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

  劉玄這段時間一直在和徐文禎、明國維、李公亮、潘籍溫習功課,準備明年的春闈,現在這里面又要多加一個丘好問。

  “這些文卷是國子監祭酒,李守中李老大人給你的?”丘好問看到這厚厚一疊,包含二十多年來諸位學士大儒們策義文章的文卷,激動不已,這可是一般人辦不到的事情,居然收集得如此齊整。

  “正是!”

  “持明,我聽說國子監年考一事里,李老大人跟你有隙?”

  “怎么可能呢?李大人身為國子監祭酒,從四品殿上大夫,何等身份?怎么可能輕易卷入到那種破事去呢?”劉玄一口否定道。

  “好問兄,我國朝學官中,以點學政最為清貴,而南北兩直隸的秋闈,更是貴中之貴,都是由禮部侍郎、館閣學士才能擔當。李老大人這次被欽點南直隸秋闈,跟那位左司業秦基秦大人卻是天壤之別。”潘籍笑著說道。

  丘好問一點就透,了然地點點頭,不再追問了。

  幾人拿著這些文卷翻來覆去地研讀。考科舉,除了文采,運氣也很重要。要是你的文章做得不是卓異超群,還是老老實實地琢磨下主考官和副考官們的喜好比較好。不求正中下懷,但求避過嫌諱。萬一考官們是制古學派的,你按照溫新派觀點去寫。雖然不會被斥之為異端,但是考官會惡了你,把你從中上降為中中,那得多冤?中試和未中是天壤之別,可二甲和三甲也是山岳之差。

  溫習功課,研讀范文,閑暇之余,六人就是聊聊明年的春闈。

  “持明,這次春闈你有多大的把握?”

  “這次春闈,天時不在我,人和也不在我,只不過一個所謂的地利,毫無意義。”

  “為何這般說?”丘好問好奇地問道。

  “張義,你給好問兄說一說。”

  “好,雖然這事牽涉到在座的諸位,但我就事論事而已。”明國維毫不猶豫地說道,“其實這里面有著國朝文林南人、北人之爭而已。前周立朝前三百年,每科進士,乃至翰林院、庶吉士、內閣宰輔,皆是以北人占優,十中有七八。但是從前周同泰年間開始,南北分占一半,各持所長,難分勝負。后室韋南侵,前周偏安金陵,北人名將輩出,南人卻是聚集文才,北武南文有所失衡。國朝立后,為平衡南北,太祖皇帝便暗采輪取之制,一科用南人學士為主考,下一科必用北人學士為主考,輪流交錯。”

  “難道明年春闈是南人學士為主考?”丘好問忍不住問道。

  “是的,不僅如此,明年春闈出的題目也會偏南。”潘籍補充道。

  丘好問了然了。

  出題目怎么會偏南偏北呢?很簡單,詩詞要你寫一首邊塞詩詞,沒去過北方邊塞的江南士子們頭發抓光了也寫不出神韻來。出題寫一首江南春,沒游歷過江南的北地學子就得抓瞎了,只能胡編了。

  “可是就算這種不成文的輪取,北地學子還是科科落在你們南地學子之后,尤其是江南東西和浙東三省,每科都是十占六七,盡得優勢。”劉玄感嘆道。

  “早知道明科春闈偏南,去年我也跟著四郎坐海船南下游歷一番了。”李公亮嘆息道。

  “哈哈,誰叫你的老師不是多智幾近太公留侯的煙溪先生。”潘籍在一旁打趣道。

  “四郎,”福伯在書房外叫道,“三娘子叫我問問,明兒是將軍和夫人來京的日子,你和姑爺準備好去迎接了嗎?”

  “早就準備好了。”劉玄答道,“福伯,院子都收拾好了嗎?”

  “四郎,早就準備好了,東西也搬好了,晴雯麝月那四個丫鬟都在那邊收拾呢。”

  奉國將軍劉仁帶著夫人按例回京述職,明兒就要到京了,劉玄把正院讓了出來,給父母親住,他跟四個丫鬟搬到左側院,丘好問和劉三娘子還繼續住右側院子。徐天德四人在前院,李公亮和潘籍在左角院都不變。

  “那就好。”

  第二日一大早,劉玄、丘好問、李公亮、潘籍由徐天德、常豫春、符友德、封國勝陪同,策馬前往朝陽門外十五里鋪去迎候。

  到了那里的驛站,等了半個時辰,有中軍都督府左同知馮遇仙和兵部右侍郎許知賢陸續趕到,代表軍機班和政事堂迎接劉仁一行。

  劉玄和丘好問連忙上前向兩位大人請安。

  “兩位賢侄早早就到了,”馮遇仙長得一張和氣生財的臉,加上滾圓的身材,十足的某家商號當鋪的掌柜,完全不像一位鎮撫過大金山、黔中蠻、祁連羌等處叛亂,屢立軍功的大將軍。

  “持明賢侄,你這一甲武進士的材料,非得往那幫子酸秀才堆里湊干什么。也不知道這老劉被楊老西灌了什么迷魂湯。”

  聽了馮遇仙的話,許中知不樂意了,他的那張馬臉拉得更長了,“馮掌柜的,你這話說得,東華門前唱名才是真功名,比那么子舞槍弄棒的粗使活強多了。”

  “我朝祖制,非軍功者不得封爵,老子這懷安伯的爵位,你個許馬臉把眼睛讀瞎了都掙不到,說個球的真功名啊。”

  “馮大頭,你休得囂張,你是懷安伯又怎得?要是敢跋扈亂紀,我照樣彈劾你!”

  “彈,彈,彈你個***!你們這幫子酸秀才,除了會噴口水彈劾之外,還會什么?”

  “村野匹夫,不跟你計較!”許中知嘴炮一般,怎么說得過滿嘴粗話的馮遇仙,只能拂袖而去。

  臨近中午,官道上來了一行人,打前的兩人騎著關東大馬,穿著百葉鎖子甲,戴著兜月鐵頭盔,手里擎著兩面豎旗,左面上書:“遼東東寧鎮兵馬統制使劉”,另一面上書,“鎮夷將軍”。

  緊跟著二十騎,穿著輕便皮甲,戴著裘圍皮帽,蹬著半長馬靴,挎著刀,配著角弓箭壺。接著是十六騎,內穿明光對鎖連環甲,外穿赤紅棉罩甲,戴著紅纓輝光盔,持著丈長騎槍,護著正中一人,再后面是六輛馬車,以及五十余騎殿后。

  “來了,來了。”迎接的人連忙列好隊,馮遇仙仗著手下人強壯,先搶了左邊,把許中智一行擠到右邊去了。

  劉玄等人則附在后面。

  **********

  謝謝諸位書友的支持!繼續兩更!8點半和13點,也祝諸位新年大吉大利!心想事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