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1章 還算滿意的交換

  隔日,早起的梁遠面對自己還是一名臨時大學生的事實,不得不繼續去東大裝好學生,已應付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梁海平揣著和梁遠研究出來的提案去找趙鐵民和劉智高。重要/重要/

  盛京路局招待所位于勝利北街和市府大路的交匯處,路局招待所只是名義上叫招待所,實則是一幢七層高鑲嵌著乳白色墻磚的弧型建筑,在八十年代的盛京也算是數得著的高樓大廈了。

  趙鐵民和劉智高在盛京路局視察工作期間,都住在招待所頂層的高等套間里,梁海平走進一樓大堂先給劉智高的秘書王明打了個電話,得知劉、趙兩人都在頂樓的小會議室聊天,和王明打過招呼后,梁海平鉆進大堂右側的電梯。

  所謂的小會議室和后世會所常見的休閑區差不多,沒有會議室那種一本正經的條形長桌和乳白色的寫字板,深紅色的地毯上幾組沙發錯落有致的擺放房間里,靠窗的位置幾盆郁郁蔥蔥的綠色植物剛被澆過水,葉子上的水珠偶爾折射出璀璨的光彩,角落里還有著一個八十年代很少見的立式冷藏柜,透過透明玻璃的柜門,水果、酒水、煙草隱約可見。

  梁海平推開小會議室的門,看到趙鐵民和劉智高正在屋內的沙發上側對而坐,趙鐵民的秘書不在房間里,剛剛接電話的王明拿了一把椅子坐在劉智高的側后方。

  盛京路局局長劉長河沒在房間里。

  “海平過來坐”劉智高坐在沙發上揮了揮手,示意梁海平坐在自己對面的沙發上。

  “今天我們隨便聊聊。沒有上、下級什么的,東北機車廠有什么困難,海平盡管說。”趙鐵民爽朗的說道。

  早在遼東半島號聯調聯試時,幾個人就知道東北機車廠沒想把243型電力機車的技術死死捂住,通過這些天的試探雙方的立場越發接近,剩下的無非是價碼問題而已,對于高級官員來說。收小弟也是一門需要耐心和眼光的事情,雖說兩個人想把東北機車廠拉到自己的陣營里,但也要梁海平可以造就才成。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這句話放在官場也是同樣適用的。

  梁海平想著梁遠昨晚說的:小叔,明兒劉長河要是不在就意味著比較輕松。我們到是可以多提點要求,把事情敲定算了,劉長河要是也在,小叔就要小心些,畢竟我們是劉長河未來政績最大的保證,劉長河若是在場,極有可能表示上邊兩個老家伙沒安好心眼,老劉在鐵道部混一輩子了,這兩個人有什么花花腸子肯定瞞不過他。

  “海平不要有什么顧忌,坦率的說部里這些年對東北機車廠關心的不夠。不過部里有部里的難處,七八年部里曾搞過一個普查,當時報上來的車輛廠大大小小合計一百三十余家,這么多廠子部里不可能都一一保留下來,優化資源勢在必行。否則就是對人民財產的高度不負責任。”劉智高說到這里嘆了口氣。

  八十年代鐵道部還是很積極向上的,后世那種老子在殼里一呆,你愛咋咋地的“王霸”之氣還沒有養成,最起碼人民鐵路為人民是天天掛在嘴邊強調的。

  “對于部里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這些廠子都是當年含辛茹苦建起來的,部里雖然不舍。不過在改革和發展的大勢面前,部里也不能不揮淚斬馬謖,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到幾個條件比較好的廠子上,不過自主發展的廠子中也出現了像東北機車廠這種優秀的代表,證明部里兩條腿走路的政策還是成功的。”

