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三百零七)日本人的奮起直追

高科技軍閥(三百零七)日本人的奮起直追(三百零七)日本人的奮起直追  在伊犁期間,遷政信還看到了當地中國愚昧官紳們的求雨儀式,也看到了中國官員納妾的陋俗。在他到達惠遠的第二天適逢一位知事娶小老婆,“屬僚送戲慶賀”,“采文明結婚儀式”,也欣賞了新娘的風采:“結束時髦,豐韻尚佳。”另一次是在宴席上聽說,十天前鎮署管牲稅的劉經理,“以三千金置一妾,其出嫁婚禮之宴會,費亦不貲。”由此遷政信作出推斷:“一末秩(位置靠后的小官)而豪侈若此,得勿于征收中,迭有弊混乎。”他認為新疆的吏治,要超過中國內陸省份,其稅收政策有很大的弊端,而且奢侈應該是新疆及中國官場上的通病。

  錄入遷政信游記中的普通新疆人不多,記載較多的有陪伴他到達焉耆的翻譯海達,也有為他講述駐疆新舊軍隊掌故的鞏留縣滿族農民那五,此人曾在前清軍隊里擔任過佐領之職,為其講述了許多關于駐守新疆的中隊的不為人知的內情。

  通過遷政信筆下關于新疆風土人情和各類人物的活動,日本陸軍參謀本部便可以從中了解到新疆社會各方面的大致情況,管窺一斑,便能推知全豹。

  “新疆雖諸事落后于支那內地,然據當地官紳言,近兩年以來,內地商民來疆者甚眾,或建廠,或經商,且多有官方。新疆鐵路建設速度亦加快,預計三年內全疆鐵路便可通車,此次進駐哈薩克之華軍,雖多為新疆諸軍,然武器裝備多由內地提供,槍械火炮俱為美制之最新式,又撥給坦克飛機若干,新疆軍力較前數年已增強許多,然統兵大權仍歸于楊督(楊增新)之手,為北京政府計,似有割肉飼虎之嫌。”

  “進入哈薩克境內之支那兵多為騎兵,及部分炮隊,戰車兵較少,然支那兵有飛機飛艇助陣,故原駐哈薩克之蘇俄兵一觸即潰,無能與之相抗,目前哈薩克全境已然為支那軍所占,哈薩克諸部皆宣誓歸附支那,支那如今又領有西伯利亞之地,其疆土空前遼闊,遠勝漢唐……”

  河合操大將看完了報告,臉上的表情顯得十分沉痛。

  “如果任由支那這樣的下去,日本不但無法實現‘八肱一宇’的偉業,甚至反而有被支那吞并的可能。”

  “今天才能理解,原敬首相為什么要同支那言和。”永田鐵山說道,“如今日本雖然失去了臺灣和滿洲,還有朝鮮北部,但卻得到了西伯利亞的廣闊土地,如果能夠有效的開發那里的資源,還有機會打敗支那。”

  “資源只是一方面,”河合操大將點了點頭,說道,“更重要的,是技術。支那全面倒向美國,從美國得到了技術方面的,加上其全力,某些方面已然凌駕于日本之上,日本兩次征支失敗,這技術上的原因也不可忽略。”

