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五十三章 投資名單

  黃色的冊子是蘇城看的最久的,這里面的互聯網公司也是他所知道的投資回報最高的公司。

  在互聯網時代以前,還從來沒有哪個公司,或者說是哪個行業,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產生如此高的價值,哪怕是傳說中的絲綢生意、香料生意,甚至殖民地生意和毒品交易,都無法達到這樣的高度。

  以網景為例,當它1995年上市的時候,《華爾街日報》評論:美國通用動力公司花了43年才使市值達到27億美元,而網景只花了一分鐘。

  即使從網景的設計雛形開始計算,它也不過用了3年時間罷了。而在隨后的3年里,網景的市值又漲了一倍,而且依舊具有相當的潛力。

  這是在傳統行業里難以看到的一幕,哪怕是曾經嶄新的半導體行業和電信業,也不可能創造如此的輝煌。

  1994年的人們,根本無法預料到世界將會發生如此的變化。

  季潤之和那些投資銀行的豺狗們一樣,他們看好嶄新的互聯網行業,但永遠無法預料到互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

  27億美元的網景,在1994年看來仿若天方夜譚。

  數千億美元的谷歌與非死不可,在95年看來依舊是天方夜譚。

  然而,蘇城翻遍了黃冊子,也沒有找到google之類的名字,于是干脆道:“我喜歡互聯網公司,尤其是搜索引擎,就像是雅虎這樣的。以后每個月,你都要給我一份關于這方面公司的詳細報告,能做到嗎?”

  “沒問題。”季潤之說著一笑,道:“這么說,我可以主持這份投資計劃?”

  “我會按期撥款給你。”蘇城沉吟了一下,接著道:“我會派新的財務人員到大華投資,而你一方面可以自行設定投資目標,一方面。你要不折不扣的完成我設定的目標,而且,我要求收購的公司目標是更高優先級的。”

  “明白,我相信蘇董的眼光。”季潤之倒是沒有說假話,僅僅是日前發生的倫敦期貨交易,就已經證明了蘇城的投資水平。

  蘇城緩緩點頭,然后拿起又一本活頁冊。邊看邊道:“收購這些公司的時候要注意,一方面要給管理層留下足以刺激他們主動性的股份,另一方面,要盡可能的減少法律糾紛。尤其是我要求收購的公司,一定要做的干凈,完整的專利,完整的公司組成……股份的行權。特別要考慮到,一旦公司上市以后的利潤分配問題……”

  “對創業型的公司來說,糾紛往往是很難避免的,如果要拿到干凈完整的股份,那肯定要多花錢。”

  “那就多花錢。”成型最早的網景在94年也就是千萬美元的價值,這里面還有投資人的原因。所謂的多花錢,落在一家公司上,很難超過百萬美元。

  “好的。”季潤之也沒什么意見。許多大公司都會有類似的要求,通常來說,越大的公司就有越多的文件要簽。簽約的成本也往往比小公司要高,但在平均風險上,大型公司明顯控制的非常好。

  季潤之原本是偏向于簽約更多的公司,畢竟,風險投資本來就是廣撒網的投資行為。不過,蘇城有所要求,他也并不反對,在他看來。這也是公司正規化的好表現。

  想了一下,季潤之就試探著問道:“關于您看到的第一家公司……”

  “網景?它怎么了?”

  “它本身的專利似乎就不太完整。”

  “哦?”蘇城知道網景就算不錯了,又怎可能知道里面的細則,不由專注起來。

  “網景的設計者最初是在大學里做的設計。所以,專利和原始的瀏覽器都留在了大學。現在的網景是他出來單干,重新寫的一個。所以,如果有人從大學把瀏覽器的專利買走,它也是可以在此基礎上研發的。當然,不是很容易,但還是一個漏洞。”

  “那就把它從大學里買過來。”蘇城約略的記得網景和微軟的ie有血緣關系,如今想來,就是這個緣故了。

  季潤之咳嗽一聲,道:“伊利諾斯大學已經把專利賣給一家公司了,我可以問一下價……”

  “如果能買下網景,那就畢竟把專利買回來,實在不行,把那家公司也買下來。如果買不到網景,那就要一個授權好了。”蘇城的決定做的飛快。

  季潤之一愣,道:“強行買下專利的話,成本會高許多。”

  “高多少?”

