在三仙山,地位越高的住的越高,因為上面的靈氣越豐富,在三仙山之間的平原上住著的,大多是凡人武者家族,一旦家族有人筑基,就會到山腳鑿建洞府,開始正式修行。”
“而到了金丹境界,就有資格到蓬萊島山腰處或者其他山脈的山頂處鑿建洞府,不過要鑿建洞府,需要在道廷報備。筑基期外出六十年未歸的,金丹期外出兩百年未歸的,洞府將收歸道廷重新分配。你們在學宮決定了分配職位后,也可以去申領一處洞府。”
說話間,他們就經過了一處高大的牌樓,上書“學宮”兩個大字,筆走龍蛇,內蘊無窮道理,這整座牌樓竟也是一件法寶,還深深嵌入地脈之中,鎮住地脈靈氣,吸納附近無數元氣至此處。
越往上走,越發清幽,漸漸路上多了些建筑,掩映在綠樹紅花之間,靜謐自然。直到最后來到了一棟三層十余丈高的木質建筑前,巍峨高聳,冷重肅然。
那迎接的孫夫子道:“這便是學宮的授業堂,往后幾日你們就在這里了解海外諸事,我會在明日辰時正時在這里等你們。先帶你們去安置,選取你們的住所。”
說完,又驅趕馬車往左轉去,這里鑿建了無數洞府,孫夫子帶著他們選取了三個洞府,其中那大漢李琨選了一個二進院落,里面還有無數機關造物可供驅使;老道劉海選了一個臨近瀑布的山澗洞府,靈氣充裕;陳天則選的是一個樹屋,搭建在一株枝葉繁茂的椿木靈樹上,新奇有趣。
在陌生的環境下,陳天也沒辦法安睡,只是坐在樹屋中打坐調息。
第二天一大早,陳天做完早課,在靈椿樹之頂,見到了一場堪稱瑰麗的日出。
蓬萊島是三仙山絕大多數修士修行之處,因此,蓬萊島直面東方,以契合修士采取先天紫氣和日精月華。
天還是微藍灰黑時,天上積云甚多,壓抑沉重。
然后隨著天光漸漸放亮,天越來越藍,云愈來愈白,天與海的界限從原本的混沌不清到越來越分明,首先是紅光從海面慢慢升起,穿透云層,染紅海天;接著是一團火球、一輪紅日,一點點從海面挪上來,伴隨著光,播撒著熱。
直到最后,大日完全躍出海面,無窮光熱噴薄而出,撒照在蓬萊仙山之上,這一刻,陰陽反轉,紫氣生成,無數修道士對空吐納,陳天以望氣神通向四周望去,只見無數修道士凝成的靈氣氣柱矗立在天地之間。
他不敢望向三仙山的山頂,那里肯定是諸位元神真君的道場,冒然窺視被發現就說不清了,不過三仙山山腰和其它山脈及中心平原地帶可以讓他隨心觀看,順便看看三仙山大陣的大致靈氣分布。
只見一股股或粗或細的靈脈縱橫交錯,囊括了三仙山地域的每一處地方,最后匯聚往三仙山山頂而去,那里他不敢張望,只是暗自推演了一番。
看罷了日出,又待了一會,看時間差不多了才往授業堂而去。
到得昨日經過了一次的授業堂,那位孫夫子和老道劉海已經等在那了,旁邊陸陸續續有許多年輕的修士不住的進入授業堂,又過了片刻,距辰時正還有半刻鐘時,李琨到了。
夫子見三人都到了,就領著三人進了授業堂旁邊的一個儲藏室,解開禁制走進去就會發現,里面琳瑯滿目,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法寶法器,斷簡殘篇,畫像書籍,地圖模型等等。
孫夫子開口介紹道:“這里是三仙山的紀念堂,自仙山九祖尋到三仙山至今已有240余年,首個百年是九祖挪移三仙山到這東海深處的過程,其中有3祖隕落在移山途中;中百年是三仙山被東海深處各處異獸圍攻,最激烈處方壺、瀛洲二島都被異獸占據,只余下蓬萊仙島往上還被人類修士守住,這其中有23位元神真君隕落,包括5位開拓老祖,只剩下一位老祖身受重傷,自此閉關不出;最近這40年才是往外開拓期,我們已在三仙山外開拓出24處大的靈島,小靈島數以百計。”
“至于各個門派、世家、散修開拓的靈島更難以計數,有些甚至深入大洋中,離九州不可勝計,甚至星象、時令變化都已與中原神州迥異,完全是兩個天地。”
接下來,夫子侃侃而談,將這里面的每一件物品的歷史娓娓道來,生動形象。
接下來一天,陳天他們三人都隨著夫子在三仙島到處轉,將這里的一切都印入了一個大概印象,特別是方壺島,這里簡直是一處修仙集市,修仙百藝在這里都能找到相應的店鋪,而且店主的修為都不低,至少是筑基中期往上,金丹期的也不少見,甚至有不少異類。
第二天,給他們講解的是另一位夫子,一位叫錢千的夫子,這位夫子并不但是給他們上課,而是和許多年輕修士一起,這些修士大都17.8歲,剛剛筑基。都是一些資質出眾,有望金丹的年輕修士,還有一些就是戰死修士的后代,都會被送來學宮接受教育。
今天正是他們接受關于三仙山周圍海域情況的介紹。
只見那錢夫子拿出一枚玉簡,輸入法力,頓時一副周邊海域形勢圖在空氣中顯現出來,島嶼、洋流、海風、海獸等等情況歷歷分明。
只聽錢夫子道:“這便是我們三仙山附近的海域圖,囊括三仙山近萬里的海域,其中離三仙山千余里已完全被我們掌控,理論上說,只要金丹期以上的修士在這個范圍內動手,三仙島都能得到信息,我們自己的修士還能得到陣法的加持;再往外三千余里便是我們初步掌握的地域,只能偵測大致情況,監控過于強大的法力波動;至于再往外的六千余里,則剛剛探索出大概,繪制出海圖,基本了解了哪里有危險,哪里有資源,至于更詳細的情況,還需要后來者繼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