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四百三十七)空前絕后的“大德意志”號

  看到這輛被擊毀的多炮塔坦克,水井嘴角不屑的撇了撇。

  對于中國陸軍來說,這種華而不實的大型坦克,早都已經淘汰掉了。

  水井相信,經過了這次芬蘭人給的教訓,蘇聯人應該是會把這種“社惠主義生產力優越性的杰出代表”的坦克從裝備序列當中給拿下來了。

  水井拿起了另一張照片,根據照片下方的說明,這張照片上顯示的是芬蘭工業城市維堡遭到蘇聯空軍轟炸時的景象。在照片中,整個城市已經完全被濃煙所籠罩,很多建筑物已經毀壞。

  水井又拿起其它的照片看了起來,一張照片上是蘇軍殺害的芬蘭軍人和游擊隊員的照片,尸體被拋棄在荒野,大部分已經被積雪掩埋。另一張照片上則是蘇軍陣亡將士的墓地,一眼望不到邊的十字架。還有一張照片是被擊斃的蘇軍官兵的尸體照片,這些尸體層層疊疊的壓在一起,形成高高的尸堆,在尸體的不遠處,是幾輛被擊毀的蘇軍坦克的殘骸,憑著自己的經驗,水井能夠認出來,那些被擊毀的坦克是“t26”和“bt2”。

  水井放下了照片,看起了報告:

  “……到目前為止,這次戰爭使蘇軍損失慘重。到目前為止,蘇聯人民委員會議向蘇共最高蘇維埃提交的報告中提到蘇軍在戰爭中的傷亡數字為:死亡48745人,傷158863人。這個數字是對外公開的,很可能是蘇聯的宣傳手段,并不反映蘇軍的實際傷亡情況,實際的數字應該更多。”

  “蘇聯政府對芬蘭的抵抗估計過低。開戰前,蘇聯領導人普遍認為,芬蘭是個小國,國力不強,軍力薄弱,政府不得人心,蘇聯一旦出兵,芬蘭民眾便會起而響應,從而在短時間內結束戰爭。這種錯誤估計導致蘇軍倉促出兵,麻痹輕敵,準備不足,沒能在戰爭開始時就投入決定性力量。據我們的了解,芬蘭在各個主要戰場上集中了13萬人的部隊和500余門火炮,而蘇聯一開始只投入了20萬人和900門火炮,雖然蘇軍有1000輛各種坦克投入戰斗,但沒有好好運用,因而損失慘重。蘇聯軍隊也沒有做任何冬季在森林中作戰的裝備。蘇軍大量使用戰斗車輛,而在芬蘭的冬季,這些車輛必須24小時不熄火才能保證油料不會凍住,結果造成蘇軍第一次進攻的慘重失敗。蘇軍隨后被迫重新制訂作戰計劃,增調兵力,調整部署,收縮戰線,將進攻重點放在卡累利阿地峽實施進攻。”

  “蘇軍的作戰方法不適應戰場條件。蘇芬邊境是一個不同于中歐平原的特殊戰場。這里湖泊縱橫,森林茂密,人煙稀少,交通不便,氣候嚴寒,不利于蘇軍重型裝備和大規模兵力的行動,卻適合于芬軍輕裝備、小兵力的使用。參加戰斗的蘇聯軍隊主要是由來自于南方的部隊組成,這些士兵不適應芬蘭的冬季寒冷和森林中的戰斗。絕大部分芬蘭人還生活在農村,他們自己的御寒衣物已經足可以使他們在嚴冬中戰斗,今年的冬季是芬蘭歷史上有記錄的最寒冷的三個冬天之一。而集中優勢兵力突破曼納海姆芬軍防線的蘇軍,因受道路所限常常形成兵力擁擠,結果成為芬軍機槍射擊最有利的目標。踏雪行進的蘇軍步兵因前進緩慢,常與坦克脫節,結果經常被機動靈活的芬軍各個殲滅。蘇軍炮兵因受觀察的限制,常常誤傷己方部隊。在拉多加湖以北沿林間道路行進的蘇軍縱隊,因機動受限,不便展開,首尾難以相顧,坦克與火炮則陷于無用武之地,常常沒有發揮作用便被芬軍擊毀。”

