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二章華商財團又要換陣地

  易通地產股價在尾市突然爆發,確實令人猝不及防。

  因為跌幅巨大,幾乎所有人都都認為易通地產股價隨時都有可能反彈,有太多的人在等待入場機會。

  想是一回事兒,入場搶票能夠如愿的人少之又少。

  怡和系瘋狂打壓易通地產股價,已經到了瘋狂地步,令市場持有股票的投資者內心恐懼,不知道能跌到何種價位,意志不堅定的投資者,不可避免拋售手中股票。

  至于空倉者不擔心股價下跌,易通地產不會無休止下跌,十元之下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報復性上漲。

  誠然,他們希望價格越低越好。

  市場投資者的心態,蘇一帆當然清楚,他會讓人如意嗎?

  入場吃票可以,等到高價位在讓你吃。

  失落的不光是個人投資者,還有一些香江大小機構投資者。

  尾市易通地產拉升太突然、太急促,留給人們反應的時間太短暫。

  正像蘇一帆估計的那樣,香江資本市場有太多的人在關注易通地產,只需露出一點拉升的苗頭,各路資金都會下場圍獵。

  但有一樣,香江各大小機構投資者并不清楚易通地產股票何時變盤,他們只是被動等待和關注。

  主動權不在他們手里,時間上不占優勢,心理上也不占優勢,即便確認已經變盤,那也是倉促上陣,絕不會從容不迫。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怡和系殺跌太兇猛,從高位殺到底部幾乎沒有喘息,中間沒有太多籌碼沉淀。

  不是一點也沒有,是太少了。

  而中間參與搏殺的都屬于短線投機客,能掙錢就入場炒作,不能掙錢趕緊奪路而出。

  這就造成了向上攻擊的時候,散落在上部籌碼太少,盤子太輕,上升的速度自然要快的多。

  與其他機構不同,蘇一帆一方屬于有計劃有準備而從容不迫,充分估計到會出現的局面并制定出對策,打出去的每一筆價位都有所講究,把那些追漲的大小機構和散戶遠遠拋在身后。

  沒有人相信兩大勢力交手分出勝負如此之快,需要一個相當的過程,都以為到了尾市最后幾分鐘,今天也就那樣了,想要分出勝負還要看明天交鋒情況。

  豈不知蘇一帆一方早已經入市,從二十元一路往下,到十五元就開始吸籌,相對來說手法比較隱蔽而已。

  與以往一樣,蘇一帆還是采取金字塔形態,越往下吸納的籌碼越多,攤平成本。

  不同在于臨近收盤時,怡和系打壓太猛烈,再加上恐慌盤涌出,短短的時間內吃飽喝足,十元附近吸納的籌碼竟然高達七成。

  蘇一帆也沒有想到吸籌如此之快,是西門.凱瑟克神操作幫助了蘇一帆,也給他降低了吸籌成本,這也是始料未及之事。

  任何控盤主力都需要有人抬轎,如果那些原本應該是一批抬轎的人吃足了票,變成坐轎之人,那么,蘇一帆一方就成為抬轎者,其他人變成了坐轎者。

  顯然,蘇一帆還沒有傻到那份上。

  所以,在低價位上是萬萬不能讓別人吃飽票的。

  想吃票可以,易通地產股票漲到了一定高度,作為控盤者自然而然會給他們機會。

  當然,到了那些抬轎人吃票的時候,差不多也到了蘇一帆他們出票的價位。

  盡管大小機構投資者要比散戶強大得多,真心說收獲不大,幸運的只是少數人。

  李嘉誠為首的華商財團雖然屬于有準備的機構投資者,而且下手比較早。

  可惜他們屬于按照正常交易手段低吸籌碼,李嘉誠他們也不想暴露自己。

  這就來問題了,作為華商財團資金量肯定不小,大單主動向上買入容易暴露,剩下的只有把單子埋在10元價位等待被動成交。

  華商財團下單的時候,恰恰也是蘇一帆他們發動的時刻,而且大單的價位遠遠高于現價買賣交易,即便上部有拋售的籌碼也被他們一股腦截住了,哪里還有華商財團的份?

  情況發生了變化,李嘉誠他們給的指示已經不好用了,又不能自己做決斷,回頭再請示,一來二去的殆誤戰機。

  李嘉誠、李兆基等人可不是蘇一帆,他們并不在一線指揮,等到再一次發出搶籌指令,差不多也要閉市了。

  最后的結果,整個華商財團搶到的籌碼還不到三十萬股,聽到匯報,李嘉誠、李兆基等無不苦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