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章 落子(五)

  唐婉圍著屋內轉了五、六分鐘才回到客廳的沙發處坐好。

  看著梁遠一臉笑嘻嘻的樣子不覺莞爾,說道:“在電話里你這個小混蛋說得怪嚇人的,看起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嘛,給寧姨說說你在香港到底打的什么鬼主意。”

  “聽寧姨說得那么嚇人,還以為以后要流落海外了呢,剛剛看到寧姨居然有心思參觀房間,我就知道報紙那事沒什么大不了的,既然能回去我當然放心了。”梁遠笑著說道。

  看著唐婉作勢要把身邊的沙發靠墊丟過來,梁遠趕緊把話題拉入正題,說道:“寧姨覺得這家酒店還不錯吧?”

  “恩,寧姨雖然見識少,不過無論是聯邦德國還是國內,這家酒店算是寧姨看著最順眼的。”

  梁遠心說無論去年在聯邦德國時唐婉帶著兩個丫頭居住的漢堡大酒店,還是共和國國內唐婉常去的北平長城飯店都是各自國家的頂級酒店,唐婉若是見識少了也沒啥人敢說見識多了。

  “寧姨,我打算把這家酒店買下來。”梁遠說道。

  “小遠打算進入酒店行業?難道小遠要把盛京那個香格里拉酒店發展成連鎖集團?”

  “寧姨和你說這事可得好好考慮考慮,小遠若是把香格里拉發展成連鎖酒店集團,需要改名字的,香格里拉是東南亞華僑經營的著名財團,在國內的北平已經有掛著香格里拉名頭的酒店營業了,要是在盛京叫香格里拉還可以。若是到了外地,小遠盡量還是改名字的好,我們總不能給華僑留下欺負人家的印象嘛。”

  梁遠聽唐婉說了語速極快的說了一大堆不由得心生感激,當初蓋酒店時梁遠只是隨口起了個香格里拉的名字,等到酒店主體完工梁遠才想起來香格里拉酒店所歸屬的馬來西亞云頂集團早在八七年就已經進入了共和國國內。

  當初遠嘉在盛京大興土木,號稱打造東北第一高樓遼寧省內的媒體早已爆炒過無數次,只要北平的香格里拉不是傻子,肯定對隔壁省份省會所建的這幢高樓有所耳聞。

  面對這種裸的侵權行為,之所以還沒人找上門來,肯定和唐婉有著密切的關系。梁遠聽唐婉言語里的意思。若是梁遠一意孤行反倒有把正牌攆出去的意思。

  梁遠哪能想到,作為云頂國際在共和國國內的合作伙伴,共和國五礦集團已經因為酒店名字的事情找過唐婉,結果被唐婉直接頂了回去。

  用唐婉的話說。大家都是八七年立項的。憑什么我們不能叫香格里拉。再說北平的那個叫香格里拉國際飯店,盛京這個叫香格里拉酒店根本是兩碼子事情,既然遼寧省政府已經批準了香格里拉酒店的項目。就說明我們是合理合法的,五礦若是對省里的決定不滿意去國務院投訴好了。

  別說八十年代,就算新世紀共和國的冶金部門也不是啥強勢衙門,否則大名鼎鼎的冶金部也不至于混成了冶金協會,五礦又不是傻子這種官司哪能打得贏,好在國內的香格里拉飯店屬于五礦集團控股,最終這件事連個浪花都沒掀起一朵,直接杳無聲息的變成了過去式。

  “寧姨,我去年還和遠嘉的高層們痛批房地產之類的產業,哪能把精力放在酒店行業。”梁遠嘿嘿一笑。

  “這家叫作文華東方的酒店算是香港最好的酒店,屬于香港怡和洋行旗下的產業,我說的收購酒店,其實指的是收購怡和洋行。”梁遠簡單的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什么!”唐婉的聲音不由自主的高出了三度。

  就在去年,被共和國國內無數人看作商業奇才的香港中信掌舵人賈效生,聯合了數家香港一流華資財團,針對怡和旗下的香港置地發起收購大戰。

  雙方圍繞著股市戰了大半年最終華資財團一無所獲,還被迫同怡和簽下了城下之盟,雙方約定七年之內,華資財團不再收購任何一家怡和洋行旗下企業的股權,作為回報怡和以市價收購華資財團手中掌握的怡和股票。

  收購香港置地失敗這件事,算是香港中信在港島的第一次折戟沉沙,彼時的怡和洋行給共和國外交帶來了無數的麻煩。

  作為香港最大和資歷最老的洋行,怡和不單鼓動英商離開香港,還大肆發表九七末日的言論,在香港社會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就在今年新年剛過,共和國的外交部長錢其琛還正式點名怡和,告誡其不要破壞香港的繁榮與穩定。

