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兩百一十五章 諸位將軍怕了?

  當先策馬而立的黑衣騎士聽到自己身后的三聲悲鳴,敏銳的感覺到自己胯下的戰馬也是搖搖欲墜,似乎下一刻就要如那三匹戰馬一般倒斃。

  城墻下的連續三聲的戰馬悲鳴聲,讓城頭上的豹眼將領心中一凜。下一刻,不待黑衣人再次開口,大聲命令道:“來兩隊人隨本將出城,其余人等待本將出城之后立刻關上城門。”

  “喏!”

  城墻上的九原軍兵卒聽到這豹眼將領的命令沒有遲疑,轟然應道。

  兩刻鐘之后,一只信鷹、五只信鴿同時自九原城幕府中撲扇著翅膀撲入漆黑的夜空中。信鷹是稟報給咸陽的二世皇帝的,五只信鴿一只追趕正順著九原到咸陽的馳道回返咸陽的蒙毅的,另外四只則是分別飛往北地、隴西、云中、雁門四個郡。

  這次最先探查到匈奴大軍南下的正是龍衛。

  從冒頓縱兵劫掠遼東和遼西數郡之后,胡亥就已經命九原軍斥候和龍衛紛紛深入草原深處探查匈奴人的情報。不過九原軍斥候一般都是前出九原城兩百余里,這個范圍已經足夠對九原軍做出預警。

  龍衛之所以進入大草原,真正所為并不是為了刺探匈奴蠻夷的軍情,而是為了測繪出詳細的草原深處的地圖。哪里有水源,哪里有匈奴蠻夷的牧群,等等一切都是龍衛死士該做的。

  一百人的龍衛死士分成二十組,五人一組紛紛深入到陰山以北匈奴人的領地、北地以西原本屬于月氏人的領地以及隴西以西羌族人的領地秘密測繪詳細的地圖。為將來大秦北上和西出做好必要的準備。

  畢竟茫茫草原以及隴西以西的廣袤土地,由于太過荒蕪,大秦根本屑于去占領這些完全被羌族、月氏等眾多蠻夷占據的貧瘠之地。更談不上對地形有多少了解了。

  但是胡亥卻很清楚,如果自己要提前完成后世華夏舊有的版圖,必須提早謀劃。而這些很少有秦人涉及的荒蕪之地的詳細地圖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胡亥可不想因為地理問題。讓大秦兵卒的鮮血白流。

  第十尉丁字三號這一組,正是進入陰山以北以西之地測繪地圖的一組龍衛。

  茫茫大草原上,冒頓五十萬控弦之士如同蝗蟲般鋪天蓋地而來。陰山以北的大草原上并不是所有的部族都是匈奴人,這其中還有眾多心向大秦或者可以說是心向打敗兇殘的匈奴人的九原候蒙恬的異族人。

  原本匈奴人肆虐的時候,這些異族小部落只敢在九原城蒙恬的庇佑下才能生存,平時游牧所在也大多都是九原郡境內的河南地以及河套平原等地。

  大秦本就有善秦之功,真正的做到了海納百川。任何人只要心向大秦都可以得到大秦的庇護,異族也不例外。所以匈奴人向往了無數年的河套平原反而成全了這些投靠大秦的小部落。

  不過九原、隴西、云中、雁門等數郡都有大秦專門的養馬場。這些養馬場都是這數郡中水草最為豐美之地。那些投靠大秦的小部落自然不可能同大秦放牧軍馬之地爭搶。

  所以在蒙恬徹底的將頭曼單于的五十萬匈奴控弦之士擊敗之后。狼狽逃回狼居胥山的匈奴人基本上已經在陰山附近五百里絕跡了,即便有匈奴人放牧,也最多都是很小的部落而已。

  畢竟大的部落在草原上很容易被大秦的斥候盯上,一旦被大秦的斥候盯上,那就意味著身死族滅。在流了無數的鮮血之后,匈奴人的大部落一直在往陰山北部草原更深處遷徙。而小部落則可以裝作是投靠大秦的小部落異族。畢竟大秦的斥候肯定不會屠殺善秦的小部落異族。

  隨著危險逝去,慢慢的。原本一直呆在九原軍羽翼下的小部落開始將眼睛盯上了陰山以北那廣袤的豐美草原上。那片無主的草原,又能夠養活多少牛羊,能夠讓自己獲得多少財富?

