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都是叮叮當當修復城寨欄柵的聲音。
雖然藤原秀鄉放了把火,但這唐澤山城他經營多年,后世來說,是關東七大名城之一,他匆忙的這把火,自然不能將山城燒個精光,反而容易被燒毀的,自也容易修整。
唐澤山城,既然帶唐字,陸寧干脆更名為新唐市,以此紀念前朝,為“市”,便是特別行政區了。
這下野國,作為緩沖區,都分封給了依附的城主,但新唐市作為前線駐軍之地,和其余郡便區分開來,為大齊直接管理。
新唐市是藤原秀鄉對抗平將門時修筑,正是鉗制常陸、武藏、下總三國的咽喉之地。
宣撫營主力,也拔營南下,駐扎在了常陸國和陸奧分界線的勿來關附近,和新唐市東西呼應。
“咕嚕嚕”,清澈的泉水冒著熱氣緩緩流淌,注入寬大石池,又從另一側流出,這小木屋,倒和后世日式天然溫泉屋沒什么太大區別。
毛野多溫泉,后世極為著名的便有草津溫泉、川原湯溫泉等,而且草津溫泉現今名氣已經不小,只是距離此地太遠。
卻不想,這新唐城的本丸處,也有一處溫泉。
新唐城是山城,僅僅是軍事用途。
陸寧轉了轉,山上建筑,駐扎個幾千軍馬不成問題。
現今來說,便是早擊女營及兩百名侍武士。
山下町,本來人口應該不少,現今逃亡了許多,也正好,一直跟隨自己的那幾百足輕分到了山下田地,家屬也會遷徙過來。
這中原建筑不同的是,這座山城,軍事用途第一,對女眷和軍人之間的避忌基本不考慮,如從女眷居住的本丸要出城,還要經過軍營屋區域,東瀛來說,雖然貴族女子也避忌拋頭露面的事情,但是另一種風格,其思維和中土本來就不同,畢竟,女天皇都出了六位了,上一任女天皇,不過是百多年前的事。
陸寧自也不準備改造其布局。
而且轉了一圈,陸寧倒是很喜歡這山城的布局。
“陸班頭,你來!”
陸寧正在本丸或者說內寨的綠草坪上轉悠,恰好一襲瑰麗和服的夷懶行來,她身后,有女衛撐著漂亮紙傘遮擋陽光,還真是東瀛風情。
陸寧無奈走過去后,夷懶遞給他一封信箋。
是楊業的奏疏,先送到了宣撫營,又從宣撫營送來,卻是說,他率三千軍馬已經攻破了越后國的春日山城。
陸寧微微一笑,現今,構想中的基本盤,緩沖區域,就差常陸國和上野國了,但是,自己不準備動了,不然接下來,必然馬上便是和東瀛人的國戰。
現今,至少自己還算有些借口,出羽、陸奧兩國,是剿滅蝦夷,攻打下野國,是因為藤原秀鄉先派兒子領兵攻擊齊人。
楊業領兵進入越后,也是差不多的借口。
越后打下來正好,本來正愁下野國才六個郡,出羽和陸奧南部歸附并且參加了惠興合戰的十幾個城主不夠分,現今正好將其中一部分,移封到越后。
和南部東瀛,想來早晚免不了一戰,哪怕自己現今就此按兵不動。
但平安京的公卿,很多不同意征募軍馬北抗齊人,主要還是覺得齊人有可能退兵,哪怕通過談判,給齊人一些好處,總比打一場勝負未知的慘烈戰爭要強。
可如果發現,齊人在關東及越后分封城主不說,甚至出羽和陸奧,齊人任命知縣這種流官,分明就是要長期統治的樣子,那么,不管戰事結果如何,他們也必然要傾盡全力一戰。
不過和齊人作戰,京都的權貴們自然要做好萬全準備。
自己,則需要時間消化北部領土,以及真正收服這些南部的城主們。
他們看似跟著自己興沖沖討伐藤原秀鄉,但如果天皇下詔,承認他們現今得到齊人承認的城主地位,并號召他們一起攻擊齊人,到時候,還不見得是怎么回事。
其中一部分倒戈是必然的,哪怕做壁上觀,都是好的,而能跟齊人同進同退的,怕沒幾個,唯一有把握的,可能就是柴田的張正雄了。
畢竟,自己幫他報了全家被殺之仇,這年青人,也不善作偽,一直忠心耿耿,惠興合戰,他真是拼了命一般,其他一些城主,很多就保存自己實力,小花樣多多,要不是自己領親軍攻破藤原秀鄉本陣,他們才一窩蜂沖上來搶功,僅僅靠他們的話,惠興合戰是必輸之局。