  河合操大將話音剛落,窗外突然傳來了陣陣怪異的轟鳴聲,永田鐵山聽出了那是日本最新引進技術并生產的坦克的發動機的聲音,不由得和河合操大將一起,來到了窗前,向外望去。

  窗外,一輛輛憨頭憨腦的坦克正緩緩駛過街道,而在它們的身旁,是一隊隊騎著高頭大馬佩著日本戰刀的近衛師團的騎兵。

  此時此刻,佩著戰刀的騎兵和隆隆駛過的坦克,形成了一幅怪異的畫面,引來了大量的路人駐足觀看。

  看著一輛輛涂著日本太陽旗徽號的坦克,永田鐵山的心里多少感到了一絲欣慰。,,。

  日本總算有了整建制的坦克部隊了,雖然這一天來得多少有些晚。

  雖然早在一戰爆發之前,日本就和英國建立了戰略同盟。而在一戰期間,日本雖然派出了海陸軍隊隨同英法軍隊作戰,但日本對參加歐洲的戰爭并不熱心,而是熱衷于當“觀察員”。在坦克誕生的第一刻起,日本的軍事觀察員就就嗅到了坦克的所帶來的魅力,并將這種新奇武器信息傳回日本。但早期坦克速度低、壽命短、火力弱和裝甲差等缺陷讓日軍高層覺得難以接受。加上坦克造價昂貴的關系,因而坦克在日本軍隊中并沒有受到重視。因而在一開始,日軍只試驗性的裝備少量從英國進口的坦克,同時又從歐洲各國購買幾款當時最先進的坦克樣品,以作為自行研制的樣本。到1920年“海參崴事變”前夕,日本共配備了不到100輛“雄性”、“雌性”和不配備武器的補給坦克。中日第二次戰爭爆發后,在華軍進攻日軍駐守的旅順口——金州防線的戰斗中,20輛日本坦克首次參戰,但由于速度、防護和火力都不能同華軍的坦克相比,因而在戰斗中全部被摧毀。在遼東戰場的歷次戰役中,華軍共有600余輛坦克參戰,首次在亞洲戰場實現了以大量密集坦克協同步兵快速突破敵軍復雜防線的作戰效果。在海參崴戰役期間,3輛日軍的英制“馬克iv”重型坦克曾和3輛華軍“陸巡1”型坦克遭遇,戰斗結果是日軍坦克一輛被擊毀,另外兩輛狼狽逃走,中國坦克則沒有任何一輛被擊傷或擊毀。這是有記錄的中隊和日本軍隊之間第一次坦克間的戰斗。

  在中日兩國停戰聯手對付蘇俄后,華軍裝備的大量先進的雙炮塔和單炮塔坦克在戰斗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殲滅了大量蘇俄騎兵。華軍先進的裝備一度讓日軍將領自慚形穢,日本人于是開始了不惜代價的奮起直追。

  在歐戰即將結束之際,日軍便開始從英國購入多輛“馬克iv”坦克。并從英國雇傭了幾組全員坦克乘員和幾名軍事顧問。英國人當時的目的是想向日本人展示其強大的工業和科技實力,并沒有想到日本人是想建立自己的坦克部隊。

  在同中國的戰爭結束后,從英國購入的坦克曾在東京的“坦克周”中向日本公眾做了展示。隨后日本軍方又對其做了幾次演示和試驗。之后這些坦克大部分被送到日本各地及朝鮮南部的日軍控制區做巡回展覽,而后則成為了靖國神社的展品。因為“馬克iv”型坦克并未給日軍留下太好的印象,況且這種坦克的設計在當時已經落后。但這是日本軍界大部分人首次見識到坦克這種武器,并且對之后日軍決定裝備坦克的決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引進英國坦克不久,日本便根據英國的經驗自行研制出上第一款實用的“甲”號坦克,但日本人很快發現這種坦克并不象想象的那樣完美,在演習中,它雖然能夠有效地突破敵軍陣地但卻在突破中在戰線上留下很多空缺,不能做到徹底消滅敵軍殘余兵力。而后日本坦克的設計者向日本軍部提出制造一種造價更低、重量更輕、速度更快且行動更加靈活的坦克,可以象傳統騎兵那樣去清理“甲”號坦克留下的戰場空缺并可用于追擊殘敵。軍部正式批準了特里頓的建議,并將該坦克的研制計劃命名為“乙”號輕騎兵戰車”。

