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83章 廣告的效果

  移民河東道北部的事情,比大家預想的要快很多。

  為了在下大雪之前把第一撥移民送到目的地,首批移民在報名后五天就準備出發了。

  “石明,這大唐運輸集團的馬車,真的免費送我們去河東道嗎?可別走到一半要跟我們收錢吧?”

  石富有點忐忑的把最后一個包裹塞進了馬車。

  雖說朝廷負責解決移民的出行問題,但是不可能那么奢侈的給每戶人家配備一輛馬車。

  基本上一輛四輪馬車里頭,擠進了十幾號人,再加上各家的包裹,可謂是塞得滿滿的,根本就不要想著在馬車里能夠休息。

  不過,大家卻是沒有什么怨言。

  這總比走路要強多了吧?

  真要自己有馬車的,就自己駕駛著馬車出發了。

  “石富叔,你不用擔心,這大唐運輸集團,是楚王殿下親自奏請陛下之后成立的,人家背靠著戶部,根本就不差我們這點錢。你們就是信不過人家車夫,也要對陛下,對楚王殿下有信心呀。”

  石明本來是可以跟觀獅山書院的學員一起出發的,不過考慮到自己阿耶阿娘也要去河東道,他便跟過來擠一擠了。

  這么一來,倒是讓周圍其他的農戶心情放松了不少。

  其他負責協助移民的胥吏,知道的東西并沒有石明多,解釋起來大家也不一定相信。

  “這大唐運輸集團,聽說以后會開設從朔州到長安城的馬車路線,每天至少有一輛馬車從朔州前往長安?”

  石養看了看四周一溜的四輪馬車,也是很好奇。

  這大唐運輸集團的出現,很是突然。

  聽說里面的很多車夫,都還是臨時借用勞牛運輸隊和南山建工的運輸隊人手。

  不過使用的馬車倒都是奔馳馬車行售賣的最新式四輪馬車,軸承都是精鋼制成,輪轂也是鑄鐵和軟木相結合,這種馬車,售價可不便宜。

  “不止如此呢,除了長安城和朔州對開長途馬車,長安城到洛陽,洛陽到晉陽,晉陽到朔州,中間主要的州府之間都有大唐運輸集團的長途馬車在運行,為了方便大家乘車,這些地方還專門建設了車站,所有上下車的乘客,原則上都是在車站進行,這樣也方便有些人換乘。”

  石明這幾天也是忙得夠嗆。

  一方面,觀獅山書院針對前往河東道和云中都督府的學員,做了一系列的緊急培訓,占用了不少時間。

  另外一方面,自家也要移民,石養很多時候都有點手足無措,石明還得回去幫忙。

  好在總算是熬過來了,一會馬車就啟程了。

  石富:“這些車站,豈不是跟朝廷的驛站有點像?”

  石明:“石富叔,你這么理解倒也很貼切。據我說知,朝廷如今正準備把各地的驛站全部劃歸到大唐運輸集團旗下,到時候各個驛站就可以變成各個車站,各路長途馬車可以在車站里頭落腳,旅客也可以在車站里頭歇息呢。”

  “這么說,我們這乘坐的馬車,豈不是相當于是朝廷的馬車?這大唐運輸集團,豈不是朝廷的衙門?”

  石明一下就對這一行的顧慮,降低了好多。

  這年頭,大唐朝廷在民間的威信還是很高的,百姓對朝廷的信任度也比較高。

  各級官爺在面對百姓的時候,倒也不敢有太多的欺壓之舉,關系還算比較和諧。

  “你這么說也沒錯,不過這大唐運輸集團雖然是朝廷設立的,但是跟長安縣衙、戶部工部之類的衙門,還是有所不同。用我們楚王殿下的說法,這大唐運輸集團,就屬于大唐的國有企業,跟衙門還是有點不同的。”

  四周的幾輛馬車,乘坐的人基本上都是石明相識的村民,所以他也不介意給大家都說一說自己知道的信息。

  正好,這樣似乎也能緩解一下大家緊張的情緒。

  “國有企業?”

