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04章 蘇布地叛逃,滿清軍應戰

  在薩哈廉督促工匠制造超大號孔明燈的時候,劉元昭命令大軍開始渡河,不過河對岸有著巴達禮和蘇布地等人率領的兩萬余蒙古騎兵。

  不過,在前方的是三千余輕騎,在這三千余輕騎后邊是兩個五千人輕騎兵團,最后才是巴達禮,蘇布地他們的精銳重騎近萬人。

  至于滿清的部隊在蒙古騎兵后邊的兩側,中間是孔有德他們率領的漢八旗。

  早上,數個熱氣球在敵我雙方眾目睽睽之下飛上天空,而上天的熱氣球都畫了稀奇古怪的神佛圖畫。

  這讓信仰長生天的蒙古人大為驚訝,有些人直接下馬祈禱,后邊的皇太極注意到了情況,連忙派遣人手前去督促蒙古騎兵的行為。

  豪格親自帶著人上去,呵斥正在發呆的巴達禮和蘇布地:“你們還在看什么,那就是大一些的孔明燈!這都是敵軍的詭計,看看你們的族人。

  巴達禮,蘇布地,這一戰要是輸了,你們就連最后的草原,最后放牧的地方都沒有了!”

  巴達禮哆哆嗦嗦道:“長生天在上,王爺,奴才也是第一次看見這樣的東西,實在是難以置信。”

  蘇布地也附和道:“王爺,這件事情實在是讓人驚訝,這些飛在天上的東西要是太多的話,我們也守不住這西遼河啊。”

  豪格一鞭子抽在蘇布地身上,怒斥道:“這是陣前,蘇布地,你說這樣的話,是想被砍頭嗎?

  再堅持幾天,我汗阿瑪已經讓人加緊去造孔明燈了,我們可以對抗這些東西的,你們趕緊整備自己的軍隊,你們做不到的話,那本王親自上去!”

  蘇布地低著頭,應了一聲,不過轉過頭時,眼神里滿是屈辱和仇恨,巴達禮也跟著蘇布地離開,在一旁說道:“蘇布地,忍了吧,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蘇布地惡狠狠地看著巴達禮:“不,如果我現在是華夏那邊的,我依舊可以在自己的牧場放牧。”

  巴達禮一聽,瞬間瞪大了眼睛,連忙看了看四周,說道:“蘇布地,你瘋了嗎?豪格就在不遠的地方。下次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

  再說了,劉元昭不需要蒙古部落的貴族,貴族們都被殺了。你過去,一樣什么都沒有了。”

  蘇布地回道:“但是,我在這里依舊什么都沒有,你看看,豪格對待我就像對待自己的家奴一樣,那我去華夏那邊當一個不被人欺辱的普通牧民也比這里好。”

  巴達禮看出來了,蘇布地這是有了反心,他不能再和他待在一起了,要是蘇布地謀反,就會牽連到他。他連忙駕馭戰馬前去自己部族的陣地,整頓將士。

  半個時辰后,北岸出現了華夏軍的幾個炮兵營。

  “轟轟轟......”

  數百門大炮對著南岸的蒙古騎兵開始轟炸,盡管蒙古騎兵之間的間距已經隔開了,但是士兵傷亡還是不少。

  這時候,第一炮兵營的孫和鼎出言道:“桑托思,現在可以推出新式火炮了,用開花彈!”

  開花彈是爆炸性炮彈的別稱,因其爆炸時彈片四射,猶如花朵綻放得名。開花彈源于北宋火器“火球”(原字為“毛”字底加一“求”),外型渾圓,內盛火藥,裹以數層厚紙,點燃火藥引線“藥捻”后用拋石器投入敵陣,炸燒敵兵,南宋時改用鐵炮發射。

  “火球”的威力十分有限,原因有三:1.紙制的外殼無法形成彈片殺敵,只有炸和燒兩種功能。2.內部的火藥硝碳磺比例為60:22:18,與黑火藥比例75:15:10相差很大,爆炸威力大減。3.重量輕,材質薄,射程太近。

  為了克服這些缺點,鐵殼的“火球”出現了,這即為開花彈。開花彈具體的發明時間無法確認,推測應在發明了鐵殼的爆炸性火器“霹靂震天炮”和“火蒺藜”之后,大體在南宋后期。

