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十六章 無間道

第一百十六章無間道  皇宮內一片陰云密布的時候,一個宮女提著一個錦袋,來到提象門前。

  看到幾十個羽林軍士兵在拱衛著,她小心地說道:“各位軍爺,奴婢叫江彩兒,是尚衣局的,前來給公主殿下送前段時間訂做的衣服,請麻煩軍爺通稟一下。”

  說著將錦袋在手上舉了舉,里面還露出一件白裘皮大衣的袍角。

  這是上官小婉的無奈之舉,因為韋氏可能準備動手了,怕李裹兒亂了她的計劃,后來又將李裹兒遷到了上陽宮。

  還有一點,李裹兒得勢時,許多奴才前來投奔,甚至有許多大臣都向她卑躬屈膝,巴結諂媚。但她的才能有限,更沒有識人本珈,這些人都是風一吹兩面倒的小人。

  當王畫出現在鄯州,讓韋氏將李裹兒半禁閉起來,這些人開始離開李裹兒。

  但這想法是錯誤的,實際上這時候李顯夫婦還十分痛愛這個女兒。第一因為感覺虧欠了李裹兒,第二在李顯幾個女兒中,李裹兒雖然出生時吃了辛苦,可是最漂亮。

  之所以限制了她一些自由,是怕被王畫蠱惑。

  可這些人都是鼠目寸光之輩,察覺不出來這中間細微的分別。只有到了鄭愔與崔湜這些拍馬屁的大師手,他們才能意會。卻沒有想到后來,李裹兒為了感謝他們,居然主動對他們營救。

  到了李顯與韋氏翻目成仇的時候,因為李裹兒站在李顯一邊,再次讓韋氏失望。就是到這地步,韋氏雖然惱火,可心里面還是有些喜愛。

  但這時候,喜愛程度很低了,大多數是利用她拉攏或者牽制王畫的。

  因此,她派人將李裹兒身邊的太監與宮女大肆格殺,現在李裹兒身邊所剩下的親信瘳瘳無幾。

  上官婉兒十分害怕,怕李裹兒知道李顯身死,鬧將起來,如果鬧過了火,為了掩人耳目。連李顯都敢擊殺,況且是李裹兒。

  可是通知也沒有辦法通知,于是想到了江彩兒。

  這是尚衣局的一個宮女,手很巧,做的衣服很精致。上官婉兒因為愛俏,所以經常制一些新衣,也認識了這個宮女。后來這個宮女家中出了一點事,上官小婉還伸出援助之手,這個宮女人也很機靈,漸漸成了上官婉兒的親信。

  但上官小婉一直沒有將她收到身邊,主要是放在尚衣局做耳目的。宮中其他地方,還有幾個象江彩兒這樣的宮女,都是她的親信。

  上官小婉是在賭李裹兒的悟性。

  沒有辦法進上陽宮,只好喊了江彩兒前來,打著送衣服的口號。

  因為上官小婉還曾向李裹兒推薦過江彩兒,讓她替李裹兒做過衣服,同時李裹兒也知道上官小婉與這個宮女關系不薄。

  至于有沒有送衣服這回事?肯定沒有。如果李裹兒一時糊涂,說一句我沒有訂做衣服,事情就有些麻煩了。或者說一句,遞進來吧,人不放進去,還等于沒有用。

  江彩兒站在提象門前,心中忐忑不安地等著。

  其實她心中很害怕。

  另一邊上官小婉心中也十分害怕,這個時間是她刻意挑選的,韋氏秘不發喪,也瞞了李裹兒,但今天向各位宰相宣布此事,韋氏將注意力集中到了皇宮,對上陽宮稍微有些放松。實際上是上官婉兒的心理作用,上陽宮該松還是該松,該緊還是該緊。當然,如果李裹兒大吵大鬧,則是另外一回事。

  一會兒兩個太監走了過來,一個太監辨認了一下,又將她帶過來的錦袋打開,甚至將衣服全部拿出來仔細地看了一下,當看到一件薄白色透明縷衣,還發出猥瑣的笑容,然后手一揮,才放她進去。

  到了觀風殿,李裹兒立即用了試衣之名,將江彩兒喊進房間里。

  她盯著江彩兒說道:“你是什么人?我是什么時候讓你送衣服來的?”

