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三七章 燭影

  當夜,由刑部尚書江若琉親自下了駕貼,對無千堂實行全面封鎖搜查,經過了一夜的“認真”搜查,總算找出了無千堂背后的大老虎大理寺卿馮樂友,無千堂上下以掌柜劉墉為首的所有涉案人員對大理寺卿馮樂友指使他們多次無辜殺害百姓,強取豪奪的事情供認不諱。事后刑部尚書江若琉又親自接見了遇害者的家屬,得知大理寺卿馮樂友不但惡意殺害良善百姓,還將其沉尸金水河,手段之殘忍讓人心驚,事到如今證據確鑿,但畢竟人犯乃是“九卿”之一,事關重大,刑部尚書江若琉連夜求見了朱厚照,請求圣裁。

  據說,圣明的天子對此僅僅批復了一句話:“反腐倡廉,我們要有刮骨療毒的決心和勇氣。莫說只是一個大理寺卿,即使他是王爺,是國公,只要觸犯了大明的律法,傷害了朕的子民,朕都絕不姑息!”

  事后,這句話就被刊登在了《大明日報》的頭條之上,引得百姓們無不感嘆天子的圣明,同時又掀起了對這群貪官的又一輪厭惡。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刑部尚書親自帶著刑部的差役包圍了大理寺卿馮樂友的府邸,大量的火把將此處照的通明。居住在附近的百姓也不睡覺了,充分發揮了國人愛看熱鬧的傳統,接二連三的聚集了過來,想親眼看著貪官是如何落馬的,以后也是和隔壁王老頭喝酒吹虛的資本不是。

  “我乃刑部尚書江若琉,現在正式對馮府進行查封!”說完以后江若琉就親自在馮樂友的家門上貼上了第一張刑部專用的封條,這也向世人宣告著一位“九卿”的敗落。

  馮樂友在家中早已經知道了外頭發生的事,聽著自己的女眷不住的哭喊拍打著自己書房的門,心中不由得有些煩躁。

  “老爺,您開門啊,我們一家人,就是死也要死在一起啊。”

  不顧外頭的哭喊和吵鬧,馮樂友一臉正色的坐在書房中,看著那上百封這些年來和恩師劉大夏往來的書信,最近的一封信是今早劉大夏派人送來的,上面只有短短幾個字:“樂稠安心去矣,此事皆由爾起,當由你落,汝之家人,為師必定護其周全。切記慎言之。”

  誰能想到栽培照料自己多年的恩師,那個屹立三朝不倒,被人與王恕、馬文升合稱“弘治三君子”,又與李東陽、楊一清并稱為“楚地三杰”的一代賢臣,在面對罪責時居然會如此軟弱逃避,在面對自己的學生之時居然會如此狠心,在自己的利益面前居然會如此道貌岸然呢?

  “希望你能信守自己最后的承諾吧。”馮樂友嘆息了一聲,生死關頭還是選擇了相信自己的那位恩師會說到做到照顧好自己的家人,手里捧著的蠟燭卻是在不住的搖晃。

  燭影搖曳,將馮樂友的身影映在墻上,照的忽長忽短,忽明忽暗,就像馮樂友或者大部分朝臣的一生,或在明,或在暗。或為謙謙君子,或為陰損小人,或位高權重,或人微言輕,但無論如何,最后的結局都只能像這只搖擺不定的蠟燭一般,在綻放完屬于自己的光輝之后,燃燒盡自己,走向滅亡。

  外頭的聲音越來越近,家眷的哭喊越來越凄慘,也越來越微弱。樹倒猢猻散,除了自己那些要被株連的跑不掉的至親以外,誰又愿意陪著自己這個偽君子一同赴死呢。

  看著燒得越來越短的蠟燭,馮樂友意識到自己的生命也越來越短了。透過燭影,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啟蒙老師,看到了書中的圣人,想起了文天祥說過的那句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照汗青自己算是做不到了,遺臭萬年遭人唾棄倒是大有可能,作為文臣,還有什么比讓自己斯文掃地身敗名裂更凄慘的呢?想到此處,馮樂友對生的欲望終是全部熄滅了,手中的蠟燭也重重的落在了那一堆信件上面,火勢開始蔓延。

  望了望地上自己親手倒上去的香油,馮樂友鄭重的摘下了自己的烏紗帽,對著京城的方向整了整衣冠,感受著四面八方傳來的熱氣。火,也與油相遇了,馮樂友,也與書中的圣人相遇了。

  江若琉帶著人趕到的時候,馮樂友的書房已經是烈焰滔滔,經過一番撲救才滅了火,只是可惜了書房中的藏書和字畫,以及那具已經被燒得面目全非的尸體了。

  好在馮樂友的家眷全部都認了罪,對刑部的辦案人員展示出了極大的配合,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畢竟馮樂友犯的不是什么十惡不赦的大罪,并不會株連到親人,與其當個逃犯,倒不如安安心心地接受那本就不會太重的審判。