  “乙”號輕型坦克的原型車很快被建造出來并進行了測試。這種坦克在坦克后部有一個大號的固定盒狀炮塔,供乘員在其中工作。為增加動力而特別配備的雙引擎則放在坦克前部,兩個引擎各驅動一側的履帶。轉向的時候必須由駕駛員熟練操作兩個引擎的油門和剎車,稍不留神就會熄火。而原地專項通常是讓一側的引擎停轉,另一側引擎正常工作,但在松軟地面上容易導致一側的履帶脫落,這在戰場上可是十分危險的。日本人還有一個獨特的設計,就是在履帶架體側面為斜坡狀,淤泥被履帶粘帶到履帶架體上部并脫落后,會順著斜坡滑向地面,不會落垂直落下而粘在履帶和負重輪上。象“甲”號坦克一樣,“乙”號的負重輪也有彈簧系統,導致其行進速度雖然比“甲”號快了很多但在崎嶇不平的戰場上的實際速度還是跑不過騎馬的騎兵。而且汽油箱被設計放在車體前部,盡管外面有裝甲但也實在是危險,在戰場上油箱哪怕被彈片擊穿也容易打出火花造成油箱爆炸進而把坦克變成火球。而油箱容量太小而導致續航距離只有大約40英里,于是坦克乘員就習慣在車體外面掛上油桶,這就更加危險了。

  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欣喜的日軍高級將領還是決定采用。在進行了一系列戰術試驗后,日軍最后決定正式裝備這兩種坦克,并計劃在未來十年中購買或自制更多數量的坦克,“乙”號坦克一共制造了約200輛。此時日本人也開始了對坦克戰術的摸索和研究,在進攻西伯利亞的戰斗中,最早裝備的日軍坦克和騎兵共同參與了導致蘇俄紅軍慘敗的“萊蒙諾夫戰役“。當時兩支坦克部隊分別配合兩支騎兵部隊向蘇俄紅軍的陣地發起進攻,作戰計劃本來是坦克在前為其后的騎兵開路。但戰斗一打響這個陣型就全部亂套,先是慢吞吞的坦克被騎兵甩在后面,而當蘇俄紅軍子彈炮彈不斷飛來時,騎兵卻自顧不暇地丟下坦克四處東躲西藏。盡管如此,此次“騎坦協同作戰”的結果是日軍突破了蘇俄紅軍的防線,摧毀防線前部的炮兵陣地,將蘇俄紅軍的防御打殘。在這次戰斗之后,更多的日本坦克加入到武裝干涉俄國內戰的協約國部隊當中,日軍多年以來暗藏在心中的侵占俄國領土的野心終于得到了實現,這是日軍第一次大規模將坦克用于對外軍事行動,并為今后日軍坦克戰術的積累了經驗。雖然這些日本坦克沒有能夠有機會和華軍坦克交手,但其出現和裝備及參加對蘇俄的戰斗所取得的勝利為提高日本人的士氣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對于“甲”號和“乙”號坦克,日軍的騎兵軍官認為這些坦克太笨重,但步兵軍官則對其作戰能力很滿意,尤其對坦克能夠原地轉向的功能印象深刻。自此日軍的坦克部隊正式誕生。而同時日本人將坦克的職能定為給步兵提供支援。

  在自行研制坦克的同時,日本還注意吸收借鑒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經驗,法國裝備的“雷諾ft”坦克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日本很快便引進了這種坦克,并開始了仿制。

  法國雷諾公司早在1916年5月就開始研究制造一款裝甲車輛,這就是后來的“ft”坦克,通常被稱作“ft17”。法軍一共訂購了約1000輛。在配備37毫米炮的型號進行測試之后法軍訂購了又650輛。在戰爭結束前,法軍共得到了2697輛。有記錄顯示至一戰結束時,ft交貨量為3177輛,其中514輛交給了到法國參戰的美軍,有3輛賣給了意大利。至1921年,法國共生產了3728輛ft,包括2100輛機槍型、1246輛炮型、39輛75毫米自行火炮、188輛指揮坦克和155輛供坦克學校教學之用。

