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九章 墟市調查

  第二日一早,子晴在睡夢中就被人吵醒了,仿佛置身于一個大菜場,她迷迷糊糊地坐起來,發現子福已經起來了,子祿還在睡著。

  子福摸了摸她的頭,把她塞進被窩,“晴兒乖,再睡會吧,仔細凍著。大哥要去學堂了,你在家要聽娘的話,今日墟市別亂跑。”

  子晴乖巧地答應了。

  待子福一走,子晴就把子祿給捅咕醒了,她自己先到沈氏房里,發現曾瑞祥也走了,沈氏正穿好衣服要送小舅舅沈建仁一家。

  兩人出來時正碰上曾老太太和小舅娘蕭氏也從房里出來,大家一起走到木板房,蕭氏說什么也不讓沈氏出去了,月子里吹了風可不是玩的。

  “玉梅,你回屋吧,好好過日子,你小哥就心疼你,你可別讓他擔心。等過年了,我們帶孩子們都回來。”

  子晴正在想原來她娘叫玉梅,名字還蠻好聽的,冷不防蕭氏在她的棉襖兜里放了幾個銅板,“子晴,當墟了,舅娘給你幾個銅板去買點想吃的。”

  子晴激動了,第一次觸摸到錢啊。

  彼時,彭氏帶著她兩個兒子還有女兒在忙活著燒餅生意,蕭氏給完子晴銅板過去打了個招呼。

  這邊蕭秀水和沈文玉在一起嘀咕什么,見到子晴,秀水喊了一句,“子晴,等大姐走了我帶你上街。”

  敢情蕭秀水還記著要給她買吃的。

  說話間大家到了門口,子晴才知道沈建仁一家自己有驢車,出門還算便利。

  等沈建仁他們走了,秀水偷偷拿了兩個現烤好的燒餅就要帶子晴出門,倒是也知道和沈氏說一聲,“二嫂,我帶子晴出去玩去啊,你放心,就在門口。”

  “這孩子,還沒吃飯呢,頭發也沒梳,像個小瘋子。”沈氏說完就要拉子晴去梳頭。

  蕭秀水一聽拽著子晴到廳堂,自己進屋拿了把梳子出來,也不知拿什么給綁的,梳了個包包頭,對著子晴打量了一下,笑道:“確實好看多了,以后你娘沒時間給你梳頭,你就來找我,我梳的可漂亮了。”

  子晴答應了,一看這蕭秀水就是個愛臭美的,她自己也是包包頭,多了兩朵粉緞子做的絹花。

  總算到墟市了,子晴是想看看有些什么樣的農產品,物價幾何,可蕭秀水帶著她就直奔小吃,看來也是一吃貨。

  還好,大多數的東西子晴都認識,兩人嘗了不少東西,大多是糯米做的,有黃豆粉餡也有紅豆粉餡的,有芝麻餡的,還有沒餡的,炸成一個圈,外面裹點白色的糖粉,甜的,真的很好吃,有點類似于子晴小時候在農村見過的糖圈。

  這時空造糖業看來還可以,帶糖的吃食不少,也不貴,小的一文錢兩,大點的糖多點的一文錢一個,花五六文錢兩人吃飽了,蕭秀水再買了兩文錢的炒南瓜子準備帶回去。

  子晴可不想就這樣回去,“姑姑,我還沒玩夠呢,咱們上那邊看看去。”

  “你不說我還差點忘了,我娘讓我買點青菜回去,他們沒工夫出來。”秀水大大咧咧地拍了下自己的腦門。

  于是兩人手牽著手來到菜攤前,和現代一樣,都是窮苦人自家種點菜或雞蛋拿過來換幾文錢。有小白菜,黃牙白,(黃牙白類似北方的大白菜,不過葉子是黃的)茼蒿、香芹、香蔥等,大多一文錢一斤,雞蛋一文一枚,還有一種青菜更便宜,葉子一文兩斤,菜梗也是,菜蔸貴一點,一文一斤。

  見這些菜大多是前世見過的,子晴失了興致,轉到了家禽處,老母雞十八文一斤,閹雞十五文一斤,鴨子十二文一斤,豬肉也要十八文一斤,還有賣野兔的,四五十文一只,野雞五十文一只。

  一大圈轉下來,沒有找到土豆、紅薯等高產農作物,有芋頭,荸薺,也沒看到蘋果,倒是有一種小沙果,面面的,也不甜。

  見子晴幾乎看到什么都要問一遍,秀水奇怪了,“你怎么什么都好奇,什么都問,以前帶你出來不這樣啊。”