  ,總是驅使著人們戰勝恐懼,邁向未知。

  此次冒頓大軍突然南下。那些在遠離九原郡之后,在廣袤的陰山以北大草原上放牧的小部落異族盡皆遭受了滅頂之災。

  他們的牛羊成為匈奴人行軍的糧草,他們的女人和財富成為匈奴人的戰利品,他們的身軀被碾碎成肉泥,滋養著這塊在匈奴人看來已經回到狼神懷抱的廣袤草原。

  冒頓大軍所過之處,即便是匈奴人的小部族也同樣被血腥的屠戮的一干二凈。

  第十尉丁字三號五人,正是碰到了倉惶逃往九原的小部落異族才得知匈奴大軍南下的消息。隨后他們甚至為了求證刻意的迎著匈奴大軍南下的路線找了上去。

  當看到那幾乎鋪滿整個草原的無窮無盡的白色大帳時,丁字三號以及他下轄的四個龍衛立刻明白九原軍以及大秦將要同匈奴大軍正式的開始碰撞了。

  所以他們五人在搶了幾匹戰馬后,一直從草原深處奔到九原城,正是為了向九原軍以及皇帝稟報匈奴大軍南下的消息。

  雖然不知道匈奴人到底此次來了多少控弦之士,但是光是那幾乎將整個大草原都遮蓋的無數帳篷,告訴丁字三號,匈奴人至少應該有不下三十萬大軍。

  顯然他還是嘀咕了冒頓這個絕代梟雄的魄力以及匈奴人對河套平原的渴望了。

  冒頓此次南下控弦之士統共有近五十萬余萬人,當然這其中還不算上隨軍負責放牧牛羊群的匈奴老弱以及月氏、羌族甚至大秦的奴隸。

  五十萬大軍中,真正算的上匈奴人的精銳只有二十萬人。剩下的三十萬人緊接是冒頓收服的東胡人組成的大軍。冒頓此戰幾乎將整個東胡一族百余萬人的青壯一次性給抽調空了。

  只要高過馬背的男丁盡皆被冒頓征召進入此次南下的大軍中。如今留在狼居胥山匈奴一族圣地周圍數百里方圓內的東胡族人大多都是老弱婦孺。

  匈奴人的四十萬控弦之士,冒頓留下了二十萬來控制和看守這些已經成為匈奴一族附庸和奴隸的東胡人。再加上百余萬的匈奴人,足夠壓制住那些已經沒有了青壯保護的東胡人。

  冒頓此次南下同樣也是一箭雙雕。他顯然是想利用這東胡一族最后的三十余萬青壯來充作炮灰了。當秦軍同這些東胡族人殺的差不多的時候,才會是他匈奴一族的二郎們出場的時候。

  此戰過后,東胡族人的青壯保守估計至少要折損個七八成,那個時候僅剩下老弱婦孺的東胡一族,只需經過短短幾年的教化,等到那些孩童長大,就能夠徹底的融入到匈奴一族中,而不會再生出反抗之心。

  九原城幕府,沒有人懷疑龍衛丁字三號所說的話。龍衛的腰牌所有九原軍的將領基本上是天天見到。尚坊特制的龍衛以及黑冰臺的腰牌別人仿冒不了,也無法仿冒。

  雖然匈奴大軍南下的消息都已經傳遞了出去,但是九原城幕府中卻陷入了沉寂。當然這沉寂不是害怕匈奴大軍,而是如今的九原城根本是群龍無首啊。

  蒙毅剛剛離開九原城兩天,此刻怕是正在回返咸陽的路途之中。朝中派來接替蒙毅的大將還不知道在哪。如今整個九原城沒有一個人能夠調動分散在云中、雁門以及九原各處的九原軍精銳。幕府中的各級將領能夠調動的也僅僅只能是自己身邊的那數百或者數千的親兵而已。

  沒有皇帝或者是大將軍的命令,九原城將領無論職位高低,只要隨意調動九原城大營中的一兵一卒,都將被視作叛逆,如同造反。

  雖然他們都可以調動九原軍兵卒。但是能調動不代表敢調動。

  謀反,那可是要誅九族的!

  所有人都一籌莫展。

  不調動軍隊的話,如果皇帝的詔令來的太慢匈奴人來的太快,而來替補蒙毅統領九原軍的大將也還沒有到九原的情況下,難道就這樣不采取任何行動任由匈奴人破長城而入,隨意劫掠大秦百姓,長驅直入到九原城下?長城周圍的各個堡寨駐軍極為有限,每個堡寨不過千余人,而且是極為分散,不是等著匈奴人各個擊破么?

  可是如果自作主張調動軍隊的話,在沒有皇帝詔令的情況下,那可是要視同造反誅滅九族的。皇帝在灞上大營犒軍時所做的一切,雖然他們沒有看到,但是自然有相熟的將領會傳信回來。

  顯然,年輕的皇帝陛下在猜忌九原軍亦或是說猜忌九原軍的締造者,大將軍蒙恬。

  如果陛下真的想要除掉大將軍或者說解散結緣軍,那么自己等人一動,豈不是正好讓陛下抓住借口?如果將禍水引到大將軍身上,那他們就是千古罪人了。

  矛盾,真是矛盾之極啊。

  “諸位將軍,快快調兵啊。匈奴人如今怕是距離長城堡寨不足兩百里了。難道諸位將軍怕了匈奴蠻夷不成?”旁邊一直等著一眾九原軍將領調兵遣將的龍衛丁字三號看了半天才發現,這一大堂的各級將領在發出信報之后,竟然是面面相覷的誰都不開口說話。

  連他這個不懂用兵的死士都知道匈奴人突然九原郡內的后果,難道這些將領是被四十萬匈奴人給嚇到了?這就是聞名天下的大秦第一精銳九原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