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九六章 臣薦一人

  “好!就依公瑾所言。讓將士們休息一番,待朝廷北伐之時,便揮師攻取豫章!”孫策最終拍板確定。

  “諾。”眾將領幕僚齊起身應諾。

  劉繇較魏延要弱,劉協北伐又無暇顧及江東,所以此為攻取豫章的時機。

  收復二都之后,劉協又得對付羽翼漸豐的關東諸侯。

  此時,對孫策來講,又是攻略荊、交、益三州的時機。

  周瑜為孫策定下的問鼎天下的戰略思路,確實很有可行性。

  而且因劉協這不速之客,漢末亂世已發生巨大變化。本該發生的,或許不會再發生……

  197年3月,宛城外,百官出迎。

  劉協一馬當先,許褚、徐晃、徐庶、魯肅等文臣武將隨其左右。身后是旌旗蔽空,漢軍將士個個精神抖擻。

  “拜見陛下!臣等恭迎陛下凱旋回朝!”眾臣齊行跪拜禮。

  “眾卿平身。”劉協朗聲。

  跟平常上朝的感覺很不一樣,如今可是領王師凱旋。劉協心頭此刻之激動,已蓋過首次上朝時。

  “謝陛下。”百官謝恩起身。

  “朕不在這段時日,辛苦太尉、司徒了。”劉協推心置腹。

  劉協出發討伐袁術時,手上只有南陽一郡之地,實則也沒多少事情處理。頂多就處理些各路諸侯送來的奏折。

  “此皆是老臣分內之事。”

  楊彪講著就又要行禮,但被劉協制止。

  “愛卿對大漢之忠心,朕都看在眼里的。”劉協這親近賢臣的姿態,擺得很到位。

  劉協與楊彪正寒暄,趙溫有些不甘寂寞,突然說道:“陛下,臣有一事稟報。”

  “何事?司徒請講。”劉協停止與楊彪的寒暄,看向他。

  “張濟因缺糧而發兵穰縣,其本只想要糧,卻因誤會被甘寧斬殺。”趙溫說道。

  “張濟被興霸殺了?!”劉協驚訝。這甚情況?這南陽都被朕掌控了,咋還跑來送人頭啊?

  “正是……”趙溫開始講起事件經過。

  也就這幾日發生的事,消息也剛傳至宛城。

  張濟因軍中缺糧而領兵至穰縣,意在向朝廷要糧而非劫掠。穰縣縣令還未弄清張濟來意,便派人去宛城求援。當時留南陽最精銳的軍隊便是甘寧的水軍,因此其被派去救援穰縣。

  甘寧曉得張濟兵馬眾多,便與劉燁商議破敵之策。

  劉燁建議突襲張濟中軍,甘寧贊同,當即挑選精銳死士趁夜襲營。

  張濟曉得當今天子已今非昔比,不能與其爭鋒。所以根本就沒打算打仗,從而營寨防備松懈。

  甘寧襲營很順利,并開弓搭箭當場將還未回過神的張濟射殺。

  總的來講,這就是個誤會。

  如今張濟的兵馬已由其侄張繡接管,張繡為討說話,便整軍真的包圍了穰縣,與甘寧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張繡有多少兵馬?”

  劉協對張濟沒啥好感,其干過不少缺德事。不過張繡這員猛將,他可是喜歡得很,已下決心要將其招攬。

  “足有兩萬兵馬,但軍中缺糧。”趙溫回答。

  “穰城卻只有三千多兵馬。”楊彪接話道。

  這情況就有些不妙了。張繡軍中缺糧,定很快便會攻城。劉協可不想看他們打起來。

  “張繡是員良將,朕有意把他收入麾下。但張濟之事,可不好解。你們誰愿去做說客,召張繡來降。”劉協朗聲,表示誰都能站出來領命。

  但良久,百官中,都無人站出來。

  “怎么?是要讓朕親自去?”劉協冷聲。

  有這么多人呢,就沒一人敢站出來領命?劉協用余光掃向旁邊的徐庶。

  “陛下,臣薦一人,其定能說服張繡來降。”徐庶忙拱手道。

  “何人?”劉協不動聲色。

  “此人乃臣之好友,姓諸葛名亮字孔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