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76章 推平它

  美國是不是提早插手,都改變不了中亞戰局,這片比歐洲還大的內大陸的競爭者,只有兩家。

  烏勒套山以東,阿爾加巴斯。

  山坡斜面上,大隊的蘇軍士兵埋著頭,用工兵鏟修筑陣地構筑工事。出發前還士氣高昂的部隊已經死氣沉沉,除去沙塵飛揚的索索聲,幾乎沒有任何響動。這不能怪士兵,三天三夜丟掉五個坦克師,八個步兵師,三千多門各類火炮和一半的輜重,還有超過三萬士兵受傷這個代價實在太大太大。所以當消息傳回莫斯科,斯大林直接發電報到部隊,怒氣沖沖一度要解除朱可夫的指揮權。最后還是戈利科夫求情,才看在蘇芬戰爭獲勝的面子上,讓他繼續指揮戴罪立功。

  朱可夫暫時保住了位子,但形勢卻已經非常不妙。站在他的角度,其實已經想撤退,因為第五坦克軍被殲后,意味著這股部隊可以輕易沿著烏勒套山南下夾擊自己。但斯大林卻固執的拒絕任何撤出理由,電報中不僅要求繼續進攻,還說會調二十個師來支援。

  “二十個師?我們沒有這么多部隊。”戈利科夫滿臉不信。為了東方戰線,烏法和頓河等地兵都被抽光了,目前整個里海和烏拉爾以東,總計也只有160個正規師。其中西伯利亞方面軍40個師在西伯利亞和烏拉爾地區,因為朱可夫帶走15個師,所以一半都還在從歐洲趕來的路上。卡拉卡爾帕克斯坦方面軍有25個師確保里海以東的高崗屏障,哈薩克斯坦方面軍55個師,還有自己這邊剩下的17個師,再加上散落在阿爾卡雷克、切利諾格勒(今阿斯納塔)、科克切塔夫(今科克舍套)等地的駐守部隊,根本沒有任何部隊還能抽調。

  至于塔什干他根本沒想,波斯、高加索和歐洲方面動員后。已經超過250個師,但大部分都不滿編且武器缺乏的新兵,唯有防備德國的烏克蘭、白俄羅斯和波羅的海還有成82個師的老部隊,但就算運過來也沒有足夠時間。

  “戈利科夫同志,沒有援兵,斯大林同志希望用這種方式讓我們堅持下去。”朱可夫搖搖頭。有沒有援兵他最清楚,在第五坦克軍的失敗后,近鄰的阿克糾賓斯克、科斯塔奈和圖爾蓋三個州的駐軍都面臨威脅,所以已經不可能抽調,盧金的主力又被拖住。所以斯大林所謂的援兵其實就是戰后武裝起來的赤衛隊和游擊隊。

  他猜得沒錯,等到下午,第一支援兵終于趕來匯合。號稱一個師的援兵其實只有2200人,大部分都是農夫和工人,穿著五花八門的衣服,運輸工具也是東拼西湊。更夸張的是,他們平均每四個人才有一支槍,全師只有2500發子彈。

  雖然無比的失望,但不管怎么說總算有補充了。戈利科夫立刻將受傷士兵的槍支彈藥交給他們,打散充實到各部隊。等到晚上,從庫爾加森逃回來的兩千多殘兵和伊希姆河趕來的補給運輸隊也到了,但出發時總計200輛卡車、500匹馱馬和2千多名運輸兵只到了一半。剩余全在路上被中國空軍炸毀。

  和兵力不足、補給不足相比,朱可夫更頭疼的是,庫爾加森這股突然出現的敵人會往哪里運動?為搞清楚規模和動向,他立刻找到逃回來的士兵。但整個訊問過程亂七八糟。士兵只知道有很多滿洲虎坦克,但具體多少卻沒人能說清楚。有的說有一千輛、有的說有五百,更離譜的說有五千。

  軍官和參謀的判斷也是極其混亂。有的說對方會沿著烏勒套山南下夾擊,有的說會繼續向北去阿爾卡雷克,也有說會直接向西進攻阿克糾賓斯克州,還有的說會掉頭向西南走咸海和里海之間,去夾擊卡拉卡爾帕克斯坦方面軍。由于缺乏足夠情報,制空權也喪失,所以連朱可夫和戈利科夫都無法做出準確判斷,只得決定先就地防御等待情報。

  與捉襟見肘的朱可夫相比,卓凡幸福多了。休整一天后,從阿加德爾趕來的物資車隊就將彈藥和油料補充整齊,還帶來大批食物和藥品。緊接著從希姆肯特坐火車到克孜勒奧爾達,再轉乘卡車趕來的3877名波蘭軍團羅茲步兵旅(羅茲是波蘭地名)的步兵也順利趕來匯合,不僅補充了之前損失的步兵,和他們一起來的多功能工程坦克營,還解決了部隊缺乏工程坦克的麻煩。

  最后,國防軍總參謀長岳鵬、戰區司令徐樹錚、陸軍總司令秦章書、波蘭軍團最高司令庫科爾中將、哈薩克獨立軍司令兼總理艾林郡王還聯名發來嘉獎信,并正式將他這支東拼西湊的部隊改編為國防軍第23和37裝甲師,共同授予猛虎師的榮譽。奧德津斯基少將的第十裝甲旅和羅茲步兵旅也被正式改編為中國波蘭軍團第1裝甲師,授予波蘭雄鷹師的榮譽,授予哈薩克獨立第三騎兵師騰格里師的榮譽。

