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454 技術障礙

  沙灘上的這番談話,只是一種務虛性質的探討。第二天,劉向海召集了幾名手下的得力干將,會同圖奇諾夫和布列斯等俄羅斯專家在內,與林振華和張逸華又專門開了一個會,把各個方面的細節逐一敲定。張逸華作為汽輪機專家,主要是聽取大家對于技術方面的要求。林振華則以企業負責人的身份,和大家討論有關進度、預算等方面的問題。

  會后,林振華和張逸華沒有再逗留,匆匆地告辭離開了,他們還要趕回潯陽去落實具體工作。布列斯沒有和他們一起走,他將在威海再呆上幾天,然后會有海軍方面的人送他去潯陽,按劉向海的安排,布列斯將在潯陽工作一段時間,主要是進行技術上的指導。

  在從濟南回南都的飛機上,張逸華逸興遄飛,拉著林振華說長道短的,三句不離本行。看得出來,他是真心地被研究燃氣輪機這件事給吸引住了。

  “老張,我怎么覺得你信心百倍的樣子啊?據我所知,燃氣輪機可不是容易搞的,全世界能夠搞燃氣輪機的也沒幾個國家吧?不少字”林振華忍不住給張逸華潑著涼水,搞科學這種事情,沒有熱情不行,但熱情過盛也有問題。

  張逸華不以為然地說道:“我當然知道這東西不容易搞,如果容易搞,我還沒興趣了呢。就因為有難度,才有挑戰嘛。”

  “不會吧,老張,你今年多大歲數了?”林振華笑著問道,其實他是知道張逸華的年齡的,此問只是為了提醒張逸華注意一下自己的歲數而已。好家伙,都50多歲的人了,居然還在追求挑戰,玩上心跳的感覺了。

  “我是1940年生人,今年已經53了。”張逸華沒有領會林振華的意思,他認真地回答道,“唉,再不抓緊時間,一轉眼就該退休了。我爭取在退休之前能夠把這件事情搞出一個眉目來,這樣也就不枉此生了。”

  “老張,別著急。”林振華道,“只要你還有精力,你盡管干到70歲、80歲,都無妨。你沒看賀老,也是70多歲的人了,不還在工作嗎?我的意思,咱們搞軍方提出的節點來做就可以,不要太玩命了。”

  張逸華道:“不是玩命,林總,你是不知道,搞燃氣輪機,咱們面前的攔路虎可是多得很的,隨便一個障礙,就可能會攔住我們好幾年。所以,對于能夠解決的問題,我們必須抓緊時間解決,把時間留出來,應付可能出現的障礙。”

  林振華問道:“老張,你估計,咱們最主要的障礙是哪些?”

  張逸華掰著手指頭算道:“葉片的材料,葉片的加工成形技術,缸體以及傳動部件的精密加工,還有控制系統。最主要的障礙,就是這四個方面。至于其他不太嚴重的障礙,還有幾十處,不過憑我們的努力,攻克這些障礙應當不難。”

  “葉片的材料,咱們已經有一些積累了,搞蒸汽輪機的時候,咱們不是已經有一些材料了嗎?二者應當是相通的吧?不少字”林振華分析道。

  張逸華點點頭道:“基本原理是相通的,不過在材料的具體性能上,還有一些區別,這個可能需要委托華清大學方面幫助來解決。對了,那邊不就是你妹妹在主持工作嗎?”。

  林振華微微一笑,說道:“也不能說是小芳主持工作,那里還是以安子軒教授為主的。不過,小芳最近的進步也很快,已經發表了好幾篇高質量的論文了,安教授對她還是比較信任的。”…,“嗯,這小丫頭干活有點闖勁,我喜歡她這種性格。”張逸華贊道。

  林振華笑而不語,他可知道,妹妹在小時候并沒有這樣的刻苦鉆研精神,如果不是他精心輔導,林芳華恐怕是考不上華清的。這些年,林芳華在美國讀書,回來之后又遇上了大乙烯攻關以及林振華被停職審查的事情,所有這些經歷都讓她的性格發生了一些變化,變得更加剛強和堅韌了。說實話,看著妹妹的這種變化,林振華也是挺欣慰的。

  “精密加工方面,未來交給機床公司來解決。”林振華繼續分析著項目的難度,“老張,你把加工的具體要求形成一個文件,提交給岑經理和馬廠長,讓他們帶著問題去搞研發。咱們自己的機床公司,為自己的項目搞配套,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控制系統方面,先讓衛景文老師的電子研究所來承擔吧。”張逸華也在出著主意,“老衛搞自動控制方面很有一套,不愧是我們北航培養出來的。”

