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七二章 當防江東之變

  陳郡袁氏自袁滂任司徒位居三公始,往后數百年族中皆有人擔任要職,使陳郡袁氏在此數百年間都為頂級門閥。較汝南袁氏有過之而無不及。

  換個角度來講,得袁渙一人,就是儲備了人才。但一味讓門閥士族壯大,定會成隱患。

  推行科舉制度、啟用寒門的念頭再次在劉協腦中生出。

  “免禮吧。”劉協收回思緒。

  “謝陛下。”袁渙謝恩起身。

  生逢亂世,天下有志之士自都想建功立業。袁渙賦閑在家,早已想出仕,但未想好投奔誰,而這時候,從壽春來了封信。

  竟是當今天子欲征自己為官?少年天子怎會知自己?有疑問,但未多想,絲毫未敢怠慢,當即啟程趕往壽春。

  “淮南之地剛定,朕接下來該如何?”劉協問道。

  袁渙聞言朝劉協禮道:“聞袁術據淮南時,橫征暴斂、強征兵士,使耕地荒廢、百姓困苦。而今又剛經戰事,更是雪上加霜。陛下首當撥糧賑濟百姓,安定民心。再使兵士還家,重耕土地。”

  “嗯~”劉協點頭。袁渙的建議與他的政令基本一致,自然引他好感。

  立旁邊的徐庶亦暗點頭,嘆自家陛下識人的本領。但在此之前,陛下應從未見過袁渙吧?又是疑惑。

  “但……”袁渙欲言又止。

  劉協嘴角上揚“有甚想法,但說無妨。”

  “渙聞孫策正在江東攻城略地,陛下應及早防范。因此使淮南兵士還家耕種之前提,應留足夠兵馬以防江東之變。”袁渙說道。

  孫策雖然在江東攻城略地,但依然是漢臣。若這般講,便有污蔑朝臣之嫌。所以袁渙方才欲言又止。當然,也有袁渙尚不了解劉協脾氣的原因。萬一因這話而惹怒圣言,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隨袁渙話落,殿上便陷入安靜。無人出聲,又各有所思。

  徐晃單手掌佩劍,微注視著袁渙。若孫策真反,他便會向劉協請戰,去會會那江東小霸王。

  徐庶又對袁渙增添了幾分好感。因袁渙方才之言,也是徐庶所想,只還未來得及跟進言。

  “劉勛,你可聽清袁渙方才說甚?”終是劉協打破安靜。他似笑非笑的看著劉勛。

  迎上劉協的眼神,劉勛后背竟是驚出冷汗。他腦袋反復思量,好一會兒才答道:“臣未聽清。”

  “嗯。好。”劉協對劉勛回答很滿意。

  劉勛暗松口氣。袁渙眉頭微蹙,但轉眼散開,手心亦溢出冷汗。片刻,又響起劉協聲音“朕早聞袁滂賢名,果然是虎父無犬子。”

  “陛下過譽,臣惶恐。”袁渙忙禮道。

  “哈哈哈。朕可從不稱贊無才無德之人。”劉協笑道。氣氛徹底緩和。緊接問道:“你可愿為朕效命?”

  “渙愿為陛下效犬馬之勞。”袁渙沒猶豫。

  劉協說道:“好。朕現任你為廬江郡功曹,佐劉勛整頓廬江吏治。你方才之建議,正是朕所想。”

  “諾。謝陛下。”袁渙謝恩。

  罷了,劉協便令袁渙、劉勛等退下,留徐庶和徐晃議事。

  是該將防/壓制江東的策略進一步落實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