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閑(一)

  “這個虞文彬,果真了得。漢王殿下,你們壬寅科出人才啊。”杜云霖拿著捷報笑著說道。

  劉玄笑了笑沒有做聲。現在他是以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身份領參知政事入值內閣。

  “這是件大好事,還想著從兩湖、兩淮調兵去平叛,想不到這么快平息了。”周天霞樂呵呵地說道。

  “一群跳梁小丑而已,不足為患。只是滿省文武,不支持不反對,沒有一點擔當,還有何臉面代天牧民?還有那些士林大儒,滿口仁義道德,卻做盡了不忠不義的事。一群斯文敗類!”

  楊慎一惱怒地大罵道。事情發生在他的家鄉故里,很多參與者都是舊識老友。見他如此雷霆大怒,半山堂里的其余幾位,周天霞、杜云霖、丘續良、胡伯恩和劉玄都默不作聲。

  等到楊慎一慢慢消了氣,周天霞試探著問道:“那這個處分怎么下?還有這江西一省事務,千頭萬緒,暫交誰主持?”

  “那些沒有擔當的混蛋,就讓他們回鄉反思去。江西事務,先讓虞文彬以按察使的身份署理吧,等定好了布政使、轉運使等人選再派過去。倒是江西兵事需要好好整飭下。”

  “漢王殿下,你看這般如此可好?”杜云霖等楊慎一說完,轉向劉玄問道。

  “劉某才學淺薄,政務不通,這些事情由恩師和幾位閣老定奪就好了。江西兵馬使,樞密院已經讓樊春霆日夜兼程趕過去赴任,主持該省兵備事宜。”劉玄答道。他除了是兵部尚書,還是同簽樞密院事。

  “那就這般遞進去,請監國批紅吧。”楊慎一一錘定音道。

  又說了幾件政事,劉玄一直在那里保持著沉默,安靜地聽著,沒有發一聲。

  “漢王殿下,兵部和樞密院安置退役的團練軍官兵,進行得如何?”丘繼良問道。

  “正在推進。總計五萬四千名團練軍官兵陸續退役,需要回鄉安置。涉及兩浙、江南、兩淮、嶺東和直隸五地。軍士占大部分,只有不到兩百的軍官和士官,都是負傷退下來的。”

  “是不是太著急了些。這些官兵才剛剛練出來,就大部遣散退役,有些可惜啊。”杜云霖搖著頭,滿臉的惋惜。

  “他們大多數都從軍兩到四年了,經歷了援征朝鮮,河東平逆戰事。有的甚至從鄞縣平海賊就開始打起,一路艱辛,浴血奮戰,也該到退役還鄉,過安生日子的時候了。新的兵丁也已經招募了,接得上。”

  “確實該遣散退伍了。這些軍士大部分都是立了軍功,也該榮耀還鄉。”周天霞笑著說道,“按照他們的功績,安排做里長、甲長、鄉正和保正,確實是有些委屈他們了。”

  里長是一村之首,甲長是里長副手,負責村莊治安;鄉正就是一鄉之首,保正為鄉正副手,負責一鄉治安捕盜。

  “是啊,他們都是有功之士,確實有些委屈了。不過幸好還有其它補償,還不算太委屈他們,要不然就顯得朝廷太苛刻了。”丘續良笑著附和道。

  杜云霖和胡伯恩看了一眼楊慎一,只是笑了笑,也沒有做聲。

  楊慎一突然開口道:“漢王殿下,請問兵制改制方略定下來了嗎?”

  “回恩師的話,草案已經出來了,我先跟幾位閣老通通氣。主要分幾點,首先國朝兵馬全部分陸師和水師兩大兵種,下面再分各科。同時也分常備軍和守備軍。常備陸師以團為單位,上面按作戰可組建旅、師;常備水師以分艦隊為單位,上面可組建支艦隊,艦隊。”

  “其次就是廢武舉。”

  “廢除武舉?”楊慎一等幾人幾乎異口同聲地問道,滿臉詫異。

  “是的。兵法軍學乃國之重器,總不好民間私授傳學,還是收編到朝廷為上。計劃以學校為系統進行培養武備人才。先設武備學校,從各縣考試招收十二歲開蒙學童,專學兵法軍學。學滿四年,參加兵部組織的各省考試,優異者入軍官學堂,次等入士官學校,按兵種各科專門學習。學滿三年,入軍實習一年,便轉為正式軍官士官。目前初定每省設兩到三所武備學堂,設四所陸師軍官學堂和三所水師軍官學堂。”

  眾人都在默然聽著,其中杜云霖心里腹誹不已。你們軍將世家,都是世世代代家傳私授兵法軍學,靠著這些家傳的本事,牢牢地掌控著國朝最精銳的兵馬。現在得了勢,就說是國之重器,不能民間私授了。

  其他幾位神情淡然平靜,但眼睛里偶爾閃過的光芒,顯示出他們心里怕是也有諸多想法。不過這軍制改制,與他們關系不大,聽聽就好了。唯獨丘繼良開口了。

  “這樣改制跟武舉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也是三輪考試,只是從私學變為公學。”

  “丘閣老說得沒錯。”劉玄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樞密院繼續為國朝軍機兵備咨議襄辦最高機構。五軍都督府,左軍都督管陸師,右軍都督管水師,前軍都督掌軍政,后軍都督掌軍械,中軍都督掌軍令。”

  “那兵部呢?”周天霞問了一句。

  “兵部掌驛傳、兵員招募和水陸師軍政軍令軍械的監察。”

  “哦,”大家沒有多說什么。

  見大家沒有什么意見,劉玄繼續說道:“常備軍將全部裝備火槍火炮,變為步兵團或炮兵團,直接由五軍都督府和樞密院管轄指揮。燧發滑膛槍、燧發滑膛炮等新式裝備,在援征朝鮮和河東平逆戰事得到了檢驗,樞密院和后軍都督府已經定下來了,將在遷安、開平、撫順、沈陽幾家槍炮廠大批量生產。”

  “地方守備陸師將編為守備團,暫時援舊例以刀槍弓弩裝備。地方守備水師編為河防團和海防團。分駐各州縣,維持地方兵備防務。皆歸各省兵馬司管轄和指揮。”

  幾位閣老都靜靜地聽著,只是偶爾才發聲問一句不疼不癢的話。

  楊慎一回到府上,直接進了書房,坐在那里心思重重,楊翯火急火燎地找了來。

  “你的養氣功夫呢?”楊慎一看到兒子滿臉的焦急,不滿地說道。

  “父親,這是二哥送來的密信。”

  “快給我。”楊慎一連忙放下茶杯,伸出手去說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