  張逸華是搞航空出身的,和衛景文說起來還有點同門之誼,難怪會替他說話了。不過,衛景文領銜的電子研究所也的確不含糊,有十幾名從各個電子所挖來的老工程師坐鎮,還有幾十名國內名校畢業或者國外歸來的中青年技術人員,實力非常強悍。目前機床公司這邊搞數控機床,其中控制系統的部分,都是依賴于電子研究所的。

  “葉片成型方面,有什么具體的要求?葉片是打算搞粉末治金成型,還是模鍛成型?”林振華繼續問道,他對于汽輪機的技術懂得不多,但大致知道這是兩種常見的葉片成型工藝。目前,這兩種工藝對于漢華來說都有各自的難度,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夠克服。

  張逸華道:“我昨天和布列斯討論過這個問題,他是比較傾向于搞模鍛成型的,我也是這樣的觀點。不過,俄羅斯搞模鍛成型有很好的基礎,他們有全球最大的7.5萬噸模鍛機,鍛壓的效果很好。咱們國家沒有這個級別的模鍛機,鍛壓的壓力如果不足,就很難達到我們需要的微觀組織演變效果,葉片使用壽命會受到影響。”

  “模鍛機……”林振華喃喃地念叨著,“老張,你覺得,我們至少需要多大壓力的模鍛機才夠用?”

  “最起碼……4萬噸吧。”張逸華遲疑著說道,“俄羅斯方面有7.5萬噸的,咱們至少應當有4萬噸的,才能和他們拉近距離。從我看到文獻來看,少于4萬噸的壓力,很難實現燃氣輪機葉片的精密加工。”

  林振華道:“我們為什么不能搞8萬噸的呢?我倒覺得,要搞就搞大的,省得以后再升級了。”

  “8萬噸”張逸華的眼睛一亮,“如果能夠搞出8萬噸的,那就太好了。你知道嗎,咱們過去搞大飛機,就是因為缺乏大型模鍛機,機身大梁只能通過分段鍛壓的方式來制造,強度遠遠達不到要求。如果有8萬噸模鍛機,要重新上馬大飛機也有希望了。”

  張逸華這話是沒錯的,大型模鍛機的水平,幾乎就代表了航空業的水平。在后世,法國推出A380大型客機的時候,最關鍵的受力部件起落架就只能送到俄羅斯去,請俄羅斯用7.5萬噸的模鍛機幫著軋制。

  “大飛機還是先算了吧……”林振華連連擺手,他被張逸華的雄心壯志給嚇著了。大飛機可是一個吞金巨獸,沒個上千億砸進去,是很難砸出點效果來的。漢華旗下五六家公司,現在一年的產值加起來也就是四五十億,要搞大飛機還差得老遠呢。…,“大型模鍛,不僅是搞燃氣輪機用得上,我們搞化工設備和機床也都用得上。有些設備上的耐壓部件,都是需要鍛壓成型的,缺乏大型鍛機,對我們的制約太大了。”林振華說道。

  張逸華道:“林總,需要歸需要,我也得提醒你一句,搞大型鍛機可不那么容易,一臺4萬噸以上的模鍛機,在技術上和資金上的要求都很高,咱們可得慎重考慮才行。”

  林振華點點頭道:“你放心吧,老張,我不是頭腦容易沖動的人。大型模鍛機的問題,我已經考慮了不止一天了,這個問題遲早是要解決的,否則我們的整個機械制造水平就無法提高。除了模鍛之外,自由鍛機也要考慮,起碼應當有一臺1萬噸以上的自由鍛機,才能滿足需求。”

  “林總真是干大事業的人啊。”張逸華由衷地感嘆道。

  林振華道:“老張,你就等著看吧。現在時機還不太成熟,等過兩三年,公司的資金寬松一點的進修,就開始搞大型鍛機,自由鍛和模鍛都要上。我估摸著,到那時候,國內的制造業也該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了,我們上兩臺鍛機,光是承擔鍛造的業務也能夠把投資收回來了。”

  兩個人一路暢談著,不知不覺飛機已經降落在南都機場了。兩個人收拾起行李,下了飛機,公司派來接他們的司機徐忠早已站在出港口等著他們了,一見他們兩個人走出來,徐忠便揮起手來。

  “林總,看,小徐在那邊呢。”張逸華指了指徐忠的方向,對林振華說道。

  林振華沒有聽到張逸華的話,他的注意力被旁邊幾個人吸引住了。那幾個人全都戴著長舌帽,一個個趾高氣揚的,拉著行李箱,一邊向外走一邊大聲地說著話。他們說話的方式很是特別,在同一時刻,幾個人同時都在發出聲音,似乎沒有人在乎別人說什么,也不在乎別人是不是在聽,他們只是急于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而已。

  這幾人的語言是一種林振華所聽不懂的語言,但這并不意味著林振華對這種語言不熟悉,至少,他從里面聽到了一個出現頻率極高的語氣助詞:思密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