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忠奸難辨(上)

  伯邑考的死訊傳回西岐,已經是一個多月之后的事了。

  跟隨伯邑考同去朝歌的隨從,都是西岐侯府的家將。所以,西岐城里最先知道這消息的,是如今侯府里掌權的,姬昌次子姬發。

  等召集了群臣,聚在議事殿上,那逃回來的家將又把伯邑考之死當眾講了一遍。姬發痛哭當場,不能言語。旁邊的武將之首南宮適就忍不住了,大叫著要立刻興兵,為伯邑考報仇。

  殿上倒有大半武臣隨聲附和,都嚷嚷著要起兵報仇。只是幾句話的功夫,大殿上你哭他喊亂成一團。

  姬發只是哭,還未發話,這邊上大夫散宜生看不過去了,厲聲大喝,震住了全場。然后他才對姬發諫言,要求先斬了南宮適,再議他事。

  姬發這才止了哭泣,問散宜生,南宮適何罪,為何要斬?

  這時散宜生才說出了被群臣有意無意間忽略掉的關鍵——起兵造反可以,那該置姬昌于何地?

  南宮適血性十足,又是武將之首,說起話來沒什么顧忌。他是聽了伯邑考的死訊一時激憤,忘了還被囚在羑里的姬昌,才喊出了報仇的口號。

  那些附和他的人里,有不少也是出于同樣的原因,但也有那么一部分人,則是因為有了別的念頭。

  姬昌被囚在羑里已經七年了,七年不見,還有多少人是對姬昌忠誠的?

  殿上群臣中,有大半之數,都只想著怎么去投效未來的西伯侯伯邑考了——就為了這十拿九穩的從龍之功。

  可誰能想到,伯邑考竟然不顧危險,親自去了朝歌,又送了人頭呢?

  接下來的西伯侯順位繼承人,那就只能是姬發了。如果真能借著復仇的名義,說動姬發出兵,仍被囚在羑里的姬昌還能有好?

  那西伯侯的位子可不就提前落到姬發頭上了嗎?

  姬發本人有沒有這個想法暫且不論,但只要這個復仇的旗幟豎起來了,他是不是被裹挾出兵的,就不重要了。

  散宜生作為文臣之首,心思自然通透,他又是姬昌的死忠,第一時間想到了這個問題,靠著這么多年積攢下的威望,總算是震住了群臣,暫時打消了諸人出兵復仇的念頭。

  姬發和群臣默然無語,但總有出頭挑事的,問出了那個特別不好回答的問題:

  “主公還被囚在羑里未歸,長公子就這么白死了嗎?”

  你散宜生不讓出兵可以,那接下來怎么辦呢?

  散宜生不能避而不答,不然他剛才的力氣就白費了。于是他在群臣面前給出了他的答案,給費仲、尤諢送禮,靠他們兩人救出西伯侯姬昌。

  其實,此時姬發想聽到的,是散宜生隨機應變勸他接替西伯侯之位的提議。想一想,姬昌七年未歸,伯邑考又遭橫死,這個時候立個新西伯侯,豈不是能壯一壯西岐的民心?

  也別怪他權勢心太重,大家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下,如果你是那個活了幾十年卻處處不如大哥、在正常情況下永遠不可能繼承西伯侯之位的二弟,突然有了繼承侯位的機會,你會不激動嗎?

  你會沒有快刀斬亂麻,盡早得到這個位子的想法嗎?

  就算你自己沒有這個想法,你的近臣、親信們也會逼你去想的,因為他們也想更進一步!

  要不然,趙匡胤的黃袍加身是怎么來的?更不用說歷史上那些各種父子爭皇帝的丑事了!

  所以,姬發聽了散宜生的話,他的心里是有些失落的。可是他自己也明白,他不能表現得太急,也不必太急。

  于是,他在明知之前伯邑考給費尤兩人送禮無用的情況下,同意了散宜生的諫言。

  那問題就來了,前一次就是散宜生親自給伯邑考出的主意,給費尤二人送禮。這一次他又是憑什么認為,再給費尤二人送禮,有救出姬昌的可能呢?

