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229 王唯一的感謝

  “母子斷魂針?”武天地一愣。

  王大夫點點頭:“沒錯,這種針法的創始人名叫王唯一。

  王唯一是華國歷史上最早,也是最著名的針灸學圣手,一根金針出神入化,被譽為王一針。

  相傳,曾經有位婦人因難產生命垂危,方圓十里的大夫都束手無策,最后婦人家人只好將王一針請了過來。

  王一針觀察過孕婦的情況后,當場表示孕婦難產的原因,是腹內嬰兒眷戀母體不肯離開,便用手緊緊抓住子宮內壁。

  于是王一針便針刺嬰兒手背,結果嬰兒刺痛后松手,然后方呱呱落地……

  后來王一針還將孕婦難產的情況匯總為二十八種,并根據具體情形列出不同的解決方法。

  由于中醫的說法,在嬰兒出生前,母與子的魂魄是緊緊連在一起的。

  此針一出,雖然救的是母子性命,但也是將母子的魂魄斬斷,故命名為母子斷魂針!”

  王大夫說完,所有人嘴角忍不住直抽抽。

  拜托,你這救人的針法取個妙手回春、救死扶傷的名字它不香么?非搞個母子斷魂,聽起來怪嚇人的。

  不過下一刻,大家都用詫異的目光看向孔孟。

  因為根據王大夫所說的‘腹內嬰兒眷戀母體不肯離開,便用手緊緊抓住子宮內壁’和孔孟的‘孩子受到驚嚇,躲到子宮深處不肯出來’理由太像了,以至他們不得不聯想到一塊。

  特別是兩個護士,通過自己的醫學理論體系,她們知道剛出生的嬰兒,手根本沒有太多知覺,連五指張開都困難,怎么可能去抓子宮壁?

  所以,不管那個神醫王一針,還是現在的孔孟,都是胡說八道。

  見所有人都看著自己,孔孟笑道:“這位是王大夫吧,其實你說的沒錯,我這套針法,的確來自王一針,只是和你說的有些出入。

  第一,母子斷魂針雖是王唯一所創,但他當時總結的只有九種,剩下都是他的后人逐漸完善的。

  第二,母子斷魂針的方法也不是二十八種,而是五十四種。只是剩余方法因為年代斷層問題,大部分已經失傳。”

  “真是五十四種?”王大夫眼睛一亮,隨后又結結巴巴道,“那個……不知道能否讓我看一看?”

  說著他解釋:“實不相瞞,我真名王進,是王唯一的第135代后人。

  我祖上世代行醫,只是隨著時代變遷、滄海桑田,很多東西已經失傳了。你要不信,我現在就可以拿出王家的族譜。”

  孔孟笑著擺手道:“不用不用,你想知道那五十四種針法,我傳給你就是。”

  “但王大夫,有句話我必須說在前面。

  當年王一針先生所創的母子斷魂針,只是在沒有現代設備的前提下,憑借經驗和臆想隨便寫出來的,學習難度大不說,準確度也不高。

  就比如剛才,我用的金針之術,其實是通過刺激神經系統加速子宮蠕動,從而達到順產目的的。

  而此法想徹底掌握,沒有10年的臨床實踐經驗想都不要想。

  可與之功能相同的剖宮產,一個普通醫學生只需三個月便能完全掌握。”

  王進點點頭,隨即苦笑道:“多謝提醒,其實我又何嘗不知道這種情況,只是因為是先祖遺物,才有些不舍。”

  “不過……”誰知王進語氣忽然一變,“我家老祖宗的東西也不是沒有優點。

  剖宮產雖然易學易通,但對人體傷害極大,很多做過剖宮產的母親,至少需要兩年的恢復期。

  而即便恢復,也會落下各種后遺癥,但母子斷魂針完全不同,只一分鐘,便能解決各種難產問題,且對母親孩子都沒有絲毫傷害。”

  孔孟淡淡一笑,王進說的當然有道理。

  只是除了自己有系統外,現在社會,誰又肯花費10年時間,去靜下心來學別人三個月就能掌握的技術呢?

