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61章:復雜的世界局勢

  一戰過后,西方資本開始東顧,重新向亞洲地區席卷而來,不過此時的亞洲已經不是當年一戰前的亞洲了。

  西方國家發現,中國不僅是在亞洲取得了軍事力量霸主的地位,而且在經濟上也已經幾乎滲透到了亞洲各地。

  就以英國來說,以往英國的一個巨大盈利市場——中國,此時英國是完全進不去了。

  而且更加讓他們郁悶的是,連殖民地和自治領到處也都是中國的資本,像馬來西亞、印度、澳大利亞等地,中國的資本都已經開始扎根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英國政斧還不好去對付這些中國資本,畢竟這些殖民地太靠近中國了。

  中英之間是簽訂有協議的,如果英國違反了協議,那么中國可能將會采取軍事手段,從而引發戰爭。

  在亞洲與中國開戰,基本上是在找虐啊!

  特別是在澳大利亞,華人存在的問題已經成了澳大利亞政斧最為頭疼的地方,此時連英國也不好解決這個問題了。

  此時澳大利亞華人已經達三百多萬,已經快要占到澳大利亞人口的三分之一了,等于說是近三個人里面就有一個華人。

  這些華人組織嚴密,紀律姓很強。而且分化了很多白人,基本上有六成以上的白人被分化掉了。

  而且被分化的群體還在不斷的增加。

  華人官員開始在澳大利亞大規模出現,因為選舉的時候到了。

  這屬于和平入侵,或者說是溫水煮青蛙,為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英國政斧和澳大利亞政斧此時只有頭疼的份了,卻對這些華人沒有任何的辦法。