  “一兩百萬美元。少說。”

  “買下來。”蘇城看到網景,心里想的是數十億美元,自然不在乎一兩百萬美元。

  要說起來,互聯網企業的利潤率,比傳統的能源企業要高的多。累死累活得到一個油田,說不定也就賺個幾十億美元,而一家互聯網公司卻能值幾十億美元。

  當然,油田的利潤是相當穩定的,而用風險投資的方式獲得互聯網公司的股權,并不比找到油田的概率高多少。從這一點上來說,能源行業和互聯網行業各有千秋。

  不管是大華實業這樣的中國公司,還是埃克森這樣的大型石油供應商,他們都能通過各種手段,或多或少的在國家和國際政治層面上發生。而互聯網企業要想做到這一點,是相當困難的,普通的大型互聯網企業是想都不要想,做到了最頂級的互聯網公司,也要以十年計的時間,才能得到十分之一或者百分之一與己財富相配的尊重。

  而就財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來說,能源企業也是數一數二的。稍微大型一些的石油公司,在各個國家基本都是不能倒閉的公司。至少在一個地區,是頂梁柱般的存在,能夠得到無數的優待,它與產業鏈上的其他公司的關系,也會自然而然的變成企業網絡,使自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得以提高。

  歷史上,風險投資不乏遇到訴訟和官司。

  網景的瀏覽器,差不多就是被微軟用流氓手段給摧毀的。

  但是。如果獲得網景的是大華實業,以泛亞基金和大華實業目前的聲勢,直接擊退微軟并不容易,敦促美國司法部和聯邦檢察官,卻是輕而易舉的。

  季潤之愿意加盟大華實業,其實也有類似的考慮,若非如此。他還不如留在華爾街。

  見蘇城主意拿的正,季潤之自然將此記在心上,然后指著蘇城手里的活頁冊,道:“這里是有一定規模的高科技公司,投資的成本會高很多,但風險會低不少,比如微軟和思科。他們的價值已經增漲了上百倍,大家普遍認為還有空間,但不好說還有多少。”

  “有多余的錢就買……嗯,現在是94年,可以投一兩億美元到微軟。”蘇城說著繼續翻冊子。94年的微軟還沒有發布window95,更沒有創世紀的window98,所以還有很高的上漲空間。不過,這種上漲空間是不能和風險投資公司相比的,而且,投資創業公司很容易就可以拿到控股權。至少也是高比例的股份,而微軟思科這樣的公司,最多也只能分紅,無論是利用率還是影響力,都不如風險投資。

  不過,蘇城也不能把手上的百億美元都丟給小公司。相比之下,94年的微軟,還是不錯的選擇。

  之后。喬布斯離職狀態下的蘋果公司,剛剛成為世界首富的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剛剛停止了個人電腦零售業務的戴爾公司,還有尚未展現出王者風范的諾基亞等等公司。也全都列在了蘇城的單子上。

  蘇城粗粗估計一下,如果用100億美元完成這些收購,不管是否在2000年的網絡泡沫破滅前離場,自己都會變成至少是資產十萬億美元級的超級富豪,堪比洛克菲勒家族全體……

  而在1995年,1996年,還會有更多的互聯網公司登場,譬如亞馬遜,譬如ebay……

  作為一家石油公司的老總,蘇城的神經早就鍛煉的粗大無比,對于10萬億美元也沒有絲毫的負擔,只道:“建幾個離岸公司,收購的公司和股票,放在離岸公司的名下。”

  若是一個普通人或普通公司老總,得到10萬億美元,怕是嚇的覺都睡不著。

  而對剛剛經歷了內線交易,去過前蘇聯,依舊戰斗在中亞的蘇城來說,資金越多只會讓自己更強大。

  在石油行業,擁有幾十億幾百億桶原油儲量的公司多了去了,大家都只會因為儲量增加而睡的更香,不會在儲量減少的時候安之若素。

  季潤之以為蘇城建離岸公司是要避稅,很高興的答應了。沒人喜歡繳稅,就像沒人喜歡保護費一樣。

  蘇城絲毫沒有即將成為億萬富豪的覺悟,確認了投資公司的名單,就開始準備回國事宜,同時繼續會面有意加入泛亞基金的公司代表,還抽出空來接受媒體采訪,丁點沒有慶祝的意思。

  蘇城自己是以中國的外匯儲備來衡量個人財富的,他在1990年就擁有數十億美元,1994年擁有數百億美元,與在2014年擁有數萬億美元,似乎也沒有太多的差別,勉強說來,他若是在14年“僅有”數萬億美元,資產對國家外匯儲備的比值還變少了。

  不過,蘇城有意沒有去考慮的地方在于,1994年的中國外匯儲備在國際上不值一提,而2014年的中國已是外匯儲備第一大國。

  蘇城只是有意識的希望,能夠更關注這筆錢所能發揮的作用。

  論享受,他早在兩年前就可以退休了,蘇城更樂意用這筆錢,做大華實業和大華實驗室的后盾。

  (梨樹文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