  對整個馮府進行了查抄以后,并沒有發現什么引人注意的信件和證據,也僅僅有那七萬多兩銀子算得上是意外之財,當然,這是對朱厚照而言的意外之財。

  一代“九卿”,就此敗落,大理寺卿馮樂友畏罪自焚,家眷全部被臨時收入刑部大牢,但并未遭受拷問,僅僅只是暫時羈押罷了。

  消息頓時傳遍了整個官場,引得那些曾經與馮樂友一同出入的知己好友人人自危,生怕牽連到了自己。最可笑的就是這群馮樂友生前的好友,非但沒有為自己的朋友發出一聲的不平,也沒有盡自己所能照顧他的家眷,反倒是一夜未眠洋洋灑灑的羅列了關于馮樂友的十多條罪證,打算明日早朝之上彈劾這個“罪臣”,以劃清自己的嫌疑,洗清自己的身份。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莫過如此。

  反倒是曾經與馮樂友政見不合的敵人,頗有幾分人生寂寞知己難尋的感覺和兔死狐悲的傷感,也不怕受到牽連,紛紛派人追悼此人,有的甚至親自動手為其寫了一副挽聯。

  壽寧侯張鶴齡和建昌侯張延齡兄弟二人也得知了自己曾經的合作伙伴被依法處置并且已經畏罪自殺的消息,向來對自己吝嗇的兩人反而破天荒的散出去了一百多兩銀子上下打點,讓刑部負責看守馮樂友家人的獄卒切莫為難他們。消息傳出去以后大部分人都紛紛指責二人嘩眾取寵,貓哭耗子假慈悲。兩人也不與之計較爭論,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這倒是讓朱厚照對二位舅舅多了幾分好感。早知道,比起真小人,這個世界上更令人厭惡的東西叫做偽君子。

  隨后讓兄弟二人苦惱的就是答應了自己那個外甥的兩百萬兩銀子了,壽寧侯張鶴齡盤算著兩百萬兩銀子要是用來吃那淑華樓的佳肴,恐怕也夠自己吃上好多年了吧。只是,這天底下誰的銀子他們都敢賴賬,唯獨對于這個皇帝外甥的銀子,卻是一分錢也不敢少的。

  生怕自己的財富引起了別人的忌憚,兄弟二人僅僅帶著十個親信下了自家府上的地窖,一鋤頭一鋤頭的挖了起來。

  這說來也怪,我國古代的地主老財,因為“重農抑商”的政治環境,總是深信“財不外漏”的信條,但又生怕銀子放在家中被人給搶盜了去,就養成了一個壞習慣:將銀子澆灌在自己地窖的地板上,等到家道中落就老老實實的提著鋤頭去挖銀子。

  對于地主老財而言,這的確是能讓自己安心了,可對于國家經濟發展而言,這可是有些大大的制約性。畢竟每朝每代開采發掘出來的銀子就這么多,本來市面上的銀子足夠流通,可是經他們這么一弄,能在市面上流通的現銀就越來越少,日積月累之下自然會導致通貨緊縮的發生。甚至有宋一朝,還被逼的迫不得已發行了紙幣。明朝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曾經發行過“大明寶鈔”,大明寶鈔是整個明朝唯一官方發行的紙幣,后因濫發紙幣,又導致通貨膨脹,民怨沸騰,讓這“大明寶鈔”在百姓眼里還不如一張上廁所用的草紙,終于也在正德年間被內閣下令廢止。

  每挖下去一鋤頭,壽寧侯張鶴齡就感覺自己的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嘴里則低聲念叨著:“列祖列宗在上,后人不孝,如此敗家,還請列祖列宗原諒。”

  挖了一整夜,又加上家中先前由五城兵馬司指揮使譚文國送來的四十多萬兩現銀,才老老實實的湊夠了二百萬兩銀子,親自送到了豹房。

  因為得到了江若琉帶人對馮樂友家進行查抄捉拿人犯的消息,意味著這次自己與群臣,內廷與外朝的博弈宣告了勝利,對于自己以后在朝中的威望毫無疑問是有著極大的提升的,想到此處,朱厚照就興奮的毫無睡意,如今聽到兩位舅舅來了,更是雙喜臨門的好事,親自帶著劉瑾到門口將兩位迎了進來。

  “陛下,我們……”

  “不必多言,不必多言!兩位舅舅也是,都是一家人,來就來了還帶什么禮物。劉瑾,你派人去將東西搬進去,在讓人去淑華樓弄幾桌好菜,朕與兩位舅舅一醉方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