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五百零五)東方最可怕的軍隊

正文歷史軍事酷文  “然而,盡管有這些缺點,中國人能夠訓練出色的士兵,這是毫無疑問的。這些士兵在卓越的指揮官掌握之下,是我們非常危險的敵人。即使他們還不很適應由現代軍隊打的現代戰爭,但低估他們將是嚴重的錯誤。西方軍人士兵的力量,決定于他們個人的素養,他們高度智力和精神境界,他們的獨立行動能力以及他們豐富的文化知識。要求一個中國士兵有獨立活動的能力,這對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老兵來說,是難以想象的。但是,中國人的行為舉止是充滿矛盾的,也可能他們有一種潛在的能力未得發揮,如果不去考慮他們這些素質,也是錯誤的。自從一九一七年以來,中國領導者們民主憲政和工業化的努力已經使中國出現了令人吃驚的變化。毫無疑問,中國人已經變得更加清醒了,他們的教養在穩定地提高。完全有可能,經過長期的和平時期的訓練,中國人也會發揮出主動精神。”

  “中事當局對這樣的進步必然會十分重視,使其進一步得到發展。中隊最高統帥部當然最了解自己軍隊的情況,他們深知中隊的弱點,他們要盡一切努力克服這些弱點。據說,他們的訓練方法目前是針對提高單兵的個人戰術動作和鼓勵低級軍官能機斷行事。對中國現行的民主制度來說,提高個人動作和發展自由思想,被認為是真正的進步;因此。這種傾向同他們之前那種要無條件執行的紀律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如果有一個較長的和平時期,中隊就會找出一種妥協的解決辦法。”.

  “中隊的作戰,特別是進攻。特點是大量集中使用兵力兵器。中隊可以毫不猶豫地把大量兵力兵器投入戰斗。而且還往往取得一定戰果。中國人常把生死問題置之度外。中隊集中兵力的沖擊,目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見效。已經發起了兩次沖擊,還要不顧損失地發起第三、第四次沖擊,而且第三和第四次,還跟第一或第二次一樣,呆頭呆腦,不顧一切地向前沖。這種方法是非常殘酷無情的,同時也是消耗最大的作戰方法。”

  “直到東西伯利亞的戰斗結束。中隊都沒有放棄他們的波浪式進攻的方法,他們一直讓士兵們幾乎是肩并肩地去沖擊。由于他們群居的本能,再加上下級指揮官不會機斷行事,只得采取密集隊形實施沖擊。多虧他們占有數量優勢。因此也能取得多次的勝利。但是,經驗表明,如果防御一方的軍隊訓練有素,擁有大量的武器,而且指揮官也果斷。那么,這種密集隊形的進攻,是完全可以摧垮的。”

  “人數很多的師,常常在狹窄的正面上實施進攻。防者陣地的前面。很快就會出現黑壓壓的中隊,他們象是從地里鉆出來一樣。形如潮涌,勢不可擋。我們用炮火打開的大缺口,剎時間就封閉住了。他們后浪推前浪地前進,直到兵力接濟不上為止。或許也有退潮現象。但是,在許多情況下,他們是不后退的,而是以不可抑制的銳勢沖向前去。要想擊退這種進攻,不光是士兵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精神因素的作用。只有那些久經沙場的老兵才能克服緊扣心弦的恐懼心理;只有意識到本身職責和有自信心的士兵,那些善于掌握自己行動的士兵,才能抵擋得住中隊密集隊形進攻的勢頭。有時,中隊的突擊部隊領到一些烈性酒,在進攻的前夜,常常聽到他們陣地上野獸般地一片吼叫。”

  “1939年以后,中隊給集群的士兵增添了集群的坦克。這樣的進攻就越發難以對付了,面對這種進攻,也越發使人精神緊張。”

  “雖然中隊并不善于隨時整編部隊,但是他們懂得應經常掌握有新部隊,以便能及時替換那些在戰斗中被擊潰或消耗殆盡的部隊。他們常以驚人的速度替換已經消耗差不多了的部隊。”

  “我已經說到過中隊滲透的天才。滲透是一種作戰形式,搞這種活動,誰也比不過中國人。我還強調過,他們對建立橋頭陣地和其它的前進陣地,都有強烈的興趣。我必須著重指出,中隊一個登陸場并不止起一次作用。一個登陸場將不斷地接受新部隊、新坦克、新火炮,直到它完全沒用了為止。”

  “中隊喜歡讓部隊夜間轉移,而且行動起來很高明。但是,他們不喜歡在夜間進行大規模的進攻,這似乎是因為,他們的下級軍官還沒有受過充分的夜間訓練。不過,他們有時也進行有限目的夜間進攻,或者是為了收復失地,或者是為了更好地實施晝間進攻。”