張正雄,也被移封到了下野國中心最富裕的郡河內郡,為河內城城主。
緩沖區,陸寧并沒有改郡為縣,除了東瀛色彩強烈的地名略作改動,其余地名都沒有變。
而現今,要準備的,就是和東瀛之間的一場大戰了。
但是,在北部的駐軍,也不太好調動過來,畢竟都是剛剛征服之地,人心不穩,如果大量軍馬都調動來前線,怕后方起火。
最好的結果,就是東瀛人馬,分批次來,各個擊破。
話說回來,現今東瀛人作戰,習慣真是如此,要說直接從南部各豪強征募幾萬人馬,那自然沒問題,甚至加上農民兵,征募個十幾萬都沒問題。
但地形關系,本就不適合大規模作戰,加之后勤問題,各地豪強又愿不愿意有人統一指揮他們的問題。
真要在一個戰場投入幾萬兵力,現今的東瀛人,沒這個習慣也沒這個條件。
畢竟,便是到了五六百年后的戰國時代,東瀛東北地區完全被占據開發,東瀛人口膨脹了三四倍,其規模最大的關原合戰,東西兩大集團的大決戰,各自才不過投入了幾萬兵力。
不過,這新唐城位置重要,還是看楊業能不能抽調兩營兵力過來把守,僅僅依靠女營和侍武士以及周邊的城主,怎么都感覺有點空。
陸寧正琢磨之際,卻聽夷懶又道:“這里既然檢查過了,安全無虞,你們宣撫卒,如果不得召喚,或緊急軍情,不要再隨便出入本丸。”
因為東瀛這城寨和中原布局既然不同,就是為小規模戰斗準備的,所以 ,一些稱呼,改成中原語言總感覺有些詞不達意,是以,暫時還是采用東瀛特色語言來稱呼城內區域。
夷懶說得倒是在理,陸寧也懶得理她,轉身便走。
二之丸,便是本丸外第二層內寨,三之丸,為第三層內寨。
和本丸相連的近侍丸、南丸以及二之丸,住著女營。
三之丸,住著陸寧,九名重甲正卒,二十名蝦夷輔兵以及兩名侍大將。
實際上,因為是山城,依山勢而建,是以和中原城寨布局完全不同,如這三之丸,就是比二之丸矮一截的略平山頭而建,實際面積還不如二之丸大,而三之丸東西依照山勢延伸出去,又有長丸、天之丸、金石丸、北丸、石山丸等等。
實際上,每一個丸,又可以看作一層防御,地勢高低都和相鄰的丸不同,又如天之丸和石山丸,都是建在略高的山頭上,可以用各種投擲器械支援三之丸的防守。
所以,陸寧一時還真不好找到合適的中原詞匯來代替這些東瀛風格稱呼,便是用寨代替丸,也感覺不是那么貼切。
不過不管怎么說,這新唐城應對小規模進攻,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幾千人規模的進攻,戰斗力差不多的幾百人,應該也可以比較輕松的防守,再多人進攻的話,山下也施展不開。
而只要今年秋天前,東瀛人沒有大舉來襲,山城里有了更多存糧,便是多少東瀛人來也不怕了,這山城很多建筑的節點,就是一人當關萬夫莫開那種,現今東瀛人,又沒什么攻城器械,對山城更毫無辦法,只能依靠個人武勇破城。
這也是陸寧,令宣撫營仍舊鎮守最東線的原因,東瀛人大舉進攻的話,必定是從東線平原方向突破,那里必須用最精銳士卒把守。
反而這新唐城,只要有吃有喝,感覺自己一個人,擋住東瀛幾千軍馬都沒問題。
而恰恰山上不缺水,不但本丸有泉水,天丸所在的山頭下很矮的地勢處,又有挖掘好的大炊井,但不攻破三之丸,又根本去不了水井處。
依照山勢所建的這座城寨,確實巧妙,不虧是藤原秀鄉這個智者幾十年苦心經營而筑。
越是在這山城轉悠,陸寧越是贊嘆。
當然,這種山城在中原是沒法生存的,第一,不保護民眾;第二,投石車轟轟的砸下去,管你什么精妙構造,都稀巴爛;第三,哪怕是有大量弓手,曲射壓制下,攻破這種城寨也根本不難。
不過,陸寧倒真是很喜歡,感覺東瀛人大舉來襲的話,依仗這座城寨溝壑、坡度、險要之處,自己簡直能化身千人斬吧?
