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

  自古交通要沖之地,就會自然聚集成一處繁華之所。灤州城西北九里外的桂花鋪卻是有些特殊。此前這里只有一個小驛站,并不繁華。兩三年前,來了一伙商人,在這里圈地,蓋起了貨棧、商鋪,然后是酒樓飯館。還沒等大家伙反應過來,一條鐵路從這里穿過,然后驛站被改建成了“灤州火車站”,然后這里成了灤州城最繁華的所在之一。

  灤州火車站雖然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除了站前廣場、售票處、普通候車室,還有一片貴賓候車區。這里面居然有一座不大的酒樓,等候火車的貴賓們可以在這里喝茶吃飯。

  因為不大,所以也就沒有分雅間,只是座位隔得稍微遠些,大家都盡量小聲地交談。都是斯文人,總得有些素養。再說了,這里吃飯的臥虎藏龍,誰知道有哪一位達官貴人要坐火車,要是惡了他,就壞了事。

  那一桌是幾位官吏,怕是要去天津晉省公干。他們談論的都是國家大事。

  “這天下可算太平了。最新的戰報,伊爾利汗國已經完全復國了,貴霜海都汗國遣使求降,只是看詔書的意思,還不肯罷休。”

  “天竺那地方富足得緊,西征債券前后發行了一千三百五十萬兩,連利息帶本錢,差不多是一千七百萬兩。他們總得把大頭出了吧。”

  幾個官吏都呵呵的笑了,過了一會其中一人說道:“這天下可算是太平了。東邊朝鮮新立了王世子,朝廷冊封為朝鮮國公。南邊安南莫、后黎、占城、隆平四國分立,互相混戰。真臘受后黎和暹羅兩面夾擊,喪師失地,干脆獻土歸安。我南海水師趁勢納了他們的土地,設為金邊郡。南海百年均衡之勢,已然打破,這顆果子也到了成熟的時候了。”

  “只是這國內,大亂沒有,小鬧各地皆是。真是想不到,這警政署還真是厲害啊。”

  “中書制文里都說了,警政署是專門應對內政事務的武裝力量。武裝力量,怕是比前朝那些破爛腐朽不堪的州兵還要強些。”

  “警政署是厲害,可你們沒有發現嗎?調查局的刺探能力著實厲害。各地那些圖謀作亂的家伙們,大多在暗中進行時就被察覺到,一舉緝拿。”

  “能不厲害嗎?調查局是從皇城司、內司苑局派生出來的,都是老坐探,功夫厲害著。”

  “他們著實厲害。聽說安南四國混戰,真臘獻土歸安,都是兵部的安全局一手策劃。他們也是皇城司、內司苑局派生出來的,只是一個主內,一個主外。”

  “就該是這樣,細作探子確實該有,只是要用在正途上...”

  幾個官吏的聲音低了下來,在窗外熙熙攘攘的聲音中變得有些飄忽。

  這一桌是幾位商人,看樣子在灤州剛談成一筆大生意,滿臉紅光。

  “真是想不到啊,這丁巳西征債券最開始的價格是九十一兩,后來漲到了九十五兩,現在最新價是一百一十三兩,還有價無市。買的人都發財了。當初我怎么就沒有多買呢?”

  “王兄,你少在這里得了便宜還賣乖。你好歹還買了,當初我可是一點都沒買。不是我不買,只是當時我去了琉球郡,回來時已經沒貨了。”

  “少來。當時漲到一百左右時,波動一次,不知誰傳了謠言,誰打了敗仗,價格猛地調到九十五六,不少人在拋售,宋兄,當時你怎么不買些?”

  “王兄,打人不揭短!你話過了啊。”有人笑呵呵地說道,“當時那情景,上海交易所的人都慌了,只顧著往外賣,誰敢往里收?能拿在手里的都很算是有見識的。后來謠言澄清了,大家才拼了命地往里收。”

  “還是這消息不靈便。要是上海跟遼陽與京師之間,有電報就好了。什么事,打份電報過去,那邊立馬就回信,多好了。”

  “誰說不是。不過朝廷現在正在大修這電報,現在正在架設京師到金陵、上海、蘇州、杭州、明州,京師到太原、汴梁、西安這兩條電報線。”

  “電報線好說,埋桿子,拉電線,再修電報房就好了。要是各處都能通上鐵路就好了。遼陽到京師,一千五百里路,一天一夜就到了,多便利啊。”

  “得隴望蜀了。”幾個同伴笑了起來,一個老成男子說道:“總是要修的,這次京遼線修通,加上關東修好的沈金線,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后面只要舍得投錢,多招人,肯定會大修各處鐵路的。”

  “金兄說得極是,以后這鐵路債券和股票,怕是一條財路。你們沒看,京遼鐵路社的債券轉股票后,就跟那火車頭一樣,一往無前了。”

  “是的是的,幸好這回小弟機靈,搶得了一些股票。”

  “哈哈,蘇兄要發財了,請客請客!”

  幾句玩笑話后,又有人提到另一個熱門的話題:“諸位看過青蛟商會的年報了嗎?”

  “看過了,青蛟商會,以后怕是個聚寶盆了。”

  “可不是,他們花了兩年的時間,把北句芒洲西海岸線勘探了一遍,一直到南北句芒洲峽道地區遇到了佛郎機人。”

  “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的鄰國。”有人更正道。

  “對對,是西班牙人。上萬里地,聽說再往東有更肥沃的土地,堪比關東黑土,氣候卻要好得多。”

  “年報上提到,南北句芒洲有土著人,格物院和弘文院那些院士們研究過了,說他們是夏商遺民。說是上古年間,黑水以北沒有那么冷,可以直接通到北句芒洲。這些遺民因為王朝滅亡,便萬里迢迢的跑到北句芒洲去了。只是離家太久,不識教化,已經跟野人無異了。”

  “沒錯。當初青蛟商會探險船隊在天津靠岸時,我去看過,帶回來的那些土著人,我也親眼看見過。跟泰西人、大食人、波斯人、天竺人和大荒人完全不同,跟漠北、黑水那些室韋、靺鞨和鄂倫春人極為相近,就是炎黃子嗣。”

  “是的,是的,禮部說得沒錯,既然是夏商遺民,同為炎黃子嗣,我們就有責任保護他們的安全,不受那些西班牙人欺凌,更有義務幫助他們教化,重回華夏文明。”

  “沒錯,沒錯!”眾人都是一臉正義凌然的說道。他們雖然都是唯利是圖的商賈,但這些國家和民族感還是有的,否則這些年刊行的報紙書籍都白讀了。

新書,新書,信息時代之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