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十九、新居落成

  曾瑞祥說房子的事情他想好了,打算還是先搭個木板房,花不了多少錢,子晴他們掙的錢,拿來蓋一個大圍墻,這樣,家里就有一個將近七畝地的大院子,用土磚蓋院子圍墻,也就花點人工費,十兩銀子也蠻夠了。

  原來,這幾天他一直在尋思這事,先把房子蓋一半的話,沈氏帶著一群孩子住過去也不安全,他經常不在家,那里附近又沒有人家,不要說小偷小摸的讓人害怕,就是山上也總有黃鼠狼狐貍什么的下來找雞吃,有個高一點的院墻還是安全多了。

  沈氏聽了說道:“其實我也在想這事,那天回娘家,我娘也跟我說這個來著,我怕你不同意,正想怎么跟你說呢?畢竟咱不是大戶人家,蓋一個這么大院子太打眼,沒想到你也想一塊去了,真是太好了,這下我心里的石頭總算落地了。”

  子晴一聽蓋院墻,可真樂壞了,正愁這西瓜種在外頭不安全,早就想提醒沈氏蓋院墻,又不知怎么開口。這下好了,真的可以關起門來悶聲發財了。

  曾瑞祥聽了說道:“那明天要是天晴了我就去找人,現在不是夯土磚的時節,天潮不好干,村里有不少人家都有存貨,要買要借都行,估計買過來跟工錢也差不了多少,反正咱家也沒有勞力自己夯,你說呢?”

  “你自己算算吧,反正雇一個男的苦力一天的工錢要三十文,咱家還管不了飯,估計得四十文一天,這么大的院墻土磚得多少,大概要多少工錢,你找個明白人問問。”

  曾瑞祥說明天先找老爺子商量一下,再去村里找人,接著又說到這么大的院子該種點什么,沈氏說正好子晴買了西瓜種子,打算試試,若是種出來了有個院墻還省得別人偷了,其實摘一個兩個的倒還不怕,就怕別人嘗到甜頭了沒完沒了,最后把秧藤也給禍害了。

  之前這樣的先例不是沒有,久而久之,這一片也沒人種這個東西了。

  這話說到子晴的心坎里了。

  接下來幾天仍是陰雨天,一直下到初十天才放晴,期間曾瑞祥不停地出門聯系各項事宜,最后決定還是買土磚,再雇了十個人壘院墻,又找了幾個堂弟幫忙蓋木板房,他想在元宵節后搬進去,好放心去縣城。

  所以初十早上太陽一出來,曾瑞祥就出門讓人把土磚送過來,在太陽底下曬半天,下午動工挖院墻地基。

  下午子喜睡覺時,子晴交代子壽看著,醒了就去喊阿娘過來。隨后子晴跟著子福子祿一起出門去了工地。

  到了工地,子晴發現堆了不少大石頭,一問才知道土磚沒有經過高溫燒制,在水里浸泡時間長了就會變軟,繼而倒塌,所以地基一定要用石頭或青磚。

  因著剛下過雨,泥土很松,院墻的地基又不需要多深,子晴看這速度,估計兩三天就能挖好地基。

  曾瑞祥看到他們兄妹三個人都過來了,就讓他們把荒地上的石頭撿了,堆在一起,說明天要把荒草燒了,子晴看有的荊棘燒了挺可惜,不如挪來做菜地的柵欄,就跟子福說了,子福一時沒明白過來,“都有院墻了還要什么柵欄?”

  “大哥你忘了,咱家要養雞,雞是會到處亂走的,要把菜地的菜都踩壞了,怎么辦?”子晴答道。

  “也對,我怎么沒想到。那我先找把鋤頭挖了,你倆撿石頭。”子福急忙走了。

  可能是因為一股沖勁,三個人誰也沒喊苦,累了就自動休息,一下午不知不覺過去,勞動成果也頗喜人,這一大堆的石頭,曾瑞祥說大的還能用來砌地基,小的可以鋪路,子福那也把荊棘堆一起,曾瑞祥聽了子福的想法后,說沒事澆澆水,能活挺長時間。

  天黑了大家才收工,因為沒法管飯,定的是四十文的工錢,村民們似乎更挺滿意,所以出力也不含糊。曾瑞祥覺得比預計的速度快,回來的路上很是開心。

  飯后回房,一家子無話,早早上了床,一覺到天亮。

  第二天還好又是晴天,昨天老爺子就說了,這雨下透了,應該能晴幾天。

  上午安頓好了,子晴三人再去工地,看到曾瑞慶和曾瑞祥以及幾位堂叔正在用挖出來的泥土墊高一塊平地,并夯實,旁邊堆著一堆長木板和木楞,昨天挖地基的十個人,今天有兩位在和泥水,泥水里頭還混了些碎稻草,他們用一種白色的米湯倒進去攪合,子福說是糯米湯,增加粘性的。有四個人在搬石頭,準備壘地基,剩下的四個仍舊挖地基。

  兄妹三人也沒閑著,接著做昨天沒做完的事情。

  如此忙碌了幾天,在元宵節前木板房終于完工,里面還打好了土灶,兩個灶口成垂直“L”型,一大一小的,垂直交點有一口鍋,是用余熱來燒熱水的,子晴以前在鄉下用過。

  新打好的灶是需要試用的,曾瑞祥生火試燒兩次,說要烤烤泥土的濕性。

  南方雨水多,木板房頂蓋的是瓦片,看起來不那么寒酸,且還有點別致,有點類似于子晴上一世在風景區看過的少數民族民居。

  院墻也大致完工了,差一個大門,大堂叔曾瑞樂建議院墻用泥土加碎稻草抹平,看起來平整些,也好看些。

  于是大家又忙乎了兩天,到十七那天才徹底完工,其中元宵節休息了一天。

  曾瑞祥給大伙結算了工錢,再次表示感謝村人的幫忙,倒是子晴的堂叔他們說什么也沒要工錢,曾瑞祥回家后和沈氏一說,沈氏說每家買點什么東西送過去,不能白承這么大的人情。

  晚飯后沈氏開始收拾東西,說是老爺子看了黃歷,次日正月十八諸事皆宜,是個好日子,子福也收拾他屋子的書和筆墨,蕭秀水過來找子晴,說是以后找子晴玩就不方便了,兩人也不能一起去洗衣服了,說著說著眼圈還紅了。

  “水姑姑,子晴也沒走多遠,不就在村子里,你可以來我家玩啊,我家有大院子,我要是到街里來也肯定會找你啊,很近的。”子晴趕緊許諾。

  “這還差不多,你看,這幾天的雞都是我幫你喂的,我告訴你啊,雞要是下蛋了,你要先送幾個給我,殺雞了要叫我吃,記住了沒?”

  “記住了,你放心吧,一定叫你。”子晴呵呵樂了。

  小孩子心性就是好,來得快去的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