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三章 高層幕僚

  翌i。

  競標揭曉i。市招商局按照大型活動的經驗,搞了一個慶祝儀式,將彩旗和紅綢掛滿了大華石化的辦公區,并且安放了麥克風和主席臺,準備了攝像機和電視記者,一副準備直播重要事件的感覺。

  蘇城到了之后,招商局長拉著市府的辦公室主任,笑呵呵的跑過來,問:“蘇董,您看怎樣?有什么要改的地方嗎?”

  他其實只是問問,按照標準來說,這已經是最高檔的了。

  蘇城卻是毫不猶豫的道:“主席臺撤了吧,麥克風留下,把地方空出來。另外,我帶了些東西,貼上去。”

  主席臺撤了,儀式就變樣了。zhèngfu官員有點不適應這個,但拗不過蘇城,只好悶著頭認了。

  等蘇城帶來的東西貼上去,他們才算是明白,人家根本是不準備搞什么儀式了。

  因為蘇城直接把選中的企業以貼名的方式,寫在了大字報上,就像是公布高考成績一樣,每個公司后面還有一項評分。

  同時,評分標準也寫在了大字報上,讓各家企業能夠比較。

  工廠規模,雇傭人數,產品原料的使用量,行業重要xing和稀缺xing,產品附加值,成本利潤比,環保指數,安全指數,工人薪水,納稅狀況等等,都被給予不同的分值。這與蘇城當i說的相差不多,只是更加細化了。

  這種評價方式,自然不是蘇城一時興起而確定的,是戰略部門半年以前就做出的體系,用以評價大華的合作伙伴,以及供應鏈上的公司價值。

  評分標準用數字表示,再清晰不過。

  蘇城也很安心的等待著各家公司代表看過分數,然后分別簽約。

  標準雖然不是很完美,但這屬于大華自己的事,即使有人提出異議,最終也不過是好言相勸罷了。總歸是大華出錢,人家自己決定出錢的標準,又能有什么異議。

  一時三刻,100家企業就算是選了出來,全是規模超千萬的大廠。

  招商局長在旁邊看的那叫一個口水直流。這樣的企業,在市里是有規矩的,誰能招來一個,副科提正科,正科提副處,副處給實職。要是普通的zhèngfu工作人員能拉到這樣的企業,不管你是怎么拉到的,哪怕是你親爸爸的工廠,也是立刻火線入黨,提拔重用。

  在全國招商引資的狀態下,招募親屬來開廠辦廠絕對和以權謀私拉不上邊,定要形容的話,也應該算在“大義滅親”的范疇內。

  招商局長之所以能做得了局長,是因為他做副局長的時候,連續兩年弄來了二十多家企業,雖然只有五家是過千萬的,但也讓他坐上了炙手可熱的招商局一把手的位置。現在的招商局長堪稱寶座,雖然危險重重,但也機遇連連,做的好了,是有希望一步跳上常委的,端的是官場捷徑。

  100家超千萬的大廠!招商局長看著那些名字,眼神都在發暈。

  唐市長找了個機會,抓著蘇城的手猛搖,說:“蘇董,大華實業永遠是我們的朋友!我們全市上下,一定要加強學習,促發展,強服務,大力為各家企業服務。”

  頓了一下,他又覺得力度不夠,舉起手來道:“不跑題,不走調,不提新口號,我們只吹招商的進軍號。”

  蘇城被他一串串的話給說笑了,只能也抓著他的手猛搖。

  記者們看到了,立刻是一串閃光燈上去,心里暗嘆:“市長真熱情,大華和zhèngfu的關系還真好。”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簽約見面的時間了。

  100多家企業,要單個的見面說話,一天時間肯定是不夠的。大家干脆移駕至飯店,一桌桌的擺上酒水,再讓蘇城端著杯子,和他們一桌桌的見禮。

  同時被邀請的還有池海等本土企業家,他們雖然不會搬遷到海滄去,但只要是大華供應鏈中的一員,雙方的關系自然會越來越近。

  蘇城也輕輕的舒了一口氣,確定了銀行和銀行貸款,確定了國家政策,現在又確定了商品來源,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蘇聯解體以后,以俄羅斯為首的國家和地區都陷入了一種通貨膨脹引起的經濟危機當中。原來的工廠停止了生產,工人失去了工作,家庭失去了經濟來源,于是消費下降,生產低迷,但需求本身并不會真的降低。

  美國等西方國家從蘇聯賺錢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通過外匯和黃金進行交易,直接賺取利潤;另一種是通過低價收購他們的資產,隨著盧布的升值和俄羅斯經濟好轉,出售變賣;第三種是yin謀論者討論最多的金融手段,買空賣空盧布賺取利潤。