  戰爭中將臨時部隊改編為整編師的例子很多,但虎嘯師的榮譽卻不是隨便那支部隊都能得到的。陸軍中能打的部隊很多,但袖章上能有猛虎標志的卻只有10個師,分別是第1裝甲師、第2裝甲師、第3機步師、第11摩托化步兵師、第22摩托化步兵師、第27步兵師、第101、102、103和104中央警衛師。大家熟悉的幾個不說了,就說11、22和27師,三支部隊都是參加過青島絞肉機戰,遠赴法國后又在瑞尼韋爾戰役中,頂著德軍炮火強行突破齊格菲防線、為阻擊德軍合圍在扎巴爾山高地上和德軍六個精銳師血戰打出來的老部隊。

  所以當初孫傳芳才說楚南沒虧待卓凡,就是因為第3機步師是虎嘯師這個原因。現在第23和37裝甲師被列入虎嘯師行列,不僅證明了部隊的能力,也說明庫爾加森坦克大會戰是具有轉折性質的一場會戰。

  波蘭第一裝甲師被授予雄鷹師,哈薩克獨立第三騎兵師被授予騰格里師也是同樣道理。

  雖然袖章不可能立即發下來,但興奮地將士還是立刻在自己的坦克上畫上猛虎圖案,連已經是猛虎師榮譽的第3機步師,也在坦克側面畫上一個大大地虎頭。

  這是榮譽。

  三個裝甲師、一個機步師和一個騎兵師。卓凡已經不甘心當箭頭那么簡單了,所以立即讓決定兵分兩路。自己率趙登禹的23師和波蘭第1裝甲師進攻阿爾卡雷克,讓23師師長周亞偉、第3機步師新師長吳啟文率部和哈薩克獨立第3騎兵師一起,先行從田吉茲湖西面繞道堵住庫爾加爾金斯克,斷掉朱可夫的后路。

  5月7日中午,兩個裝甲師抵達了阿爾卡雷克外圍。

  阿爾卡雷克是圖爾蓋州首府,也是進出科斯塔奈州的南大門。北面是圖爾蓋高原,東面是田吉茲湖。戰爭開始前這里沒有鐵路,直到東哈薩克戰役失敗,蘇軍才和國防軍一樣加速修建中亞鐵路便道。動用兩個鐵道兵師從伊希姆河主干道接了一條長230公里的臨時便道。

  這里是朱可夫最重要的兩個物資集散點,但卓凡抵達時這里已經被空軍光顧多次,通過望遠鏡可以見到被摧毀的火車站和倉庫。由于這里的位置很重要,一旦被突破,圖爾蓋高原將無險可守,烏拉爾東南大門科斯塔奈會直接暴露在火力下,所以蘇軍在這里有整整兩個步兵師,總兵力約1萬5千人。

  兩個裝甲師打兩個步兵師,換別人肯定以為手到擒來。但經歷過克孜勒奧爾達城市戰的卓凡卻很小心。因為他清楚城市戰的艱難。更重要是的是,從這里開始部隊將正式踏入斯拉夫文化圈。說簡單些,此次目標中的圖爾蓋州、阿克莫拉、科斯塔奈都和北哈薩克州不再是東面那些地廣人稀的地區,其中科斯塔奈和阿克莫拉兩個州是哈薩克第一大糧倉。還是烏拉爾工業區的資源補充地,四個州總人口超過200萬,其中百分之四十以上都是斯拉夫族。這些人和哈薩克等中亞民族不同,他們從沙皇時代起移民這里。思想、行為方式等等都傾向于蘇聯。而且在數百年的潛移默化下,這里的哈薩克等民族的思維方式和語言也都全部被俄羅斯化,所以他們中的很多人不會將國防軍視為解放者。相反還充滿了敵意。

  根據軍情局的調查,蘇聯至少在這三個州組建了上百支赤衛隊和游擊隊。雖然這些部隊武器裝備奇差,人員復雜,放在正面或許一個裝甲師就能全殲,但深入敵后就不得不小心避免陷入亂戰。

  奧德津斯基少將主動攬過試探進攻的任務,和卓凡一樣,他也非常的謹慎,派出自己的裝甲偵察營。為確保進攻順暢,卓凡下令先為偵察營提供火力保護。24門繳獲的122毫米榴彈炮(這種火炮很好,所以國防軍繳獲后往往會大量使用)和16門105毫米自行榴彈炮率先發出怒吼,已經被空軍炸爛的城市里再次掀起無數火球,瓦礫和彈片在爆炸中發出嘶嘶的尖嘯。

  利用彈幕掩護,29輛31式坦克保護兩個步兵營,率先向前沖鋒。帶隊的默吉恩斯基上尉是一位老軍官,做事非常的謹慎,出發后立刻小心的控制速度注意觀察,但在進入城市前,最前面的那輛31坦克還是像坐火箭般,在轟然巨響中高高飛起,然后傾翻在地表上。

  “地雷!”

  默吉恩斯基上尉高呼提醒大家時,密集的彈雨就從四面八方沖了出來,很多躲在坦克后面的波蘭步兵都因猝不及防被打死。

  “趙師長,派三個營向北包抄后路。炮兵加強火力!掃雷車,掃雷車上來!工程坦克跟在后面,看到沒有,把你們能看到的全部給我推平!不要留任何死角!奧德津斯基將軍,讓你的人跟在工程坦克后面。”……

本文字由辛亥吧吧務提供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