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沒有到年底,但光電集團進行了一次特殊分紅。
這次分紅,公司總共拿出了500萬現金,按照比例,學校得到了其中的150萬,兩個系分別得到25萬。
成永興所得分紅,在扣留了30萬后,余下的250萬,都被他拿來成立了一個新的人才基金。
這次的分紅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是對股東們有個交代,尤其兩個院系股東,年底花錢的地方都很多。
另一個,nb到了著手準備的時候。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光電始終在飛速的發展過程中。隨著新生產線產能的逐步釋放,公司的效益也在節節提升。
不過雖然掙得多,但花的更多。
急速膨脹的企業規模,實際上都是用錢堆出來的。
小步快跑的技術,工藝升級政策,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大量浪費。每一次生產線升級,就會淘汰一大批舊設備。
工大的幾個相關實驗室,已經快被淘汰下來的設備堆滿了。
各種精度的半導體設備,充斥在各系的實驗室里。就連機械系的實驗室,都能看得見光刻機的身影。
另外,lcd項目像是個無底洞一樣,花光了公司的所有收入,還有從銀行的各種貸款。
公司的財務狀況,并不是像外界那樣看起來那么美好。
lcd產線的設備標書,迎來了半導體設備廠家的熱烈歡迎。但以公司目前的財力,根本無力按照約定,支付全部的設備款項。
拖期,欠款,這種可能性,頭一次擺在了光電管理層的面前。要不是公司的形象太好,破產就是分分秒秒的事情。
因此,在要不要分紅這件事情上,公司內部產生了分歧。
但成永興一意孤行。
在制定藍光led三部曲的時候,也同時制定了一個nb,那就是,事有不成,就去趕1995年開始的it潮。
時過境遷,很多事情都發生了變化。他已經不需要重頭做起,開發軟件去撈取第一桶金了。
但是一個更大型的nb,來到了面前。
藍光led,成永興截胡了一個諾貝爾獎。全彩工程,是準備截胡tftlcd液晶產業。
it產業,難道就沒有機會截胡嗎?
難道真的只有買yahoo,google的股票,才能坐上it浪潮的大船嗎?
日本人的tftlcd產業,一個先進國家的舉國之力,成永興都敢打劫,再打劫一個更大的,又有何妨?
美國人的it產業,就不能被整體打劫嗎?
先分析一下,為什么it革命會發生在美國。
第一個問題,互聯網是美國人發明的嗎?
不是!
1989年3月,歐洲核研究組織科學家蒂姆·伯納斯·李(tibernerslee)遞交了一份有點不務正業的項目建議書:萬維網。
當年夏天,蒂姆成功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web服務器和第一個web客戶機。12月,蒂姆將其發明正式定名為萬維網(eb),即公眾熟悉的。
第二個問題,it革命誕生的基礎,只有美國有嗎?
1989年,澳大利亞、德國、以色列、意大利、日本、墨西哥、荷蘭、新西蘭、波多黎哥和英國等國接入。全球聯網格局,就此基本形成。
也就是說,世界各國,都具有相同的網絡和硬件條件。
第三個問題,it革命,是由美國政府的引導嗎?
互聯網浪潮是什么興起的呢?
這里有幾個關鍵節點。
scae(網景)的成立,時間是1994的四月。同年,微軟為s95創建了一個web瀏覽器。斯坦福大學的兩名電氣工程系的研究生楊致遠(jerry艷g)和davidfilo創建了雅虎(yahoo!)。
1995年8月9日網景公司io為標志,作為互聯網商業化熱潮的as。互聯網創業和投資的大熱潮由此開啟。
也就是說,1994年的時候,互聯網的大風已經吹了起來。
但美國政府是什么時候,才決定支持互聯網科技的呢?
1994年1月25日!
克林頓政府,僅僅是在1994年,才在《國情咨文》中對這個項目作了發展規劃。雖然其目標是投資4000億美元在互聯網上,但它的計劃是用15年到20年時間!
it潮,在1994年,實際已經發生,美國政府的指導和規劃,只能說是恰逢其會!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it潮發生在美國?
