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七章 李上皇終于引退了

第六百六十七章李上皇終于引退了  某些時候,陌生人所說的話比親人朋友更有效。這一天孫思邈離開之后,李治依舊沒有下令解貞觀殿門禁,一個人坐在案桌前發呆,直到晚上熄燈時分,王福順前來勸他就寢,他這才懵懵懂懂驚醒了過來。

  這要是換成別人像孫思邈那樣說,他必定會怒發沖冠指斥為危言聳聽居心叵測,可那是赫赫有名的藥王,從來不逢迎官場權貴的神醫,總不至于在這種問題上敷衍他。而且,未老先衰油盡燈枯這八個字實在是太可怕了。想當初他退位可不是想多活幾年,難不成這么快也得跟著那些老臣撒手而去?

  李績許敬宗那幾個可是個個活過了八十,而他的老岳母甚至活過了九十高齡,憑什么他就不行?于是,當一晚上躺在床上輾轉難眠之后,李治終于做出了最后的決定。

  國事他可以不再管,但明堂一定要造!

  沒有人想到李治會忽然出現在常朝上,也沒有人會想到,這位臉色疲憊明顯晚上沒睡好的太上皇會突如其來地提出,皇帝已經成年,以后五日一次的特朝免去,他將不再問國事。在這樣重量級地震的消息下,饒是下頭不少人的抗擊打能力超強,也不免齊齊愣在了原地。

  消息靈通人士李賢已經得知了昨天孫思邈去給老爹看過病的事,但在他料想中,孫思邈是出了名不問世事,斷然不會勸解什么,所以剛剛那個消息著實把他給震暈了。可是,昨兒個老爹還在朝堂上大光其火,說退了位朝臣們便沒把他放在眼中,今兒個這不是欲擒故縱,準備來一場更大的風雨吧?

  在這種場合下,哪怕一千個人一萬個人保持緘默,如今已經成為大唐至高無上皇帝陛下的李弘也不能一聲不吭。他當即離座而起。面色誠懇地說自己治國經驗不足,需要父皇指點云云。然而,李治再次表現出吃了秤砣鐵了心的一面。

  “朕昨夜深思熟慮了一夜,朕退位已經有一年半了,你也已經當了一年半的皇帝,再加上之前當太子監國那些年,治理天下也早就積累下了經驗,朕退居深宮頤養天年才是正理。”平平淡淡道出了這么一番話,他旋即又加重了語氣,“朕先前提過營造明堂。既然諸卿說明堂耗費過大,那么朕也不拘泥于一年之內。五年,朕可以等五年!”

  “五年之后,朕要看到一座明堂,想必皇帝和諸卿不會不滿足朕這個老人最后一點心愿吧?”

  這話就已經很重了,下頭的朝臣在集體失語之后,免不了山呼萬歲。及至李治在內侍的簇擁下離去,朝上君臣才少許從剛剛的震動中回過了神。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也就是說,如今這朝堂上不會再有兩個太陽了?

  上官儀站在下頭。莫名嘆了一口氣。他自己是李治一手提拔起來的臣子,雖說沒少覺得這位天子反復無常捉摸不透,但如今聽說太上皇以后將不再臨朝,他還是有一種強烈地失落感。瞅瞅身邊的其他人,發現和他一模一樣表情的還有不少,再想想李治提出的五年之約,他只覺得頭隱隱發脹。

  今天的朝會武后沒有來。一則是因為她要仔細思量一下丈夫李治最近反常活動的原因。二則是她要整理一下心情,面對這種亂七八糟的局面。所以,當阿芊神色古怪地進來。說是李賢已經來了的時候,她猛地感到心臟一縮,竟有一種莫名的驚悸。

  而李賢一進門便開門見山地說:“母后可知道,今兒個父皇在朝上宣布,從此之后不預五日大朝。將在貞觀殿頤養天年。”

  倘若李賢說今天李治又在朝上大光其火。那么武后興許還會覺得正常,可這番話實在是太莫名其妙了。她猛地放下了手中的卷宗。霍地站了起來,想要開口發問,可所有話頭卻全都噎在喉嚨口,竟是一個字都吐不出來。

  “你父皇……就這么一天,你父皇居然做出了這樣地決定?竟然沒有和我商量過!”

  武后很震驚,但更多的則是憤怒。這種事已經兩次了!上一次陡然要退位,在傳位大典上竟然還把李賢立位了儲君,而她事先卻一無所知。這一次又突然說從今往后不管國事,同樣沒有知會她只言片語。難道,她多年以來苦心營造地影響力,如今已經灰飛煙滅了?

  她深深吸了一口氣,竭力讓自己平靜下來:“你父皇可曾提過我的事?”

