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6章 從未有過的城池與門派

  無相峰山門下山招工的工作一直在持續著。

  茍富貴除了第一天在營地內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調整解決外,之后便都沒有過多去關注。

  茍富貴回了山門,宅在藏經閣繼續研究武功,創造《新無相經》。

  山門中除了第一天顯得很空寂外,從第二天開始便熱鬧起來,越來越熱鬧。

  下山的許多人已經在師兄弟們的安排下,不斷帶著招到的大量人手回到了山門。

  就連寶兒都帶了不少女人回了山門,包括其中專門給茍富貴招來的幾名令茍富貴極為滿意的侍女。

  所有這些人都被安置在了早已修整完成的下院居住生活。

  他們的到來,讓無相門原本停下的種種工程項目迅速復工,讓整個無相門在茍富貴的指導下形成的各種工程乃至產業迅速成長著,不斷完善著。

  茍富貴更是體會到了有幾個很是漂亮性感的侍女一天到晚侍候著是多么的舒服。

  這令茍富貴能更加投入的修行武功,創造《新無相經》了。

  三天后,大招工的進度告一段落。

  營地里足足上萬人口,能滿足需求符合條件的,基本上都招進了無相峰山門。

  招工并不會停止,后續還會不斷招收新的人進無相峰山門。

  至于營地里剩下的這些沒招上的人,他們中的一部分確實離招工需求差距太大的,由大師兄安排到了望山村之中。

  望山村升級成為了望山區。

  這些人將和望山村中剩下的村民們一起當普通的農戶,開始安穩平靜的生活。

  另外一部分人則繼續留在了營地中,在這里居住生活。

  他們同樣有劃分給了他們耕種,在營地外的大片土地。

  他們在魏姬以及魏姬手下們的帶領下,按照茍富貴的指導,以新的技術新的農用器械新的務農方式展開了農業生產。

  大量由無相門制造出的鐵器農具以及播種耕種采收工具開始在這些農民們手中普及。

  從蓮池城帶來的大量牛馬,除了在各項工程上使用外,其余的亦全部租發給了這些農民們。

  無相門這些不同的措施,不管是強制的或自愿的,最終都讓這些農民們發現,他們的生活正清晰的得到了改變。

  更為關鍵的是,哪怕他們是農民,在聽從了無相門的種種政令與措施,進行了全力配合后,無相門同樣給予了他們強大的保障。

  這是在別的地方的平民百姓不敢想像的。

  營地則在分流了大量人口后,進一步規劃,并正式更名為新城區。

  望山區與新城區合在一起,便是新生的望山城。

  大師兄除了負責無相門的醫療事務外,還升職成了望山城的城主。

  便連八師弟王林,都帶著新成立的無相門護衛軍,大部分都駐扎在了望山城,日夜操練著茍富貴給予的種種軍隊訓練之法,同時護衛著望山城的安全。

  王大錘與魯尺則安排了原本大修無相峰山門的幾個手下,如今作為領隊骨干,帶領著新招的大量人手開始對望山城進行整體規劃與修整。

  新城區與望山區都需要符合望山城的規劃,該拆除的拆除,該新建的新建。

  尤其是望山城的道路規劃,是整體規劃中工作量最重最大的一部分。

  按茍富貴的要求,望山城的所有道路,都必需是硬化路面,且要做好下水系統。

  王大錘與魯尺雖然已將茍富貴交給他們的水泥技術成功掌握,并制造出了大量的水泥,但面對這個道路需求,依舊工作量很重。

  倒是給無相門的子民們蓋水泥鋼筋的房屋,由于屋子的層數都很低,且多與木制結合,顯得速度頗快。

  只是鋼鐵資源不足,成為了限制蓋房乃至各行業的迫切問題。

  哪怕茍富貴已經將數據庫中的種種煉鋼之法結合當前的情況拿了出來,極大提升了無相門原有的鋼鐵產量。

  但再怎么提高,也得有足夠的鐵礦石與煤炭,才能冶煉出足夠的鋼鐵。

  無論是鐵礦還是煤炭,都是對人口密度與人力資源需求極大,而且勞力強度頗高的產業。

  哪怕無相峰山門與望山城有了如今蓮池城遷移過來的這一萬多人口,相對人口大戶的礦業來說,人力需求上還差得遠。

  礦業方面讓茍富貴覺得好過的便是,無相峰山門及望山村的地理環境確實不錯。

  自然環境之前是惡劣危險了些,但周邊的礦產資源很豐富。

  尤其是鐵礦與煤礦這樣的普通礦產資源,不僅有露天礦,且品相極好。

  這才讓整個無相峰山門及望山城能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雖然面臨著種種問題,依舊能飛速發展,各行各業能迅速成長完善。

  整個無相峰山門及望山城便在這樣忙碌的過程中,迅速成長著,壯大著,完善著。

  一座與這個世界完全不同的城池,一個與這個世界完全不同的門派,正在高速孕育著,萌芽著。

  沒過幾日,茍富貴在山門接到了大師兄的飛鴿傳信。

  二師兄白朝恒帶著白河城的人馬物資到了。

  茍富貴當即很是欣喜,帶著寶兒騎著大香豬直接下了山。

  下了山后,茍富貴發現,二師兄所帶的隊伍過來的方式與蓮池城不同,竟然租用了臨江閣阮家的船隊。

  船隊攜帶著同樣足足上萬人口,但攜帶了更多的錢糧物資與牛馬牲畜。

  這支規模不算大但同樣不算小的船隊,自白河城的臨江碼頭處,順著白水河而下,日夜不停,僅花了兩天兩夜的時間,便很順利很平穩的到達了如今的望山城。

  這個速度出乎了茍富貴的預料。

  阮氏船隊逆流而上的河運速度與順流而下的河運速度完全不在一個量級內。

  這樣看來,以后白水河航運將與望山城乃至無相門的發展息息相關,極為密切。

  白龍江是無相山脈中奔涌出的大江,雖然水流量更大更充足,但自望山城往上并沒有沿江的城池,反而盡是無相山脈的種種山巒瀑布。

  白水河不同,水流量很足,且是平原上的河流,極適合航運,沿河兩岸除了白河城外,還有無相門境外的不少城鎮。

  茍富貴心中對阮氏船隊以及白水河航運情況有了清楚的了解后,在白水河匯入白龍江的兩河口附近,選擇了一處河灣,命令王大錘與魯尺帶著工人們快速修建成了一處吞吐量還算大的碼頭。

  修好碼頭后,茍富貴讓大師兄與二師兄做交接工作。

  整支船隊停泊在了兩河碼頭,船隊帶來的人口牲畜與所有物資則全部安排到了望山城的新城區東側,兩河碼頭不遠的地方,單獨扎了一片營地。

  在茍富貴的規劃中,這片新的營地,以后將會升級為望山城的兩河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