  劉智高說完,身體后仰靠在了沙發背上,看著梁海平。

  “劉部長,趙總師,那我可就直說了”梁海平笑著說道。

  梁海平把技術人員的引進,青藏鐵路招標,大功率交、直流電機研發力量的構建一一說了一遍。

  “海平,東北機車廠是打算在國外引進燃氣輪機技術?”趙鐵民聽梁海平說完,就意識到東北機車廠要求青藏鐵路招標的深層目的。

  梁海平點了點頭說道:“國內沒有這方面的技術,只能在國際上去找。”

  趙鐵民沉吟了片刻說道:“在七八年,部里就發現以現有的工程技術,解決拉薩至格爾木段的施工建設極其困難,青藏高原的凍土和美國阿拉斯加,蘇聯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不同,屬于春化秋凍型,冬季堅固如鋼,春季一灘稀泥。”

  趙鐵民感觸的搖了搖頭,繼續說道:“鐵路路基在高原凍土上根本就站不住,每年開春之后,由于路基變形下沉,鋼軌像麻花一樣被扭成無數段,而且唐古拉山、錫鐵山等地區地震極為頻繁,四級地震家常便飯,五級地震時常發生,每隔幾年還會發生六級以上地震,因此在七九年青藏鐵路的格爾木至西寧段鋪軌之后,整個工程就全線停工了,部里一直在解決高原凍土,橋隧防震這種工程上的難題,直到八三年才把問題部分解決掉,八四年西寧至格爾木段才正式開通營運。”

  “從八四年到現在,凍土問題仍然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東北機車廠若是打算研制進藏的高原機頭,一定要做好長期堅持的心里準備,我估計八、九年后拉格段能復工都算極快的。”

  梁遠若是在現場,一定會對趙鐵民佩服有加,事實上直到新世紀,隨著共和國國力的增強,工程建設技術的大幅進步,在2001年才正式開始了青藏鐵路二期工程建設。

  梁海平到是聽出了趙鐵民的弦外之音,按正常情況八、九年之后,在座的三人肯定都不會在原職不動,像年紀較大的劉智高八、九年之后估計得退二線了。這種超長的研制計劃對梁海平個人絕無半點好處,風險到是不小。

  若不是知道梁遠有把東北機車廠收編的念頭,梁海平是絕對不會研發時間跨度如此長的項目的,不過若是自家企業,時間長點也就無所謂了,反正肉在鍋里,只是早吃晚吃而已。

  經過大半年的現實實例和潛移默化。梁海平壓根就沒想過梁遠有失敗的可能。

  自己侄子的這些小心思,梁海平哪能和趙鐵民一一解釋,不過趙鐵民既然表達了善意。自己也不能視而不見,梁海平想了想說道:“趙總師,說心里話。東北機車廠若是生產電力和內燃機頭底子太薄弱了,將來部里采購機頭時,真沒信心能生產出比大連和株洲廠還好的機車。”

  梁海平不著痕跡的捧了鐵道部一下。

  “由于業務上的往來,東北機車廠同部隊和中國科學院都有著不錯的關系,在上打算燃氣輪機車項目之前,我們曾找過中科院和部隊的相關專家做過技術方面的前瞻性座談,當時還把部里大同車輛廠前些年研制的長征一、二號燃氣輪機車當作案例解析過。”

  “哦,海平快說說”技術出身的趙鐵民興趣大起。

  鐵道部早就認識到燃氣輪機車在青藏鐵路上的牽引優勢,1964年就啟動了長征型燃氣輪機車的研制工作,在東風4型內燃機的基礎上。更換了渦噴發動機改燃氣輪機的動力核心,又從新設計了冷卻系統,可惜的是國家的工業底子太過薄弱,長征型機車燃機的熱效率一直不高,再加上共和國自產發動機低劣的使用壽命。使得機車故障連連。

  因此長征型燃氣輪機車一直沒有正式投入到營運之中,不過鐵道部在這上邊也算是下了大力氣了,在長征型燃氣輪機車起火燒毀之前,鐵道部一直在對機車進行著調試修改工作,從69年第一臺樣車下線到81年起火燒毀,鐵道部在燃氣輪機車上足足花費了十三年的時間。算是傾“部”之力了。