  其實,散宜生并沒有什么信心,但他只能想到這個辦法,想再去嘗試一次。

  一來是有姬昌離開西岐之時,七年之災的說法;二來是他要給自己一個交代,總不能不做努力就先自己放棄吧!

  然后,備好了三倍于上次的厚禮,散宜生又仔細斟酌了一番說辭,寫了親筆信,交予太顛和閎夭,由他們二人把書信和禮物送到了朝歌城。

  千里路程很遠,但到了紙上就是一句話的功夫。太顛兩人到了朝歌城,就分別去找了費仲和尤諢,投書獻禮。

  費仲見了如此豐厚的禮單,確實有些心動,但真正讓他打定了主意,最終決定出手的,卻是散宜生信中的一句話。

  “懇祈恩臺大開慈隱,法外施仁,一語回天,得赦歸國!”

  “一語回天”,這四個字,真是說到了費仲的心坎上。

  他現在最看重的是什么?不是什么錢財,而是他的權勢!

  前一次伯邑考來朝歌救人,也給他送了禮。本來呢,他是想著做個順水人情,就把姬昌給放了的。

  可是,他怎么也沒想到,伯邑考居然發了瘋,惹上了皇后蘇妲己!

  伯邑考就那么突兀的死了,他又怎么會為了一個死人去對上正宮皇后呢?

  但是,費仲作為一個很合格的權臣,是非常在意自身的權力范圍的。

  最早的時候,他為了抱住蘇妲己這條大腿,出手幫她扳倒了姜皇后。到后面蘇妲己也一直很安分,所做的事都是對著后宮的人,即便對朝臣出手也只是被迫反擊。

  紂王又因為她的緣故,整日里窩在后宮玩樂,給了他和尤諢把持朝政的機會。

  所以,在最初的一段時間里,他和蘇妲己算是共同得利,彼此合作的關系。

  可時間一長,他對這權力就有些愛不釋手了,心底里對蘇妲己的恐懼也慢慢變淡了。

  這次蘇妲己出手殺了伯邑考,害他失了信譽,他的心里其實是有些不滿的。

  在他看來,你貴為皇后不假,可皇后只要管好后宮就夠了,不應該延伸到朝堂上來。畢竟,要是朝臣都覺得,找他費仲沒用,辦不成事,以后天下群臣誰還會服他?

  所以,借著散宜生的這次求助,他要把自身的重要性再給彰顯出來!他要讓人們知道,誰才是這朝堂上說話管用的人!

  從給他送信的太顛口中,費仲知道了尤諢那里也有禮物,就沒再去找尤諢商議。實在是他們二人彼此之間太過熟悉,有很多話已經不必說出來了!

  費仲是這么想的,尤諢又何嘗不是?

  他們兩個人心懷鬼胎,在紂王面前共同上演了一番教科書式的正反兩方都有理!

  費仲先開口,講姬昌是個大大的忠臣。紂王很是疑惑,畢竟,僅僅是幾個月之前,費仲還說姬昌這人外忠內奸不可赦,怎么突然就改了口,開始替姬昌說好話了呢?

  費仲的解釋很簡單,眼見為實嘛!他說自己派了心腹去羑里,暗中查訪數月才得了這結論。一旁的尤諢也推波助瀾,這才讓紂王又動了放姬昌回去的念頭。

  那大家就該納悶了,這紂王真是腦子進屎了嗎?他才殺了伯邑考有多久,就動了放姬昌的念頭?

  他就不怕姬昌回去西岐后,起兵造反,為伯邑考報仇嗎?

  闡教前前后后費了那么大力氣,就為了逼反姬昌。而在紂王那里,還有費仲和尤諢這兩個佞臣,就真的想不到這一點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