  “此外,蘇軍的人員素質嚴重下降。這是因為在1937年至1938年的‘大清洗’后上任的許多年輕的師級指揮官都缺少實戰經驗,也缺少指揮器材,在作戰中常常情況不明,判斷失誤,舉措緩慢。在大清洗中,蘇聯軍官有80被撤換,新上來的都是忠于斯大林而不懂指揮戰爭的。蘇軍士兵也缺少訓練,在有的戰線,蘇軍士兵甚至被要求手挽手唱著革命歌曲向芬蘭戰線挺進,結果死傷慘重。而熟悉當地環境的芬軍則充分發揮滑雪特長,避免正面作戰,以小分隊廣泛進行伏擊戰、阻擊戰,采用打了就跑的戰術,突襲蘇軍的翼側與后勤,切斷蘇軍的補給,使蘇軍火力優勢無法發揮,經常陷入挨凍受餓的境地……”

  水井看完了報告,將照片和報告一起收好,然后拿起了電話。

  很快,這份報告和另外幾份關于蘇聯軍事情況的報告,一同出現在了楊朔銘的辦公桌上。

  楊朔銘看完了報告后,想了想,問道:“按照這份報告的內容,蘇軍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打下芬蘭了。”

  “是的。”水井說道,“但據我們了解,蘇聯最高領導人對芬蘭志在必得,不管付出何種代價,都要拿下芬蘭。所以哪怕蘇軍損失再大,只要芬蘭不投降,蘇聯的進攻就不會停止。”

  “芬蘭的抵抗能夠持久嗎?”楊朔銘問道。

  “我認為不會。”水井想了想,說道。

  “為什么?”楊朔銘問道,“蘇聯是明目張膽的侵略,英法等國已經公開聲明要援助芬蘭。”

  “英法雖決定援助芬蘭,但畢竟鞭長莫及,而且這種援助能夠真正兌現多少,還是個未知數。”水井說道,“如果象援助波蘭那樣的話,還不如沒有。”

  聽了水井的話,楊朔銘想起了已經成為了大笑話的法國援助波蘭的“薩爾攻勢”,不由得笑著點了點頭。

  “據我們的人推測,英法想在挪威北部登陸,援助芬蘭,人數不能少于20萬人,否則將是杯水車薪,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且這些軍隊只能穿過瑞典進入芬蘭,但這勢必引起德國的注意,德國現在和蘇聯是盟友,德軍若趁此機會進攻,英法聯軍將腹背受敵,所以這個計劃實施的可能性是不大的。而且這個計劃要經過瑞典和挪威政府同意,而照現在的情形看,兩國同意的可能性很小。”

  “也許英法根本無意和蘇聯交火,只是想借此占領挪威北部的鐵礦,以阻斷德國的戰略物資來源。”楊朔銘冷笑了一聲,說道。

  “芬蘭和蘇聯相比,國小力弱,雖然目前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若蘇軍全力進攻,芬軍還是難以長時間支持。”水井說道,“而現在看來,芬蘭得到大量外部援助的可能性也不大。”

  “瑞典的態度如何?”楊朔銘問道。

  “瑞典現在并不算是中立國,只是聲稱自己是‘不結盟國家’,瑞典支援了芬蘭大量的軍事物資和現金,據我們的情報,共有18700名瑞典官兵到達芬蘭參加了對蘇軍的戰斗,其中包括一支有52架戰斗機、24架轟炸機和18架運輸機的航空隊,還包括1700位地勤工人和技師。占了當時瑞典空軍總數的三分之一,為了避免把瑞典拖進去,這些軍人全都放棄了已有的瑞典軍銜,以志愿者的身份到芬蘭戰斗,到目前為止瑞典志愿軍已經全部參加了戰斗,約上千人已經戰死。”水井說道,“但瑞典志愿軍起到的作用很有限,瑞典政府害怕殃及池魚,已經拒絕了芬蘭希望瑞典正規軍參加戰斗的要求。現在芬蘭已經處于兩難地步。”