  一旦出臺什么針對華人的政策,馬上就會澳大利亞境內引起一場聲勢浩大的游行、抗議,甚至是暴力行動。

  而且還伴隨著恐嚇、綁架、暗殺等手段。

  讓澳大利亞政斧官員們一個個心驚膽顫。

  這些華人此時實在是太團結了,團結到幾乎難以下手的程度了。

  而且中國已經是擴張到印尼了,隨時可以威脅到澳大利亞,加上中國政斧歷來都對澳大利亞施以援手,如同在美國大流感期間,更是贏得了澳大利亞民眾的好感。

  面對抗議,澳大利亞政斧只能敗退,如果采取暴力手段進行打壓的話,那么荷蘭人之前的下場是一個好的借鑒。

  這也是澳大利亞政斧最為忌憚的地方。

  然而拖得越久,陷得越深。

  想要擺脫華人對澳大利亞的掌控,已經是越來越難了。

  特別是在華人控制了澳大利亞輿論之后,可以說是死守輿論陣地。澳大利亞政斧在戰后開始想要把輿論收回來,結果遭到了大規模的反對,只能宣告失敗。

  牢牢的抓住輿論,華人就能夠將白人更好的分化掉,如果輿論主動權被奪走,那么華人在澳大利亞將會很被動了。

  英國在亞洲地區,面臨氣勢洶洶的中國資本,發現自身已經競爭不過了。單在金融上說,英國的國際信貸和保險業務此時都很難和新崛起的亞元競爭。

  而在制造業方面,英國此時是拍馬都趕不上中國的腳步了。

  亞洲,是中國的亞洲。

  秩序,也已經逐漸被中國所掌控。

  中國在外交上最關注的就是各國對于華人資本的政策,特別是對英國,雙方在簽訂的《中英勢力劃分協議》中對此已經是有過規定的,英國現在顯得很被動。

  如果出臺針對華人的政策,那么等于是在撕毀這個協議。

  現在英國連在殖民地內部的商業競爭都感覺很吃力了,這是一個讓英國人非常難以接受的結果。

  而在暹羅,中國資本發展得十分迅猛。

  中國開始重點向暹羅宣揚民族自由主義和仁愛友邦思想,暹羅曼谷王朝對于英法已經是越來越不滿了。

  在暹羅看來,中國是很友愛的,不會去欺壓暹羅,而英法則不同,這是在欺壓暹羅,等于是在踐踏暹羅統治者的尊嚴。

  對于統治者來說,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分一部分的利益給別人是完全可以的。

  中國的崛起,使暹羅看到了擺脫英法壓迫的機會,這樣就不用把利益給英法了,也就能夠讓王朝統治者擁有更多的利益。

  面對越來越不聽話的暹羅,英法兩國也沒有太多的辦法。

  畢竟暹羅此時與中國走的很密切,英法兩國想要再肆無忌憚的欺壓暹羅已經是過去式的光景了。

  面對曼谷王朝逐漸萌生的復仇之心,英法兩國嘗試著與曼谷王朝溝通過,但不是很有效。

  曼谷王朝組建出臺了一些有利于中國資本的政策,以及打壓英法資本的政策,使得中國資本在暹羅迅速發展。

  本身中國資本的對外競爭力就比較強了,加上有政策的優勢,那自然就更猛了。

  基本上整個亞洲的局勢,除了一個曰本,其他的國家大多都被中國給控制或者滲透了。

  而在非洲地區,中國資本還未大規模的進入。而在歐洲,主要的也就是塞爾維亞以及土耳其與中國走得比較近,其他的倒是沒什么。

  在南美洲的局勢則詭異了,中國從新開始向南美洲大規模的販賣軍火,特別是向巴西出售了許多軍火。

  此時巴西和中國走得很近,因為中國給了巴西很多維持統治上的方便。

  例如給巴西提供農業技術,而且還給巴西糧食上的一些援助,更給巴西提供民族主義建設幫助和軍隊的建設。

  美國能提供的,中國基本上都能提供,而中國能提供的,則不是美國都能提供的,例如一個最重要的農業技術方面。

  巴西如果不和中國搞好,那些其結果就是經濟衰退,巴西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出口國,如果巴西不能在農業出口上有所作為的話,那么經濟將很受打擊。

  如果和中國走近,那么巴西是可以獲得強大的農業技術支援的,同時還有軍事上的很多指導。

  起碼中國給巴西提供了一個就算是得罪了美國,也不會有危險的發展道路。雖然說美國離巴西很近,但巴西如果能夠讓民族主義蘇醒的話,美國也是拿巴西沒什么辦法的。

不過巴西這個號稱人種大熔爐的國家,其人種非常混雜,民族主義不是很好弄,只能搞國家主義,也是  一種變相的民族主義。

  像智利、秘魯、烏拉圭等國家,此時都開始與中國走得很近。

  中國開始大規模的向這些國家提供軍事指導,以及軍火銷售,同時積極給他們提供糧食援助等等。

  中國此時就是滿世界的進行糧食援助,別的沒有,糧食還會怕沒有?

  對于那些落后國家來說,糧食是最重要的,中國能夠給這些國家提供糧食援助,就是在幫助他們的統治者鞏固統治能力。

  因此這些落后國家都與中國積極靠攏。

  特別是南美洲地區,已經有一批國家被中國給分化掉了。

  美國也抗議了,但中國也抗議。

  隨著美國單方面撕毀協議開始,雙方的關系就開始惡化了,對于美國的這個后花園,中國是鐵了心了要去攪亂。

  而在非洲,中國的政策也很明顯,那就是向非洲大量走私軍火,甚至是免費的走私軍火。

  這些軍火走私到非洲去,非洲黑人開始武裝起來,對歐洲殖民國家進行反抗,積極的支持非洲民族讀力運動。

  這種活動中國當然不會以公開身份去行動,而是讓那些保安公司去搞。這些保安公司發展很迅速,中國以幾個保安公司的名義,已經向其他國家派遣了上萬名雇傭軍。

  這些雇傭軍是一個很強大的打手,任何落后國家請到這些雇傭軍,很快就能改變自己的軍事實力。

  中國的保安公司只是一個名義上的私人,實際上是國家的,這個誰都知道,只是一個游戲規則問題。

  此時世界上的資本格局,基本上是亞洲大部分地區都屬于中國資本的勢力范圍了,而美國則以美國本土,以及歐洲一些國家為勢力范圍。同時美國在非洲也打了進去,南美洲屬于美國的后花園,暫時還是保持對中國資本的壓制狀態。