  “公主殿下,奴婢是昭容派來送風報信的。”

  李裹兒松了一口氣,又問道:“外面發生了什么事?”

  “啟稟殿下,皇上駕崩了。”

  李裹兒一聽嘴就張了起來,也不知她是要喊叫,還是想罵人,江彩兒不顧自己卑賤的身份,立即撲上去,將李裹兒的嘴捂了起來,說道:“公主啊,冷靜,不但關系到你的生命,還關系奴婢的生命,上官昭容的生命,甚至小殿下的生命。”

  李裹兒這才冷靜下來,眼角流出淚花,低聲地抽泣,一邊問道:“這是什么時候發生的事?”

  “奴婢也不知道,只知道前些天宮城一直戒備森嚴,據御醫說皇上是犯了心病駕崩的。但是御醫也讓皇后用了沒有將皇上照顧好的理由,給全部殺了。連宋璟宋相公,也因為淡淡質疑一句,就讓皇后命人將他抓進大理寺。所以昭容冒死托奴婢前來,通知殿下,這時候一定千萬要小心啊。”

  李裹兒不答話,只是抽泣。

  江彩兒又說道:“公主啊,昭容托奴婢還帶了一句話,問你可知道為什么皇后將你安排在觀風殿?”

  李裹兒搖了搖頭。

  “觀風殿是上陽宮最綺麗雄偉的大殿,昔日高宗皇上與太后常在此聽政。之所以將公主關在觀風殿,是進一步,可以讓公主以后稟承大統,退可以罷黜,甚至是其他的結果。”

  上陽宮是在唐高宗時修建的。原來高宗與武則天幸洛陽新落成的高山宿羽二宮,但登臨時高宗感到不美,于是讓司農卿韋機營造一座新的宮殿,與高山宿羽二宮相印成趣,又與宮城正好聯在一起,出入方便。

  韋機領命而去,很快修好,窮盡奢侈,除了豪華的上陽宮,還在西北修了上清觀,隔著谷水,又修了西上陽宮,虹橋跨谷,以通往來。宮內又引谷洛二水,沿洛水建有延亙一里的曲折長廊,雕飾華麗,遠遠就可以看見。

  但韋機用去不少錢,于是劉仁軌對當時的御史狄仁杰說,古代池榭皆在深宮,勿讓外人得見,怕誤傷百姓之心,韋機卻列岸修廊,這哪里是致君于堯舜之意啊。狄仁杰彈劾韋機yin皇帝行奢侈之風,韋機因此被罷官。

  但真正奢侈的地方不是這個長廊,也不是跨河石橋,卻是觀風殿,附近有浴日樓,臨著洛水,有七寶閣,殿內也有麗春臺、耀掌亭、九洲亭。樓宇高大壯麗,風景優美,因此,唐高宗與武則天經常在此聽政。

  江彩兒這句話,不是她想出來的,而是上官婉兒說出來的。

  現在韋氏還需要安撫王畫,李裹兒是必不可少的棋子。只有她順利完成權利過渡,雖然王畫會很頭痛,可是她擁有整個唐朝,也不用對一個臣子低三下四了。那時候才是進可以拉撫,退可以掰手腕的時候。

  再說,她想即位大統,也要尋找接替人,可她只有兩個女兒,長寧公主資質本庸,與李顯相仿佛,所以也不是好的接替人。那么只剩下李裹兒稍稍讓她放心一點。

  但她現在五十歲不到,如果李裹兒妨礙了她的節奏,也不是沒有選擇,李裹兒的兒子,長寧公主的后代,她都可以再選擇一個佼佼者出來,繼承她的血統。

  那么既然能向李顯舉起屠刀,也能向李裹兒舉起屠刀。

  這個道理,上官小婉沒有向江彩兒說,不過以李裹兒智慧,這一點還是能明白的。

  江彩兒不知道這中間的關節,她又說道:“昭容又說了,當前最要緊的,是安全第一。公主如果以后接到通知時,一定要哀怒而不激憤,憂傷而不怨恚。表現自然,過皇后會疑,流露真情,皇后更加動殺機。公主啊,你不知道,這幾天,皇宮里秘密殺死了許多內侍還有宮女,現在沒有一個人敢說話。”

  李裹兒用手帕擦了擦淚水,說道:“孤知道了,昭容有沒有說起西北王畫?”