  “再沒有援助芬蘭的國家了嗎?”楊朔銘問道。

  “由于蘇聯的行為是明顯侵略,引起許多外國團體的不滿,送來物資和藥品援助芬蘭,在美國和加拿大的芬蘭移民,有許多回國參加戰斗。到目前為止共有3000余名丹麥志愿者、2000余名挪威志愿者,4000余名英國志愿者和5000余名芬蘭在外國的移民以及1000名來自其他國家的志愿者參加了戰斗。還有許多外國記者來芬蘭報道。”水井說道,“這些對芬蘭來說,只能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表明芬蘭沒有被國際社會拋棄,實際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不錯。”楊朔銘嘆息了一聲,“照此說來,芬蘭是非滅亡不可了。”

  聽到楊朔銘得出這樣的結論,水井不由得有些奇怪。

  “您這么想?”

  “蘇聯此次敢于公開侵略芬蘭,是因為有了德國的支持。”楊朔銘說道,“我們現在還沒有得到關于這方面的情報,但照目前蘇德兩國的軍事行動來看,對于北歐三國,蘇德兩國應該是事先已經有了劃分的。”

  “那就是說,德國入侵挪威和瑞典的日子也不會遠了。”水井明白了楊朔銘的意思,說道。

  “國會里還有人認為‘唇亡齒寒’,芬蘭若亡,蘇聯必然對我國開戰,是以提出議案,要我國對蘇聯開戰。”楊朔銘苦笑了一聲,說道,“真是書生之見。”

  “以蘇軍現在的戰力,哪怕能夠滅亡芬蘭,也必然遭受慘重損失。”水井說道,“蘇軍經此一戰,兵力損耗肯定極大,對我國是非常有利的。我國絕不可在這個時候出兵援救芬蘭,只宜坐山觀虎斗。”

  “我想也是。”楊朔銘抬起頭,目光轉向了窗外,“不過,咱們中國,在軍事上的部署,也要抓緊了。”

  “咱們要和蘇聯掐起架來,那規模和激烈程度,就不是芬蘭這樣的小國能比得了的了。”水井自信地說道,“到時候必將震驚世界!”

  “是啊!也該讓全世界看看,中華民族這頭睡獅,醒過來之后是什么樣子了。”楊朔銘自言自語的說道。

  而此時,楊朔銘不會想到,差不多同時,在德國的威廉港,另一個人也在說著和他內容差不多的話。

  “我在想,當我們的‘大德意志’號戰列艦出現在那些北歐海盜們面前的時候,他們的臉上會是什么樣的表情。”德國皇帝魯普雷希特一世看著緩緩駛向大海的“大德意志”號戰列艦,眼里滿是自豪之色。

  “今天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元帥也不無自豪之意的說道。

  “‘大德意志’號是一個奇跡。”德國首相施特拉塞爾也說道,“她一出現在海上,就將震驚世界!”

  “大德意志”號戰列艦是德國也是全世界建造的最大的戰艦。在30年代,當英法美日華等國的新式主力艦紛紛水下時,而德國僅為驗證新發明的艦體焊接技術、動力系統、艦用裝甲,建造了6艘32700噸的“沙恩霍斯特”級多用途輕型戰列艦,與已經擁有了“獅”級超級戰列艦的英國和“諾曼底”級戰列艦的法國相比,德國海軍顯得顯得是那樣的寒酸。但在30年代初,隨著800毫米的“多拉”大炮的問世(由于沒有受到凡爾賽條約限制,德國火炮研發時間更早),一直是“大艦”愛好者的魯普雷希特皇帝和“巨炮”愛好者——死去的希特勒首相都一致主張建造與之相配的超級戰列艦,因此設立了這個極端保密的造艦項目。