三十年后,互聯網產業的霸主雖然還是美國,但經過接近20年的追趕,中國已經與美國在it領域,形成了雙強的局面。
全球營收前十的it公司十企業中,美國企業5家,中國3家。
為什么會有這種結果?
是因為中國的市場大嗎?歐洲的市場難道不大嗎?
是因為中國技術強嗎?歐洲的軟件工程師,對it的貢獻,遠遠大于中國。lux等軟件,都是發源歐洲。
歷史總是在不斷的重復它自己。一些其他行業的王座更迭,已經給出了相應的答案。
為什么貝多芬會誕生?
因為當時鋼琴已經在貴族家庭普及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沒有貝多芬,也會有黑多芬出現。
這完全是個概率事件。
為什么中國的乒乓球會包攬所有金牌,就是因為,乒乓球在中國普及了!中國的人口基數擺在這里!
中國之所以能夠在it業,追趕到世界第二的地位,就是因為中國有四百萬個程序員!
是四百萬個程序員,把中國送上了it第二大國的地位。
用這個思路,回頭看,為什么it潮會爆發在美國?
因為經過多年的積累,美國的軟件工程師數目,量變到質變,達到了一個閾值。
1995年,美國有近30萬人左右的軟件開發人員。2000年,這個數字增長到了68萬。
為什么yahoo,google,會誕生在美國,就是因為30萬程序員在美國!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yahoo,也會有xahoo!這完全就是個概率事件!
除了這一批專業程序員以外,經過十幾年的培育,美國還擁有了全世界37的電腦。這些電腦用戶,也成了it產業界的后備大軍。
在it潮發展到高峰的時候,一個人只要會打字,他就可以去應聘程序員的工作!
當然有人會以大學數目,公司數目為理由,但思路其實都是類似。
殊途同歸,大學多了,公司多了,最后還是歸結到同一個結果上來,更多的程序員。
根本原因找出來了,那么要怎么做呢?
如果有辦法,在19952000期間,中國能夠培養出10萬,20萬的程序員,這個世界會變成什么樣?
10萬程序員金手指?
至于市場?
led大屏的市場是在國內嗎?tftlcd的市場是在國內嗎?
中國版的it潮,面向世界市場,不可以嗎?
在這次it潮里,誕生的不僅僅是一批互聯網巨頭。后世有名的很多軟件公司,都是這個時間興起的。例如eda業的三大巨頭,還有一大堆的游戲公司。
另外,在it泡沫期間,上市了一大堆dot公司,這塊easy蛋糕,為啥要放過去。
在九十年代,培養一名本科生的成本,大概在一萬二左右。由于微機價格比較昂貴的緣故,一名程序員的培養成本,會貴一些,但兩萬也應該下來了。
按照這個價格計算,10萬名程序員的培養成本,也不過20個億而已!
tftlcd的建設成本,還要一億多美元呢!
led產業的市場規模,上千億美元。lcd產業的市場規模,五千億美元。
互聯網產業呢?
在互聯網面前,一切都是小兒科!
就算互聯網這個大蛋糕,無法整個端走,見面分一半,也足夠了!
中國有hao123,美國就沒有嗎?
3,賣了幾億美元?
to收購香港電訊(280億美元)。aol收購時代華納(1810億美元)。這些都是泡沫轉實體的典型案例!
nb這個第二戰場的玩法有了變化。成永興并不準備親自下場。
互聯網與lcd和led都不同。它并不是單一的產品。
即使有可能提前yahoo做出網絡門戶的概念,但未必能夠在競爭中獲勝。
yahoo并不是唯一做門戶網站的,它只是唯一成功的那個。
不說成永興明不明白搜索引擎的算法,就算是明白,這個世界上,難道不會出現更高級的算法嗎?
后世的時候,自稱比goggle更加高級的搜索算法,不知凡幾,最后哪家贏了?
nb的核心思想,就是不再陷入具體細節,而是轉向培養和培育。
這個計劃的操作思路,跟后世的產業孵化園很接近。把it革命的條件創造出來,把程序員資源準備好,讓大家自由發展,自行優勝劣汰。
這個計劃除了花錢以外,不怎么需要動腦。
十萬人里,沒有馬蕓,也會有牛云出現!
因為它根本就是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