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44章 嫡長皇子

  “他既然是東宮奴仆,當年怎么能僥幸脫身?”

  “你看他年齡也該算出來,東宮出事的時候,他還是個小毛孩。沒人在意他的性命,他才能活到中宗皇帝給‘章義太子’平反的那一天。”

  沒人在意,卻能活命,也算是一種運氣。

  說起來,燕隨也是個幸運兒。

  蕭逸好奇問道:“燕難,燕木他們,莫非也是東宮奴仆?”

  燕云歌沖他一笑,“差不多吧!給他們冠上燕姓,當初也是沒辦法的辦法,都是為了活命,為了方便行事。畢竟,東宮奴仆后人,可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身份。”

  蕭逸抱住她,隨口問道:“你還瞞著我多少事?”

  燕云歌樂了,“瞞著你的事情多了去,你就慢慢挖掘吧!”

  “一件一件,全給你挖出來。到時候,你可別哭鼻子。”

  燕云歌回頭,捏著他的鼻子,“你才哭鼻子。”

  半個月后,燕隨押解稅款前往建州。

  此時的建州,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度過了驚心動魄太寧三年年初,丟京城,丟京畿,亡百姓,天子崩……

  一樁樁,隨便提溜一件出來,都是要命的大事,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每天的日子,都是繃緊了。

  感覺隨時都會亡國,前路茫茫,不知何去何從。

  類似的感覺,不是某幾個人才有,而是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想法。

  每個人都在憂心忡忡,朝不保夕,

  終于……

  新皇登基。

  天下,仿佛一下子平靜下來。

  就連老天爺,也來捧場。

  今年,風調雨順,沒有天災,土地豐收。

  經歷了那么多苦難,死了那么多人,終于迎來了一個太平豐收年。

  嚶嚶嚶……

  眾臣喜極而泣!

  更有甚者,跪地不起,大呼天佑大魏。

  天不亡大魏啊!

  老天終于開眼,肯給大魏江山個太平。

  大正宮也掛起了紅燈籠,更顯喜慶。

  不僅僅是要慶賀豐收,也是慶賀嫡長皇子的誕生。

  皇后娘娘燕云琪在半個月前生了,男孩,重六斤六兩。

  陶太后親自前往皇后宮殿看望燕云琪,難得大方的賞賜金千兩,銀千兩,布匹藥材更是車載。

  并且建議皇帝蕭成文,借大皇子出生的機會,大赦天下。

  然而,皇帝蕭成文自有主張,他沒有采納陶太后的建議。

  “朕喜得麟兒,的確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但,還不至于大赦天下。一個小孩子,剛剛出生,是龍是蟲,品性如何,現在都說不準。大赦天下容易,一道旨意足矣。只是,他這么小的孩子,恐怕承受不起,怕損了福報。”

  陶太后自然不滿。

  她說道:“朝廷百官好不容易在建州安頓下來,方方面面逐步順暢,今年糧食豐收,孩子正好趕在這個時候出身,這是大喜的事情。可見,這個孩子是個有福之人。

  百官都因為豐收喜極而泣,陛下作為天子,也該和百官同樂,同全城百姓同樂。借著皇子出身,大赦天下,可謂是名正言順,天下人必將稱頌陛下仁慈。”

  皇帝蕭成文笑了笑,“朕不需要被人稱頌仁慈,朕更希望被人稱之為中興之主。皇兒剛剛出身,一個吃奶的嬰兒,別管是什么身份,不至于大赦天下。此事,朕心意已決,母后就不要再說了。”

  陶太后微蹙眉頭,略顯不滿,“皇子出身,你身為皇帝,難道不慶賀?總得有點表示吧!”

  皇帝蕭成文擲地有聲地說道:“朕已經賞賜了皇后,皇兒,足夠多的金銀玉器。”

  “就這樣?”

  陶太后不敢置信。

  皇帝蕭成文重重點頭,就是這樣。

  陶太后張口結舌,不知該如何接話。

  說皇帝不在乎皇后母子吧,皇后懷孕的時候,他是嚴防死守,外松內緊,緊張得不行。

  說皇帝在乎吧,孩子生下來,除了賞賜點金銀,就沒有別的表示。這算哪門子在乎!

  陶太后完全搞不懂皇帝蕭成文的想法。

  她賭氣說道:“從小你心思就深沉,如今更是令人難以揣測。按理說,朝廷經過大災大難,挺到現在,終于喘過氣來,又正值皇子出身,理應大赦天下,以示慶賀。”

  皇帝蕭成文義正辭嚴,“天下多艱難,朝廷多艱難,百姓多艱難。天下動亂,今年名副其實是個災年。眼下的太平,只是暫時的,戰事隨時會再次開啟。

  就因為今年豐收,就高興得忘乎所以,以至于要大赦天下,未免太過自大且毫無自知之明。然而,朕有自知之明。朕自知責任重大,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所以,朝臣可以慶賀,朕不能!朕得時刻提醒自己,一日沒有光復京畿,沒有打回京城,沒有報仇雪恨,一日不可懈怠。也請母后自我監督,不可得意忘形。”

  陶太后氣惱不已。

  就是慶賀一下,不同意就算了,屁話真多。

  一通大道理砸下來,顯得她這個太后既無見識,還無理取鬧。

  氣煞人也!