  梁海平和梁遠不知道的是,在鐵道部內部,一直就有著燃氣輪機派的存在,八十年代初長征型燃氣輪機車在焦柳鐵路上燒毀之后,繼續研制的再造樣車的呼聲就一直沒停過,甚至在八八年,鐵道部主辦的《內燃機車》刊物上,還有著關于長征二型牽引電機,燃氣輪機新型冷卻系統這種技術性文章的存在。

  直到九十年代初期,和西方的科技交流日益密切,共和國逐漸認清了航空發動機的研發與制造難度,接受了自己和一流發動機技術至少差距三十年的事實,面對整個國家都無力改變的局面,鐵道部內部獨立研發燃氣輪機車的聲音才算徹底消失。

  “長征型燃氣輪機車項目的失敗,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我國航空發動機技術不過關,導致源于航空發動機改制的燃氣輪機故障頻發,還一個就是部里在燃氣輪機車的發展上處于受制于人的局面,根本沒有主導權。”梁海平簡潔的說道。

  趙鐵民聽梁海平說完,輕輕的拍了一下沙發的扶手。

  若是注意到中國燃氣輪機車的研發報道就會發現,長征型燃氣輪機車是由哈爾濱汽輪機廠,湘潭電機廠,大同機車廠,中國鐵道科學院,哈爾濱鐵路局,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渦輪研究院等多家單位聯合研制的。

  “我聽哈爾濱工業大學的一名教授說過,當年機車的研發計劃出來后,機械部說燃氣輪機的壓氣機葉片歸我管,于是哈爾濱汽輪機廠加進來了,航空部說動力渦輪和燃氣導向渦輪歸我管,于是燃氣渦輪研究院加進來了,燃燒室的技術涉及到工程熱物理技術,教育部的清華大學加進來了……。”

  互聯網時代曾有句流傳甚廣的名言,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你在網通,我在電信。無論哪個國家,哪種政體,大型企業或部門間的鴻溝是傾太平洋之水也填不上的。

  看看日本,同為三井財團旗下企業的索尼、東芝,在數字時代分別推廣的記憶棒和閃存,就是這種鴻溝的最佳注腳。

  所謂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鐵道部的強勢也是相對而言,面對無欲無求的大學、研究院、和汽輪機廠,鐵道部根本沒有能拿捏的地方,幾個互不統屬的部門合力搞一項精密度極高的科研產品,這種結果是可以預知的。

  梁海平看著趙鐵民不由自主的頻頻點頭,繼續說道:“考慮到國內的現實條件有限,所以車廠把動力總成。放在了引進國外成熟發動機上。”

  “海平,燃氣輪機可不便宜啊。”

  別看鐵道部每年幾十個億的利潤,這東西也只能在國內花花。以國家現在的綜合國力而言,人民幣在國際上與廢紙無異。

  “車廠也沒這筆錢,至少要幾千萬美元才有可能引進成熟的發動機技術。”梁海平搖了搖頭。

  看著趙鐵民和劉智高疑惑的目光。梁海平繼續說道:“不過車廠通過部隊的關系,在香港找到了一家對國內鐵路車輛行業有興趣的投資商。”

  和盛京路局合作全部由深圳聯合銀行和其下屬的信托公司出面,因此這次梁海平把引進燃氣輪機的事情,扔到了梁遠剛在香港成立遠嘉國際信托投資公司頭上。

  “由他們出資引進國外先進的燃氣輪機動力總成,然后和東北機車廠合作生產燃氣輪機車,車廠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動力總成完美的集成到機頭上去。”

  八七年的鐵道部遠不像后世那般保守、頑固,很有些海納百川的姿態,鐵道部高層甚至還在考慮引進外資加速國內的鐵路建設。

  “這些年車廠掙扎求存,在路外積累了不少人脈,燃氣輪機車的技術來源。資金來源劉部長和趙總師放心,只要國際形勢沒有重大變化基本是板上釘釘。”