又嘖嘖稱奇的轉悠了一圈后,陸寧回到了三之丸。
長丸、天之丸、金石丸、北丸、石山丸等,住著兩百侍武士,實則,還有叫青年丸的地方,應該是藤原秀鄉用來訓練少年武士的,現今也住進了侍武士。
三之丸就是比二之丸矮的較平山頭,被藤原秀鄉加以修整,要從下方十幾米處繞過三之丸平臺,上木梯進入三之丸,如果是敵人來攻擊,不但頭頂就在對方腳下,人又爬不上去,木梯被撤下,落下柵門,對方的木梯也不可能如此長,是三之丸平臺加兩人高的柵欄那么高。
當然,要說真針對這座城,以東瀛人來說,帶上大量火油,看到柵欄就燒,火油足夠的話,對方防御力量又不足,倒也不是說這座城就攻不下來,不過東瀛人,基本沒有這種作戰傳統,尤其是現今,便是名將,也很少有集團作戰的思維。
三之丸平臺上,一排東瀛風格的格柵木屋,便是陸寧等三十二人的住處了。
二十名蝦夷輔兵住的略擠,陸寧,九名正卒,兩名侍大將,四人住一屋,又恰好多了一間屋子,陸寧便自己住一屋,不管如何,和這些多少天也不見得洗澡的多個軍漢擠一個房間的話,陸寧實在有些受不住。
經歷數場戰事,九名正卒也好,兩名侍大將也好,簡直將陸寧奉做神明,是以,陸寧便是搞特殊化,他們也認為理所應當。
現今,說中原語言更結巴的,又多了兩個侍大將,王盛重和王敏行,陸寧稱呼他倆“二王”,這花名也漸漸流傳開來。
齊軍標準的一日三餐,在現今的東瀛來說,這是很了不得的。
午餐是芋頭和魚,都是蒸的,真正日本習俗了,食材便宜,又不浪費柴火。畢竟米是奢飾品,富裕階層才能享用,雖然說新唐城里便是最低級的侍武士,說起來也是特權階層,但畢竟沒在此地站穩腳跟,食材還是省著點好,何況山下町即將遷徙來大量跟隨陸寧作戰的足輕,陸寧準備抽取的糧租,自要比東瀛豪雄們抽取的少一些。
九名正卒,都是北方部落出身,應征入伍后又噸頓好吃好喝,所以,本就強健的他們越來越肌肉發達,現今數日不見畜肉,雖說有魚吃,但和畜肉帶給人的滿足感完全不同。
是以,有幾個家伙就愁眉苦臉起來,絡腮胡大漢馬達山唉聲嘆氣,“頭兒,我,嘴里,淡出鳥兒!”
這話,倒是學會了。
陸寧就笑,說:“再忍忍,明天我帶你們去打獵。”
山城北部,便是遼闊無比的山林,獵物很多。
不過,楊業提議輸運些家畜來著人飼養,陸寧現今,明白了什么意思,自己宣撫營人少還好說,經常去打打獵開葷,鎮東軍卻不能這般解決肉食問題了。
說起來,歷史上東瀛人養過豬,現今卻已經絕跡,要到明治時代才又重新興盛。
也不僅僅豬肉,日本人現今就是不吃畜肉,不過打獵的野味肉食倒是吃。
陸寧吃得一向清淡,倒是忘了這一節。
聽陸寧說去打獵,幾名正卒立時歡呼起來。
蝦夷奴,有吃的就行,他們飯量大,每天三頓吃的很多,在被齊人征召前,他們從來沒有過這般每天都能吃飽肚子的生活,早就滿足的不行,哪管吃什么。
二王侍大將,生活也比以前有所提高。
只有北方部落來的宣撫卒,他們本來在部族就都有些小身份,不然也不會長得如此健壯,每天吃素吃魚,自然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