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錢沒了

二二個人不傻。離開后。商議了會兒六再想想以前棗凹”小測,估算了一個大概,魏元忠嘆息一聲:“陛下,陛下  陛下什么的,沒有敢說出口。

  第二天就傳出,老魏生病了小病了好幾天,都沒有起床,然后老魏上表,說臣老了,年近古稀之年。臣很想服侍陛下,但身體不行了。因此懇請陛下允許臣致仕。

  說實話,李顯還真有點舍不得。在所有大臣中,特是在武則天晚年時,老魏是堅定不移的皇太子派,也就是他這一派大臣。下詔不同意,讓御醫到魏府看望。

  就是御醫來了,老魏躺在床上硬是不起來,御醫看完后,十分不解,按理身體好好的,為什么老魏連床都起不來了?能起來嗎?看到張束之么?自己慘死不說,連累著家人都跟在后面受了罪。咱都老了,有井么好爭的。

  御醫回去后,只好稟報,說病沒有大癡,只是年老體弱。

  剛稟報完,老魏又上奏說,臣老矣,不能為陛下效力。更恐失職,因此請陛允許我致仕,以全君臣相誼佳話。表上說得很悲切。因為王畫從嶺南寄來快信,再三。丁囑他立即致仕,那怕跪著爬著都要致仕。

  其實王畫通過線報,早就得知隨著紀處納與宗晉卿,還有害怕王畫在嶺南找麻煩,立即調回京城的周利用,重新被用。只不過官職較武三思留下的余黨,勢頭再起,不過這回效忠的對象變成了韋氏。

  當初對付武三思,最有力的人,第一就是老魏,第二就是大宋,第三就是自己。自己在嶺南,鞭長莫及。因此將目標放在老魏身上。不過當時糧價沒有平穩,不敢挑這副擔子,所以隱忍不。

  而王畫也需要老魏說公道話。不然朝廷不會放糧。所以也沒有對他們提醒。現在糧價平穩下來,李紅也向李顯說過,第三批第三批糧食春天隨后就到。沒有了擔子,過了元旦后,宗楚客等人必然會動手。

李顯還是不肯,但這時候宗楚客讓御史中承姚廷筠在早朝上說:,“臣聽坊間謠傳,皇太子是魏相公等人救下的。不然別人沒有這么大能耐,能將皇太子從數千大軍包圍之下救走。而且臣一直不解,候君集社稷元勛,及反,太宗不顧群臣求情,流涕斬之。其后房遺愛、薛萬徹都是駙馬、齊王估為逆。雖為懿親,皆從國法。元忠功不及君集,身非國戚,其子參與皇太子逆變,反意其明。但有朋黨飾辭營救,以惑圣聽,陛下仁恩,欲掩其過。但皇太子至今都沒有下落,民間謠傳,恐非空穴來風。臣所以逆鱗,懺圣意,正是因為事關宗社。請陛下將元忠下獄,詢問皇太子下落  李顯有些意動,李重俊生死不知,這讓他一直惶恐不安,但還是說道:“聯自有分寸,姚卿,此事勿要再提。”

  魏元忠聽到此言后,十分害怕,立即再上辭表,說逆子不知好歹,也是皇太子命人脅迫的,當時洛陽有許多百姓親眼所見。但也是臣管教無方,請陛下寬宏。另外請陛下讓臣致仁,以求全身。

  李顯命人回話,說魏卿放心,聯不會聽信讒言的。

  老魏更加急了,你說放心,我才不放心。這些人不想至我于死,地,不就是我有官職在身嗎?官職不要了,也就安穩了。

  立即寫了第四封奏折。

  可李顯就是不同意,但看到李顯不放人,袁守一再次上表彈劾:,“重俊乃是陛下親子,猶加昭憲。元忠非勛非戚,何德漏刑?”

  書不報,又奏太后昔在三陽宮,秋仁杰奏請陛下監國,元忠密奏以為不可。此則元忠懷逆日久,請嚴加誅之。

  老魏一聽也急了,心想皇上。這些人不就是看我有些權在手嗎?你乍就不放手呢?于是上書說,臣執政以久,雖未有大功,但僥幸忠君體國,只是生了一個逆子,不識好歹,太子兵變之時,不識進退,圍而觀之。臣長恨矣,因此懇請陛下允許臣將功補過,允臣致仕,芶得晚年偷生。

  連辨解一聲都沒有。但奏折說得更加悲戚。

李顯忽然有所悟,對楊再思說:“袁守一所毒之事就是屬實。以聯思之,人臣事主,必在一心。豈有主上有小疾,就請太子知事?此乃仁杰樹私恩,未見元忠有失。守一這是借前事以陷元忠  嚇得袁守一不敢吭聲。