  江彩兒搖了搖頭,她說道:“前一段時間,皇后曾經派人到西北與王畫議你與他的親事,宮中傳得紛紛揚揚。但昭容沒有說。這件事發作突然,就連幾位宰相都無半點消息,想來王大總管在西北,同樣也不知道消息。不過奴婢相信王總管如果知道這件事,一定率兵前來洛陽營救殿下母子的。”

  李裹兒揮了揮手說:“你去吧。”

  那有這個宮女想得簡單,從西北到洛陽,要經過許多州縣關卡,如果王畫出兵,沒有一年半載根本完成不了。

  江彩兒立即起身退了出去。

  李裹兒再次伏在床上哭泣起來。

  韋氏在殿外站了一會兒,再次進殿,任命刑部尚書裴談、工部尚書張錫為同中書門下三品,擔任東都留守。又任命吏部尚書、中書侍郎岑羲,以及將崔湜重新從襄州召回來,擔任吏部侍郎,他們三人為同平章事。

  這五人皆是她的心腹,有了這五人再加上四韋拍門,幾乎所有宰相,全部被她掌控。

  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正在起草遺詔,聽到這個任命,皆是一愣。

  上官小婉心亂如麻,韋氏動作很快,顯然是謀劃已久,五萬大軍將洛陽拱備得戒衛森嚴,再加相朝堂也被她控制起來。

  雖然知道王畫有可能早為今天的局面,做了一些布置,然而上官小婉卻十分擔心。

  王畫不缺兵不缺將,甚至現在不缺糧食,不缺物資。然而王畫缺少一樣最重要的東西,大義。

  神龍政變時,李顯李旦聯手逼宮,當時血營只有幾千大軍,然而從綏州出發,一路勢如破竹,一直到了洛陽城下,除了李多祚率軍一戰外,沒有一個敢出兵反抗。

  可到了今年出兵長安,雖然戰績輝煌,然而損傷慘重,如果不是用了降卒做了炮灰,損失更大。

  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大義,那時候他出兵為了太后,打著勤王的旗號,各地官員有許多還深受武則天的恩惠,所以勢如破竹。

  現在李重茂身在皇宮,李重福讓薛思簡率兵看押起來,另一個正統李旦,李隆基去靈州,上官小婉不知道,但能看到太平公主眼中的擔憂,如果王畫與他們開始聯手,太平公主心中就會有底氣。

  但這樣一來,上官小婉不知道王畫打什么主意了。

  至于兵發洛陽,如果沒有大義在手,多半結果是魚死網破結局。

  正在她心事重重的時候,太平公主說道:“昭容,這個時期是大唐江山生死垂亡之秋,望昭容相助。”

  說著深深一揖。

  上官小婉心中苦笑,心想,我也是自身難顧,怎么幫助你們。但為了后路著想,她還是留下了一絲情份,立溫王李重茂為太子,韋皇后主持政事,相王李旦參謀政事。

  寫完了遺詔,帶回宮中。

  韋氏看著這份遺詔,用懷疑的眼神盯著上官小婉。

  上官小婉硬著頭皮問道:“皇后,可有不滿意的地方?”

  “為什么不立裹兒?”

  “皇后,萬萬不可,現在公主怨氣未散,就是立她為皇太女,她也未必會授。而是正統深入人心,如果立公主為皇太女,恐有多變。只有皇后完成政權交替,如果更改,也不嫌晚。就象太后立先皇,再立相王為帝,可是立扶立黜。無他,國家在手中耳。”

  “就算你說得有理,為什么要讓相王參謀政事?”

