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26、十八顆金元寶

  當秦小雅和風君子在濱海為了皮鞋的事操心的時候,周頌在光州也很忙碌,忙碌的原因是他開發的翰林小區出了一件事,這件事情現在也許很多人已經聽說過。那就是光州的街頭巷尾流傳一個小道消息,就是有一個小區施工的時候挖出來金元寶,雖然現在拿金元寶詐騙的人很多,但這回是真的。

  翰林小區確實挖出來金元寶了,一共十八顆,小區開發商很有愛國心,將元寶交給了文物部門,經鑒定確實是明代的官錠。和元寶一起出土的還有一塊石碑,石碑不大不小,高兩米多,寬一米左右,正面刻了“御賜翰林碑”幾個字,后面刻的是頌揚功德的碑文,落款是宣德八年。這塊石碑經文物部門鑒定年代無法確定。而小區開發商出于保護傳統文化遺跡的想法,決定將功德碑立于原處。

  隨后小道消息被官方報道所證實,正在光州考察的中國著名民俗學家宋召南以及香港著名學者黃忌都不約而同的因為這件事情接受了記者的采訪,發表了這方面的評論。

  宋教授談的是古代居住的條件選擇、風水、門第等傳統觀念,并且指出歷史上光州各時代的文化名人,還特意強調了大家并不知道的明代探花韓孫隆,而且說孫翰林及孫姓世家的祖居就在城北某新開發小區的基址上,借此談了很多居住地的文化選擇等等。

  黃教授接受采訪時,采用了現代的理論解釋了古代人對居住條件的環境要求,居住環境對生理和心理的影響,并且提到了某小區的例子,指出古人的選擇對現代人的選擇有很重要的參考作用。

  以上這些事情大多是風君子事先知道的,還有風君子不知道的,那就是周頌真的弄了十八個元寶出來,他如果在場的話恐怕會說周頌畫蛇添足的。但是他卻沒想到,周頌這種看似庸俗的做法卻吸引了小道消息傳播者極大的關注。總體說起來,周頌的“借尸還魂”計劃進行的相當成功,但由于傳染病流行的影響,周頌并沒有立即啟動銷售計劃。

  如果按照時間,周頌來的及在他的計劃完成后趕回濱海,這樣他也可以看到風君子怎樣接收了兩千五百雙右腳皮鞋的訂貨。但是周頌沒有回濱海,而是又從光州直接到了建江,風君子所知道的一切都是聽宋教授轉述的。

  周頌這一次在建江呆了很長時間,風君子知道這和上次與秦無衣的談話有關,他心里也責怪周頌不該選擇這個時候去建江,一去就是那么長時間。他也想到了秦無衣,但是情況又不允許他更多的去想,因為很快就要到交貨時間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