  但袁守一停下來,宗楚客讓冉祖雍復奏,元忠子參加太子之逆,就是無心,也是謀反之罪。其罪為族連九族,陛下就是愛憐元忠。也要稟公執法,否則以后天下會有更多人不懼王法,動輒謀變,國將安國?況且太子至今下落不明。當之務,應將魏元忠下獄,詢問太子下落。

  楊再思與李橋同時呼應。

  提到李重俊,李顯又心動了,幸好魏元忠五份辭呈,否則真會讓魏元忠下獄。于是貶老魏為渠州司馬。

  魏元忠一聽更急了,天知道張柬之在路上是病死的,還是讓人害死的,這一貶還能活著回來么?于是上書說,臣現在病得連路都走不動了,懇請陛下讓我致仕,但陛下又不肯。現在讓我到渠州,以這個身體,怎么能到達利樟道?不如陛下將臣賜死吧,省得在路上病死。如果陛下以求全功,不要圣旨,只要陛下肯。臣自殺于府上。某些人,說臣有反意,昔日臣為太后貶到高要,是為何故?或者陛下或念這一份情意,允許臣安然老死在京城。

  李顯看到后,心中又有了一些悲戚,也想到了過去魏元忠的種種。終于同意了魏元忠致仕。

  魏元忠都退休,宗楚客等人也就休息了。老魏嚇得一身冷汗,心想好險,如果不是王畫提醒得早小這回有可能都不知道怎么死的,還要遭受牢獄之災。

  看到老魏如此,大宋同志也急了。因此在早朝上有意無意提到欽州。然后說:”不知陛下,在將來兩道修好后,是不是將王刺史召回?。

  “那是當然李顯莫明奇妙。難道真讓王畫做一輩子欽州刺史?

  “陛下,又打算讓何人前去接任欽州事務?”

  李顯茫然,雖然說王畫早遲剛舊舊口陽…8漁書不樣的體蛤!“”,但兩道沒有修好,現在離召回還很早,自只怎么知前去接任。

  “陛下,如果沒有合適的人迭,臣都想愿意前去。”

  咦?嶺南怎么成了香餑餑?李顯說道:“宋侍郎,離王卿回來,時間尚早。此事以后再計。”

  大宋沒有再說話,扭頭看了某些人,那意思是說,我打算離開京城了,你們就不要找我麻煩。

  但有人逆流而上。

  周利用回來后,沒有敢讓他擔任更高的官職,只是監察御史。可也沒有人敢小瞧他,殺了五王,居然沒有事,這明顯是韋氏袒護,那個敢找這個不自在。

  這一天他下朝回來,路上兩個百姓手中捧著一個壇子,有些匆忙,看到他馬車來了,閃避不及小壇子摔了下去,將馬驚起來。周利用的車夫氣惱用馬鞭抽在一個人的身上。

  但這兩個人不服氣,頂撞起來。

  結果讓周利用的下人,拳打腳踢,一會兒打倒在地,人事不知。

  兩個老百姓沖撞了周利用,打了也白打,周利用沒有放在心上,回到府中。

  但第二天,李紅抱著女兒,讓王家的下人抬著這兩名大漢,來到皇宮前,沒有皇帝的命令,她是進不了皇宮的。但她也沒有打算進,就在皇宮前面,大聲喊道:“什么時候周利用賜死,紀處訥與宗晉卿擔任安京靈山兩縣縣尉,什么時候奴婢才回長安。”

  擔任安京靈山兩縣縣尉。那就叫擔任,是貶放,而且正好是王畫手下,不如讓他們早點去死。可與她回長安有什么關系?

  大家莫明奇妙,不知道該不該稟報李顯時,李紅上了馬車,離開了長安。

  最后李顯與韋氏聽到了,都有些不悅,這分明是要脅嗎。但看在王畫功勞上面,隱忍沒有計較。

  第二天早朝,許多大臣就此事彈劾,張說有些氣憤不過,等到他們說完,大聲說:“各位,你們將你們身體后面看一看,有沒有讓王畫抓住把柄的地方?”

  只是一聲,一大半大臣嚇得頭一縮,連宗楚客都不吭聲。

  周利用也害怕了,這一次王畫回來,可是挾大功而回,并且國家還指望他家每年三千萬石糧食,想扳都扳不動。于是跪下哭泣,還是李顯安慰,但也讓他立即寫信給李紅賠禮道歉。

  能倒老魏,也不能倒王畫。有了王畫在,那是一個定心丸,什么大事一出,馬上就解決了。而且王畫好啊,不貪權,說放就放,為了唐朝,都跑到嶺南了。看到沒?大片地方開墾出來,馬上就出現一個產糧區。

  周利用立即寫信,可李紅在半路上接到信后,看都沒有看,就燒掉了。

  于是一群人又密謀王畫的主意。但不好謀啊,人家現在都到了欽州,往哪里流?難道說王畫救走李重俊的,那不是扯嗎?

