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11章】白衣軍的方略,方從哲的反應

  好像射聲軍這樣的部隊,和韃子騎兵戰斗過,老兵都有經驗。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清清楚楚。不清楚的老兵都死掉了。新兵只要跟著老兵動作就走了。當然,你也可以不跟。但是,倒霉的一定是你。嗯要活命的話,就乖乖的按照老兵的話去辦。他們得來的經驗,可都是用鮮血換來的,來之不易啊!

  除了戰斗經驗之外,心態也是很重要的。沒有經歷過殘酷實戰的部隊,在面對敵人的時候,根本就把持不定。出現慌亂的情況,是不可避免的。人,都是怕死的。如果沒有軍官的嚴厲彈壓,很有可能就潰散了。但是,對于身經百戰的部隊來說,遇到敵人,就跟家常便飯一樣,根本不需要慌亂的,該做什么就做什么。

  兩相對比,有沒有實戰經驗的部隊,一旦遇上,高下立辯。白衣軍這邊,早就做好全部的戰斗準備了,對面的明軍,還沒有擺好陣列呢。單純沖著就這一點,他們的命運就注定了。有部分感覺到不妙的明軍,已經悄悄的打量著自己的后方,準備退路了。

  劇烈的槍聲響起來,紅城堡周圍,硝煙彌漫。

  在遲虎的指揮下,射聲軍的六百名火槍手,輪番射擊,一步一步的向對面的明軍壓迫。他們前進的速度不是很快,一陣排槍過后,前進十步左右,跟著又是一陣的排槍。這是最標準的排隊槍斃的進軍方式,即使是入伍不久的戰士,也能熟練掌握的。

  對面明軍的隊伍,非常的密集,特別是前面幾排。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為了保證火槍的密度。他們使用的飛鳥銃、迅雷銃、三眼銃之類的,都是滑膛槍,必須保證火槍的密度,才能有一定的殺傷力。結果,在遭受到米尼彈打中的時候,立刻就悲劇了。前面的三四排,都不斷有人倒下去。后面的則向后退。

  負責指揮明軍的,乃是一個參將。他自己的私人家丁,還是有些戰斗力的。他吆喝著自己的家丁,殺死了十幾個試圖逃跑的明軍,才重新將隊伍穩定下來。可是,白衣軍的火槍殺傷力太強,前面的明軍抵擋不住,依然不斷的向后退。這個參將察覺到大勢已去,只好收拾自己的私人家丁,急匆匆的撤離戰場。

  “跑吧”

  “白衣軍太兇殘了”

  “將軍都跑了,咱們還不快跑?”

  沒有了最高指揮官坐鎮,群龍無首,任何部隊都是一盤散沙。前來增援紅城堡的明軍,頓時被驅散。在白衣軍的火槍面前,他們丟下了三四百具的尸體,其他人就全部潰散了。他們根本沒有搞清楚狀況。他們是來增援紅城堡的,卻沒有想到,白衣軍居然到了紅城堡附近。沒有了城堡的掩護,他們甚至不懂得打仗。有部分的明軍,甚至糊涂了,向著徐興夏的方向跑過來。

  劉闖正在后面看得心癢癢的,摩拳擦掌呢,可惜,獵騎兵要保護徐興夏的安全,沒有辦法參戰。看到那些潰散的明軍,居然糊里糊涂的向這邊沖過來,他馬上就找到了機會了,大聲叫道:“這些兔崽子,找死!兄弟們,沖啊,干掉他們”

  他當即帶著獵騎兵,向那些明軍的潰兵沖過去。

  獵騎兵是新成立的部隊,本來有五個中隊,1250名士兵。加上軍官的話,有1500人左右。但是,其中的1000人都是新兵,只有250人是老兵,此刻新兵都在黑山營訓練,只有一個中隊的老兵,跟在徐興夏的身邊。連同各級軍官,也就是300人左右。不過,有三百人在手,已經足夠了。

  “聽我命令”

  “預備”

  “放”

  劉闖揮舞著大砍刀,大聲叫道。

  他的腦子,的確不是很清醒,這是他遲遲不能獨當一面的主要原因。但是,他打仗的時候,卻十分的彪悍,連遲虎、王夏、毛十三這些游俠兒出身的家伙,都不敢近身和他肉搏。他們都是正常人,這個劉闖卻是瘋子。正常人能夠和瘋子搏命嗎?劉闖的部下,都是清一色的火槍手,他自己使用的卻是一把大砍刀。這把大砍刀的另類,就好像是徐興夏的弓箭一樣的拉風。

  “噗噗噗”