  明代開花彈被廣泛使用于同北方游牧民族的戰爭中,在此摘錄一條新聞: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者日前在托克托縣境內發掘出土了20多枚明朝早期地雷,據稱,這是我國首次出土明朝地雷。這次出土的地雷為鐵鑄球體,大小規格分為兩種,大的直徑11厘米、重17公斤,小的直徑為5厘米、重0公斤,球體表面有一突出臺體,高約06到07厘米,直徑約3厘米,臺面中間有一直徑約04到05厘米的圓型小孔,用以裝火藥和引爆火藥捻,當打開已經銹蝕的小孔時,還能倒出里邊的火藥。火藥均為黑色,其中有一枚較大的火藥為土灰色,且部分火藥呈米粒大小的顆粒狀。

  據新華社,出土地雷的內蒙古托克托縣(古代稱之為東勝州)地處黃河岸邊的山梁臺地,起著雄踞高地、扼守黃河的重要作用。當時這里水陸交通便利,邊界貿易繁榮。

  元朝末年,各地紛紛爆發農民起義,公元136年元大都被明軍攻破后,為了蕩平北部元軍,明軍曾在這里與元軍發生激戰。

  該城出土的地雷正是這時明軍攻城用的武器,在出土地雷的附近還出土了十幾公斤鐵彈丸,這是當時明軍使用大炮發射的彈丸。”

  明朝的“地雷”根據《武經總要》記載,當時的地雷是先在敵人的必經之道上挖一大坑,埋入火藥,上面覆以碎石,以盤香引爆。

  這些所謂“地雷”根本就是開花彈!“在出土地雷的附近還出土了十幾公斤鐵彈丸,這是當時明軍使用大炮發射的彈丸”就是證據,他們挖到的是一個火炮的彈藥庫!

  “鐵鑄球體,大小規格分為兩種,大的直徑11厘米、重17公斤,小的直徑為5厘米、重0公斤,球體表面有一突出臺體,高約06到07厘米,直徑約3厘米,臺面中間有一直徑約04到05厘米的圓型小孔”這些數據也表明了開花彈的本質。

  試想,地雷需要兩種規格,并且鑄造精度在一毫米以內?只有火炮才要求炮彈有如此的精度,因為大家知道:如果炮彈大于火炮口徑就無法發射,而小于火炮口徑會造成火藥氣體泄漏,射程和精度都無法保證。感謝這些數據讓我們知道當時那里的火炮至少有兩種,一種是口徑為85毫米的,另一種是口徑為110毫米的。

  從這些數據我們還知道了東西方的開花彈有一個區別:西方的開花彈是在鑄鐵彈體上開一個口,以木制的“信管”塞住,在“信管”內裝上緩燃火藥來引爆;

  而明朝的開花彈則是“球體表面有一突出臺體,高約06到07厘米,直徑約3厘米,臺面中間有一直徑約04到05厘米的圓型小孔”,估計是在小孔里插上“藥捻”來引爆。

  因此“信管”、“藥捻”都是現代炮彈引信的始祖,也證明了東西方是各自獨立研制出開花彈的。

  如此一來,只有開花彈是殺死努爾哈赤的“真兇”,開花彈是鐵殼,可以及遠,同時爆炸時威力大。推測當時的情況是一枚開花彈落在努爾哈赤附近爆炸,他被彈片和沖擊波擊成重傷。

  令人深思的是,在明代大放異彩的開花彈,到了鴉片戰爭時中國竟然無人知曉,連清朝當時的火器專家丁拱辰也不知開花彈為何物,以至于李鴻章向德國克虜伯兵工廠訂購開花彈,曾國藩設立安慶軍械所重新引進西式開花彈。

  左宗棠在西北平叛時從一處明代炮臺遺址挖掘出開花彈百余枚,不禁仰天長嘆,三百年前中華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傳,以至被列強所欺凌。

  這些開花彈的信管和藥捻都是經過實驗的,已經固定了規模,至于出現提前或者延后的情況那是少之又少。

  隨著孫和鼎一聲令下,三十門專門發射開花彈的火炮開火。

  炮聲之后,在南岸的蒙古騎兵陣地上,泥土飛濺,人仰馬嘶。

  皇太極這邊一看到這開花彈落在蒙古陣地里的場景,心中大驚,連忙說道:“快讓巴達禮和蘇布地他們后撤!”

