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皇袍加身

第一百四十二章皇袍加身  雖然這一次自己將教民全部撤退,將沐孜李的力量全部切斷。(頂點)但沐孜李不是別人,她本來心志堅定,聰明能干,能讓她感到為難的事,非同小可。

  可是沐孜李始究沒有說出來。

  王畫也沒有問。

  他與這個世界的人思想觀念是兩樣的,即使是自己的妻子,他也絕對尊重她的私隱。

  而且在幾個女子當中,他最相信的就是沐孜李,無他。李持盈不要說了,她背后有皇帝皇太子撐腰,就是李裹兒沒落了,她還是皇室成員。李雪君同樣有一個財力雄厚的娘家,王涵的娘家卻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名門望族,就是李紅,還有一個兄弟。

  但是沐孜李呢,除了自己外,再無其他一個親人了。自己榮,沐孜李就榮,自己辱,沐孜李就辱。

  隨后李成器在靈州呆了三天,到處轉了一下。

  讓他感到驚訝,去年來過一次,但不到一年時間里,靈州再一次發展。比如從百姓的穿著,還有從靈州城外,涌出了大片作坊,都可以看出來。甚至原來的靈州城已經住不下現在的百姓,許多百姓在城外蓋起了房屋。而且連一個城郭都沒有。這也是一種自信。

  李成器甚至想到了一件事,如果讓王畫順著唐朝周邊地區調動一下,比如在西北呆幾年,再到西南呆幾年,或者到北方呆幾年。唐朝這些個貧困地區說不定全部解決了。

  這個想法不無道理。

  畢竟現在的官員一方面貪污,另一方面還瞧不起商人。因此對商貿不熟悉,所以導致邊境最窮,最混亂。實際上這是錯誤的治理方法。

  南方有大海,西北有絲綢之路。但北方也有突厥人,這可以通過兩國貨物交換拉動經濟發展,互補有無。西南亦是如此,當然西南治理更難,畢竟山林成了最大的阻力。但絕對不會象現在這樣。

  可是問題是唐朝現在能用得起王畫么?

  就是用得起,敢不敢用,如何用?

  三天后他比較滿意地離開了。

  王畫將精力再次放在九州之鼎上,現有的瓷器技術一一攻克。這讓王畫感慨人多就是力量大,就是主意多。集思廣成,這是這一次攻克各種技術難度的主要原因。

  接下來王畫除了監督制鼎外,還將精力投入到四樣瓷器當中。

  骨瓷,這是唯一西方人燒制的瓷器。

  中國的瓷器傳到歐洲后,被若為寶貝。象現在王畫手中,原來江南幾座瓷窯燒出來的高檔瓷器,出口到歐洲,甚至能換回等量的黃金。在歷史上震撼也不低,特別是一件瓷器,也就是接下來王畫所要燒制的瓷器,薄胎瓷。

歐洲人形容比紙還薄,比牛奶還要白,比玻璃還要透。這多少有點夸張。這樣的薄瓷在當時歐洲是什么價值,一件瓷器能換回一支軍隊  無利不起早,在這種巨利下,歐洲人也開始仿制中國的瓷器,但一直沒有成功,直到現代技術發達,才開始燒出中國的各色瓷器。可在原來沒有辦法,不過沒有想到,在這種研究中,一件意外的事發生了。

  英國人威廉華爾森在陶土中加入骨粉,出現了一種新的瓷器,這種瓷器就是骨瓷。

  與薄胎瓷相比,它有許多缺點,第一厚度無法降低下來,直到技術革新的現代,也很難達到一到兩毫米,而上等的薄胎瓷厚度不到半毫米。第二它色調中略有偏紅,無法實現真正高白的色彩。第三因為要加入大量骨粉,就算骨頭不要錢吧,但在古代將骨頭磨碎是何等的艱難。因此成本巨大。

  后來,骨瓷價格比中國各種瓷器普遍都高得多。造成這原因,第一是國家落后,西方國家先進,沒有辦法了,人家先進,人家的東西就是好的。還有就是骨瓷是英國皇家貴族專用瓷,捧起來它的價格。當然它本身也有許多優點。

  第一就是瓷質細膩通透,器型典雅,彩面潤澤,花面艷麗。第二不含鉛與鎘,算是環保瓷器。第三就是瓷質輕巧結實堅硬,是日常瓷器的兩倍,不容易磨損與破裂。

  為什么要讓西方人先燒出來呢?

