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開源軟件第516章開源軟件 新樓,一樓大教室。
“李姐,我們到這里來干什么?”
軟件專業的一幫小姐妹,被李麗娜帶領著,偷偷溜到了教室后面。
“噓,小點聲。聽我老鄉說,今天的會議對我們很重要。所以要來聽聽。”
講臺上,成永興正在給計算機系的一眾領導和老師,用幻燈片展示他的想法和概念。今天他帶來的是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開源軟件》。
這個概念的產生,也是幾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軟件開發,在這個時代并沒有被獨立出來。它只是計算機技術的一部分。
軟件工程這個概念的提出很早,在1968年就被提出來了,但是始終處于一種混沌發展的狀態。這個概念,真正被統一起來,則是在1993年,也就是明年!
1993年IEEE算是給出了軟件工程的真正定義。
在這個時間點上,軟件工程專業成立了,需要教什么?怎么教,這個軟件專業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人培養出來做什么?都是一個需要討論的話題。
這次的會議就是解決這個問題。
在工科項目里,不管怎么樣,中國始終處于一直追趕著的地位。不論開設什么專業,都有章可循。跟著先進國家的腳步走就可以了。
計算機專業所學內容里也包括編程,但此時的編程語言本身就不是很多,開幾個學期也就差不多了。
如果全部照抄計算機技術專業的學習內容,那為什么要把這個專業獨立出來?
這個問題,在軟件專業學生剛剛入學的第一年還不是很嚴重,因為大家都是在打基礎,一旦進入二年級,問題就會嚴重起來。
成永興這次在臺上,給大家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軟件工程覆蓋面很廣,它包括編程思想,設計模式,編程語言,開發工具,軟件工程管理,質量控制等方方面面。
這些子項,如果擴展出來,每個都足以開山立派。成永興雖然不算是計算機科班出身,憑他二十幾年積累下的開發經驗,吊打現在的相關理論專家們,富富有余。
但他并不準備在這方面有所建樹,畢竟術業有專攻。一個檢測專業出身的人,跑到計算機領域,冒充大拿,也是有些令人困惑。
他準備從另一個方面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用途。
軟件專業,發展到后世,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從嵌入式編程,到網頁編程。從匯編到腳本,從數據庫到人工智能。甚至芯片開發都已經用軟件來實現了。
但是中國的軟件開發,始終沒有走上正軌。這里面臨著兩個大的障礙。
第一個,盜版。
此時市面上遇到的所有成熟軟件,都是進口。二十年間形成的代差,不是那么容易彌補的。中國本土的軟件水平,尚未起步。即使有一些軟件作品,但也都集中在漢化等工具軟件的范疇。
這種差距,在大型專業軟件上,表現得更加明顯。
PC用的軟件的售價,從幾百美元,到幾千美元不等。說實話,它比起工作站軟件,已經很便宜了。但這個價格,與此時的人均收入相比,確實無法讓人承受。
一套幾百美元的軟件,老外也許沒有什么感覺,到國內,這就是兩三個人的年工資。
在這種情況下,盜版就是唯一的出路。
而且這種思路,也被進口軟件廠商所認可。比爾蓋茨就說過,如果想用盜版,就用我的吧。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本土的軟件公司,基本上沒有機會靠銷售軟件,獲得足夠的利潤,繼而發展壯大。
這個事情,直到互聯網的崛起,從其他方式上找到盈利模式。例如網絡游戲,羊毛出在豬身上,才算告一段落。
第二,抄襲。
它其實是盜版的延伸。由于對知識產權的不重視,導致人們根本就對智力成果不在乎。盜版有理,抄襲有理。抄外國人的叫填補國內空白,抄國人的就抄不得嗎 這也是中國在所有的專業軟件產品領域,例如CAD,CAM,EDA,圖形圖像處理,等全面潰敗的基礎原因。
做專業軟件,那真是誰做誰死。
很多軟件之所以還能存活,其主要的原因,還是國家的資金支持。但靠國家資金支持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國家的政策以及關注重點,也不可能幾十年如一日。
很多8,90時年代,使用國家項目資金發展出來的軟件,大部分都消失在歷史的長河里。
面對這種市場現狀,哪怕是成永興也無能為力。
因為這些軟件,開發出來也沒有人用。盜版的軟件,不花錢,功能還更全!