  在營內的鰲拜立馬跑出營帳,前去鳴金收兵。

  營帳里的人,滿清八旗的將領們各個臉色鐵青,代善直言道:“這打不下去了,那種武器豈是人力可以抵擋的呢?”

  阿敏也是有些怕了:“汗阿瑪就是在這種火器下吃的虧,丟了半條命,皇上,這還打嗎?”

  不用他的幾個兄弟說,他皇太極也在猶豫,努爾哈赤死后,他就登基即位,一心想要雪恥,于是親率大軍攻擊明軍寧錦防線。

  清軍渡過大凌河圍攻錦州城,袁崇煥派兵增援以牽制清軍的行動。清軍未能攻下錦州便轉而攻打寧遠。

  明軍在城頭密排巨炮,總兵官滿桂出城接戰,引誘清軍進入大炮射程,然后猛烈轟擊清兵,又打的清軍死傷無數,倉皇撤退。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寧錦大捷”。

  皇太極咬牙道:“我們先退,讓蒙古騎兵撤到西遼河西側,給華夏軍讓路,等他們的軍隊過河,我們半渡擊之,與他們交戰,如此,我軍就不用遭受敵軍炮火的威脅。”

  沒多久,鰲拜回來了,他說道:“皇上,蘇布地那狗奴才叛變了,他讓自己的部下打著白旗,向劉元昭那邊投降了!”

  皇太極臉色大變,霍然站起,問道:“怎么會這樣,蘇布地為何會突然之間背叛我們!”

  說話間,豪格闖了進來,跪在地上道:“汗阿瑪,都是兒臣的過錯,兒臣前去催促巴達禮和蘇布地整備軍隊的時候,抽了他一鞭子,于是他含恨背叛了我們。”

  皇太極一怒之下,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喝道:“好個蘇布地,分明早就想背叛了,看來他就是隱藏在我們之間的叛徒。

  鰲拜,告訴巴達禮他們,朕不會怪罪他們,蘇布地不過是陰險小人,朕也被他蒙蔽了,你讓他們先退到西遼河西邊十里,等待命令再進軍。”

  鰲拜領命之后,就離開了。

  皇太極說道:“豪格,你起來吧,這事不怪你,哪會有人因為一鞭子就會謀反的,蘇布地這是早就有反心了。”

  豪格連忙說道:“謝汗阿瑪諒解。”說完就爬了起來,退到了一旁,保持了沉默。

  隨后,滿清軍隊開始拆除軍營,整備軍隊,等著華夏軍渡河。

  劉元昭這邊看到蒙古騎兵退軍,而滿清軍隊開始整軍備戰,便問道:“皇太極他們這是想做什么?”

  羅家宇這段時間學習了大量的軍事,充當參謀部副參謀長,他連忙說道:“陛下,臣以為,皇太極這是想半渡而擊之。”

  再羅家宇說完,停頓了一會后,一名年輕的參謀韓金隆說道:“陛下,羅大人說的只有一半。滿清軍隊確實想半渡擊之。

  但是,其實他們是想和我軍糾纏在一起,避免我軍的火炮和火銃。企圖依靠冷兵器取勝。”

  其余參謀都是點點頭,并沒有反對意見。

  劉元昭點頭道:“看來他們很聰明,知道自己的缺點,也知道自己的優點,那么我軍該如何突破?”

  滿清的這一招是陽謀,擺在桌面上堂堂正正的擺出了招式。

  在戰場上交戰時,一般都是注重“勢”,這個包含了很多,一個是戰場上的形勢,亦或者國家外交上的形勢,朝堂上的形勢。

  要掌握這種“勢”,你才能牽著敵人的鼻子走,在這之后,你才可以以正合,以奇勝。

  正面,是雙方擺開陣勢交戰,奇,就是指后備部隊或者是機動部隊的調動,這支部隊是在正面交戰到了緊要關頭用來打破平衡的。

  這里的奇并不是什么陰謀詭計。

  韓金隆說道:“陛下,破解的方法很簡單,我軍必須穩扎穩打,浮橋直接全面鋪開,先以炮兵營威懾敵軍,讓戰車營過去列陣,如此,敵軍戰略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劉元昭想了想,點頭道:“那就讓第三戰車營開路吧,命令熱氣球部隊出動,朕要看看滿清人的震驚,那種鄉下人的震驚!哈哈哈哈!”</div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