  加上它確實是一種優秀的瓷器,抱著這種心理,王畫打算將它就這個機會研究出來,并且作為八十一幅圖案原材實之一。

  配方他記得,原來就燒過,骨灰與瓷石、粘土比例是50:25:25。

  但不是記得這個比例,馬上就能燒制出來。還需要反復的研制。在眾多幫手的幫助下,這種瓷器技術漸漸成熟。

  然后就到了第二種瓷器,貝瓷。嚴格來說它與第三種瓷器珍珠瓷都屬于骨瓷,是骨瓷中最高端的瓷器。貝質瓷彩是用高白泥高白釉與貝殼粉燒制的。白度、透明度與光澤度,優于其他各色瓷器,是世界上最好的瓷種之一。而且也是唯一能適合微波爐使用的瓷器。

  另一種珍珠就是在燒瓷時加入珍珠,珍珠的許多成份與貝殼接近,但比貝瓷色彩更富有神彩。但珍珠瓷又可以劃為寶燒瓷一類,也就是將金銀、珍珠、瑪瑙摻入瓷胎,在中國明代就人這么玩過。甚至不計成本,將紅寶石打成粉末,加入瓷胎中燒瓷。

  對這個燒瓷方法,王畫就無語了。

  這兩種瓷器美則美矣,可因為成本太高,一直沒有工業化生產。

  不過王畫只打算燒出一幅瓷畫,畢竟是用在九州之鼎上,也不算是奢侈。

  但王畫并沒有對這三種瓷器抱著太尊敬的味道。倒是最后一種瓷器,讓他很用心,這就是薄胎瓷。

  薄胎瓷又稱脫胎瓷,蛋殼瓷。始出于北宋的影青瓷,因為它的薄輕,所以文人用了一句“只恐風吹去,還愁日覓銷”來形容它。到了明代,一個自號壺隱老人,名叫昊十九的制瓷大師制出了一個卵幕杯,一個杯重四十八之一舊市兩,也就是一克不到,可想它的薄輕程度。

  正因為這種薄、輕、透、亮,所以到了歐洲一件瓷器能換回一支軍隊。

  但這種瓷器工藝十分復雜,一共四十多道工藝,三次燒成,其中利坯工藝從精修到細修、精修就要經過反復上百次的修琢,才能將二三毫米的精坯修成半毫米的薄坯。就是這樣的薄坯,還能在上面描繪青花紋樣,或者描繪粉彩紋樣。

  王畫以前一直想制作,第一工藝沒有成熟,第二釉料沒有找齊全,第三沒有那么多熟練的工人替他打下手。

  現在這些頭痛的問題全部一一解決了,因此,王畫將這份心思再次涌起來。

  可這種瓷器,純粹是為了賞玩,作為鼎器上的瓷圖,不是很適合。

  當然,他也不可能埋頭于瓷器當中,整個鼎器是最重要的。盡管這件薄胎瓷燒成以后,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瓷。

  但它始終是一件工藝品,沒有鼎器的象征意義。

  因此,他每天都要花上一大半時間在各個作坊奔走。

  幾個月下來,幾千名學徒也漸漸熟練起來,這提高了效率。

  實際上這一次學徒,除了來自西北與大洋洲的,后來各大世家,以及商人,又再次充塞了幾千人進去。王畫不同意,這些人說道,不要王畫提供報酬,其他連這些學徒吃喝穿住都是他們自己拿錢出來補貼。

  這個目的不是為了巴結王畫,而是為了想學到手藝。

  王畫無奈,只好答應下來。不但是他們,自己同樣存在著私心,比如大洋洲,調來許多聰明伶俐的小伙子,不過與瓷器無關,主要就是金銀器。

  畢竟無論是大洋洲,或者是更遠的南美洲,有許多寶石礦藏。但作為原材料的產地,與加工業,孰輕孰重,王畫是知道的。就象非洲產鉆石,有沒有給當在地人帶來富裕?沒有,反而帶來了戰亂。可是其中最大的利潤獲得者,比如荷蘭等國家,反而平安無事。