  “ft”坦克是配備旋轉式裝甲炮塔的坦克。其炮塔在頂部,發動機尾部,駕駛員在前部。“ft”坦克的車體為將鋼板鉚接式,引擎位于車體后部,車體兩側各有一副履帶。車體頂部安有一個可轉動炮塔。坦克乘員為2人,駕駛員及車長兼炮手。武器為一挺“哈乞開斯”8毫米機槍或37毫米低射速半自動火炮。

  德國戰敗投降后,讓大量造出來對德軍陣地玩車海戰術的“ft”坦克沒了用武之地。戰后法國將囤積的大批“ft”坦克向海外傾銷,買主多達十幾個國家,包括波蘭、芬蘭、愛沙尼亞、立陶宛、羅馬尼亞、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瑞士、比利時、西班牙、巴西、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當然也包括日本。以至于當時大多數國家的坦克部隊都裝備了“ft”坦克,而且往往是裝備的第一款坦克。

  在1920年日本購買了120輛配備機槍或者火炮的“ft”坦克,用于裝備其騎兵部隊。日軍將這種問世于1917年一戰期間的坦克命名為“丙”型戰車。日軍騎兵軍官對其裝甲厚度和越野能力非常滿意,但對其時速只能達到7公里則頗有微詞。在進行了一系列試驗和演練之后,日本軍部決定在今后兩年內組建至少一支裝備裝甲車輛的騎兵偵察部隊。但在1922年,軍部又改變初衷,認定只有步兵才能裝備裝甲車輛。隨即這些坦克被調配給了各陸軍步兵師團。

  在1921年前后,部分“丙”型坦克更換了日本自制的3式重機槍或11式37毫米炮,但因原炮塔太小而導致37毫米炮的操作十分困難。以至于后來所有的37毫米炮均被換成了重機槍。

  除此之外,日本還嘗試自己進行了多用途坦克的開發,即“丁”型輪履兩用坦克。日本三菱公司設計的這款坦克在很大程度上是對輪履兩用軍用車輛做技術驗證。因為在平坦地面尤其是公路上,輪式車跑得比履帶車要快很多,而在崎嶇不平的地形上履帶的越野能力又大大優于車輪。所謂輪履兩用的設計理念就是要讓一輛坦克既有輪子又有履帶,這樣就可以行遍天下了。

  1921年第一輛原型車建造完成。車體基本上是用鋼板鉚在一起的盒子狀,前部略微向后傾斜。唯一的武器是架在前部的一挺8毫米機槍。對該車的測試后發現其實際應用起來很麻煩。從車輪模式轉換到履帶模式相對容易,只要將輪子慢慢升起,讓原先懸空的履帶慢慢落地就可以,15分鐘就可以搞定(實際也夠長的,莫非是靠手搖?)。而從履帶模式轉換到車輪模式卻十分麻煩,因為車輪的懸掛系統設計得強度不足,無力將坦克車身連帶履帶抬離地面。要想完成轉換則首先要將坦克開到兩道和履帶同寬的平行斜坡上,再將車輪降下但懸空著不接觸地面,之后再倒車直到車輪接觸地面為止。如此的轉換方式麻煩無比。如果是在戰場上,找到現成的兩道斜坡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其底盤過于復雜而容易出現機械故障或者外力損壞。最終軍部對這種設計失去了興趣。而后來三菱的設計師也把這種腦子進水的設計扔進了垃圾堆。

  盡管有著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日本的坦克部隊畢竟還是建立了起來,雖然單以坦克方面而論,日本仍然落后于中國,但日本的追趕速度卻是令人難以想象的。由于日本的工業基礎仍然強于中國,加上日本高層已經認識到了這些差距,因而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是不足為怪的。。.。

更多到,地址沒有添加任何彈窗,永久網址收藏閱讀并相互轉告一下(三百零七)日本人的奮起直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