  “皇后,這個更重要。皇上剛剛駕崩,人心浮亂,在百姓心中,李氏還是正統基石,給些虛名,以從人望。”

  韋氏坐在椅上,沉思了一會,想想也是。

  其實主要是上官小婉本人,這些年,她為韋氏作詩寫文章,讓韋氏好夸耀自己的才氣。平時對自己也十分恭賀,還替韋氏做了不少事情。

  在文武百官心中,上官小婉是韋氏手下得力大將。

  以前如此,現在自己將政權掌控,上官小婉更不會背叛自己。

  想到這一點,這才相信了上官小婉的理由。

  她說道:“就按照你的遺詔卻頒布天下吧。”

  “是,謹遵圣命。”上官小婉說完后,退了出去。

  可是她的后背早驚出一身冷汗,一陣北風吹來,她不由地打了一個寒戰。

  但看到這份遺詔后,紀處訥等人在韋溫面前進獻讒言,說道:“相王輔政在道理上說不通,帝少而叔壯,主次顛倒不清。再說,相王與皇后是叔嫂關系,不應互相問候,兩人在一起處理政務時,又如何執行禮的規定?”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們敏銳地看到了這是一個漏洞。

  畢竟韋氏是一個女子,在守喪期間,地位十分尊貴,不能拋頭露面,但相王不同,這個人本來心智深沉,如果給了他參謀政事的權利,恐有多變。

  當然,他們也知道這份遺詔是太平公主與上官小婉共同起草的。

  但認為是上官小婉失誤導致的,或者受了太平公主誤導,疏忽了這一點。

  畢竟上官小婉只有一個女流之輩,這些勾心斗角,可不是寫兩首嫵媚的小詩就能寫出來的。

  于是韋溫等人率宰相一道上表,請求韋皇后臨朝主持政事,免去相王李旦參謀政事的職務。

  老好人蘇瓌奇怪地問了一句:“先帝的遺詔怎么可以隨意更改呢?”

  雖然這份遺詔不真正是李顯寫的,可是已經起草頒布出來,這樣改動,按照儀制是不對的。

  當然,他蒙在谷里,并不知道其中的內幕。

  聽到蘇瓌的質疑,韋溫等人大怒,立即開始向他斥責。

  看到這幾十個大佬在怒氣沖沖的責問,老蘇終于醒悟,他吶吶地說道:“如果你們改就改吧。”

  各位大爺,算你們狠。咱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于是太平公主與李旦再次被澆了一盆冷水,李旦從參謀政事變成了太子太師這個虛職。

  處理完遺詔之事,就是審訊宋璟,但大理寺中有杜暹為大理丞,王志愔是大理寺正卿,宋璟不但沒有吃苦,反而在牢房里吃香的,喝辣的。只不過宋璟氣憤之下,什么也吃不下去。

  “審訊”了數天,朝中大局定了下來。

  韋氏將李顯的梓宮(靈柩)運到明堂,召集文武百官正式公布李顯駕崩的消息。韋氏自己臨朝攝政,大赦天下囚徒,改年號為唐隆。也許上官小婉的話起了作用,再撥李顯為太尉,改封雍王李守禮為豳王,改封壽春王李成器為宋王,官爵顯赫,可都是虛職。

  又讓韋溫總管朝廷內外守捉兵馬事務,這才是真正的實權。

  然后讓李重茂即位,尊韋氏為皇太后,立李重茂妃陸氏為皇后。

  再次讓紀處訥持節巡撫關內道,岑羲河南道,張嘉福河北道。巡視是假的,是察看地方官員動向,震攝天下的。

  王志愔這才上書,宋璟無罪。

  韋氏一聽火了,什么叫無罪?立即將王志愔貶到山東萊州文登縣,做了一個小小的縣令,而且都跑到海邊去了,離京城十分遙遠。杜暹更慘,貶到三峽夔州奉節縣,做了一個小小的縣尉。

  貶去了這兩人,遷太仆丞李俊為大理寺正卿。

  大宋的好日子到頭了,每天都飽受著嚴刑拷打。

  這讓蕭至忠很擔心,盡管宋璟那四炮,也將他轟擊了,可這是一個直臣,讓蕭至忠十分敬佩。

  可是要李俊酷刑之下,大宋再硬氣,早遲也會承受不住,讓李俊得到逼供,一旦大宋承認一些子虛烏有的罪名,只有死路一條了。

  于是對韋氏說道:“皇后,宋璟一案,到此了結吧。宋璟只是一個文人,迂腐不可開化,留下他無傷大雅。殺了他,反而讓天下百姓誤解。況且他與西北王畫十分交善。”

  前面都是廢話,關健是后面一句,韋氏在簾后才恍然想起來,這十幾天來,只顧著安頓朝堂,都忘記了這頭西北虎。

  [奉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