  講道理誰不會啊!

  陶太后自嘲一笑,“本宮也是自討沒趣,徒惹麻煩。既然你不同意,就當本宮沒說過。天熱,秋老虎來勢洶洶,本宮身體疲乏,要修身養性一段時間。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陛下就不必派人打擾本宮修養。”

  “母后盡管修養!朕不敢拿日常瑣事打擾母親。”

  “如此甚好!叮囑皇后好生養身體,好好坐月子。月子好壞,可是關系著她后半生的大事,萬萬馬虎不得。別仗著年輕就逞能。”

  “多謝母后提醒!朕會安排人,好生伺候皇后調養身體。”

  陶太后笑了笑,“帝后恩愛,這是好事。不過,陛下是不是也該廣納秀女,充實后宮?目前只有一個皇子,太過單薄。”

  皇帝蕭成文緩緩搖頭,“國庫空虛,少府壓力頗大。充實后宮一事,暫不考慮。”

  “隨你吧!本宮也就隨口一提,要不要選秀女充實后宮,你拿主意。也是因為有人在本宮耳邊提起此事,陛下既然要籠絡南方世家,聯姻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朕知道!朕自有主張!”

  陶太后有種深深的無力感。

  她從一開始就知道,大兒子油鹽不進,是個軟硬不吃,主意極正的人。

  但她還是低估了他的頑固和冷酷。

  每一件事,小到一粥一飯,大到軍國大事,他都是從不聽勸,自有主張。

  而且,從不肯做面子情。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陶太后壓著心頭的怒火,“本宮先回去,等天氣涼下來再說吧。”

  她拂袖離去。

  皇帝蕭成文起身相送,一直送到大殿門口。

  陶太后回頭看了眼,十分憤恨。

  她悄聲同梅少監說道,“現在知道,本宮當初為什么極力反對他繼承皇位。你也看見了,他是油鹽不進,軟硬不吃。本宮拿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太后娘娘息怒!”梅少監先好言相勸,望她平息怒火。

  陶太后冷冷一笑,“放心,本宮很冷靜,不會被怒火沖昏頭。德宗皇帝糊涂啊,不把皇位傳給兒子,竟然傳給兄弟,搞得現在大家日子都難過。”

  日子最難過的人,莫過于她這個太后娘娘。

  毫無權柄可言。

  皇帝蕭成文輕易就奪去了她手中的權柄,將她徹底架空。

  她現在想要插手朝政,是半點機會都找不到。

  真正氣煞人也!

  偏生老天爺眼瞎,蕭成文一登基,天下就開始太平。

  搞得外面風言風語,關于德宗太寧帝的閑言碎語,再次塵囂之上。

  皇帝蕭成文回到寢殿,守著皇后和孩子。

  孩子已經喂過奶,換了尿布,伸伸小懶腰,眼睛一閉就睡著了。

  真好帶!

  是個不操心的孩子。

  餓了就哭,吃飽了就睡。

  半個月的時間,長大了一圈。

  白了,胖了,越發好看。

  渾身奶香奶香,抱起來就舍不得放手。

  皇帝蕭成文伸出手,打算抱一抱孩子。

  皇后燕云琪伸手就打,“孩子剛睡著,你一抱他,又把他弄醒。弄醒了你哄啊!”

  “朕的皇兒不操心,好哄。隨便哄幾下就不哭了。”

  燕云琪白了他一眼,總之不給抱。

  孩子躺在床上睡得好好的,動手動腳成何體統。

  皇帝蕭成文無可奈何。

  罷了,罷了,孩子的事情,都聽皇后的。

  他關心問道:“這些天,感覺好些了沒?太醫開的調養身體的湯藥,可有按時服用?朕瞧著你身上的浮腫都已經消下去,想來身體很快就能恢復好轉。”

  “多謝陛下關心!我感覺好多了。就是坐月子太難熬,渾身難受得很。”

  “再忍忍吧,等滿了月就可以出去走動。皇兒出身,你要不要寫信請郡主娘娘來建州,陪你一段時間?”

  燕云琪緩緩搖頭,“四妹妹那里,百廢待興,整日里忙得腳不沾地。母親留在她身邊,好歹能替她分擔一二。

  而且,家父將庶妹都送到了平陽郡,正跟著嬤嬤們學規矩。這個時候,四妹妹身邊離不開母親。至于我,有宮人伺候,樣樣貼心如意,不必特意讓母親來建州陪著我。”

  “確定嗎?”

  燕云琪重重點頭,十分確定。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