  而且即便學會,以目前的大環境,除了剛才那種意外,估計也不可能有人冒著偌大風險,特意去金針生子。

  畢竟這玩意怎么聽怎么不靠譜。

  說到這,他忽然想起什么,然后對旁邊武天地道:“武先生,既然現在母子平安,還是快點將她們送醫院的好。

  因為孩子母親受到極其嚴重的驚嚇,現在除正常的產后恢復(坐月子)外,還需要進行嚴格的心理調節與慰藉。

  若功夫做不到位,很可能會給孩子母親留下嚴重的心里陰影……

  武先生,你這是干什么……”

  卻是他正說著,面前武天地竟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這位義士,剛才你冒著生命危險飛躍大樓,又用金針之法保我妻子平安。

  我武天地不僅看在眼里,也會記在心里。從今天起,你就是我們伍家的大恩人。

  以后有事,你只需一句話,武某就算傾家蕩產,也將在所不惜。”

  “呃……”孔孟連忙擺手,“你說這就嚴重了,我出手救人,只是不忍見一尸兩命,若換成別人,我也一樣會救的。”

  武天地搖頭道:“義士想怎么做我不管,也管不著,但我知道我妻子的命是你救的就夠了。

  我長這么大,從未向任何人低過頭,這一跪,跪的也不是你,而是你的救命之恩。”

  孔孟:“……”

  他發現若是辯論,自己和這位武先生比可差遠了,只得無奈道:“那行,不過你跪了跪了,現在該起來了吧。”

  武天地卻搖搖頭:“這位義士,除感謝你的救命之恩外,我還有個不情之請,請你務必要答應。”

  孔孟:“什么?”

  武天地:“我想讓孩子認義士為義父。”

  他此話一出,孔孟沒什么感覺,其他人卻紛紛倒吸一口冷氣。

  因為知道武天地身份的人,均無比清楚這意味著什么。

  作為武家新一代接班人的義父,不管面前這位年輕人是什么身份,只要他在華國,以后絕對可以橫著走。

  誰知孔孟卻搖頭道:“義父這種事還是算了吧。”

  就在武天地以為孔孟要拒絕,對方話題一轉,“但若你不介意的話,可以讓他當我的學生。

  對了,忘了介紹自己,我叫孔孟,是一所中學的老師。”

  “原來是孔老師!”只一沉吟,武天地就點頭道,“好,從現在開始,您就是我家孩子的老師了,而且是永遠的老師。”

  ——收到武峰的束脩,1000!

  看到這條消息,孔孟松了口氣。

  其實他完全不介意當這位武峰小貝比的義父,只是對孔孟來說,當義父可沒有當老師劃算,起碼1000束脩是妥妥的。

  說實話,剛才為了救人,他可是用掉了這段時間辛辛苦苦攢下的所有束脩,現在當然收回一點是一點。

  因為掛念妻子,武天地又客套兩句,便匆匆離開,孔孟理解他此時的心境,就不再多說。

  他并不知道自己今天無意間救下的,是怎樣一個人物,當然更不知道此事會對他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

  正不知在想什么時,忽然一個聲音道:

  “這位是孔先生吧,我叫三寶,現在正式代表滬上公安局對你的見義勇為行為表示由衷的感謝。

  只是這次的劫持人質案件性質非常惡劣,所以我有個不情之請,希望孔先生能配合警方,和我回局里做個筆錄。”

  正是三寶局長。

  看著孔孟,他忽然意味深長道:“還有,為了本次營救,武先生之前特意支付了一點賞金,孔先生做完筆錄,可以順帶把這筆錢領走。”

  孔孟笑著回應:“三寶局長太客氣了,協助警方破案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只要是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隨叫隨到。”

  “孔老師請!”

  “您先請!”

