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四四章 天下官職 能者居之

  聽了朱厚照的詢問,王鰲也是打起了精神,雖然此人的“毛遂自薦”確實是不合規矩,而這個規矩的掌控者還恰好就是自己這個主掌天下官吏升降的吏部尚書,王鰲對這種激進的人還是有些不喜的,但是此人的功績自己卻是清清楚楚,對此人的能力也確實是信任,況且只要是對大明的江山社稷有用的人,自己都有義務將他發現和舉薦出來,也算對得起自己的這身官服了和無愧于先帝了。

  “回稟陛下,張羅滿此人乃是天津治下楊廣縣的縣令,此人在任楊廣縣縣令的六年中,楊廣縣每年的稅收都在穩步上升,去年一歲的收入更是增長了整整三成。再者,自從此人到任以后,楊廣縣的犯罪率和百姓的死亡率都有了極大的改善和遏制,就連那黃崖山上的響馬都未能撼動其分毫,此人在民間有著極大的聲譽,在我吏部的京察中也是多次獲得上等的考核評價,無愧于一位能吏!”

  聽著王鰲公正客觀的介紹,朱厚照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心里思索著要怎么才能說服群臣,讓這個“治世之奸臣”搖身一變成為正三品的大理寺卿,替自己“以貪治貪,以奸治奸”。

  盡管此人的吏績如此光彩,可是包括幾位大學士在內的滿朝諸公還是沒有展現出過多的感觸,畢竟大明朝的選官制度是極其嚴格和完善的,對于中央的京官還是這種“九卿之一”的大官更是嚴上加嚴,以防止奸臣誤國。

  要是一個小小的九品縣令都能夠鯉魚躍龍門直接成為正三品的大理寺卿,那明日是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夠入閣拜相了?這種破壞規矩帶來的不穩定因素和后果,沒有人愿意承擔。

  沒人接朱厚照和王鰲的話茬,反倒是繼續著對兩位提名候選人的爭伐。

  “陛下,依臣看,這大理寺右少卿周瑀確實是位能臣,如果由此人擔任這個職位,必定能夠使天下官員正己嚴法,使我大明海晏河清!”

  “陛下,大理寺左寺丞唐紅寶文采出眾,才高八斗,還是弘治七年的進士第八名,由此人組織大理寺的工作,必定是事半功倍!”

  聽著兩撥人又開始引經據典地爭了起來,而朱厚照就是遲遲不表態,作為陛下的貼心小棉襖,江若琉也明白了朱厚照的意思,當即就站了出來,發出了不同的聲音。

  “陛下,臣倒是認為,為官者,德為先,才為重,只有任用真正實干興邦,肯做實事的官吏,才能起到這個職位真正的作用。”

  聽了江若琉的話,朱厚照也找到了一個突破口,隨即開口道:“那么諸位愛卿,這大理寺右少卿周瑀和左寺丞唐紅寶,在大理寺多年,可有什么功績,朕也好綜合評估一下兩人的能力。”

  聽了朱厚照的話,群臣頓時就蔫了,先前的氣勢洶洶蕩然無存,推舉這兩人完全就是趕鴨子上架,論功績,兩人也只能算是無過而已,要真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績,也不至于在一個位置上熬上那么多年都一動不動了。

  看著眾人不言語,朱厚照又開口道:“不知道這大理寺右少卿周瑀和左寺丞唐紅寶在吏部組織的幾次京察中都獲得過什么評價啊?”

  吏部被點了名,王鰲只好站了出來,回憶了一下道:“二人大部分均是中等考評,均未獲得過上等評價。”

  “那么這兩人在大理寺任職有多久了?”

  “回陛下的話,大理寺右少卿周瑀在大理寺已經任職十一年,而這左寺丞唐紅寶也已經有八年了。”

  “一個任職十一年,一個任職八年,還都是京官,最容易出功績的地方,怎么會沒獲得過一個上等評價呢?人家一個小小的縣令六年就能獲得三次上等評價,這是為什么?還請諸位愛卿為朕講解一下其中的門道。”

  朱厚照的話看似虛心,實際上充滿了譏諷,你們資歷是久,但你們在這個職位上都干了什么?什么都沒干豈不是尸位素餐?不讓吏部找你們的麻煩就是格外開恩了,還想升官禍害更多的人?

  聽了朱厚照的話,大家都沉默不語了,總不可能跳出來說那個小小的縣令有天大的背景,手眼通天,買通了吏部尚書吧,也沒人有膽量站出來說吏部組織的京察不公平,有內幕。要知道,歷次的京察可都是由吏部尚書王鰲親自帶隊的,王鰲的剛正和清廉可是天下人盡皆知的,誰敢說這位老臣不公平?誰敢說這位老臣被收買了?那恐怕不用王鰲和王鰲的門生跳出來反擊,就被天下人的口水和謾罵弄死了吧,要知道人家可是把自己的獨生子送到了云南的,你不服你也來一個?