  出口原料不是長久之計,出口成品,才是正途。

  但這些學徒的容納,使得參加制鼎的人員逼近了兩萬人。

  可李成器一走,大鳳與三鳳一道到來,她們也是特地前來探望的。

  王畫見到她們打趣道:“我還以為你們有了郎君,就忘記娘家了。”

  這是開玩笑的,這時候的女子嚴格地把持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一觀念。

  當然,某些人家除外。

  她們出嫁了,只好在夫家相夫教子,不但是她們,就是王涵她們,在娘家與自己發生沖突時,也只是想辦法調解,但沒有為了娘家,不顧自己的利益。對大鳳與三鳳,王畫一直沒有強求,就是在最危險的時候,她們不愿意離開長安,王畫也在一直遷就。

  誰知道大鳳與三鳳聽了,卻有些羞愧。

  王畫不敢開玩笑了,現在無論張九齡與嚴挺之,與自己理念不同,她們在中間也很難做人。

  進了府中,兩人立即開心起來。畢竟從王家出來的,且不說王畫現在創出若大的基業,就是王畫本人,也有了五男二女。雖然這時候有了孩子,就未必能平安長大成人了,這個成活率不足三分之二。但這么多孩子了,王家再也不會象以前那樣門單勢弱。

  既然她們來了,王畫留下她們,多待了幾天。

  可沒有想到過了幾天后,蕭亞軒親自來到靈州。

  見到蕭亞軒,王畫很驚訝。就是他為了李紅生下孩子,也不應當來到靈州。現在一批批教民正向大洋洲以及南洋諸島轉移,事務繁忙,怎么來到靈州了。

  王畫隱隱感到有了不好的事情發生。

  寒喧了幾句,將蕭亞軒接進屋子中來。

  蕭亞軒就說了一件事,自從去年王畫與朝廷搭成和解,并且幫助李隆基誅殺諸韋,不久后王畫會親自來到大洋洲的事,傳到了大洋洲。后來李裹兒三人與李重俊先后到了大洋洲。

  王畫的父親與李裹兒等人在去年快要過年時,就竄奪著大洋洲諸位管理者,擁立王畫稱帝。

  王畫父親王迤自稱太上皇。

  這時候大鳳與三鳳沒有走,她們也坐在客廳里面,聽到父親要做太上皇,傻眼了。

  王畫也皺起了眉頭。

  蕭亞軒接著說道,因為王畫的種種安派,使蕭亞軒隱約地猜出王畫似乎沒有做皇帝的打算。

  王畫點了一下頭。雖然到現在他還沒有想出很好的解決辦法,但是大洋洲是有意扶持著,不使它走向帝制道路。

  一開始管理很松散,家族制的管理方法。當然后來百姓多了起來,一百萬,兩百萬,三百萬,直到去年年底的七百萬之眾,不可能再用家族制度來管理。

  但還是疏散式的管理,派出若干親信,管理各地。也不是擁有很大權利,各地百姓也派出自己的代表,兩下議商,共同將事務處理。封建制加上民主議會制,只是享有這個制度的只是唐人,其他種族有,極少,都是死忠,或者立過大功的種族里的一個個部落。

  最主要現在遷移過去的,都是苦哈哈的百姓,容易滿足。加上最早一批前往大洋洲是王畫手下的心腹,他們也成了大洋洲權利的核心成員。因此沒有出大漏子。

  特別是各個島嶼上,他們與外界溝通只有靠船,而船只被王畫牢牢控制起來,因此除了土著人與奴隸外,也沒有人產生野心,反叛獨立的什么。

  后來王畫見到百姓多了,再次擴大了議會的權利。不過選出來的代表是德高望重的人,而且年齡不能低于四十歲。這是避免另一個問題的,畢竟遷過去的百姓以下層百姓為主,又沒有一個完善的律法,有時想動不動用拳頭解決問題。但管理一片地區,不是拳頭就能擺平的,這需要智慧與才德。

  所以蕭亞軒就說了一句公正的話,先稟報王畫。

  但這時候王迤的那個美妾黛兒說話了,她說道:“二郎性格疏淡,如果稟報了,他反而會不同意。不如先斬后奏。”

  王畫抹了一把汗,這還成了皇袍加身的翻版不成?

