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章 初識家人

  “大哥,二哥,姐,嗚嗚。。。”一個小蘿卜頭跑過來了,看到子福、子祿和子晴,驚喜過后就哭了,是那種仿佛有了依靠之后的喜極而泣。

  “小三乖,不哭了。”子福上前摸了摸他的頭。

  “嘿嘿,小三,嘿嘿。”子晴實在忍不住笑了。

  這都什么名字,不是小二就是小三的。

  看到大哥狐疑的目光,子晴才意識到差點露餡了,“我高興的,看到三弟高興的。”

  忍得好辛苦啊,這氣氛實在不適宜大笑。

  “晴兒,晴兒,過來讓娘看看。”床上的婦人掙扎著想起來。

  “娘,晴兒沒事了,娘別擔心。”子晴走到床頭,沒敢握著她娘的手,怕細菌傳染過去。

  沈氏看起來與大娘周氏不同,小家碧玉型。

  子晴喜歡她的溫婉,再加上這具身子自帶的血親,倒是很快就接受她了。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老天保佑。謝謝菩薩。都怪娘沒本事,讓我的晴兒受苦了。娘摸摸,女兒瘦了吧。”

  “沒有,晴兒就是想娘了,娘,晴兒臟,你別摸。小弟弟呢?我看看。”對方是一名剛生產完的產婦,子晴放棄了上眼藥的想法。

  床里頭用小被包了個小嬰兒,皮膚皺皺的,粉粉的,眼睛閉著看不出大小。

  子晴覺得自己剛從豬圈出來,實在不敢去摸小嬰兒,只是站在床頭看了兩眼。

  “對了,福兒,你去跟你姑婆說一聲,你挑點水,在她家灶上燒上熱水,給你小妹好好洗洗。這幾天他們家人少,趕緊的,要是都回來了也不方便。”

  子福答應了就要走,臨走叫子祿,“小二,把妹妹的衣服找好就過來幫哥哥燒火。”

  “燒火,對了,大娘還說讓二哥去燒火呢。”差點忘了。

  “祿兒,找完衣服再去吧,別淘氣惹大娘生氣。”沈氏叮囑一聲。

  子福牽著子晴的手出去了,上了臺階走到剛才看到的木屋,所有的墻也都是木板做的,一上臺階的左手邊是個豬圈,貌似很久沒用了,右手邊墻上一堆雜物,是竹竿和竹子做的三腳架,過幾步是個八仙桌,往前挨著是并排的兩扇門。

  看來這木板房的面積并不小,分了兩部分。

  “姑婆,你在嗎?”子福帶她進了第一扇門。

  是個廚房,里頭有個白發老太太坐在高凳上,旁邊放著一根拐棍。

  “是子福呀,嗯,子晴病好了?”老太太看向了子晴。

  “好了,多謝姑婆惦記。我娘讓我來找姑婆燒點熱水給晴兒洗洗。,一會我再幫姑婆挑水去。”

  “燒吧,是得好好洗洗。就在隔壁的灶房洗吧,正好沒人。”

  “嗯,多謝姑婆。”

  于是,在大概半個小時后,子晴終于在木盆中開始了自己的清潔大業,頭發是子福給洗的,用的是小木盆,洗澡時子晴說什么都不用大哥幫忙了。

  開什么玩笑,好歹思想上是成年人。

  換上了身滿是補丁的干凈衣服,子祿找過來了,說是開飯了。

  子福、子祿兩人抬著把水倒了,稍后,子福拿著布條過來幫子晴擦頭發,再用梳子梳順了,散著晾干。

  子晴看他做起來特順手,想必經常給弟弟妹妹做。

  沒辦法,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這期間,子晴秉著盡量多看少說的原則,要是露餡可就不好玩了,恐怕到時也就不是玩了。

  給子晴弄好,子福先去沈氏那說一聲,隨后帶著小三一起出來了,四個人又回到了前面的房子。

  可能是因為在農村又加上地方實在小,并沒有男女分席。阿公阿婆在上座,阿婆田氏五十歲左右,看起來比較年輕,估計不大到地里干活,不像阿公常年勞作,明顯見老。

  二姑旁邊那個十二三歲的少女大概是小姑,大娘旁邊梳著包包頭的就是堂姐了,小姑一看就是聰明伶俐型的,長得也算漂亮,尤其在農村來說,看得出來是嬌養的。堂姐倒是不大出彩,身材偏胖,隨她母親了。

  見到子晴四個,老爺子發話了,“小二先給你娘送飯去,福兒坐你爹那吃吧。”

  “子晴你帶著小三到灶臺那吃去吧。大娘把飯菜都給你們留出來了,這邊太擠。”周氏緊接著說道。

  他祖母的,第一頓正式的飯就被攆下去了,子晴的心里充滿了怨念,目光投向了她爹。

  “晴兒乖,你看弟弟都去了,你看好弟弟啊,吃完去看你娘。”曾瑞祥彎腰哄著子晴。

  敢情她不是因為生病沒地位,而是一直就和小三在灶臺吃飯,要不小三怎么自覺奔向他的飯碗。

  見此,子晴走進灶房認命地端起那個缺角的飯碗,還好,是半干的米飯。

  她上輩子就是南方人,不愛吃面食。

  米飯是一人一小碗,還有一盤像是煮的綠葉子蔬菜,不見一點油水。

  子晴照顧子壽吃完飯,悄悄問子壽,“小三,你吃飽了嗎?還要添飯嗎?”