  八十年代的港澳僑胞還是非常吃香的,這種大事在劉智高、趙鐵民看來,梁海平不可能信口開河,兩個人哪能想到。和他們打交道的根本不是眼下還十分憨厚、直爽的梁海平,而是奸猾似鬼,膽大無比的梁遠。

  該交換的意見都交換了,雙方也沒有根本性的分歧,談話的氣氛越發融洽起來,梁海平又乘機述了一頓車廠的苦楚。劉智高和趙鐵民也大義凜然的表示,對車廠未來的工作一定多加指導,納入到鐵道部的發展規劃中來,未來車廠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部里一定大力支持云云。

  雙方才對未來的發展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共識,梁海平才按梁遠的說法提出車廠技術力量不足,希望部里能派出精干人員,來本溪共同推進243型電力機車的國產化工作。

  至此,劉智高和趙鐵民來盛京路局的目的算是成功達成,不僅把部里眼饞的243型電力機車技術搞到手,還把新崛起的東北機車廠拉到了自己這邊。

  接下來的日子劉智高、趙鐵民如期回到了北平,二人沒有失言,在新一期的人民鐵道報上,關于燃氣輪機車的文章呼呼的冒出了一大批,從自主研發到力主引進更是吵得不亦樂乎,而適合燃氣輪機車牽引的青藏鐵路的二期工程也被頻頻提及。

  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和25S雙層車底下線時,只得到了一塊豆腐大的報道不同,243型電力機車被人民鐵道報做起了連載,從民主德國正在在廣深鐵路上運行的24型車底講起,先高度贊揚了進口的24型車底這些年在國內的優異表現,然后才提及243型電力機車是民主德國最新研發的高速型機車,營運時速可達140公里/小時,在未來甚至有提速至160公里時速的潛力,報道最后還提到第一臺國產的機車243型機車已經下線,目前正在北平環線做實驗云云。

  梁遠和梁海平看著這份人民鐵道報只能相顧無言,搖頭苦笑,倒是梁海平對鐵道部的認識又深了一層。

  十二月十六日,盛京路局的首年度第一筆25S型車底租賃款,三點二個億人民幣打進了聯合銀行的帳戶,以林建的穩重還是有些情緒激蕩的給梁遠這邊來了個電話,說了這件大家都知道的事實。

  十二月二十五日,第二個編組的25S型車底全部下線,在蘇家屯編組站組成整列之后,在哈大鐵路上高強度的跑了三天,光大連就跑了六次,25S型車底的質量一如既往的穩定,松了一口氣的劉長河把梁海平叫到路局,兩個人整整閑聊了一下午,劉長河最后還表示,東北機車廠將來若能成功產出燃氣輪機車,只要自己沒退居二線,肯定會大力支持。

  近期一直焦頭亂額準備考試的梁遠,聽梁海平說完心情愉快了不少,劉長河肯抽出一下午的時間和梁海平閑聊,代表著其打算發展和梁海平的私人關系,意味著劉長河對東北機車廠的未來十分看好,這個消息對于梁遠來說比和部里扯上關系重要的多。畢竟老梁同志可是劉長河貨真價實的下屬。

  “將來老梁同志搞不好還得指望我們升官發財呢。”梁遠得意洋洋的說道。

  “那我把你的那些小心思拿出來,和你爸商量商量怎么樣?”梁海平笑著問道。

  看著梁遠迅速垮下來的臉色,梁海平哈哈的大笑起來,說道:“1月1號遼東半島號正式營運,看小遠你的這些天的情況,這個熱鬧估計是摻和不上了,不過5號你最好抽出些時間,劉長河打算介紹一些鐵路信號方面的高級工程師去本溪老廠,和我們探討25S型車底后續改型的一些自動化項目。”

  “我估計你和老蘇都會對這個感興趣的。”梁海平肯定地說道。(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