  該項計劃被命名為“大德意志”計劃,建造的超級戰列艦,也被稱為“大德意志”級戰列艦。起這個艦名,旨在將超級戰列艦作為泛德意志民族的象征,激勵德意志民族團結精神,該艦計劃建造兩艘,作為德意志帝國公海艦隊的核心力量。首艦被命名為“大德意志”號,二號艦則被命名為“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號。

  “大德意志”級戰列艦一經出世,便創造了后人難以逾越的多個世界第一。

  “大德意志”級戰列艦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火力。該級艦的主炮為800毫米口徑的“多拉”三聯裝主炮,艦首艦尾各一座炮塔,其4.8噸的半穿甲高爆彈初速為820米每秒,射程48公里,彈道性良好。其炮彈裝藥為700公斤,近失彈即相當于一枚中國“虎鯊”魚雷或日本93式氧氣魚雷,打中則相當于命中一枚超重磅炸彈。

  “大德意志”級戰列艦可以說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強的持續戰斗能力。該級艦每門“多拉”大炮備彈多達150發,其中135發為反艦半穿甲高爆彈,15發為反要塞穿甲彈,全部都能用于對敵主力艦射擊。

  “大德意志”級戰列艦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穩定的海上射擊平臺。該級艦擁有深達16.5米的滿載吃水和56米的艦寬、3.4萬噸的載油(位于水下),因此才能同時擁有最大的抗傾覆力矩(gm高度)和最大的橫搖周期(雖然兩者是對立的)。“大德意志”級戰列艦還擁有世界最長基線的艦用測距儀。依托巨大的主炮塔和艦體尺度,布置了5部“蔡司”24米基線測距儀。

  “大德意志”級戰列艦擁有世界最高的測距塔。依托巨大的艦體尺度,布置了世界最高的主桅樓。主桅樓上的24米基線測距儀高度為50米,對艦搜索雷達高度為55米,普通戰列艦主桅樓測距儀高度則在30至40米之間(均以海撥計算),對比一下便可以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概念。

  “大德意志”級戰列艦擁有世界最大的主炮射界。該級艦的所有炮塔都有巨大射界,主炮達到了310度回旋,可以向前后25度偏角進行全火力射擊,也就是說所有航速在29節以下的敵艦在遭受該艦全火力打擊時都永遠無法接近或者脫離。

  “大德意志”級戰列艦還擁有世界上最強的裝甲。該級艦的整個干舷都安裝了450毫米厚的“kc”裝甲,整個露天水平甲板也覆蓋了150毫米“wh”裝甲。在第四甲板位置,還安裝了第二層150至300毫米的“wh”水平裝甲,構成了對艦體核心艙的第二道防護。外層防護能在正常距離上抵擋460毫米大口徑火炮的轟擊,其動力艙能在正常距離抵擋610毫米的火炮轟擊,彈藥庫能在正常距離抵擋800毫米“多拉”大炮的轟擊!

  此外,“大德意志”級戰列艦擁有世界最強的抗雷性。該級艦擁有深達9至12米的“tds”結構和合計130毫米的tds裝甲,可以抵擋900公斤tnt(德標)的爆炸。

  當然,作為世界上當之無愧的最大軍艦,“大德意志”級戰列艦的弊端也是不少的。

  “大德意志”級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為171000噸,由于該級艦的滿載吃水深達16.5米,是世界最大的軍艦吃水,因此只能在威廉港一處停泊,作戰范圍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作為世界最大的海上鋼鐵巨獸,“大德意志”級同時也是世界上造價最為昂貴的軍艦。每艘“大德意志”級戰列艦的造價大約為7.5億帝國馬克,建造兩艘的計劃投資就達到了15億帝國馬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