  說著兩人便在一群公安便衣的護送下,一起坐上開往滬上公安局的警車。

  對面,體育館。

  兩只眼睛目睹了事件的全過程,姜哲直接呆住。

  此時此刻,他想起了方甜甜的百般刁難,想起了陳夢仇視的眼神,更想起自己的那篇萬字長評。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看起來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就這么在自己面前,硬生生發生了。

  作為專業教練,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孔孟剛才那一跳意味著什么。

  11.73米,哪怕孔孟是通過彎道加的速,哪怕孔孟落地時是抱著的是空調外機。

  但他心中依舊精確的計算出了這次急行跳遠的最終成績。

  11.73米,這個成績完全打破他對這項體育運動的認知。

  這一刻,他終于明白,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抬起頭,他走到方甜甜和陳夢面前,語氣誠懇:“兩位,對不起,是我錯了,我現在就將那篇萬字長評刪除,并公開向你們道歉。”

  這句話姜哲說的不卑不亢,沒錯,這就是蒙古人的性格。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若我認為某件事不對,我都會一剛到底,毫不妥協。

  但當我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即便你不說,我也會主動認錯,沒有有任何猶豫。

  誰知陳夢卻搖頭道:“不用了。”

  這次是真的不用。

  和之前孔孟跳樓時只有自己正面看到不同,這次情急下救人,可是萬眾矚目。

  別說全過程已被自己錄下來,即便不錄,相信警方那邊也會第一時間公之于眾。

  為救人質并制服匪徒,某中學教師不惜冒著生命危險,飛躍相隔十多米的高層建筑。

  還有什么比這個更具有正能量?

  “這……”姜哲顯然也想到這點,不由再次尷尬起來。

  事情因自己而起,可等到真相大白,他竟然被忽略不計,簡直……

  無奈搖搖頭,他扭頭對旁邊的巴扎道:“咱們回去吧,明天還有比賽,記得要多休息。”

  誰知這話出口,就見巴扎搖搖頭:“姜教練,對不起,我決定放棄這次比賽。”

  姜哲:“?”

  “為什么?”

  他真的無比奇怪,因為沒有人比姜哲更了解巴扎,更加知道他為了摔跤做了多大的努力。

  特別是這次民族運動會,為了特訓,他每天只睡6個小時,剩下時間全是訓練訓練再訓練。

  可現在,他竟然說放棄就放棄……

  巴扎搖搖頭,仿佛早有計劃一般:“姜教練,我知道你對我的期待,也由衷感謝你的知遇之恩。

  曾經,我一直以為摔跤是我的事業,是我苦苦追尋的夢想。

  現在我發現自己錯了,而且錯的離譜。

  我的理想從來都不是摔跤。”

  “不是摔跤?那是什么?”

  “武術!”巴扎毫不猶豫道。

  “武術?”

  “沒錯,就是武術。”

  巴扎解釋,“剛才我和孔老師摔跤,我一直以為他是個摔跤手,一個比我厲害很多的摔跤手。

  當剛才看他和劫匪對決時,我發現自己錯了,而且錯的離譜。

  因為他用的招式和套路,和摔跤根本沒有關系。

  那是武術,一種叫《少林拳》的武術!”

  “少林拳?”姜哲疑惑。

  “正是少林拳!姜教練,難道有一點你不覺得奇怪嗎?

  我和孔老師相比,不論塊頭和力量,他都不是我的對手,可無論我怎么攻擊,卻都只有一個字:輸!

  姜教練,你一定一直認為我是那種天賦型摔跤手吧?”

  見姜哲點頭,他卻道:“但是你錯了,其實我很平庸,從來都很平庸。

  可能你不知道,我是一個早產兒。我小時候因為身體瘦小,體弱多病,差點死于一場流行病。

  知道我為什么能活下來嗎?因為一個人。

  那是一個冬天,帳篷外寒風呼嘯,白雪皚皚。

  阿瑪出去一趟,就帶回一個人,對方身體被凍僵而昏迷。

  為了救他,我們用掉了不多的干柴。

  他醒來后,說自己是個和尚,不僅會念經,還精通醫術。

  和尚看到我,當場便說我的體虛是生產時傷到胎氣所致。

  然后,他教給我一套拳法以及一個用來沐浴的藥方。

  從那時開始,我每天都會按他教的拳法練習,然后用藥方泡澡。

  三個月后,我身體終于恢復到正常人的模樣。一年后,我體格已經超過我的父親。三年后,我甚至可以徒手摔倒一頭公牛……”

  聽了巴扎的話,姜哲神色變得無比復雜:“難道……”

  巴扎點頭:“沒錯,那套拳法正是少林拳,藥也是滋補療養的方劑。唯一的遺憾,是這套少林拳并不完整,或者說,它是一篇殘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