  但南美洲的局勢越來越對美國不利了。

  而英法等國的資本,在被戰爭折騰了幾年下來,并未衰弱多少,因為戰爭不會使他們的財富流失,反而會把國家和國民的財富向他們集中。

  但國家衰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國家的衰弱,也就意味著資本在外不好競爭了。

  在資本方面,可以分為兩大陣營,也可以分為五大陣營。

  兩大陣營,即是東方的中國,以及歐美等國的資本。

  五大陣營,則可以分為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

  除了這幾個國家的資本有實力外,其他國家的資本都很弱小,像曰本、意大利這樣的國家還不是很上得了臺面。

  德國的資本家們也未出現什么太大的損失,反而因為戰爭而發了財并加強了壟斷。

  其中資本最強的,也就是中國和美國了。

  美國與西方國家的資本是互相糾纏,基本上各國都有美國資本。但像英法德三國還是有偶自己的民族資本的。

  只是戰后根據巴黎和會的協議,美國打通了很多地方的資本進入限制。

  就以世界財富分布情況來看,美國的資本分布地的財富是比中國資本分布地區的財富要多得多的。

  而中國此時則在大力開辟新的資本市場。

  亞洲地區基本上差不多了,沒什么太的資本流通環境需要改變的了。非洲還處于一片殖民狀態,市場不是說中國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的。

  因此中國目前能夠繼續向國際擴張的地區,也就是南美洲了。

  南美洲小國眾多,資源也還比較豐富,人口數量也還可以。

  在對外競爭上,中國資本是很有技術優勢的,基本上在同等的政策環境下,美國的資本在諸多行業都無法和中國資本相競爭。

  中國和美國在南美洲的政治、軍事競爭,實際上牽扯到的是戰略與資本的競爭。

  但核心及根本問題還是資本競爭。

  中美關系的惡化,很大程度上也是資本的競爭而導致的。

  中國發展速度太快,對美國沖擊太大。突然之下如此猛烈的沖擊,那些美國的壟斷資本家們自然有了危機感。

  中國資本此時正大步向前,在南美洲地區大量投資此時南美洲的局勢雖然逐漸分成了中國、美國兩大陣營派系,但在那些親中派國家境內投資還是很安全的。

  起碼就算是打起來了,那些小國在未看到明顯趨勢前,不敢像對待德國資本那樣,把德國資本查封掉。

  美國在亞洲地區的資本,則與中國資本競爭得非常頹勢。

  總的來說,中國在資本競爭上,已經開始能夠與美國平分秋色的時候了,而且中國形成了自己的世界體系和自己的制度道路,以及思想、對外包裝等方面,已經是不聽美國佬的忽悠了。

  而是用自己的那一套去忽悠其他國家。

  這造成了一種思想上的沖突,美國搞的是自由,中國搞的也是自由,但卻是民族自由。

  這個思想上的沖突,中國的民族自由占有極大的優勢。

  美國的明煮自由,是損害統治者利益的,特別是那些讀才統治者。而中國的民族自由,則是在不損害讀才統治者的利益前提下進行的,同時就算是非讀才國家,也可以用民族自由思想。

  民族自由,和明煮自由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例如后世的法國,有走明煮路線,但沒有走自由路線。

  而未來的中國,也將走明煮路線,但不走人民自由路線。

  而民族自由,則是每一個民族都可以走的,而且對民族自身來說,確實是正確的。

  美國用明煮自由來忽悠世界,中國則拿出一個不是太忽悠的,但卻有利于自身的口號來對抗美國的明煮自由口號。

  所以中國自提出民族自由口號后,很快得到了大量的市場。

  此時世界上的主要思想競爭就是三個,一個是美國的明煮自由,一個是中國的民族自由,還有一個就是蘇聯的[]。

  三者當中,只有中國的民族自由最靠譜。

  []的很多出發點也許是好的,正如后世的中國,開國時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太理想主義化了,而缺乏實際艸作能力,因此最終也支持不下去了,文化大革命的時代,意味著官僚主義的上臺,從此進入了一個官僚時代。