  獵騎兵的第一次齊射,就讓那些明軍潰兵嚇了一跳。雙方的距離很近,只有三十丈左右,日月銃的命中率很高。一顆顆的米尼彈呼嘯而去,帶去死神的問候。沖在最前面的明軍潰兵,幾乎全部悲劇。一朵朵的血花爆裂而出,它們的主人跟著倒地。殘存的人嚇得一下子就全部趴倒,抱著腦袋縮在地上不敢動。

  他們完全沒有想到,在自己的前面,還有更多的白衣軍。有些明軍還以為自己是陷入了白衣軍的包圍圈,盲目的亂竄,結果被獵騎兵給打死了。在丟下了幾十具的尸體以后,殘存的為數不多的明軍,又急急忙忙的掉頭又跑了回去。劉闖帶著獵騎兵追了三四里,擔心徐興夏的安全,不敢追得太遠,又都撤回來了。

  很快,前來增援紅城堡的明軍,都被全部驅散了。簡單的清點一下戰果,雙方甫一接觸,白衣軍就打死打傷了五六百人的明軍。白衣軍自己,有幾個人受傷,都是摔傷撞傷之類的,沒有什么大礙。估計,這一次的接觸,會讓固原鎮的明軍,對白衣軍的戰斗力,有很深刻的認識。下次,他們想要進入寧夏鎮的時候,肯定會打醒十二分的精神的。除非他們是想死了。

  戰斗這么快就結束了,遲虎覺得不過癮,射聲軍的戰士也覺得不過癮。他們還沒有興堊奮起來呢,戰斗就結束了。如果是面對三四千的韃子,估計沒有這么輕松的。劉闖和他的獵騎兵,同樣覺得不過癮。獵騎兵的性質,本來就是警衛部隊,難得有機會參與實戰的。這一次意外遇上,也是天意。可惜,敵人不經打,一下子就潰敗了。劉闖期待的問道:“大人,要拿下紅城堡嗎?”

  徐興夏搖搖頭,沉聲說道:“算了,沒必要。”

  紅城堡這樣的要塞,拿下來以后,是要派兵駐守的。如果不派兵駐守,要塞的意義就失去了。但是,在這個鬼地方,派兵駐守,就要考慮后勤的問題。老實說,寧夏城距離紅城堡太遠了,后勤方面,不好保證。你看這些彎彎曲曲的山路,運輸糧食就是一件麻煩事。白衣軍目前的后勤補給能力,其實是很弱的,承受不起啊!

  相反的,白衣軍如果放棄了紅城堡,放棄這個要塞,明軍肯定會死死的守住的。他們應該會很看重這個要塞。只要他們看重,那就好辦了。三天兩頭的,遲虎就帶著他的部隊前來問候一番。只要發現明軍的增援部隊,就直接在野外解決他們。幾次的戰斗下來,估計固原鎮的明軍有生力量,應該就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遲虎,來,坐”徐興夏看看四周,找了一個相對平坦的地方,翻身下馬,坐下來,和遲虎商量整個南部的整個防務體系。紅城堡的戰斗,只是整個南部防御體系的一部分。在寧夏鎮的南部,還有很多的地方,很多的交通要道,白衣軍都要控制起來。

  白衣軍準備實行積極的防御戰略。什么叫積極的防御戰略?就是說,你有打我的跡象,我就率先揍你。揍你的目的,就是讓你失去打我的動力。因此,搶奪敵人的資源,瓦解敵人的有生力量,乃是第一要務。具體的說來,就是白衣軍將以寧夏鎮南部的多個地區,建立游擊區。這片地區的人口,都全部遷走,堅壁清野。遲虎率領的部隊,就在這里活動,主動的出擊敵人。

  他們的目的,是堵截、遲滯、襲擾、疲勞敵人的進攻。他們絕對不在某個地方,死死的駐守。他們也不會長期的出現在某個地方。他們不會給敵人包圍的機會,也不會給敵人進攻的機會。他們就像是獨行千里的野狼,時時刻刻的盯著自己的敵人,而不管自己到底在哪里。不管采用什么樣的辦法,采取什么樣的手段,只要消滅敵人,就是勝利。又或者說,讓敵人始終無法到達寧夏城一線,就是勝利。

  徐興夏估計,明朝廷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明朝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到萬歷后期,已經是病入膏肓,積重難返了。最突出的弊端,就是財源枯竭,入不敷出。打仗是要錢糧的,朝廷的錢糧,不可能很多。換言之,戰爭不可能持續很久。戰爭持續的時間越長,朝廷的耗費就越大。朝廷打不過,就只有招安。他們對李自成也是使用這一招的。熊文燦就曾經成功的招安了不少人。