  “跟中國人打仗,必須慣于采用新的作戰方法。仗要打得無所顧忌,而且要靈活。無論什么時候也不能麻痹大意,必須準備隨時應付突然的襲擊,不要光靠眾所周知的戰術原則去戰斗,因為誰也不得而知中隊會作出何種反應。面對包圍,突然襲擊和欺騙行動,說不上中隊會有什么反應。在許多情況下,中隊都是靠本能的反應,而不是靠戰術原則。必須承認,他們的本能的反應,經常比軍事學院教出來的那些東西對他們還有用。乍看起來,他們采取的辦法似乎是難以理解的,但是卻經常證明是完全正確的。”

  “中隊有一個戰術上的錯誤,但是盡管有慘痛的教訓,他們也不愿意糾正這個錯誤,我指的是他們一味地相信高地的重要性。他們拚死拚活地去攻打高地,扼守高地,根本不管這塊高地是否重要。經常發生這樣的情況,占領某高地在戰術上并不是有利的。但是中隊卻理解不了這一層,拚命去奪高地,以致遭到很大損失。”

  “我前面所說的,主要涉及到中隊的步兵。盡管在戰爭中使用的技術裝備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中國步兵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支軍事力量,他們之所以那樣難以對付,是因為他們最能適應自然環境。天然障礙對他們來說根本不在話下,他們在密林里、沼澤濕洼地以及在沒有路的大草原活動就象在家里一樣。他們用最簡單的就便器材就可以渡過寬闊的河流。他們到處都能修筑道路,幾天的功夫,他們就可以在難以通過的沼澤地修筑幾英里的木排路。冬天,他們用橫十人,縱百人的方隊到積雪的森林里去開路。這一千人在半小時內就可以踏出路的痕跡來,然后再派一千人換班踏路,幾小時后,就出現了一條道路。而根據任何西方的標準。這一地段似乎是不能通過的。他們有無數的人力,不要任何運輸車輛,就可以在各種地形上拖運大炮和其它武器。此外,中隊的裝備是非常適應他們的需要的。他們的汽車是最輕型的車輛,體積也很小。他們的馬匹能吃苦耐勞,不需要多少照料,他們不受輜重的拖累,使西方國家軍隊受到拖累的那些物資。他們根本就不攜帶。”

  “中隊步兵裝備有很好的武器。中國人和他的反坦克武器是分不開的。有時,好象每一個步兵都隨身攜帶一支反坦克槍。或掌握一門反坦克炮,他們使用反坦克武器得心應手。并且帶到各處使用。中隊具有低伸彈道和高精度的反坦克火炮,是便于在各種戰斗中使用的武器。”

  “這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中隊步兵不善于調查情況,他們的偵察一般是很弱的。即使是專業的偵察分隊發揮作用也不大。原因多半是他們不愿意獨立行動,另外他們也不能把偵察結果以情報形式反映出來。”

  “中隊的炮兵,象步兵一樣,也是集中使用的。步兵很少不經炮火準備就發起沖擊,但是為達成突然性,他們對短促的火力急襲是不很重視的。他們有的是火炮和炮彈,他們喜歡浪費炮彈。在一次大規模的進攻中,中隊在每半英里的正面上,就有200門火炮注:這一數字包括重迫擊炮,但不包括火箭。,如果認為需要,可以增加到300門,但是總不會少于150門。炮火準備一般持續兩小時,炮手們得到的命令是,在整個炮火準備階段,可以消耗一至一日半用量的彈藥。另一日份的彈藥則準備用于突擊的第一階段。彈藥儲備則控制在后方。經這樣集中的射擊,薄弱的日本帝隊陣地在短時間內就會被打得亂七八糟。重武器,特別是反坦克火炮,不久就對殘存的兵器進行射擊,不管是精心配置的,還是進入掩體的兵器,都在被打擊之列。隨后集群的士兵和坦克就沖入被壓制了的陣地。如果防者擁有機動的預備隊,還可以不費多大力氣恢復原態勢,但日本帝隊一般是沒有預備隊的。全要靠幸存的前沿部隊來承受這樣的戰斗重擔。”

  “中隊的炮兵還能消滅日軍防御縱深的司令部和指揮所。他們常常不專門集中火力,也沒有明確的重點目標,對整個防線都進行同一強度的炮擊。中隊射擊計劃的死板,有時是驚人的,炮兵在配合前進的步兵和坦克行動上,也不夠靈活。火炮跟進緩慢,常常是原地不動,因此,一波一波的沖擊部隊,在完成深遠突破以后,在一段長時間內沒有炮兵的支援。”