  這一句話說出來,不但得到大多數人同意,包括回到大洋洲的陸二狗在內。

  王迤是王畫的父親,李裹兒雖然沒有與王畫成親,可都知道她與王畫的關系,還有才到大洋洲的上官婉兒,一張利舌,讓宋問與蕭亞軒兩人無法反駁。

  在這幾人哄抬下,蕭亞軒與宋問權利立即被駕空。

  現在大洋洲的主要事務,變成了王迤與李裹兒還有上官婉兒這三駕馬車。王迤自己沒有什么主見,但他身后還有那個小妾。這個女人原來蕭亞軒他們都要不知道,才到大洋洲十分安份守己。現在走出了前臺,才知道這個女人心智深沉到了極點。

  三個女子一臺戲,蕭亞軒與宋問一看無奈了,只好悄悄讓蕭亞軒來到靈州,向王畫求急。真悄悄而來,否則他們都擔心會有生命危險。

  王畫說道:“不急,我來想想辦法。”

  不過他臉色不是很好看。現在帝制深入人心,所以王畫慢慢用這種粗放式的管理制度,漸漸從家長制到議會制過渡。不是他馬上采用議會制,而是讓百姓切身感到能有一個當家作主的機會。

  這份草圖剛剛構畫,而且效果也不錯。但一旦帝制恢復,再想重新構畫回來,就會發生嚴重的動蕩。

  他低著頭,正想一個問題。

  這件事總有一個始作俑者,肯定與自己那個老子無關,他好象還沒有那么大的雄心壯志。

  那么是誰?李裹兒?也不大象,她還沒有從陣痛中走出來,應當在自己這幾年有意的教導下,她對權利的野心沒有歷史上的那個安樂公主重了。不然韋氏多次表態立她為皇太女,她都沒有妥協。

  不過為了自己,她很容易被人蠱惑。

  或者是上官婉兒?這似乎還真有這個可能,擁帝之功,自己沒有將它看得那么重,可是在這時代,是一份極大的功勞。

  難道是她嗎?如果這上官婉兒,這就讓自己十分失望了。

  或者是那個黛姨?她真有這么深的城府?

  但不管是這兩個人中間的誰,都讓王畫十分不快。現在自己必須還得一年多才能回去,第一是九州之鼎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自己一離開,整個就停了下來。

  第二還有西北許多要求離開的百姓沒有處理。第三,虔化門政變還沒有發生,不為太平公主,只為武崇寧在王畫離開長安時,垂淚一瞥。但她是躲藏在人群后面,當時場面十分嘈雜,許多人為太平公主昵的舉動震驚,沒有人注意。還是王畫上了戰馬才看到的。就為了這一眼,王畫打算救她一命。為此,他已經做下了許多秘密的布置。

  因此,自己必須等待,留在西北不能離開。

  他心里說了一聲,不省事啊。

  這時候,沐孜李開了口,說道:“二郎,大不了你就稱帝是了,大洋洲本來就是你的。”

  “稱帝啊?你知道漢獻帝劉協的后人在哪里?曹操、孫權、劉備的后人在哪里?十六國的諸位君王的后人在哪里?南北朝各國君王的后人在哪里,秦始皇氣壯山河,一統天下,他的后人又在哪里?如果稱帝后,一百年或者兩百年后,我們子孫又如何呢?”

  沐孜李還要說話。

  王畫又說道:“還有,這幾年朝堂動蕩,難道還沒有讓你醒悟嗎?太后的武家,有沒有了昔日的風光?韋家呢?再說裹兒當初身為天下第一公主,今天又到了什么地步?有沒有結束?還沒有結束”

  這一句話讓沐孜李無言以對。

  王畫轉過頭來,對蕭亞軒說道:“這件事你做得很好。”

  “不敢,我與宋問也不是反對你稱帝。這片地方確實是你創下的。”

  一句話說得王畫哭笑不得。

  蕭亞軒又說道:“但這件事第一是你似乎很反對,就是稱帝,這么大一件事,也要經過你同意。而且我與宋問最擔心的不是稱帝,而是害怕此事被人利用。”

  “利用?”王畫再一次變了臉色。

  他的根本不是西北,而是大洋洲,那一個有膽量居然將手伸到了大洋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