  這其實也是經濟危機中賺錢的通常途徑。法國、德國、美國以及中國,都曾經遭受過這樣的打劫。

  在這三種手段中,低價收購俄羅斯資產是違反俄羅斯私有化法規的。誰都不比誰傻,俄羅斯人也知道自己是在賤賣資產,但他們是希望把資產賤賣給本國民眾,而不是國外的大鱷們。

  如西門子等大型跨國集團,有不少公司都是通過俄羅斯的代理人,跨過了這條賤賣資產的底線,在早期賺取了大量利潤。

  不過,放到20年或者30年以后看,這些公司中賺到錢的,只能說是一半一半。

  應該說,鐵血普京的上臺,改變了俄羅斯的政治局勢,以及俄羅斯運作政治的方式。

  這個克格勃出身的強人,本身依靠俄羅斯的金融壟斷寡頭起家,以后卻將金融壟斷寡頭一家家的削皮去骨,yin狠非常。

  俄羅斯有這樣一位總統,既是幸運的,也是悲劇的。幸運的是國家地位得到了提高,國家經濟得到了恢復,悲劇的是政治傳承xing被破壞,未來的不穩定xing增加……但不管是怎樣一種情況,蘇城都不愿意在俄羅斯進行長期投資。連尤科斯公司都慘遭清洗,外國公司的命運更是難料。何況,中國的機會并不比俄羅斯來的少,蘇城更希望通過銀行金融系統,以及輕工產品,做一錘子買賣。

  如今,錘子最后的一塊錘柄,也安裝到位了。

  12月25i。

  戈爾巴喬夫發表電視講話,正式宣布辭職。

  蘇城第一時間被接到了京城。

  “周老要見你。”候海青開著車,在機場接到了蘇城。他在國務院工作,經常聯絡部委,這一次,他的工作卻是聯絡蘇城。上級給他這份工作,多半也是看在蘇家的關系上。候海青對此也無可奈何,他總不能向上級領導說明蘇家和蘇城的關系并不密切。

  蘇城只是沉沉的點了一下頭。周圍人的表情和心態,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他。海滄地處南方,工人們對政治的敏感度也沒有那么高,談到蘇聯的時候,大多是一種戲謔的心態。人在běijing則不同,各種心緒撲面而來,有高興的,有失望的,有憤怒的,有麻木痛苦的……僅僅是路過機場,就能看到許多面色yin沉的男人,來到部委集中的地段,來來往往的官員們更是表情嚴肅……候海青的情緒也不高,悶悶的介紹道:“周老希望聽你講一講蘇聯問題,如果可以的話,還可以談一下中國未來的路線。周老說了,放心大膽的講。”

  蘇城輕輕點頭。這個命題并不出乎意料。真正出乎意料的是他被接到běijing的時間。

  戈爾巴喬夫剛剛講話不到3個小時,他就被送上了飛機,然后馬不停蹄的去見周老……如此算來,他有可能是第一批介紹蘇聯問題的專家,這種待遇,已經近乎于幕僚了。

  候海青將蘇城送上轎車后排,自己坐在副駕駛座上,通過后視鏡觀察著蘇城。

  蘇聯在蘇城預料的時間段內,以蘇城預料到的方式倒掉了,結局還與蘇城預料的一樣,如果光用神奇來形容,那就白瞎了蘇城寫就的幾十頁研究報告了。假如僅此一次,大家還可以說蘇城是猜中的,但是,經過中東石油桶、伊拉克戰爭、海滄事件等一系列的洗禮,即使是上層的周老等人,也把蘇城的名字記得清清楚楚。

  中國歷史上,20多歲的高官不常見,20多歲的幕僚就非常多了……蘇城會成為周老專屬的國際問題專家嗎?這一遭要是做的好了,他也許就是了。

  候海青羨慕蘇城的同時,又將自己代入他的位置,暗暗思量:蘇聯倒掉了,中國怎么做……在1991年,這幾乎變成了一個常設的命題。但它確實中國最需要解決的命題,也是最難解決的命題。

  國內思潮涌動,有過無數種設想。西方國家宣揚“大潰敗”,國內不可避免的出現“全面西化”的論斷,同時也有主張全面緊縮的“再革命者”……候海青想來想去,終于是搖了搖頭。如果讓他來決定也就算了,讓他說出理由來,那就太難了。

  重新抬頭,候海青偷偷的注意著蘇城,發現他神色平常,不禁大為嘆服,口中不禁提醒道:“還有15分鐘抵達,到了以后就有可能舉行會見,與會的還有另外兩人。”

  “明白了。”蘇城并不意外的閉上眼睛,竟是一副小憩的模樣。

  對他來說,接下來的談話,更像是體力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