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

  京城,賈府喜事,毗陵侯嫡子,德貴妃之弟,賈寶玉與兩淮都鹽御史林如海之女林黛玉結親。

  這一天夜里,林府送來了嫁妝,足足三十六箱。看著這些金銀珠寶,綾羅綢緞,賈母在鴛鴦的攙扶下,看得滿臉笑容。王夫人后面跟著,臉上微露出少許不滿。旁邊的璉二嫂看到嬸嬸的神情,低聲說道。

  “太太,可是哪里有缺欠?”

  “比薛府送寶釵嫁妝時要少。”王夫人低聲道,嘴角飄過一絲不屑。

  璉二嫂愣了一下,人家薛家是皇商,擺明了就是錢多。林姑爺是官啊,擺三十六口箱子只是為林賈兩府撐撐場面而已,里面值錢的玩意肯定不如薛家。真要是跟薛家的嫁妝一般多,一般貴重,那御史們可就找到把柄了。

  算了,管她了。等忙完這陣子,眼見著自己跟官人要分房另立出去,你二房的好,你們自個享受去。我巴結你,也就這些日子。只是老爺到了星瞻州德光城沒幾日,就受不了那里的酷熱,一病不起,怎么還吊著。璉二爺都已經跟相關人士說好,幾位內相也使了銀子,就等老爺落了氣,報了殉職,就求著謀一個輕車都尉的恩賜。只是德光城太遠了,等那邊的噩耗報過來,怎么也得半年。有點難熬。

  璉二嫂在旁邊胡思亂想著,賈母很快把嫁妝看完了,轉過頭對王夫人說道:“不說定好昨日去給黛玉上頭嗎?”

  林如海稱病請辭,回了京城,買了一座宅子。不大,但是暫時用用也夠了。

  “回老太太的話,林府現在沒有女眷,不方便。”

  “不方便?”賈母臉色微微一變,“林府還有兩位姨娘,丘老爺爺正好轉遷都察院右都御史,帶著一家回了京。他府上太太不是說好了,愿以黛玉干娘身份主持上頭禮嗎?”

  “外人執掌,總有些不便。”王夫人喏喏地答道。

  賈母的眼神一下子變得犀利起來,“是不是覺得丘府太太、林府姨娘,配不上你這侯爺夫人?上回私受甄府銀子,宮里的旨意還沒讓你明白嗎?”

  王夫人嚇得臉色一變,連忙行禮賠笑道:“回老太太的話,兒媳豈敢這般。是丘府那邊臨時有了事,說要改到明天。兒媳想著,這上頭禮哪有放到送嫁妝的后頭的,便商議著是不是取消了,等四天大吉日子直接迎親就好了。”

  賈母的語氣稍微松了些,“我聽說是內北苑那邊請了丘老爺一家去做客,耽誤了。不過人家有苦衷,我們就不能見諒嗎?上頭禮與送嫁妝誰前誰后,歷來就沒個定論,你又何必在乎了。馬上給林府和丘府回話,就說明天上頭禮你過去。記得多帶些禮,賈府今天這個樣子,多少等著看呢。”

  “媳婦知道了。”王夫人連忙應道,在老太太面前,她是半分威風都抖不出來。

  正說著,突然聽到隔壁院子吵吵鬧鬧,有哭的,有罵人的,亂做一團。賈母不由臉色一變,璉二嫂連忙說道:“老太太,太太,還請稍等,我去看看。”

  賈母卻阻止了,“鳳哥兒不要去,我還有話問你。鴛鴦,你去看看。”

  “璉兒媳婦,聽說璉哥兒想著去劉四郎麾下效用?”

  “是的老太太,也不知道我家二爺中了什么邪,非要去投軍效用。”

  “璉哥兒知事了,知道長進了。”賈母嘆息道,眼神在王夫人身上轉了一圈。王夫人低著頭,大氣不敢出。

  內閣和樞密院已經明發平章軍國事的旨意,劉玄以文淵閣侍講、樞密院都承旨、左僉都御史的身份領朝鮮道行軍總管一職,總督援征高麗水陸軍務,兼理糧餉。丘老爺這次升遷兵部右侍郎,就是要坐鎮登萊兩州,總理糧草輜重,以為后援,所以先到京師來述職,受領機要。

  根據旨意,劉玄今年會在淮安先設制軍行轅,保薦屬員,制定方略,開始做準備。賈璉不知怎么想的,非要去行轅效用。還在京里積極奔走起來,他此前捐的通直郎還沒丟掉,走了走門路,補了個從九品的實缺,在京營里掛著,就等著行轅那邊行文過來調過去。

  賈政前些日子來了書信,希望讓寶玉在婚后也去劉四郎麾下效用。王夫人堅決不答應,死活不放。上次見到甄府的敗落,賈寶玉魔怔了三四個月才回過神來,現在再派出去,萬一有什么差池,豈不是要了王夫人的命?

  而賈母知道這次是要去高麗,一海之遙,誰也不知道會有什么差池,于是也就猶豫了,加上王夫人“以死相諫”,便暫時放下了。

  “對了,劉四郎誕下麒麟兒和鳳凰女,賀禮送過去了嗎?”賈母不愿再說這些沒意思的事,便轉言問道。

  “回老太太的話,送過去了。”王夫人連忙答道,她對著璉二嫂點了點頭道,“是我跟璉二媳婦一起辦的。”

  “那就好。”賈母點點頭,頓了一下,又對璉二嫂說道:“你派人給探春和湘云三人悄悄捎句話,再過些日子,就是皇萬壽,德貴妃必定能討得一份賜婚,叫她們安了心。”

  “老太太,聽說寶慶公主那里…”王夫人低聲問道。

  “那是宮里的事,管得我們什么事?”賈母低聲呵斥了一句,隨即轉緩道,“劉四郎,文采出眾,寫得那些詩詞,哪一首不偷了姑娘們的心去。又英雄了得,英俊威武,佳婿良配。這樣的人才,別人家的姑娘喜歡,皇家的公主能逃得了?”

  “可是這事難辦啊。堂堂公主,總不能做妾侍吧?難道不會叫劉四郎休了寶姑娘吧?”

  “你操哪門子心?休妻?劉四郎和劉家丟不起這個臉,皇家也丟不起這個臉。所以這事才是個大麻煩。寶慶公主那個性子,這事怕是沒法善了。”賈母眨著眼睛,不知在想什么。

  “老太太的意思是援并嫡的名義,賜婚平妻?”王夫人遲疑地問道。

  “哪有這么簡單。并嫡?要是都生下麟子來,誰做嫡子?國法祖律擺在那里,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賢。并嫡,到時不得翻了天去?劉四郎不會那般無智。”賈母搖搖頭道,“鬧到最后,道觀怕是又要多一位女黃冠。”

  前周沿前唐風俗,許多也有所改進。比如女子合離、喪夫之后,可隨意嫁人。律法只會懲戒通奸,沒有守節一說。朝廷甚至廢了《烈女傳》,絕不會去表彰什么節婦烈女。但是前唐的并嫡卻是沒有抬頭。

  賈母側著頭想了一會,突然笑著說道,“呵呵,劉家尚公主是有先例的,而且當年他老師…,想不到祖傳師承,劉四郎都學會了。”

  見王夫人、璉二嫂不明就里,賈母便搖頭說道:“你們不要管了。這是宮里的事,怎么個章程,自有太上皇、圣上拿主意,你們少在背后嚼舌根子。”

  “回老太太的話,我們記住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