  “姐,不可以添的,你忘了?”子壽忙搖了搖頭。

  子晴猜想他想必是為此沒少挨過罵,故而一聽有點嚇到了。

  “姐沒忘,姐想偷偷給你添點。噓,別告訴別人。”小孩還是比較好糊弄的。

  可惜,把飯菜都打掃干凈了,子晴偷看了一圈,實在沒有可添的,不像北方有饅頭大餅啥的可以揣懷里。

  這會她也不計較愛不愛吃了,果然窮人是沒有條件矯情的。

  “阿公阿婆,我和小三吃好了,我們先過去了。”人數實在太多,沒法一一招呼,這要一圈叫下來還不得聽暈了,子晴挑重點了。

  剛走到沈氏的房間門口,看到姑婆拄著拐棍向她招手,子晴忙跑了過去。

  “姑婆,用我幫忙嗎?”對這姑婆子晴還是有點好感的。

  “不用,子晴來,姑婆給你留好東西了。”

  看來這曾家老姑奶奶對這前身還不錯,子晴跟著她進了廚房,鍋里溫著一碗荷包蛋,上面還飄著綠綠的蔥花,還有芝麻油的香味。

  “來,快吃吧,病剛好,要補補,姑婆知道你在那也吃不到好東西。別說你那,你娘剛生完孩子不也啥都沒有。”

  子晴聽了眼睛一熱,抬起頭甜甜地沖著她姑婆笑了,“姑婆,多謝你了,我能不能把這碗雞蛋端給我娘吃去?”

  沒辦法,占了原主的身子就要替她盡孝,更別說,沈氏還是一個剛生產完的產婦,委實需要補充點營養。

  “我們子晴真懂事。去吧,別告訴別人。”老姑婆摸了摸子晴的頭,夸道。

  “嗯,我一會就把碗給你送過來。”

  說完,子晴小心翼翼地端著這碗雞蛋送到沈氏的床邊,讓沈氏趁熱吃。

  “哪來的?早起你阿婆不是送了一個嗎?”沈氏狐疑地看著子晴手里的碗問道。

  果然,昨晚生的孩子,今早一個雞蛋就打發了,老母雞湯是別想了。

  “姑婆給的,快吃吧。要不小弟弟沒奶吃。”

  “你這孩子,聽誰說的這些。細伢子不要偷聽大人說話。”

  “沒有,就剛剛姑婆說的。晴兒沒有偷聽。娘,你快點啊,涼了就不好了。”子晴催促道,她是怕一會別人來了被發現就不好了。

  “知道了,小管家婆。”沈氏戳了下女兒的頭,把碗接了過去。

  “娘,你看你。”怕露餡的子晴撒了個嬌。

  “好,不說了,娘的乖晴兒,把碗給你姑婆送去吧。”沈氏倒沒多想,吃完雞蛋把空碗遞給了女兒。

  子晴松了口氣,看來原主的性格也是個愛操心的,要不就是沈氏剛生完孩子沒顧上這個女兒,所以還沒發現自己女兒被換了個芯子。

  子晴把碗送回去,就便從水缸里舀點水洗了。

  正要離開時,子晴忽然想到了一件事,這姑婆是阿公的姐姐,她怎么會住在這里?而且她腿腳不方便,怎么沒有人照顧她?看她的穿戴應該比阿公家要好,身上的衣服是細棉布的,沒帶一個補丁,頭上的圓髻插著一根明晃晃的銀簪。

  “姑婆,怎么就你一個人啊?他們呢?”

  “你秀英姑姑不曉得到哪瘋去了,你小舅娘他們后天差不多能回來。”

  小舅娘跟姑婆什么關系?人物關系啥時能弄明白?子晴心癢癢的又不敢瞎問。

  看墻上釘著的動物毛皮,這家定然是打獵為生的,剛才洗澡的那屋還有很長的面板,不像平常小家用的,大概率是開店用的。

  姑婆家的條件應該不錯吧,她得趕緊找二哥打聽清楚,萬一露餡就麻煩了。

  “子晴,你吃飽了嗎?姑婆這還有他們走之前留的燒餅,姑婆給你拿一個,你餓了就吃。算了,攏共就三個了,都給你吧,要是他們都回來了姑婆也不好再給你,省的他們嚼蛆。”(俚語,胡說八道的意思)

  敢情是賣燒餅的呀,嘿嘿,這下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姑婆,你對子晴真好,以后子晴也要對姑婆好。”適當的賣萌還是有必要的。

  “好,好,姑婆就等著我們子晴的孝敬了。要不是你老姑公剛走,你姑婆的日子也不會如此難過。”老太太說著說著還抹扯上了。

  這什么情況?敢情他們一大家人都奔喪去了,就留了一個秀英姑姑在家照顧她。

  唉,這長夜漫漫的,沒有電視沒有電腦要如何打發啊?估計為了省錢,連燈都不會點的。

  還是找小二哥哥八卦去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