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11章 正德密旨

第811章正德密旨  這次聚會,要商議的就是未來幾年的規劃,大的藍圖都是早就做好了的,不過具體的細節,也得隨著計劃的推行,不斷做調整。

  呂宋攻略就是這樣,本來大家都覺得偌大一個呂宋,怎么也得兩三年時間,才能徹底平定下來。可沒想到,謝宏的鐵血肅清政策超常發揮,遠征軍一舉肅清了小呂宋,連南面的蘇祿國也提前征服了,甚至還波及到了爪哇島。

  這種意外謝宏是很歡迎的,而且越多越好,呂宋既定,剩下的就可以讓總督府自行處置了,他順勢將占城和滿加刺的計劃一并推了出來。

  呂宋的重要性,在于哪里的資源,而滿加刺則是因為其地理位置。當年寶船西行的時候,一般來說,也都是自蘇州啟航,經福建、瓊州,至占城,繼續南下,經滿加刺海峽,進入印度洋。

  這條航線,和謝宏規劃的一樣,所以,無論有沒有占城人前次的出使之行,謝宏也不會放過這個重要的中轉站。

  跟南線同樣重要的就是北疆的戰局,想達成那個宏偉目標,就必須要讓韃子絕望,打消他們所有的僥幸心理,這樣他們才會乖乖的踏上二次西征之旅。

  眼下,需要謝宏關注的也只有這些大事了,其他事他根本就沒必要去理會。經濟建設、政體的完善,技術的研發、進步,都已經完全上了軌道,華夏的人才輩出,此時被全面釋放出來,爆發出的能量極其恐怖,多他一個也多不了啥。

  在整個民族的力量面前,謝宏那點先見之明能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小了,當然,這也是謝宏最為期望的。去處了對華夏最有威脅那些痼疾,他覺得自己也該休息休息,并且好好享受穿越之旅了,無欲無求?那可不是他真正的性格,只是之前太忙,無暇旁顧罷了。

  今天的議題不算多,被正德這么一攪合,也是夾纏著都說了出來。正德沒有達到目的,心情大是不爽,他低著頭思考了一會兒,突然猛一抬頭,看著謝宏的眼睛,認真的說道:“我決定了,如果西番和我大明對上了,那我就要親自率領水師出征。”

  “呃……”難得在正德臉上看到這么認真的表情,謝宏下意識的一愣。

  “大哥你以前說過吧?西番的航海技術和火器都比大明強,若是放任不理,就算如今的大明,也有可能受到威脅。所以,我們才擬定逼蒙古人西征的策略,因為這是個分量十足的對手,值得我們這么做,也值得我親自出手,這總沒錯了吧?”

  “唔,確實沒錯。”謝宏點點頭,正德這番話勾起了他的回憶。

  那是兩人在宣府初識的時候,在兩人結拜之前,謝宏是帶著一絲功利心的,他想著從各方面潛移默化的影響正德,在這個大明統治者的心里植入需要的觀念。西方的威脅,自由和平等的關聯,儒教對社會進步的危害,諸如此類的觀點,都是兩人的話題。

  不過,隨著了解的加深,和歷史上的傳說相印證,謝宏發覺自己根本不需要搞的那么麻煩,在正德的心中,對自由的向往是放在第一位的,為了實現自由自在的夢想,他對很多東西都不在意,如果有什么能對此提供幫助,他更是欣然應諾。

  不斷體驗生命中最為多姿多彩的那一面,并從中找到樂趣,探尋未知的世界,率性而為,看似荒唐,實則真性情,這就是獨一無二的明武宗。如果不是遇上正德,也不可能有大明的改變。

  既然一切都已經上了軌道,那么自己還有什么必要非得拉著他不放呢?謝宏心中豁然開朗,他舉起右手,朗聲笑道:“那就一言為定,若是西番敢擋在我大明水師前面,我們就一起去揍他們個滿臉開花!”

  “好,一言為定。”正德大喜,一下從座位上跳了起來,重重的和謝宏雙手相擊,“不愧是大哥,最明白我的就是你了。”

  宴罷人散。

  本來商討這種國家大事應該是在乾清宮或者中和殿的,不過,既然正德指定了龍鳳店,卻也沒人會為這種小事跟他較真。

  正德得到了謝宏的正式許諾,心滿意足回宮去了,只是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他臨走的時候拉上了楊敏,讓后者受寵若驚之余,也給旁人留下了不小的疑慮。

  謝宏倒沒多想,只是猜測朱同學大概是有些迫不及待,所以拉著楊敏去了解南洋的情況了。隨著船隊的第一次往返,有關南洋的各種消息傳得滿天飛,引得很多人都心生向往,不過終究是傳言,詳細和真實程度自是不如楊敏現身說法。

  他施施然的出了龍鳳店,就要回家,可還沒走幾步,只聽得身后一陣腳步聲響,轉頭一看,卻是王守仁追過來了,看起來像是有話要說的樣子。

  “伯安兄,怎地如此急切?莫非有什么要事忘了提起?”謝宏停下腳步,靜候對方到了面前,然后笑問道。

  王守仁搖了搖頭,面色嚴肅:“唉,守恒賢弟,你今天怎地答應的如此痛快?莫非里面有什么玄機么?”