  “沒有。”這正是李賢最大的納悶和疑惑之處,這太上皇都不管國事了,按理說太上皇后更不該管,但這種常理在武后這樣的人身上往往難以生效。偏生老爹宣布了這事之后只字未提武后的安排,這無疑是極其少見的。當然也足可證明,李治所謂的深思熟慮,其實還是一時興起。

  沉吟良久,武后的惱色漸漸褪去,漸漸恢復了往日的自信和鎮定,又盤問了李賢一番便把兒子打發走了。緊跟著她便喚來宮人更衣,這次卻沒有穿深青色地正裝,而是選了一條絳紅色的曳地長裙,在外頭披了一件同色長襦,便帶著幾個宮人內侍朝貞觀殿的方向而去。

  并沒有走多遠的李賢看到這一幕,不禁聳了聳肩。看這光景,他的父母爆發大戰的可能性絕對比較低——老媽在老爹的面前從來都是動之以情,極少曉之以理。在一場持久戰之后,最后地結果很可能是老爹退讓,老媽節節勝利。

  指望武后退出歷史舞臺?只要他老爹李治還活著一天,那就是癡心妄想!當然,平心而論,他還是希望武后留下的,想當初兩位太上跑去九成宮避暑,給他留下那么一個爛攤子,他著實是欲哭無淚。反復無常老是添亂的老爹退休養老不要緊,可要是老媽也一起養老,那就實在太浪費資源了!

  念及這幾天沒有什么要緊事,他便優哉游哉地出了長樂門,繞過皇城中地諸多政府部門,準備從左掖門悄悄出宮。然而,還不等他慶幸自己逃出生天,門洞中便忽然閃出了一個人,嘿嘿冷笑拽住了他的袖子。

  “我和老郝一人鎮守一邊,就不信還能讓你溜出去!”

  瞧見老上官那張鐵青的面孔,李賢哪里還不知道翹班大計已經落空,卻怡然不怵,笑呵呵地邀請人家首席宰相去自己家喝酒。見上官儀一幅你別把我當傻瓜的表情,他只好任由對方把自己拖到一邊,還不等人開口相詢就叨咕了一番話。

  李賢還是頭一次看到上官儀這般失魂落魄的樣子,雖說覺得沒有必要,他還是沒大沒小地拍了拍人家地肩膀,似是而非地安慰了一番。最后,趁著老上官反應過來之前,他飛快地出了左掖門,上馬就溜走了。

  “這么說此番是真地變天了……”

  抬起頭來不見了李賢,上官儀卻沒有像之前那樣暴跳如雷,而是在原地喃喃自語后,重重嘆了一口氣,前往右掖門和守在那里的郝處俊會合。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雖說如今地皇帝李弘應該不是那種喜新厭舊容不下他們老臣的人,但該有的預備還是需要的。

  等等,李治都不管國事了,那么武后呢?

  和郝處俊碰頭一計議之后,兩位老資格宰相的心頭一下子活絡了起來。這煌煌大唐牝雞司晨的景象,是不是可以告一段落?

  和上官儀郝處俊抱著同樣愿望的人不在少數,至少政事堂中,就有曾經因為非議武后而被貶官西州的裴行儉,也在內心深處思量這么一個問題。也就只有依靠武后才坐上這個位子的李敬玄和劉之,心中頗有些惴惴不安。而年富力強的裴炎沒有露出任何能夠讓人捕捉到端倪的表情。

  他是李治親自提拔的臣子,同時又得武后青睞,和李賢的交情又相當不錯。從這個角度來說,裴炎早早地就立于不敗之地。

  而在大批權貴焦頭爛額絞盡腦汁的時候,某奉命在中書門下學習政務的前任太學生魏元忠,也正在為了自己的前途而焦急不安。太上皇李治的時代明顯已經過去了,他是應該向皇帝表示忠心,還是應該向儲君靠攏,抑或是劍走偏鋒向太上皇后示好?

  沒有幾個人猜到,這樣重量級的決定,僅僅是一位閑云野鶴的神醫做出的警告。

  李賢猜到了,可就算猜到了,難道他還能去向孫思邈求證?再說了,他這一次深深慶幸老爹的英明果決,畢竟,這種事拖得越后頭,麻煩就可能越大,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這種格局的結束絕對是莫大的好事。他也不用再擔心老爹的反復無常,可以在家里好好睡大覺了。

  然而,仿佛老天爺看不慣他繼續偷懶,這一天深夜,一片寂靜的皇太弟宅第忽然鬧騰了起來,從上到下,所有熟睡的人都在睡夢中被人驚醒。而李賢在披上衣服火燒火燎地感到地頭時,只覺得頭皮發麻。

  大姊頭居然要生產了!可距離預定的日子至少還有一個半月!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