  “我這不是幫你嗎?你不是要買菜回家嗎?”現成的理由,子晴都不用編。

  果然,秀水也是一個心大的,“哦,也是。”

  “那邊是什么?我看人也不少。”子晴的眼睛又瞄到了新東西。

  “那邊是賣牛,牛仔,豬仔的,沒什么看頭,還臭烘烘的。”秀水嫌棄地拉著子晴要回去。

  “看看吧,我好奇,好不容易出來逛逛。”子晴拽住了她。

  “走吧,真是拿你沒辦法。”秀水笑了笑,妥協了。

  這次子晴可沒敢瞎問,不過站在一旁看著別人問也了解了她想知道的,一頭牛和毛驢價格差不多,要三四兩銀子,也有五六兩的,看年齡和毛色;一頭小豬仔要一百多到二百多文不等;也有賣小雞仔小鴨仔小鵝仔的,量不大,看來是母雞抱窩孵的。

  打聽到自己想了解的,子晴終于心滿意足地跟著回家了,子祿正到處找她呢。

  子晴拽著他一塊到了沈氏的房里,“娘,我回來了。娘,我看見有賣小雞仔的,咱們買幾只先養著吧,好不好?”

  “現在買?養哪兒?晴兒乖,等搬家了娘一定讓你養。”沈氏拉過子晴,摸了摸女兒的臉,問她外面冷不冷,又問女兒餓不餓。

  “娘,小雞崽好小,吃的不多,撿點菜葉就行了。咱們可以養在桃樹下,晚上放竹籠里拎進來,二哥可以幫我的。娘,你就讓我先養幾只試試,到過年搬家時就該長不小了,到時再買小的就可以照顧過來了。”

  “好好,娘說不過你,小管家婆。娘給你三十文錢,你看你能買到幾只,別忘了還要買個小竹籠。”沈氏遞給子晴個荷包,給她裝了三十文錢。

  “知道了,二哥,走,咱們買小雞仔去。”

  兄妹倆急匆匆地跑出來,子晴還沒忘拎了小籃子,“哥,咱先問竹籠去,剩下的錢看能買幾只。”

  子晴找到賣竹籠的,砍了半天價人家看她是個小孩的份上還要三文錢,子晴倒也沒著急買,又跑到賣雞仔那,選了一個年紀很大的老婆婆蹲了下來,“老婆婆,你這雞仔怎么賣?”

  “小女娃仔,你家大人呢?”

  “我娘剛生了小弟弟,還在床上躺著,我爹爹出門了。”

  “哦,小雞婆是五文錢一只,小雞公是三文,你要幾只?”

  子晴拿出荷包,想到衣服兜里還有蕭氏給的幾文錢,忙拿出來一數,有十文,這樣她手里有四十文錢,扣除竹籠錢三文錢,只能買七只小母雞。

  子晴默算了一下,決定買五只母雞四只公雞,都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養雞也是一個道理吧。

  因著沒講價,子晴打算好好磨磨老婆婆,讓老婆婆送一只小公雞,也湊成五只,沒承想老婆婆很爽快,一下就答應了。

  子晴小心翼翼地把十只雞仔放進籃子里,撿了幾片菜葉,再回頭買了個竹籠,美滋滋地回家了。

  這是她的第一筆投入,子晴心里充滿了期待與希望。

  其實子晴絕對是那種小富即安型,沒有什么大的追求,只想一份安穩平和的生活,尤其來到這陌生的古代,她覺得還是順應潮流的好,蝴蝶的翅膀不要隨意扇動,所以玻璃呀,水泥呀就不要去想了,盡管她就是學工科的。

  她怕萬一一個不小心,把自己的小命搭進去就沒法玩了。

  所以,在這一刻,子晴對著幾只小雞發誓,一定要憑著自己的能力,種田發家致富。

  回家后,子晴吩咐子祿去找了點稻草在竹籠里鋪上,又找了個大一點的竹籃,鋪上稻草,再把菜弄得細細的,找個缺角的破碗,先給小雞喝點水,再把菜沫子放進去。

  “好了,大功告成,先吃飯去,吃完中飯,再把它們放出來曬太陽。”子晴拍了拍手,站起來,豪氣地說道。

  “妹妹,二哥發現你好厲害,你什么時候學會算數?還會養雞,二哥看你懂得真多。”

  “啊?哦,我就是平常看阿婆大娘怎么做的,就跟著學了,我哪會算數,就會簡單點的,平常跟娘出來買東西,次數多了就會一點點。”子晴撒起謊眼睛都沒眨一下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