  石富跟石養面面相覷的看了一眼。

  這個詞,可是第一次聽說過。

  看來,這在觀獅山書院讀過書的人就是不一樣啊。

  石養心里莫名的有了幾分欣慰。

  而石富卻是覺得,等自己孩子長大了,一定也要讓他去觀獅山書院讀書。

  石明:“沒錯,這企業的意思,跟作坊差不多,而這國有企業,顧名思義就是屬于大唐的企業了,它背后的東家,就是朝廷六部之一的戶部。據說,為了這國有企業的事情,戶部下面還專門增設了一個國有企業管理司呢。”

  “這么說來,這馬車也算是戶部的了,那我就不擔心了。當初我家石良和石文去襄陽的時候,也是戶部的人負責安排一路的行程,結果一切都是順順利利。”

  石富松了一口氣,看了看馬車上的家人,心中稍微松了口氣。

  作出這個決定,對他來說也挺不容易的。

  石良和石文在襄陽已經打開了局面,作為大哥的他,只要帶著家里的其他人直接過去,就可以過上舒服的日子。

  但是,種植棉花的收益,他也是很清楚的。

  在聽了石明的勸說,當然,最主要是聽說石養一家居然也準備移民河東道去種植棉花,一晚上沒睡的石富,最終也選擇了去縣衙報名。

  “大家都上馬車坐好了,車隊要出發了!”

  很快的,有戶部的胥吏在車隊里頭不斷的吆喝。

  這一次,大唐運輸集團一次性出動了兩百輛四輪馬車,將兩千多人一次性的運輸到河東道。

  在加上一些家境相對不錯的人家,自己駕駛著馬車跟著大部隊行走,差不多這一次就直接完成了三千人的移民任務。

  這么大的動靜,自然也在長安城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藍田縣劉家村,今天一大早,族長劉老頭就被從長安城趕回來的劉方給叫醒了。

  小小的劉家村,四面環山,上千口人,就靠著小溪兩邊的一些田地生活。

  所以,一旦碰到什么天災人禍,就只有逃荒的份。

  當初劉大郎,就是這么成為長安城的一名流民的。

  不過,借著楚王府作坊招工的機會,劉家村的不少人都去到了長安城討生活。

  原本貧窮落后的劉家村,如今也成為藍田縣遠近聞名的富裕村了。

  每逢過年的時候,總有一些在長安城混的還不錯的村民回到劉家村,大擺宴席,讓周邊的村子的人羨慕不已。

  “族長,這一次我回來的目的,就是建議大家盡量搬遷到河東道去種植棉花。這可是朝廷大力鼓勵和支持的事情,一路上的花費,基本上都由戶部解決,到了河東道,每個成人都可以分到一百畝的永業田。這些都還不是最重要的,畢竟去江南道和山南道的移民目的地,也可以分到這么多水田。”

  劉方簡單的跟族長寒暄之后,立馬就開始說起來自己回來的目的。

  “那最重要的是什么?”

  劉老頭雖然年紀已經不小,但是頭腦卻是還非常的清醒。

  “最重要的是種植棉花的收益比粟米要高十幾二十倍。要不是朝廷命令關中道各地不準種植棉花,哪里還能輪到我們劉家村?我們就是連棉花的種子都別想買到。”

  劉方回來,自然是勸說族人去河東道種植棉花的。

  作為南山建工的四級工,劉方如今也算是識文斷字,消息也算是比較靈通。

  對于長安城最近發生的事情,自然也是耳熟能詳。

  朝廷的政策一公布,他就立馬感受到了這對劉家村來說,千載難尋的機會來了。

  雖然他劉方如今在南山建工過的很好,劉家村其他一些農戶在長安城作幫工,日子也算不錯。

  但是在老家,村子里還是有幾百口人家沒有出來。

  雖然日子過得比周邊村落要強不少,但是跟劉方從大唐日報中看到的那些移民們的美好日子相比,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大唐日報創刊以來的每一份報紙,劉方都是看過的。

  對于移民們的幸福生活,他也算是聽得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這棉花是什么東西,我們聽都沒有聽過,你說收益這么高,怎么讓大家相信呢?”