  官僚主義時代,又不搞讀才,這就導致內部自由實際上很大,也就是官僚的自由很大,官僚的自由一大,內耗就嚴重了,無法向更高明的統治方式發展。

  美國那種明煮自由,完全也是忽悠人的,美國是通過自身做為典范,也就是經濟發展結果的典范來傳播明煮自由。

  而這是對美國來說有利的,對其他國家來說是沒有任何利益的。

  只有中國的民族自由政策比較靠譜,中國內部施行了一種很高明的統治方式,但也有一定的理想主義夾雜其中。

  最高明的統治方式,其實是曰本的那種。

  以一個統治者的模式去思考的話,自然是曰本的那種統治方式最為高明,他即采用民族主義,又照樣剝削人民。整個國家又有讀才,會按照一個方向去前進。

  而在中國,夏鈞本身出生與普通民眾,因此沒有沾染太多統治者的習姓,因此具備一定的理想主義。這種理想主義在中國的很多開國者身上都是能看見的,例如明代的朱元璋,以及后來的[]。

  這種新的統治者,并不是合格的統治者,因為有理想主義在其中。

  或者說這是有良心的統治者,會真正為人民去著想的。而像曰本那樣的國家,其天皇不會去為人民著想的,進行改革那只是進行一種更高明的統治方式。

  高明的統治方式,就是發展與內部穩定。

  曰本在被打破閉關鎖國政策后,發現自己的政策是錯的,那么他們也學著西方人那樣瘋狂的發展,使對外部能夠不被欺壓。瘋狂的發展之后,生產力提高了,雖然照樣剝削,但人民的曰子卻也變得更好了。

  同時這種高明的統治,就是在國內建立一個井然的秩序,不讓官僚隨意欺壓民眾。

  把官僚的利益限制在一定范圍內。

  中國此時是把官僚的利益限制在一個很小的范圍,而給人民利益來維持統治。這也是一種高明的手段,但為什么說不是最高明的呢?就是因為剝削力度還不夠。

  如果此時中國加大剝削力度,那么很快就能弄到非常大的利益,畢竟經濟已經開始發展起來了。

  人力、物力都強大起來了。

  但中國正是因為采用了這種模式,因此使得中國的民族自由口號的市場非常大。

  因為中國是一個成功的民族自由典范。

  其他國家若要救國,可以參考的就是中美蘇的種模式,而以中國變化最大,蘇聯被中國打得很慘。

  美國那是純忽悠人的,中國已經把明煮自由的本質給挑明了。

  因此對于世界上的落后國家以及被殖民國家來說,要想有出路,首選中國的民族自由思想和中國的發展模式。

  但沖突也是有的。

  特別是中國的民族自由思想和[]思想,在那些落后國家的境內沖突很嚴重。

  因為采用這兩種思想的群體不一樣,統治者采用了中國的民族自由思想,而那些野心家則采用了無產階級革命思想,妄圖成為新的統治者。

  無產階級革命,的確可以讓一批普通人成為統治者,這是一種新的造反方式,蘇聯的成功給世界野心家提供了很大的模范作用。

  畢竟中華帝國前身的華東政斧奪取統治權的方式,不是每一個國家都可以模仿的,這是需要極高的技術姓的模式。

  說白了,就是門檻太高了,他們就是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而無產階級革命的門檻很低,只要內部有劇烈矛盾,那么是有很大機會成功的。

  或者說,美國的明煮自由,也是給野心家準備的,更確切的說是給各國的商人野心家準備的。

  只有中國的民族自由思想,是給當權統治者準備的,因此自然是中國的民族自由思想有最為廣闊的市場。

  而采用民族自由思想的統治者,又會遭受明煮派人士和無產派人士的挑戰。

  資本、思想、體制構成了如今這個復雜的世界,比原來的歷史還要復雜,因為中國出現了。

  雖然復雜,但卻有序可循,同樣也涇渭分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