  但他們也不要想辦法了。一件大事終于浮出水面。

  錢少了,但不會一下子作出來。市場還有一個自動調節過程。買東西的人好說,賣東西的人困難。有賣必由買,市場還在繼續轉動。但由于錢少,商品開始積壓,價格自動下跌。連欽州都受到影響,好在轉型及時,現在欽州安排的人口以農業為主,而且基礎建設方興未艾,沒有出大諷漏。但唐朝其他地方不可能象欽州這樣瘋狂的建設。

  商品價格下降,買方反而持了觀望態度。有的人精明開始反應過來,但沒有想到銅幣問題,是認為絲絹漲價了,有人囤積,所以貨幣不足。但貨物貶值,意味著銅幣漲價。于是有的人開始囤積銅幣。

  但大宗買賣還是要進行的。這時候民間出現了一個飛錢榜,也就是飛錢可靠程度的排行榜。第一就是朝廷的飛錢,給出的理由是朝廷去年稅務增加,國庫里有許多銅錢。不支持的理由是朝廷主要想從地方利用飛錢將銅錢調往京城,因此在京城以外的地方兌現麻煩。第二就是十八家放的飛錢,雖然說壓了巨大的糧食沒有出手,但糧價始終是要漲的,朝廷國倉里放出三千五百萬石糧食,到現在還沒有補充。因此前景可觀,而且十八家族小中間有十三個家族是唐朝頂尖家族,更有七姓十家中的六家。就是囤積了大量的糧食,他們手中也有許多財富。故排在第二。并且著重說明了,現在因為沒有人愿意用生絹交易,只有這兩家飛錢最為可靠。然后列出其他八家,都分別有各自的理由。此榜一出,十八家飛錢頓時成了搶手貨。不過這十八家很小心,沒有敢多少飛錢。但堅持了一段時間,逼得他們行飛錢,因為王畫的第二批糧食兩百一十萬石,又到了洛陽,糧價還是沒有下來。但他們的商鋪還要做生意,象幾個錢勢較小的家族更需要錢來還款,于是又行了一筆飛錢。依然沒有事,因為缺錢流通,十八家的錢敢情當作鈔票在流動,很少有人兌現。

  調查了一下,現了這個情況后,膽子又大了起來,于是又出了一批飛錢。有了這批飛錢行,十八家資本流轉開來。但整個市如履薄冰,物價一天天下跌,有些作坊開始關門大吉,有的作坊下調工人工薪。

  相反,因為十八家可靠的信輿,有了飛錢作資本,商業如魚得水,甚至用空頭支票吃掉了許多以前讓他們眼紅的作坊。便宜啊,現在用六成五成四成的價錢就將以前的好作坊買了下來。

  有了甜頭,膽子接著又大了起來,行了第四批飛錢。

  然而這批飛錢出去后。形勢立即一變。王畫的第四批糧食到了蘇州,但風聲卻傳了出來,這一次不是一百萬兩百石,而是整整三百萬石糧食,而且船上人工人還放出風聲,因為交易良好,還會增加一批,有可能不低于三百萬石,在夏收之前,將會運到京城。

本身物踐錢貴起來,這個消息傳出后,都知道糧食今年是漲不起來了。于是飛錢榜再次變化,十八家掉出前十,給的理由就是王畫沒有食言,糧食價格幾年之內也不會漲價了。而且十八家貪心不足,行第四批驚人數量的飛錢,如果排榜單。十八家飛錢只能排在最后一位  榜單一出,各個商家驚魂未定,立即將手中持有的飛錢兌現。但將十八家錢換光了也兌現不起來。各個商鋪拿不出錢來,于是更產起了恐慌。一起到十八家開的店鋪要錢。

  但十八家見勢不妙,連忙將所有店鋪封了起來。講理,這是一個講理的社會么?十八家多大的勢力?一個個商人欲哭無淚。

  十八家飛錢一倒,整個乖場轟然倒地。

  驚弓之鳥,連朝廷的飛錢都不敢持有了,現錢更加緊張,于是作坊倒閉,市場門可羅雀,大運河洛水中幾乎看不到一艘裝貨的船舶。

  這回李顯知道什么叫錢沒有了。

  李顯立即找來李裹兒,厲聲道:“王畫那個小妾向你說了件么?”

  “就說錢沒了,父皇,你不是不知道的。”

  “還有呢?”這回事情大條了,有可能比去年糧食還要危機。雖然痛愛,但李顯說話語氣更嚴厲起來。

  “父皇,我也知道得不多,只聽李紅說過,出現這情況,主要是生絹漲價,所以老百姓不愿將生絹拿出來交易。

  而棉布價格每年在下跌,商家又不肯收棉布。還有糧價上漲,物價也在上漲,銅錢變向的貶值,有的居然用銅錢鑄造銅器出售。但國家本來銅就有限,所以就沒有錢了。”

  原因知道了,但解決方法卻沒有聽到,李顯繼續問:“還有呢?”

