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51章 海上航行

  天空很藍,海水很清。

  在渡過了頭一兩天的興奮期之后,程處默幾個都開始覺得無聊了。

  不過,周二福卻是一臉興奮。

  “王爺,我剛去倭國人那艘船上待了半天,發現這些倭人的航海技術其實不怎樣。從登州去倭國,明明可以直接朝東一路而去,他們偏偏要往北走,先去了高句麗,然后沿著海岸一路南下,這樣一來航程其實就多了至少三分之一。”

  “從登州到高句麗,快則三天,慢則四五天,這段航線是比較成熟的。而沿著海岸線從高句麗到倭國,也是成熟的航線,并且一旦有什么事情可以快速的靠岸,這大概是倭國人使用簡陋的船只也能夠順利到達大唐的原因。”

  這個年代的倭國,不要說制作出飛剪船這樣的先進船只,哪怕是大唐常見的大型商船,他們都做不出來。

  之前大家只是因為從來沒有去過倭國,紙上談兵和實際操作畢竟不同,哪怕是有系統加持也是一樣的。

  不過李寬相信,這次出海回來,周二福的航海水平一定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變化。

  “海上航行,夜里依靠星辰定方向,白天看太陽,倭國人連一個像樣的羅盤都沒有。王爺,我覺得你這個指南針太好用了,比我之前用的司南好多了。”

  周二福愛不釋手的拿著一個指南針,這幾天,他是連睡覺都要抱著它。

  論衡中有“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由此可知,華夏祖先在很早之前就開始利用磁鐵制作司南,也就是指南針,只不過精度遠遠沒有李寬從系統中兌換出來的好用。

  “這條航線,既然我們開通了,以后就要利用起來。高句麗的人參、倭國的金銀,其實都是大有可為的。”

  這兩天,李寬也在考慮發展海貿的意義和方法。

  對于登州來說,高句麗、百濟、新羅和倭國算是最近的四個國家,要搞海貿,首先肯定是從這些地方著手。

  特別是高句麗和倭國,李寬覺得要重視。

  “王爺,你放心,我每天都記錄航海日志,結合你給我的那副海圖,最終確定一條固定的航線。”

  “今天是貞觀七年七月初三,東南風,三級,晴。

  船隊今天已經出海第三天了,我跟王爺乘坐新式的飛剪船,速度比同行的都要快,為了保持船速一致,今天只升了兩個帆……”

  楊七娃一臉認真的坐在甲板上,記錄著今天的航海日志。

  出海前一天。李寬和周二福聯手給主要的船員說明了一些注意事項,對于在夜校中學完了基本常用字的船員,李寬都分了足夠的紙張和筆下去,鼓勵大家把航行之中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

  其中航海日志就是李寬希望每個人都記錄的東西。

  要打開大唐的大航海時代,沒有一點積累是不行的。

  南方廣州和泉州、明州、杭州作為大唐主要的外貿城市,對南海的情況多少有一點了解,但是廣闊的東海和渤海,記錄的就非常少了。

  既然啃爹的系統逼著自己去了一趟倭國,那就要好好的把這湯海上之行的價值發揮起來。

  “王爺,犬上剛剛說還有半天就可以到漢城了,在那里補充一下淡水和蔬菜,然后沿著海岸一路南行,再往東北而行,大概再過十幾天就能到倭國。”

  周二福擔心李寬在船上待久了不習慣,畢竟船上都是能不生火就盡量不生火,洗澡什么的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

  “漢城?”

  聽到這個有點熟悉又有點陌生的名字,李寬眉頭一皺,想到了許多東西。

  大唐是踩著隋朝的尸骨建立起來的,而隋朝為何滅亡?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楊廣三征高句麗,傷了國內的元氣,積累了太多民怨;再加上他大力打擊世家,遭到了反彈,這才導致烽煙四起,二世而亡。

  可以說,高句麗和中原王朝是有深仇血痕的。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要不是有高句麗,李唐可能還沒有機會登頂;不過,李寬自然不會去管這個,他只知道高句麗這個國家,遲早是要去收拾的。

  “玄武,以后這條航線不要斷,東海漁業可以在漢城開個鋪子,打聽一下高句麗的消息,以備不時之需。”

  登州到漢城只有三四天的水路,比去大唐很多地方都要更近。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

  哪怕是沒有李寬,大唐和高句麗也是必有一戰的。

  提前做好準備,知己知彼,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王爺,等回到登州之后,我立馬就去安排。今天如果在漢城過夜的話,晚上我就可以先進城打聽一下消息?”

  王玄武一向是李寬吩咐什么就做什么,不會問那么多的為什么。

  “不,這一次我們不要節外生枝,先把航線搞熟悉,跟著倭國人靠岸后,隨便補充點東西就繼續出發。”

  “你說什么?李寬跟著倭國人跑了?”

  御書房中,李世民用吃人的眼光看著李忠。

  “陛下,登州許多人都親眼目送楚王殿下跟倭國遣唐使一起出海。據說是因為倭人的船只不慎燒毀,所以楚王才親自送他們回國的。”

  “愚蠢!愚不可及!倭國區區一個藩國,哪里值得他去冒險?非要幫忙,送給倭國人一艘船就好了,為何還要把自己搭上?”

  聽李世民這么一說,李忠接下來的說話聲都變小了,“房相的二郎,尉遲將軍的三郎以及程將軍的大郎也都跟著一起出海了。”

  “嘭!”李世民再也忍不住了,“他就不能省點心嗎,氣死我了。這要出了事,讓朕怎么給玄齡他們交代?”

  “陛下,也不一定是楚王殿下要求幾位郎君一起去的呢。”

  李忠趕緊給李寬辯解了一句。

  “說這個有何意義?還不趕緊去把玄齡他們幾個請過來?出了這么大的事情,不用提前告訴他們一聲嗎?萬一真的回不來了呢?”

  李世民是真的搞不懂李寬平時那么聰明一個人,怎么突然間就犯糊涂了。

  犯糊涂就犯糊涂,怎么還偏偏拉上自家幾個重臣的孩子一起下水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