  如果朝廷招安,就意味著大規模的戰事結束。徐興夏當然不會相信朝廷真的會放過自己,歷史上,只要是走上造圌反道路的,除非是最后自己當皇帝,否則,基本都沒有好下場。但是,這對于白衣軍的總體方略來說,是有好處的。白衣軍要對外擴張,就不能將太多的兵力,繼續用在內部的爭斗上。畢竟,幾十萬人的韃靼騎兵,不是開玩笑的。白衣軍必須集中兵力,才能戰而勝之。

  這就是白衣軍在南線的主要防務策略,讓敵人知難而退,望而生畏。當然,如果可以讓敵人退避三舍,手足無措,那就更好了。徐興夏相信,以遲虎的能力,是可以做到的。他麾下的射聲軍,就是最大的信心保證。固原鎮的明軍,想要進入寧夏鎮,鎮堊壓叛亂,不花費一點重大的代價,是絕對不可能的。

  至于東線,主要是寧夏后衛一帶。磁窯寨那邊,徐興夏準備交給高一功他們負責。從這個方向來的,應該是延綏鎮的明軍。高迎祥、高一功他們,對于延綏鎮的明軍,應該是相當熟悉的。有他們橫在磁窯寨一帶,延綏鎮的明軍,想要進入寧夏鎮,只怕也沒有那么容易。當然,其他軍鎮的明軍,也可能從這個方向到來。不過,如果其他軍鎮的明軍到來,白衣軍的援軍估計也到了。

  西面,自然是來自甘肅鎮的官軍。他們的數量估計不會很多。因為,甘肅鎮本身的明軍,就沒有多少。他們又局限于錢糧的掣肘,不可能出動太多的援軍。張逸的鷲騎軍散兵,負責牽制就好。甘肅鎮到寧夏鎮,千里迢迢的,光是趕路,就足夠明軍頭痛了。

  隨著白衣軍的新兵,逐漸的訓練成熟,白衣軍各個部隊的軍力,都會飛速增長的。屆時,隨便一支白衣軍部隊,都能擋住上萬的明軍。朝廷可以出動的明軍,又能有多少萬?當年的抗日援朝,出動的明國大軍,也不過是寥寥數萬人而已。

  最重要的是,隨著寧夏城的各項工作,逐漸的走上正軌,白衣軍的綜合實力,肯定會進一步提升的。特別是三個煉鐵高爐的出產,對白衣軍的戰斗力提升,有著直接的作用。原本制約白衣軍武器裝備生產的原材料問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只要日月銃的產量,達到每天一百支,白衣軍就不缺乏武器了。

  有軍隊,有地盤,有糧草,有穿越者的學識,他徐興夏需要擔心什么?相反的,應該擔心的,應該是朝廷,是內閣,是萬歷皇帝!假以時日,他肯定會擊敗他們的!

  京師,紫禁城南部,吏部衙門。

  兵部尚書周嘉謨的轎子,慢慢的進入了吏部的后堂。這是他的專利。吏部乃六部之首,威嚴是絕對不容挑釁的。別人的轎子,都必須在吏部前面停下來的,只有他是例外。因為,在朝廷的所有重臣當中,就數他的年紀最大了。今年,他已經足足七十一歲了。這樣的年紀,還需要勞動他的大駕,可見,事情有多么的嚴重。

  事實上,周嘉謨自身,也知道事情的嚴重。他是隆慶五年的進士,他的仕途,經歷了整個萬歷朝。萬歷朝發生過什么事,他都全部親眼目睹過。在他的人生經歷中,這么嚴重的事情,最多不超過五次。這次,在寧夏鎮發生的事情,他也完全沒有預料到。潛意識里,周嘉謨感覺,徐興夏叛亂,比昔年的勃拜叛亂還要嚴重。

  方從哲親自走到轎子旁邊,為周嘉謨打開簾子,請周嘉謨下轎。對于首輔大人的禮儀,周嘉謨只是輕輕的點點頭,算是回禮。他完全有這樣的資格。畢竟,他的資格,真的是太老了。方從哲在他的面前年,就是純粹的小輩。如果方從哲不這樣恭敬的話,背后會有無數的口水飛過來,將他活生生的淹死。

  這次會議,是首輔方從哲召集的。他掌管吏部,一直都在吏部辦堊公,這次會議,自然也是在吏部舉行。在周嘉謨到來以后,相繼又有其他的重臣到來。第二個到來的,乃是禮部侍郎趙南星。第三個到來的,乃是戶部侍郎楊東明。第四個到來的,則是刑部侍郎崔景榮。最后到來的,則是左都御史孫瑋。這就是身為首輔大人的方從哲,能夠找到的,可以商議國堊家大事的全部朝廷重臣了。

  什么?侍郎也能算是朝廷重臣?尚書哪里去了?對不起,沒有尚書!因為萬歷皇帝的怠政,故意不任免官員,大明朝的六部,只有兵部有尚書,其他的三部,都是侍郎帶頭。這其實算好了,最慘的是工部和禮部,尚書沒有,侍郎也沒有,方從哲有事都不知道應該找誰。幸好,這兩個部一般都沒有什么大事。