  “因此,日本帝隊堅持扼守大規模楔入的中隊的兩翼的辦法,是很大的錯誤,而且常會使防御者遭到失敗。日軍經常接到的命令是拼命死守翼側,以便倉促調上來的預備隊能直接攻擊突入之敵的翼側,并將楔入部隊從根部切斷。顯然,集中在敵人突破部隊翼側的預備隊就會完全暴露給中隊,成為中隊火炮攻擊的重點,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打垮。因為日本帝隊戰術上的錯誤,不夠機動靈活的中隊炮兵反而占了上風。看來對楔入的中隊翼側的攻擊。應盡量靠后一些,而且要在中隊火炮射程以外。同時,要將配置到中隊這些‘邊角石’翼側的部隊收攏回來,而不讓它們去參加損失很大的戰斗。有的時候。不按上級的堅守翼側的命令辦,一切都很順利。這時就會有可能阻止沒有炮兵支援的中隊步兵和坦克的前進,并建立起新的防線,這時,中隊會被迫擬制新的火力計劃,并尋找新的炮兵發射陣地,這就使防御者獲得了喘息時機。”

  “對付中隊密集炮火的最好辦法,就是不惜彈藥立即實施炮火反擊。中隊展開這樣規模的炮兵并儲備大量的彈藥。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有時要好幾個星期的時間。盡管他們偽裝得很好,我們的空中偵察和空中照像通常可以發現他們的準備情況,并查出其展開情況。每天夜里。中隊都要構筑新的發射陣地,但是幾天之內這些陣地一直是空的。不一定哪天早晨,你會發現有幾個陣地上已經有了火炮,進攻以前的兩個夜晚,他們的火炮全部進入陣地。少數情況下。當我們擁有足夠的火炮和彈藥時,趁中隊開始配置火炮之機,進行有組織的炮火反準備,這樣會取得極好的效果。對其實施空中突擊。證明也是非常有效的辦法。有時,空中突擊能全面破壞中隊炮兵的展開。”

  “中隊炮兵采用的進攻戰術。在整個戰爭過程中有了很大改進,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他們的炮火準備形成了真正破壞性的急襲火力。特別是,他們采用了在非常狹窄的地帶內進行間斷射擊的技術,這一狹窄地段有時寬不超過一百米。同時,還對其余整個防御正面進行猛烈的射擊,這就給對方造成一種印象,即炮火準備還正在全線進行,而實際上,他們的步兵已經在這一狹窄地段發起了沖擊。”

  “中隊炮兵盡管有許多缺點,但不失為強大的兵種,外國觀察家們對它的稱贊還是恰如其分的。戰爭期間,中隊在戰場上使用的重型火炮比任何敵國都多。”

  “下面談談中隊的坦克兵。中隊擁有的‘行者’坦克大大優于日本帝隊任一型號的坦克,因此中國坦克兵在一開戰時就占有很大優勢。對他們1939年使用的‘白象’重型坦克也不應低估。后來又生產了‘行者’改進型坦克,最后,到了1942年,又生產了‘黑熊’式重型坦克,這給我們的‘虎’型坦克增添了新的麻煩。中國的坦克設計師精通他們的坦克事業,他們集中精力解決幾個主要問題:火炮威力,裝甲防護力和越野能力。到目前為止,他們坦克的避震系統比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都先進。”

  “據我現在觀察得到的結論,以前中隊的坦克戰術是很死板的。坦克以小分隊為單位分散使用在寬大正面上,到了今年夏天,中隊統帥部吸取了前段作戰中的教訓,開始組建編有坦克軍和機械化軍的坦克集團軍。坦克軍在摩托化步兵和炮兵方面力量是不很強的,其任務是協助實施突破的步兵師。機械化軍的作用則是向縱深發展突破并追擊敵人,據此,它擁有與坦克軍同樣數量的坦克,只是沒有重型坦克。此外,機械化軍編有大量的摩托化步兵、炮兵和工程兵。中隊坦克兵就是自從這樣的改編以后才發展壯大起來的。1942年,坦克兵已經成為中隊在戰爭中最強大的進攻力量。”

  “中隊的坦克集團軍,由于缺乏經驗,起初曾遭受不小的損失,特別是他們的中下級指揮官不甚懂得,也不甚適應坦克戰。他們在使用坦克方面不夠大膽,缺乏戰術眼光,不善于迅速定下決心。坦克集團軍最初的一些戰役是完全失敗的。他們把坦克密集地使用在日本帝隊的防御正面上,他們的行動遲疑不決,完全沒有計劃。成群的坦克互相干擾,常常碰上日軍的反坦克炮;在突破日軍的防御陣地以后,本來應當繼續發展勝利,它們卻停頓下來。這可正是日本帝隊單個的反坦克火炮和用反坦克手雷武裝起來的步兵大顯身手的好時機。我們曾經想過,中國人既然自己制造了這種武器,為什么又不去學會使用它。直到1942年冬天,中隊的坦克戰術才有所改進。”

  “對于中隊坦克兵來說,1942年仍然是學習的一年。日本帝隊在東西伯利亞的慘敗,不是由于中隊戰術的高明,而是由于日本帝隊最高統帥部戰略上的錯誤,以及中隊在兵力兵器上的巨大優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