  “沒有啊,遇上了八成是要開打的,西番可不是南洋的土人,他們兇悍著呢。”謝宏聳聳肩,“這幾年,曾兄的努力下,火炮的技術算是增進了不少,不過跟西番的火炮比起來,并沒有領先多少,甚至還有所不如呢,他們的船也不少,不可能怯戰的。”

  “那以你之見,這場海戰大概會在何時?”王守仁臉色更嚴肅了。

  “具體還不好說……”謝宏能確定的就是,正德年間,葡萄牙人肯定已經到了印度,而且在那里設立了總督府。西班牙人則是緊隨葡萄牙人之后,勢力還沒達到巔峰的荷蘭人應該也控制了一些東非或者印度的港口。

  “應該就在近期內吧,也許三年,也許五年。”想到突然離開京城的那倆葡萄牙人,謝宏有了些成算。

  “若是不調用皇家水師,單憑海商和總督府的力量,能否將其擊敗?”王守仁的問題一個接一個,讓謝宏有些應對不暇。

  “如果那兩個葡萄牙人還沒見到他們的同胞,并且做出提醒,應該沒問題,畢竟海商的船多,葡萄牙人探險船已經來過大明了,開路應該是商船,數量也不會太多……”

  謝宏捏著手指盤算道:“不過,要是得了提醒,就不好說了,西番的武器畢竟領先,硬拼下來,就算贏了,海商們只怕也要元氣大傷……可是,伯安兄,這沒什么可擔心的,南洋一旦有了消息,這邊皇家水師就出動了,取勝不是什么難事。”

  “守恒賢弟,這卻是你疏忽了,敵人既然也有犀利的火器,又是久戰之師,實力不容小覷,你怎地還答應讓皇上親征?兵兇戰危,火器威力巨大,又難以防范,皇上又是那個……性子,若是有個萬一,該如何是好?”

  王守仁連連搖頭,沉聲說道:“如今朝堂雖安,可新政畢竟初施,地方上還遠稱不上穩若泰山,三年,施政天下,三年時間又怎么夠?一旦有個波折,皇上和賢弟你都不在,又該如何是好?此事……還須商榷啊。”

  “伯安兄不必擔心皇上的安危,這次和去應州那次不一樣,不會措手不及,倉促應戰。非必取不出眾,非全勝不交兵,小弟一定會準備萬全,這才一舉殲敵,何況……”

  “何況?”

  “嗯,也沒什么了。”沒人暗算的話,正德哪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謝宏原本想說這句話,不過想了想,還是沒說出口,他可不想加深王守仁心中的神棍印象了。

  “至于朝政,伯安兄,立法工作已經籌備的差不多了,明年應該就可以試著運行起來了,到時候只管依法辦事就是了,皇上在不在,又有多大區別?難道你還怕有人作亂?呵呵,怎么可能,近衛軍是皇上一手帶出來的,邊軍也已歸心,就算皇上不在,又有誰看不清形勢,會跳出來造反?”

  “那北疆呢?難道你有把握在三年內徹底解決?”論思慮周全,王守仁猶在謝宏之上,畢竟他是專業的。

  “應該不難。”謝宏點點頭,輕描淡寫的說道:“等歸化城一建好,朵顏部和泰寧部就會向福余部動手了,同時還會重修大寧城,兩年時間,還不夠韃靼人看清楚形勢嗎?到時候我再往上添一把火,事情也就順理成章了。”

  王守仁停下腳步,思忖片刻,突然搖了搖頭,喟然長嘆道:“守恒賢弟,若不是愚兄對你知之甚詳,恐怕會以為你是故作驚人之語呢,這等大事,旁人想都不敢想,你卻說的如此自在,真不知……唉,也罷,先期的工作已經做下了,只看收獲如何吧。”

  “放心,一定會很順利的。”謝宏抬眼北眺,天際云霞似錦,長風吹過,有如悲鳴,仿佛帶來了遠方的信息。

  乾清宮。

  “……就是這樣,聽明白了沒有?跟你說,這是圣旨,你要是抗旨不遵,朕就把你發配到蝦夷島去。”正德惡形惡狀的發出了恐嚇。

  “……微臣遵旨。”楊敏心中確實在悲鳴,本還以為是啥好事呢,結果卻是這么個道道,偏偏還不能提反對意見,要命啊。

  “另外,在事前,你也不許對別人說,要是走漏了風聲,哼,朕就……”正德猶豫了一下,他一時沒想到比流放蝦夷島更有力的威脅,目光在宮內掃了一圈,看到了某人,這才想到了下文,他惡狠狠的說道:“就讓你跟三兒一樣,知道了沒有?”

  “微臣不敢。”這個威脅太有力了,楊敏當時就淚流滿面了。

  三公公同樣淚目,太監果然沒人權,咱家這是躺著也中槍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