  劉老頭這一生也算是經歷了不少事,雖然劉方說的東西很讓人心動,但他還是冷靜的問著各種問題。

  “族長,不會種棉花,這很正常。事實上,關中道就沒有幾個人會種棉花,不過你完全不用擔心。觀獅山書院農學院專門安排了學員跟隨移民前往河東道,指導大家種植棉花。今年,長安城外也種了一萬來畝的棉花,聽說比種粟米還要簡單呢,大家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劉方,這河東道畢竟離藍田縣好遠,這貿然移民過去,人生地不熟的,到時候被人欺負了怎么辦?”

  就在劉老頭和劉方說話的時候,附近的一些村民也過來了。

  劉方:“正因為如此,我才建議族長將我們整個劉家村都搬遷到河東道去,連祖宗的靈位也一起請過去。我們幾百號人,周邊都是其他的移民,誰敢欺負我們呢?”

  劉老頭:“去年聽劉大郎回鄉的時候說你們正忙著修建晉陽通往朔州的水泥路,這么說來,去河東道,是有水泥路可以走嗎?”

  劉方:“沒錯,這晉陽到朔州的水泥路已經修建好了。所有的移民,都可以乘坐四輪馬車,沿著水泥路去到河東道。并且啊,這早出發的移民,安排在河東道偏南的地方,晚出發的移民,就會往北安排,越往出發就越往北安置。族長,你也是知道的,這越是往北,就越荒涼,離胡人也越近呢。”

  “這……你給我半天時間,我召集村里的各個壯勞力,大家商量一下,看看有多少人呢愿意去。”

  聽劉方這么一說,劉老頭有點著急了。

  作為劉家村的族長,他也是有點見識的,自然是知道這安置在北邊跟南邊,區別大了去了。

  不客氣的說,河東道的南邊,那可就在關中道旁邊,算是繁華之地。

  而北邊朔州那些地方,則算是邊疆了。

  同樣的一百畝永業田,單單地價就差了不少呢。

  杜府。

  “大哥,你真要親自去朔州嗎?雖然朝廷賞賜了三萬畝地,但是這些地都是虛無縹緲的,壓根就是一片草原啊。要把它們開發成棉田,少說也要花上近萬貫,并且還要安排不少人手過去。”

  杜如晦雖然已經不在人世,但是二十四功臣里面,仍然有他的位置。

  作為繼承了爵位的杜構,自然擁有朝廷賞賜的這三萬畝地。

  “二弟,我知道你不喜歡楚王殿下,說實在的,我也不喜歡。但是,這棉花種植的收益有多大,你難不成真的不清楚嗎?今年要不是因為你的阻止,我們家也至少會種個幾十畝的棉花,讓佃戶們掌握棉花種植的技術。如今錯過了一次,你還想再錯過第二次嗎?”

  杜荷顯然是準備集中杜家的力量,把朝廷賞賜的三萬畝土地給經營起來。

  除非你想錯過棉花的這一波收益,否則就只能去河東道或者云中都督府。

  “大哥,種植棉花雖然收益很大,但是一下子那么多人去種植,到時候楚王府要是將收購價格壓低到一個很低的程度,豈不是大家都為他做嫁衣裳了?”

  杜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覺得要是自己的話,很可能就會這么干。

  “呵呵,你太小看楚王殿下了。雖然棉花價格的走低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是楚王殿下絕對不會讓它在短時間內變成廉價無比,否則長安城那么多勛貴,誰會放過他?就連陛下也會有意見。”

  “可是……可是……”

  杜荷一時不知道要怎么反駁。

  “不要可是了!這一次,我帶人去河東道,你再帶一部分人去嶺南道去買些地種植甘蔗。如今,棉花和甘蔗可是長安城勛貴們都緊盯著的東西,阿耶去世的早,我們杜家要是不把握這次機會,說不準諾大的家業,就會在我們手中衰敗,到時候你怎么去見阿耶?”

  “去嶺南?大哥……這……這嶺南,它根本就是流放罪犯的地方啊。”

  杜荷看到自家大哥這說話的態度,立馬就知道已經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了。

  “哼,楚王府、房家、程家都已經捷足先登了,你還在這糾結這個?二弟,你整天跟長孫沖混在一起,你睜大眼睛看看長孫家在干什么?人家去云中都督府的車隊,昨天就已經出發了。去嶺南買地的掌柜,更是上個月就出發了。”

  杜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