就算是他可以代替國家幾十年如一日的支持專業轉件的開發,但這種靠撥款開發的軟件,第一,由于沒有市場壓力,很快就會流于形式。第二,無法進行有效監督。到最后養出一群蛀蟲的可能性也是不小。
所以,他只能另起爐灶。
開源軟件,就是對抗盜版和抄襲的唯一途徑。
開源軟件,說穿了就是一種合法的盜版。
它的思路就是,我的軟件代碼,你可以隨便用。這樣你就沒有必要背上盜版的惡名,聽起來也十分的高大上。
但是與此同時,你在我代碼上改的東西,你要貢獻回來。反正你也不重視版權,對吧。
由于人才基金的緣故,成永興手里的力量,也在逐日增強。雖然他并不準備干涉各學校的學生分配。但僅僅這些在校學生本身,就已經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了。
以10萬名軟件學生來計算,這些學生,僅僅是在校期間,就有40萬人年的人力資源!只要引導好了,這個世界上,哪有什么力量可以抗衡。
中國的教學體制,還普遍存在一個重教育,輕實踐的問題。這個問題也可通過開源軟件項目開發來解決。
一代代的學生,以維護開源軟件作為學習語言和工具的途徑。既鍛煉了自己,又不斷維護著軟件。
隨著軟件代碼尺寸的日益龐大,那么衍生的,軟件代碼管理,質量管理等也會自己暴露出來。
這完全是一個一舉多得的舉措。
成永興在臺上,把開源軟件的思路一一展現出來。
任何項目,都需要經費,開源軟件也是如此。在人才基金下面,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子項,開源軟件開發基金。
開源項目的啟動資金,來自賣內部股的折價款。成永興總共出讓了5千萬股,其中4千萬股,被光電公司出資買下。這部分的資金總數,有2千萬,這次它就被全部打入了人才基金。
另外一千萬股的名額給了工大,學校的員工可以自行出資,按照比例購買。
這部分名額,教師們對需要掏錢買股票,還有些疑慮,到現在為止,連分配方式都沒有定下來。
開源軟件的開發范圍,成永興僅僅是提了一個框架,剩下的由計算機系進行維護和補充了。
在第一批的項目里覆蓋了三種軟件,
第一種,常用軟件,例如操作系統,辦公室化自動化軟件,數據庫系統,殺毒軟件。壓縮軟件。圖片修改等。
另一種軟件,則是與光電相關的軟件,例如電路開發,芯片開發,CAD,CAM等。
開源軟件的一個特性就是,不怕簡陋,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看起來很簡陋的軟件,早晚有機會向成熟的商用軟件發起挑戰。例如linux。
第三種,則是與學生就業相關的軟件,例如圖書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宿舍管理系統,進銷存管理系統等很多實用性極強的系統。
這些系統的開發難度不大,但在這個時代非常具有實用價值。例如圖書管理系統,工大還沒有上這套系統呢。
開源軟件項目將采用招標制,面向所有接受人才基金贊助的學校。
中標的學校,會得到一部分的開發費用,等到項目驗收的時候,再拿到剩余的款項。
在這種模式下,也許這些軟件成品短期內既不能與進口軟件抗衡,也無法找到實際市場,但它在基金內部形成了競爭的態勢。
每個軟件項目,最后總是要驗收的。如果當期完成的質量太差,下一期就沒有機會了。哪怕為了科研經費,這些學校都會全力以赴。
這些軟件的驗收結果,將來會影響到基金的學額分配。由不得各學校不上心。
到最后,各學校為了取得一個比較好的成績,對這些開源軟件倒貼錢來開發,都是可能出現的結果。
由于開源軟件是公開的,所有學校都可以查閱和使用,所以,哪怕是驗收人員想放水,都有些困難。這樣就可以保證交付代碼的一定質量。
開源軟件開發項目,雖然名字叫開源,但它實際是一個以盈利為目標的項目。因為它會要求未來項目商業化后的股份!
所有利用基金成果進行商用的軟件公司,在將來上市的時候,人才基金的這部分股權,就可以套現離場了。
這一點只要操作得好,一兩年之內就可以使得人才基金走上自給自足的道路。
舉個例子,如果成永興要是真想作弊,不用干別的,直接把瀏覽器項目,裝到這個項目里就行了。
但現在還不能這么做。殺雞取卵的事情干不得。
如果把IT潮的第一桶金給截了,IT潮,是否還能按計劃出現都成了問題。
94,95年這一波的機會,必須要放過去。總要讓投資人看到掙錢效應,后續的資金才會跟進。
從這個角度來看,截殺97年以后的泡沫,是最容易,也是最安全的。
開源軟件代碼也會對外開放。條件也相同,只要不商用,基金就不會收費,但你要是商用了,基金就要分一杯羹。
這一點在這個時代,尤其有吸引力。因為,陸陸續續的,國家也給了不少錢用于工業軟件開發。
現在,這些項目組省事了,直接從這邊拿開源代碼,隨便改一改,就可以騙國家經費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基金旗下的開源代碼,最后就會變成國產軟件的基礎設施,血管和骨架。因為越往后,越沒有人能承受得起從頭開發的代價了。
作為它的副作用,軟件開發基金,會變成所有國產軟件開發商的股東!
這個思路,一出現,就受到了計算機系各位教師的熱烈歡迎。
第一,這又是一筆資金進來。
這個項目對于提高計算機系的實際科研水平是有幫助的。甚至計算機系原有的一些項目,都可裝到這個開源軟件下進行。反正大家的科研成果,也沒有人買。
第二,給計算機系的學生們,提供了近乎無窮的實踐機會。兵不練,是不會形成戰斗力的。
第三,計算機系,無形中就成了所有人才基金贊助學校的領導者。項目的設立,資金的審批,項目的驗收權利,都在工大計算機系手里。
第四,項目及論文。
計算機系也好,軟件專業也好,也面臨著刷論文的剛需。
這些開源軟件的題目本身,就是現成的論文。隨便把成果整理一下,就可以發布出去。發國際論文也許有問題,發國內論文,一點問題沒有。
第五,就業。
大學生計劃分配的時代逐漸過去,一次性培養這么多軟件人員,這些人將來干什么呢?這些項目本身,就代表著就業方向。
很多學校老師甚至意識到,有些項目只要完成,立刻就可以盈利。例如圖書館管理系統,全國有多少家圖書館,這完全就是一個空白市場啊。
依托這些項目,他們完全可以拉起一批人,成立公司,然后到社會上去接活了!
用基金的資金,養自己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