  “寧姨,和mbb簽完合作協議之后,我和周遠航、孫卓霖他們幾個在歐洲開了個會,為了避免日后受制于人,會議決議由商飛組建航空方面的人力資源,然后以外派的形式到合資公司工作。”

  “形成決議之后,商飛的財務做了一個預算,在cm75客機入役開賣之前,商飛每年的人力成本支出在2億美元左右,這么大個的窟窿就算整個集團抽調資金也補不過來啊,我琢磨琢磨還是對香港這邊地頭熟,打算在這里找點外快。”

  “然后小遠就打算收購怡和?”唐婉眼中的驚訝之意絲毫未減。

  梁遠老實的點了點頭,說道:“這事的根源還在寧姨身上。”

  “在我身上?”唐婉眼中的疑惑之色越發濃郁起來。

  “寧姨在盛京曾告誡過我不要參合到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里邊去,我對寧姨在這方面的判斷力向來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假如,我是說假如,寧姨判斷沒有出錯,那么對于香港來說將是什么情況?去年寧叔戰備南沙期間,香港股市一日三驚,基本和過山車差不多,恒生指數的振幅超過800點,香港置地的市值一度降到70億港元,寧姨從這里能看到什么?”

  唐婉雖然經商不成,但在為政之道上卻是老辣到了極處,聽梁遠說完唐婉凝眉思索默然不語。

  良久,唐婉才開口說道:“若是寧姨判斷出錯呢?”

  “只收購香港置地好了,眼下置地的市值在120億港元左右,遠嘉的賬上趴著六億美元的現金可以隨時調用,德意志銀行總部已經答應,只要遠嘉使用北美和歐洲香格里拉電氣的股份為抵押,隨時可以得到六億美元的中、長期貸款。”

  “目前小叔正在和德意志銀行香港支行談判,打算說服德意志香港支行允許我們采用債券收購的方式收購香港置地。”

  聽著梁遠說完唐婉不由得百感交集,眼前這個少年算是自己親眼看著長大,萬萬沒想到的是,只用了三年時間梁遠已經把企業做到了如此規模,十二億美元的資金調動能力,按照香港聯系匯率制度換算成港幣就是九十三點六億港元。

  翻遍港島能在短時間內拿出這么多現金的財團,應該不超過一手之數,一年前華商發起的那場針對香港置地的收購大戰,如果有此時的梁遠參與,哪怕是硬碰硬也能把香港置地從怡和手中硬搶下來。

  “小遠所說的債券收購方式是什么意思?”唐婉問道。

  “簡單的說就是德意志銀行允許我們,拿現在還不是我們的香港置地股權做抵押,從德銀獲得等同于香港置地市值或者市值三分之二比例的貸款。”梁遠這段話說得極為繞口。

  唐婉想了一會才搞明白梁遠的意思就是拿著不是自己的置地股權做抵押,然后拿抵押來的現金收購目標企業,相當于先上車后補票。

  “這事對德銀有什么好處可言?”唐婉疑惑的問道。

  “寧姨,香港向來是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的地盤,無論英資還是華資近乎港島所有的大型企業財團,同匯豐銀行之間都有著密切的金融往來,其他銀行就算想進入香港開展業務,沒有企業來貸款銀行如何生存盈利?”

  “對于盈利能力出眾的優秀企業來說,銀行巴不得貸得越多越好,遠嘉的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在德銀眼中的信譽還算一流,一旦德銀同我們結成密切的伙伴關系,那么遠嘉在香港的擴張就等同于德銀在香港的擴張。”

  “極端的說,如果我們有能力買下全香港并保持盈利,同時只和德銀保持密切的金融關系,那么相當于德銀兵不血刃的把匯豐趕出香港。”梁遠笑著說道。

  唐婉聽梁遠說了一大堆,用手指揉了揉額頭說道:“真想不到小遠從哪里學來的這些東西,累死寧姨也想不出商業居然還能這么運作。”

  “聽小遠說得前景這么好,德銀答應了沒有?”唐婉問道。

  “因為香港置地的負責率已經超過百分之七十,德銀香港支行只同意按照置地目前市值的一半給予我們貸款,這些天小叔一直在同他們討價還價。”

  “小遠考慮沒考慮過從國內銀行貸款?”唐婉問道。

  梁遠搖了搖頭,笑著問道:“寧姨,賈效升剛剛代表國家和怡和簽下七年之約,就算我想貸,國家能抹開面子?”

  (戰場文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