  “其實只要知道問題根源,就好解決。正好借著這一次機會,命令各州縣強行種植糧食,不然王二郎一旦采購不到糧食,怎么辦?然后再強行種植桑麻。有了足夠的生絹,就能與銅錢相呼應,錢的問題就解決了。有了糧食,物價就會平穩,銅錢就得到應有的價值,那么老百姓就愿意拿出銅錢交易。還有父皇,停止修建大佛,省約用銅。錢就出現了。還有,如果平時,因為牽涉利益太多,就是朝廷也不好強制執行,正好借這次機會,將這個最大的隱患解除。”

  是條辦法,但桑麻早砍了,等到成長起來,還得好幾年時間,能等那么長時間嗎?

  “還有呢?”

  “還有,李紅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好象聽李紅說問題也不大,在那個錦囊里。”

  對了,第二個錦囊,李顯立即讓人用快馬到洛陽迎接李紅。但王家的人說李紅不見了,不知道到什么地方。

  欽差無可奈何回來。

  李顯知道李紅是故意逃避,但那又怎樣?

  立即召集群臣,將李裹兒的話復述了一遍,很有道理。于是三省六部將各地賬冊拿出來,統計數字小讓各州攤派糧食與桑麻,減少棉花種植。那怕是韋家的田地都不行。必須按任務完成。否則處以嚴重的罰沒。

  詔頒,連李顯都沒有息著。熬了一夜,詔書頒完了。李顯問:“各位愛卿,可有辦法,立即解決此事?”

  立即解決?怎么解決?難道將國庫里的銅錢放出去?放出去,又怎么放?國家來收購田地商鋪?那成了什么?

  就是放出去,錢就夠了?十有九成成還是不夠。

  李顯十分失望,看著大家問道:“難道你們都一個方法也沒有?”

  宗楚客遲疑了半天說:“陛下,恐怕很難。”

  “很難也要想出一個方法出來,難道讓聯等到三年后桑麻長大?”

  宋壕本來都不想管此事小但他的性格就是如此,牽連到國家,還是忍不住,說:“陛下,臣曾經與王畫騰妾見過一面,似乎王畫早料到此事。而且聽李紅的語氣,王畫也有辦法解決。”

  不說還好,一說李顯氣得怒哼一聲,我怎么能不知道王畫沒有辦法。但什么都要王畫一人來想,如果王畫出了閃失怎么辦?去年是糧食,今年是錢,明年又是什么?聯這個皇帝當得怎么這么苦!

  哼完后說:“宋侍郎,如果什么都要王畫來操心,聯養你們這些大臣做什么!不如讓你們一起回家種田,朝中只留下王畫一人,聯每年豈不是減少無數開支,用在百姓身上,還能多救活一些貧困百姓。給聯慢慢想,什么時候想出來了,什么時候離開。”

  說完了命令士兵將大殿的門關上,將大臣禁閉在里面,跑到旁邊氣悶氣了。

  本來就熬了一天一夜,現在連杯水都沒得喝,兩百多個大臣坐在大殿里呆若木雞。

  也沒有那么嚴重,資本市場也會自動調節,一旦壓迫到一定時候,也會用物易物,事實上民間已經開始用這種方法交換。再比如物價萎縮到一定地步,如棉布價格跌破每尺四文,這會被百姓認為是一個。合理的價格。那么棉布就會成為主流,當作貨幣交易。但開始幾個月是最混亂的,而且一旦出現以物易物為主流的商品經濟,也是商業的到退。

  但只有糧食存在,國家就不會滅亡,畢竟現在整個社會以小農經濟存在的。不過那些手工業者與作坊主,肯定要流離失所,或者破產。在唐朝多次因為銅錢的事動蕩過,每一次都死了許多百姓。但也挺了過來。特別是安史之亂后,挺是挺了過來,可每一次都給國家帶來了嚴重的創傷。

  可對這個大家都不太懂,即使少數幾個明白,也不敢對李顯說:“陛下,問題不大,也不過動蕩一年,到時候國家經濟倒退了,但也安定了。”

  因此,關上十天他們也想不出辦法。

  到了第二天天黑了,李顯將大殿門打開,很有點目不忍睹,里面汗味,口水味,撲鼻而來。大臣的樣子更是凄慘,有的一臉倦容,有的在打著哈欠,有的在點頭瞌睡。

  李顯問道:“可想出來辦法了?”

  一個不吭聲。

  李顯氣得苦,忍住氣,將去年王畫臨走時兩個錦囊的故事講了出來。其實很有點后悔了,早知如此,何必將他放到嶺南。

  大臣們面面相覷,這也太神了,比諸葛亮還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