  廢話暫且不說,趙南星等人,也都習慣了這樣的架構。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吧,習慣就好了。反正,你指望萬歷皇帝出宮,認認真真的任免官員,還是別了。因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你要是和皇上賭氣的話,估計最后被憋死的那個,一定是你。萬歷皇帝的忍耐力,絕對不是在場的哪個人可以相比的。為了立太子的事情,他一個人獨斗整個內閣六部,愣是撐了十幾年不落下風。

  今天的議題,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何應對寧夏鎮的叛亂。有關寧夏鎮的叛亂消息,黃克纘自然不敢隱瞞,千里加急的文書,在數天前就送到了朝廷。后來又補充了好幾份的捷報,詳細的說明各方面的情況。方從哲不緊不慢的看過以后,又請周嘉謨等人傳閱,等大家心里有了底,他才開始召集今天的會議。

  老實說,在此之前,在座的幾位朝廷重臣,對于寧夏鎮,一直都不怎么重視。沒辦法,寧夏鎮這個地方,距離京師的確有點遠。況且,那里又是漢胡混雜的地方,情況比較復雜。二十多年前,勃拜占據寧夏城叛亂,鬧出了很大的亂子。此后,在他們的印象里,那里應該是一片的荒蕪之地了。沒想到,最后居然鬧出這么大的亂子來。更沒有想到,這次居然是叛軍從外面攻克的寧夏城。

  真不知道,寧夏城的守軍,到底是干什么吃的。數萬的守軍,又有高墻,又有大炮,居然被叛軍給攻克了,真是不可思議。韃子屢屢南下犯邊,都沒有聽說攻克過寧夏城。怎么突然來了一支叛軍,就將寧夏城給攻克了?難道,叛軍的戰斗力,比韃子騎兵還強?這里面,到底有沒有其他的隱情?東廠和錦衣衛那邊,又沒有其他的一些情報?這件事,無論怎么看,都覺得不正常啊!

  有關的責任人,肯定是要追究的。李懋檜和李國臻,罪不可恕。這兩人,丟城失地,斬首都是最輕的,抄家滅族也是應該。黃克纘的罪責,則有待以后議定。出兵平叛也是沒有疑問的。朝廷不可能容忍這樣的大事發生。起兵叛亂,攻克九邊重鎮,那還得了?如果這件事不迅速處理,其他的邊鎮,不知道會有什么反應呢!

  偏偏萬歷皇帝不管事,方從哲送上去的奏折,到現在還沒有回復。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看奏折。或許是根本就沒有看。又或者是看了,知道了,但是懶得處理,沒當一回事。如果是別的皇帝,不可能這樣。但是,萬歷皇帝就難說了。他的怪癖特別多。沒辦法,方從哲只好不再等待他的批復,就準備開始行動了。

  他們雖然是文官,也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必須趁這個徐興夏立足未穩的時候,發起反擊,才能盡快的將叛亂遏制下去。否則,時間拖延得越久,叛軍的力量就會越強。叛軍最擅長裹挾民眾,這一點,他們最清楚不過了。當初,平定勃拜叛亂,也是這樣子做的。如果他們一味等待萬歷皇帝的回復,只怕黃花菜都涼了。

  可是,想到這么做,和是不是真的可以這么做,根本是兩回事。如果事情真的好像方從哲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只需要一紙命令,就能完事的話,他根本不需要召集各位同僚開會,直接就下令鎮堊壓了。關鍵是,錢糧如何籌集?沒有足夠的錢糧,就沒有辦法調動軍隊,更不要說讓軍隊上去和叛軍拼命了。

  朝廷的財政狀況,在場的人都心知肚明。目前的情況是,如果不動用萬歷皇帝的內帑,太倉銀根本不夠支付。可是,需要動用內帑的話,萬歷皇帝肯定會叫窮的。沒錯,就是叫窮。說真的,他們有時候,覺得萬歷皇帝,根本就是一個守財奴。整今天下都是你們朱家的,偏偏還表現得那么吝嗇,這不是守財奴是什么?

  之前,一眾的前輩同僚,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勸說萬歷皇帝將稅監、礦監之類的收回去,不向民間伸手了。為此,無數的同僚,罷官的罷官,養老的養老,挨板子的挨板子,可謂是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才勉強取得了些許的勝利。

  現在,又需要動用內帑的錢,他老人家不借機會將稅監、礦監之類的重新派出去,就絕對不是他老人家了。他老人家的晚年,都在做什么?都在想盡一切辦法撈錢啊!這么好的機會,他要是放過,他就不是萬歷皇帝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