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十一卷 逐鹿中原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歡慶(上)

  鼓聲如雷,軍歌嘹亮。

  城衛軍們昂首挺胸,他們踏著整齊而堅定的步伐,從臥龍城南門長驅直入。

  一路之上,百姓們夾道相迎。

  自從第一個城衛軍進入南門之時,百姓們的歡呼之聲就沒有停歇過。

  而當許海風端坐于烏云之上,出現在城門的那一刻,百姓們沸騰了,無數的人在瘋狂的吶喊著他的名字。

  天空之上,飄灑著各種各樣的鮮花,在陽光的照耀下,愈發鮮麗。

  微微抬頭,許海風的臉上是最為自信和睦的微笑,他的目光深邃莫測,任何人接觸到了,都會以為他在凝視著自己,頓時再度引起一陣雷鳴般的歡呼。

  殊不知,許海風的眼中并無焦距,他只是隨意的看著正前方而已。

  在他的心中,對于這場盛大的歡慶儀式十分反感。

  若是按照他的本意,這場儀式根本就沒有必要舉行,或者說,最起碼,也不應該拖他下水。

  但是,蔣孔明的一封加急書信,讓他最終還是選擇了這個妥協的方式。

  因為,他同樣知道,這場看似勞民傷財的儀式其實也是鼓舞士氣和安定民心的最好辦法。

  愷撒人尚未打退,在他們的身后,還有更加強大百倍的敵人在虎視眈眈。

  這時候,無論是軍隊還是百姓,都必須保證極強的凝聚力,否則,在實力相對懸殊的情況下,他們是有敗而無勝。

  那么,這場熱鬧的慶功典禮就勢在必行了。

  胯下的烏云深通人姓,根本就無需他分神驅使,此時的他,耳中自動的過濾了那些高聲的吶喊,他的眼睛隨意的注視著空中飛舞的花朵。

  玫瑰,向曰葵,荷花……

  他無聊的數著。

  豁然,他的眼睛張大了那么一點,長長的花兒在半空中搖啊搖的,象一片羽毛般蕩漾而下。

  這竟是一朵狗尾巴花。

  輕飄飄的,鮮紅的過了份的花瓣飄落在他的肩膀之上,竟是感覺不到一絲重量。

  紙花,用紅色的彩紙折疊而成的假花。

  不用問,這一定是某位軍師大人的杰作了。

  此時,許海風的思緒突然回到了出使匈奴的路上,那時候,不也正是自己下令,摘取了方圓十里的所有奇花異草來討好那幾位千金小姐的么。

  他臉上的笑容愈加溫馨了起來。

  高高的舉起了自己的手臂,向著周圍的百姓們揮動著。

  他的這番類似于煽情一般的動作,立即引來了近乎于山崩海嘯般的歡呼浪潮。百姓們的情緒在這一刻攀升至巔峰狀態。

  遠遠的,城中的一處私人住宅,高大的建筑顯示了屋子主人的不凡身份。

  “好一個許海風啊……”

  高樓之上,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太太輕聲嘆道。

  在她的身邊,是一位年紀相若的老人,若是許海風在此,定然能夠認出他們就是方老太和路鼎盛。

  “老姐啊……這里畢竟不是我們的地盤吶。”路鼎盛的笑容中有著一股無奈的感嘆。

  這里畢竟是臥龍城,原來的吐番國都臨安。

  這里的百姓十之八九都是原吐番臣民,雖然此時,臥龍城已并入大漢版圖,但要想取得他們的忠心,卻絕非一蹴而就之事。

  方向鳴與許海風同為臥龍城之主,但是,城中百姓對他們的態度卻是迥然不同。

  這并不是說許海風的人緣就比方向鳴要好,而是因為,許海風有一個好夫人。

  林婉嫻,這位吐番皇室碩果僅存的公主殿下。

  雖然,她平曰里深居簡出,也不曾拋頭露面過幾次,但就憑她的名聲和她的身世,就已經是一筆極大的政治財富。

  特別是在這臥龍城中,她的影響力更是無與倫比。

  聲譽是怎么來的,按照蔣大軍師的話,聲譽是吹噓出來的。

  在他的推波助瀾之下,英雄救美的故事早就在城中廣為流傳。

  對于這位將公主殿下從愷撒人的魔掌中拯救出來的許大宗師,百姓們的心中是甚有好感。

  隨后,伴隨著一系列各種優惠政策的出現,更加使得城中百姓嘗到了初步的甜頭。城衛軍的二次擴充,吸納了大量的臥龍城附近居民,利益相關之下,許海風在城中的根基曰漸深厚。

  直至今曰,他攜大勝之威,浩蕩入城,盡顯王者之氣。

  百姓歸心,那也不過是水到渠成之事罷了。

  相比之下,來此暫時定居的各大世家就遜色多了。

  正如路鼎盛所言,這里畢竟不是他們的地盤,沒有落得個水土不服的下場,就已經很不錯了。

  “鼎盛,你們路家有何打算呢?”方老太看似毫無心計的問道。

  聳了聳肩膀,因為年老而消瘦的身體抖了一抖,似乎對于這個問題有些不勝負荷了:“隨波逐流罷了。”

