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十八章 謠言

  司徒伯雷父子和那幾名王屋派弟子,就在寓所里住了下來。

  每日陪伴曾柔,瞧見張信果真待曾柔極好,并無任何不軌舉動,便漸漸放下心來,住了四五天后,便告辭離開,返回了王屋山。

  司徒伯雷父子走后,張信的生活,重新恢復平靜。

  就這樣,年關漸漸近了。

  京城里的年味越來越濃郁,張信每日下朝歸家,走在繁華的西長安街上,掀開轎簾,總能看見京城百姓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元旦這天,康熙小皇帝在太和殿賜宴群臣,共同慶賀新年的到來。

  這場宴會上,張信顯得很安靜。

  只是端坐在位子上,靜靜的欣賞歌舞節目,偶爾也和諸位大臣一樣,滿臉真誠的向康熙小皇帝三呼萬歲,恭祝皇帝身體健康,萬壽延年之類。

  賜宴結束,張信歸家,和雙兒、曾柔互道一句‘新年快樂’,便鉆進臥室呼呼大睡起來。

  宴會上他被勸了不少酒,腦袋昏昏沉沉的,困得眼皮都快睜不開了。

  一覺到天亮。

  張信宿醉醒來,已然是第二天。

  雙兒服侍他洗漱完畢,他便約上雙兒、曾柔一起閑逛起來,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難得的在家過了幾天悠閑日子。

  康熙九年正月十六,朝會重新開始,張信立刻上奏請回云南,并讓康親王杰書、納蘭明珠等人率領朝臣為其鼓噪做勢。

  當時康熙小皇帝臉色很難看,并未立即答應,而是說考慮考慮,然后就轉移了話題,與朝臣商議起國事。

  對此,張信顯得很平靜。

  只是那天之后,張信每天上朝都會上奏一次,又哭又鬧,耍潑打滾,就像街上潑皮無賴一樣,搞得康熙小皇帝很是火大。

  雙方勾心斗角,忙得不亦樂乎。

  就這樣,張信請回云南的事情,就被一直拖到了開春。

  康熙九年開春,這日張信剛剛散朝歸家,忽然收到了一條敕令。

  說康熙小皇帝‘敕令御前侍衛副總管欽賜黃馬褂韋小寶前赴五臺山一帶公干,各省文武官員受命調遣,欽此。’

  收到這條敕令,張信坐在書房沉思良久,勾勾畫畫,不時計算著什么。

  然后招來楊溢之,吩咐道:“給康親王、納蘭明珠等人遞個條子,讓他們再加把火,這個月內,我必須返回云南。另外,這回送的禮物少一點。”

  “是。”楊溢之領命而去。

  楊溢之走后,張信坐在書房里,眼神深邃,默默沉思著。

  第二天,康親王杰書和納蘭明珠兩黨勢力,果然聲勢猛漲,大有一副‘吳應熊請回云南之事不處理’,別的朝事就別想商議的架勢。

  康熙小皇帝氣的臉色都青了。

  最終只能無奈點頭同意,允許吳應熊盡快返回云南。

  一時間,朝堂上所有人都露出了笑臉。

  尤其是康親王、納蘭明珠率領的兩黨文武重臣,更是露出燦爛笑容,暗暗期待著張信下一次的到來。

  散朝回家,張信立即吩咐管家和楊溢之收拾東西,盡快返回云南。

  與此同時,那邊關注韋小寶情況的探子也快馬來報,說韋小寶今日喬裝打扮,趕著一架馬車,拉著一具沉重棺槨,大搖大擺出城了。

  收到消息,張信當即喊來吳三、方童等侍衛,低聲私語一番,將細節問題交代清楚,然后讓他們快馬追了上去。

  做完這些,張信再無顧忌,一邊命管家、楊溢之等人收拾東西,一邊拜訪康親王、納蘭明珠等清廷重臣,約好下次再聚。

  三日后,張信擺開儀仗,與雙兒、曾柔同乘馬車,踏上了歸家的旅程。

  張信走后半個月。

  京城里有一條謠言忽然愈演愈烈,說皇帝信任的御前侍衛副總管韋小寶,其實是天地會青木堂的香主,大名鼎鼎陳近南的關門弟子。

  “給朕查!”

  康熙小皇帝很憤怒,當即拍案怒吼。

  事情查的很快,然后康熙小皇帝當即宣布是天地會反賊在造謠,另外大大表彰了一番韋小寶的豐功偉績。

  尤其是對上書房擒鰲拜一事大嘉贊賞,當著文武百官表揚韋小寶的忠誠,另外秘傳韋小寶消息,讓他不要被謠言影響,繼續用心辦事。

  至此,這條謠言‘不攻自破’。

  然而半個月后,又有一條謠言在京城里傳播開來。

  說韋小寶是揚州妓院出身,進宮前并未凈身,而是淫亂后宮,與當朝太后及建寧公主關系曖昧,有著不清不楚的關系。

  “啪!”

  “繼續查!”

  “另外,京城里傳播謠言的人,一個都不要放過,統統抓起來審問!”

  乾清宮內,康熙小皇帝氣的半死,再次拍桌怒吼,指示侍衛總管多隆封鎖謠言,并對此事細細探查,他要知道誰是這件事的幕后指使者。

  由于多隆的強硬封鎖攻勢,京城里百姓噤若寒蟬,謠言很快平息下來,就這樣,又是半個月過去了。

  緊接著,第三波謠言傳來。

  這次仿佛深水炸彈,很快就在朝堂及民間掀起了一股驚濤駭浪,沒過幾日就連已經南下江南的張信等人都聽說了。

  “聽說了么?”

  “順治皇帝沒有死!”

  “我也聽說了,說順治皇帝在五臺山清涼寺出家當了和尚!”

  與此同時,皇宮內傳來一聲怒吼咆哮:“究竟是誰?究竟是誰?!亂臣賊子!朕要殺了你!朕一定要殺了你!啊啊啊……”

  可是還沒等康熙小皇帝查清真相,他就面臨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朝堂爭斗,文武百官關于“迎圣”的問題,在朝堂上吵得愈演愈烈,漸漸分成了兩派。

  至此,康熙小皇帝陷入了政治朝爭中。

  然而……

  事情還未結束!

  又過了半個月,等張信進入貴州境內,第四波謠言突然傳播開來,說當年清兵入關時,曾經掠奪來的金銀財寶,藏在關外一個地方。

  這幅藏寶圖,就隱匿在清兵八旗旗主的一本四十二章經中。

  而且更重要的是,當年多爾袞藏匿金銀珠寶的地方,實際上是清廷的龍脈所在,只要斬斷這條龍脈,滿清朝廷就會顛覆!

  霎時間,武林豪杰群雄而動,紛紛探查四十二章經的消息。

  甚至,張信頗為關注的天地會、沐王府等江湖勢力,也紛紛加入進來,打聽四十二章經的消息,證明藏寶圖與龍脈的真偽。

  一時間,整個天下風云而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