  好在總是有人能發現旁門左道的,既然政績上比不過你,沒事,論資歷我們仍然壓你一頭,兩撥人馬頓時就偃旗息鼓,一致對外,將矛頭對準了這個半路殺出來的小小縣令,打算從制度上斷絕此人的進身之路。

  “陛下,這楊廣縣縣令張羅滿確實是一個能吏,但是任用賢明最忌諱的就是大材小用,造成人才浪費,更為忌諱的則是小才大用,這非凡會適得其反,更有可能給朝廷造成不必要的影響和麻煩。”開口的乃是禮部的一名侍郎。

  “陛下,我大明的官員升降,都應該由吏部考核升任,且都應該層層上調,從來沒有由九品縣令連升六級的先例,就算是前朝的佐官或者中官,也都沒有過這樣的慣例的。”

  所謂的“中官”,其實就是不經過吏部和朝廷批準,直接由皇帝任命的不具有完全法律效應的官員,這群人大多是一群只知道討皇帝歡心的弄臣,正如歷史上的明憲宗在位期間大肆任用的“傳奉官”一樣,這群人普遍都是歷史上的反面教材。

  如今群臣將張羅滿與“傳奉官”相提并論,不可謂不誅心。

  “陛下,我朝向來講究賞罰分明,既然此人如此大才,那么必定是要重賞的,不如就將此人提升至天津衛任職吧,磨練幾年在入京給予重任,也算是個萬全之策。”

  聽到群臣還是不松口,打算將話題岔開,打消自己任用張羅滿的念頭,朱厚照只好向江若琉求救。

  這時候,新任的刑部右侍郎李連達卻站出來開口了:“啟稟陛下,臣也是從地方調任而來,更知道在地方上任職的困難和限制,所以說能在地方做出政績的,那必定是能吏。”

  “哦?不知在地方上都有哪些困難之處呢?”

  李連達在朝中本就無依無靠,如今攀上了江若琉這棵大樹,自然也就成了朱厚照麾下的人,只要自己本身不被人揪住小辮子,就沒有誰能動的了自己,所以說起話來根本就不怕得罪人。

  “回陛下的話,正所謂天高皇帝遠,在地方上可不同于在這天子腳下,萬事透明。甚至百姓們還會說滅門知府,破家縣令。在地方上可是真正的官大一級壓死人,而想要真的做出一件利國利民的,必定會損害和觸碰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說地方官員想要做出政績,不但要有過人的才能,更要有剛正不阿的心志,不能欺上瞞下,不能前怕狼后怕虎,必須也是正直之人。”

  “再者,縣令的轄區本就不大,能在這么小的一塊地方干出那么多的政績,此人必定是可堪大用,況且還獲得了王尚書親自評定的上等京察考核結果,想必在這奉天殿內的大部分大臣都不能做到六年之間三次上等吧。”

  “哼,李郎中此言差矣!能治一縣者,可未必能治天下!有功勞自然是要賞賜的,有政績自然是要提拔的,依我看還是按規矩來,先將此人提拔,再磨練幾年,到時候再委以重任才是萬全之策。”

  “況且這大理寺卿可不是一個閑職,只有讓熟悉其工作流程的人方能不出差錯,所以我認為,這人選還是從大理寺原有的班子中選拔為妙。”

  說話的乃是兵部的一名給事中,渾然不顧李連達的面子,也不稱呼人家剛剛調任的刑部右侍郎一職,開口就是“李郎中”,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李連達是個醫生呢!

  “天下官吏,能者居之。諸位又何必拘泥于出身和跟腳呢?想必大部分同僚入仕之前也都是白身甚至是下農吧,那么如今又何必以高位者自居,看不起一個縣令呢?我江若琉做事向來不看別人的出身,只要此人能干事,干實事,那么就是能吏,能吏就該被發現和提拔,如若古制無益于國,那又有何用呢?”

  江若琉的這句“如若古制無益于國,那又有何用呢?”,的確說出了朱厚照的心聲,朱厚照也不打算藏著掖著了,自己可是答應了劉良女今天帶她去看看國丈呢,沒太多的時間陪著這群大臣耗著,當即就開了口。

  “江卿所言極是,這天底下的官職,都應該由能者居之,太祖還從一介平民直接成了九五至尊呢,如今一個縣令憑自己的能力和政績出任一個大理寺卿又怎么了?莫非太祖也是不合規矩了?”

  別人不敢拿朱元璋說事,朱厚照這個“不肖子孫”卻是敢的,這不,才祭出太祖這個大殺器,先前叫囂著的那幾個人就立馬跪下了,群臣也沒了疑議。

  “就這樣吧,由這個楊廣縣縣令張羅滿出身大理寺卿一職,一年以后由大家共同評價此人,再決定此人的去留。”朱厚照也沒把話說死,做出了部分的妥協。

  “再者,讓天下的所有官衙再加上一句話,實干興邦,空談誤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