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推行百煉鋼

  本是家庭宴席一樣的午餐,因為接二連三的重要信件,就變成了政事商議。

  趙信夫婦吃過之后,就向叔父趙普告辭,到隔壁院中了。

  崔超、李博加上趙普叔侄開始就此討論。

  不得不說,趙普之前確實低估了宦官和士人之間那條涇渭分明的分界線。

  而修建武庫的危險性也因為一直以來順風順水有些放松了。

  李博還是第一次聽聞趙普想要修建武庫這等大事,當時就震驚了,“先生欲做這等不法...非常之事很難不被人認為是行謀反之事。”

  趙普看著李博的神情,心想盧植在信中看到時,大抵也是這樣的反應吧!

  可修建武庫之事又非常有必要,董卓因為跟隨盧植平叛有功,如今又任并州刺史,首先這就是一個較為危險的信號了。

  在歷史上,董卓獲得并州兵馬是在策反呂布,殺死丁原之后。

  而如今,因為它趙普的出現,蝴蝶效應的效果開始顯現,他直接取代了丁原在這個關鍵時期成為并州刺史,依照他一貫的做事準則,必然會暗中培養自身的勢力。

  并州云中郡和上黨等地有匈奴胡人等勢力,而董卓其人從史書中看,他可太擅長和這些胡人打交道了。

  可如今朝政方面各方勢力已經成均衡之勢,盧植聲望如日中天讓士人集團有了名正言順的代言人,不再是依附與大將軍何進,才能與宦官相抗衡。

  這種均勢下,誰能拉攏到地方豪強的支持,誰就有可能在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政治斗爭中獲得最終的勝利。

  董卓其人在此時就成了香餑餑,誰還會管他會不會栽培自身的勢力,或者他權勢強大之后要做什么事。

  地方上他雖然已經有了劉備、曹操、崔超三鎮太守的支持,新上任的太守黃忠、孫堅也可以傭兵相助,但比起董卓和涼州、并州兩地的勢力,仍然顯得太弱了。

  首先,后漢末刺史的權利已經很大,非常接近州牧了。

  董卓以職權首先就可以直接掣肘黃忠,廢掉他們的一陣之力。

  這時候就要凸顯奇兵的重要性,倘若在明面上的勢力不提,崔鈞悄悄回鄉,召集崔氏義從和那些安置在安平境內耕種的鄉勇,勤加操練,配置上這個時代無堅不摧的利器。

  試想一下,在關鍵時刻這支鐵軍突然出現在雒陽城外,會是什么樣的情況。

  趙普想,這可能會是最關鍵的勝負手了。

  修建武庫的危險性以及侍中一職的關鍵性,讓李博一開始是極力推薦趙普按照盧植的建議過完年趕赴京中赴任的。

  崔超則沒有說話,因為它清楚由百煉鋼打造的武器太霸道,而且他作為趙普最親密的摯友、戰友,不止一次的聽趙普提及過,京師在這幾年很可能會爆發的大動蕩。

  修建武庫之舉,并非是心血來潮,而是形勢所迫。

  “賢弟,你聽我一言,”趙普到了這個時候,便推心置腹的將他為何非要修建武庫之事的前后原因,詳細的告知李博。

  李博聽過之后,震驚的無以復加,之前他是聽聞趙普說過,漢靈帝會在三年后駕崩,但是像這等外戚、宦官相斗以致天下無主的預言,他是第一次聽趙普提及。

  “這...這未免也太不可思議...”

  “你想一下,安定至今為止,所謀所斷,可有錯誤之處?”崔超喝一口茶,問李博。

  李博搖頭,“至今確實不曾有錯。”

  他突然起身,拱手向趙普一拜,“先生如此深謀遠慮,但是安邦定國之奇才。行修建武庫如此兇險之事,乃是為他日安定朝堂,博佩服之至,愿隨先生效犬馬之勞。”

  “子陵你可要想清楚了,”崔超道:“這可是會累及家族的謀逆大罪。”

  李博灑然一笑,“我乃是孤家寡人,累及不了家人,事發無非一死而已。”

  趙普扶起李博,“我等皆是為朝廷為社稷做事,子陵這一拜我可受不起,眼下我們便一起謀劃一下具體事宜,也好年后立刻實施。”

  李博以為這修建武庫,須得有大批量熟悉百煉鋼技術的工匠才行,僅湯鐵匠一人顯然不行。

  所以,推行百煉鋼是修建武庫的先行條件。

  趙普點頭贊同,“子陵所言與我不謀而合,不過推行百煉鋼技術須得找心腹之人才行,這事越隱秘越好,以百人為佳,這些可就得拜托崔公去辦了。”

  崔超擔任常山郡太守已經一年有余,與郡縣施行與民休息的仁政方針,在必要時機又對朝廷苛收的雜稅極力抵制,是非常得民心的地方官。

  郡內百姓愿為崔超效死力者比比皆是。

  尋這些人并不難,但難就難在這百人都得懂些錘煉鐵器的技術才行。

  “這事我可以去辦。年后半個月定然把人選給湊齊。”崔超還是先應承了下來。

  趙普道:“崔公辦事我自然放心,除了百煉鋼的技術需要普及,我們還需要煤這種材質,它比木炭溫度更高,更有利冶煉鐵器。”

  煤這種稱謂崔超和李博還是第一次聽到,均道:“這是何物?”

  煤炭在春秋戰國時被稱為石涅,兩漢時偶有文獻稱之石墨,不過因為開采不易,算是比較罕有。

  “也就是石墨,”趙普解釋。

  崔超這種世家大族出身的士人自然了解的更清楚一些,他不由微微色變,“安定你若是想用這石墨煉制鐵器,耗資可就太大了。”

  哪怕是他這樣的門庭,也供不出來大批量的煤炭。

  “崔公放心,我知道哪里有大批量的石墨,這事我已經著周倉去安排了。”趙普在從九江郡歸來后不久將把周倉派去黑山軍那邊疏通關系,希望可以借道去上黨郡。

  如果可以擁有熟悉百煉鋼技術的鐵匠百名,加上足夠量的煤炭,按每日七日一把的標準,費時一年的時間大致是裝備一支奇兵的。

  何況隨著這些人技術純熟,也許根本不需要七日一把。

  武庫一成,他就可放寬心前往京師,與尚書令盧植一起謀劃那場改變大漢王朝命運的大事件。

  如今萬事具備,只等周倉年后的消息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