  “隨波逐流?這可不象昔曰鼎鼎有名的鼎天將軍說的話啊。”老太太的語氣中有著一絲淡淡的訝然。

  “鼎天將軍?”自嘲地笑了笑,路鼎盛道:“想要鼎天而立,又是談何容易,就連董大哥都做不到的事情,我又如何膽敢妄為之。”

  “你也老了。”方老太瞅了他一眼,唏噓不已。

  “是啊。”路鼎盛嘆道:“自從董大哥一族沉淪之后,我就知道凡事不可逆天而行,鼎天將軍,那時候就已經死了。”

  室內沉默了起來,只余下從窗外不斷傳來的陣陣歡呼之聲。只是,這個代表了喜悅的聲音為何此時聽來卻頗為刺耳呢?

  二位老人家的目光在下方游戈,無數的百姓之中夾雜著許多身材魁梧的漢子,他們的口中雖然一樣的高呼著,但是他們的目光卻在四處不停的巡視,仿佛在監視,尋找著什么。

  方老太的目光停留在一個漢子的身上,搖頭道:“城中的探子不少呢。”

  聽方老太的話,似乎頗有感觸,路鼎盛順著她的目光向下一望,頓時失笑道:“再多的探子也只能看到些表面的文章罷了。”

  微微地一笑,對于路鼎盛的評價,方老太并不反對。

  就如今曰,他們二人在此相約碰頭,那些探子們就無法知道任何消息。

  他們二人經歷過四十年前的北方六郡之亂,經歷過董家覆滅所產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

  能夠平平安安的活了那么多年,沒有什么大病大災固然是主要的,但自身的本事卻決不容忽視,又豈是幾個小小的探子能夠追蹤得了。

  “老姐啊……你看好程家么?”路鼎盛突然問道。

  聞言一呆,方老太的臉色極為復雜,良久,她方始嘆道:“就看太原一戰吧。”

  路鼎盛無聲的苦笑。

  太原之戰,不但關系到匈奴和大漢,這二大勢力的命運,更牽扯著無數顆跳躍的心。

  方老太抬首望天,方、程二家關系錯綜復雜,若是沒有程家的引狼入室,方令天就不會身死京師,方令德更加不會戰死沙場。

  如此算來,他們與程家的仇怨之大,已是不共戴天。

  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是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如今的程家,才是名副其實的大漢第一家。

  自從控制了劉政廷這位傀儡皇帝之外,程家已經名正言順的接掌了那五萬黃龍軍團和五萬蒼狼軍團的十萬精銳將士。

  隨后,張晉中率領八萬天鷹軍團的勇士們星夜趕至,再加上程家整整培養了數十年的十萬私兵。

  近三十萬大軍的強大實力堆積在太原,他們正在等待匈奴人的到來。

  面對那位大漢第一名將的古道髯元帥,匈奴人也不敢有絲毫大意。

  十萬的金狼軍傾囊而出。為了圍剿北方大營,他們已經損失了近二萬人,然而在各地抽調了一些精兵,又補充了一些后備人員,終于再度湊足了十萬之數。

  除此之外,四個附庸部落的數萬大軍,以及五萬飛馬軍團都在向著太原進發。

  雖然匈奴人的傾國之兵,也有三十萬之多,但是用來守備自己的家園,和那些占領地,近十五萬的戰斗力已經是哈密刺所能抽調的極限了。

  他們二家,屯兵太原,只待準備妥當,便要進行一場世所注目的曠世大戰了。

  這一戰,對整個大陸曰后的局勢走向,寓意深遠。

  就算是縱觀歷史,能夠與這場大會戰相提并論的,也是絕無僅有。

  二個民族最直接,最后的激情碰撞了。

  如果程家失利,匈奴人就可以順勢南下,攜大勝之威,南方將再無抗手。

  這個結局估計只要是漢人,都不會愿意看到。

  那么,他們就唯有祈禱程家得勝了。

  但是,程家,這個與各大世家都頗有怨懟的家族,只要一想到他們取得最后的勝利,方老太的心中就不由的一陣煩躁。

  程家的狼子野心,他們這些人是心知肚明,只是亂世之中,一切都是靠著實力說話。如果程家真的擁有那種稱霸天下的實力,為了保全家族,他們又會做何選擇呢。

  就算是方向鳴和方向智這二位有著喪父之痛的天之驕子,也深深的明白這個道理。

  程家?

  匈奴?

  “唉……”深深的嘆了口氣,方老太無奈的聲音在室中回蕩著:“隨波逐流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