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分(二)

  三婆婆四婆婆一走,曾瑞慶黑著臉問:“爹,娘,我們的灶房要蓋在哪里?沒有灶房我們也做不了飯。”

  田氏忙說:“你爹早說了,豬舍后面的廣柑樹下有一塊空地,蓋灶房足夠了。這幾天你們就先和我們湊合湊合。”

  曾瑞慶仍是黑著臉應了一句。

  沈氏一看這樣忙給丈夫使了個眼色,一堆活等著呢,家還沒搬完,東西也需要歸置。

  哪知正要抬腳離開時,周氏突然問道:“娘,不是說還給一只雞婆嗎?外加十個帶種雞蛋。”

  田氏瞪了周氏一眼,又看了老爺子一眼,說道:“平時讓你做點什么,總記不住,這回倒是記得挺牢的。你們自己去一人挑一只,可得挑好了,別到時又埋怨我。”

  說完,氣呼呼進廚房找了個小籃子裝了十個雞蛋遞給沈氏。

  周氏又道:“我們今天不抓,抓了也沒處放,等蓋好灶房再抓。今天先給二弟家抓吧。”

  沈氏于是跟著周氏去抓雞,子晴想看看阿婆養了多少只雞,也跟過去了,聽見沈氏向周氏道謝。

  “哼,不抓也是便宜了她們三個,老婆子眼里只有她三個女兒還有那一堆外孫外孫女,我跟你辛辛苦苦這么多年,才落了一只雞。可惜了那三頭大肥豬,眼看著分家了,今年過年連豬都沒舍得殺,一大年連肉都沒好好吃上一口。老婆子手里都把著,等我們都分開了,他們好受用去。依我說,我們就該好好鬧上一場,一家總得分一頭吧。”周氏忿忿說道。

  “算了吧,大嫂,你看剛才的架勢,想多要點口糧都不行,還別說這大豬了,少說也得有一百七八十斤了,還不得值兩吊多錢,娘能舍得?準得留著賣個好價錢。”沈氏說道。

  子晴看她阿娘和大娘這會的親近模樣,嘿嘿一笑,想到了那句名言“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果然是至理名言。

  周氏見沈氏這樣,也沒辦法,她一個人肯定是鬧不起來的,便撒了一把谷子在地上,把雞都引來,田氏養了大概二十來只雞,還沒等子晴數好,周氏就出手了,挑了一只肥雞婆遞給沈氏了。

  沈氏接過來把兩翅膀交叉擰了一下,回到廳堂里,找了根繩子捆住兩雞腿,把雞遞給子祿,讓他拎著雞和雞蛋,子福去拎著子晴養的那十只雞,那十只雞養了快兩個月了,每只差不多快有一斤了,可惜最近半個月沒抓蟲子喂了,長得有點慢。

  沈氏挑了對空木桶,讓子福和子祿跟著,曾瑞慶和曾瑞祥仍舊回后面拆床去了。子晴還是看著子喜。

  等東西都搬完,都到中午了,田氏對曾瑞祥說道:“中午你們在這邊吃,吃完中飯你們就趕緊把要買的家當置辦齊了,晚上就不管你們了,你去叫子福他娘和幾個孩子回來,看看你大表姐他們還在嗎?估計后頭吃過中飯了,要在就一起喊這里來吃。”

  曾瑞祥聽了頗為失望,倒也答應著走了。

  曾瑞祥剛走沒一會,子壽哭著回來了,一身新衣服臟得不見顏色,哭著對子晴說道:“姐,三毛哥打我了,還把我推到地上,那里都是污泥,你看我的衣服都臟了,姐,他們欺負我,大毛哥和二毛哥還在旁邊笑呢。”

  子晴見家里的大人沒有吱聲,一個個裝沒聽見,只有夏玉走過來,“子壽乖,快別哭了,二姑給你洗洗吧。”

  子晴不好說什么,自己找了點熱水,給他洗洗臉洗洗手,衣服也沒法換,全搬走了。

  剛收拾完子壽,曾瑞祥和沈氏他們回來了,連沈建仁和蕭氏也一起過來了。沈氏見子壽一身臟兮兮的,忙拉過去問怎么回事。

  子壽嗚嗚又哭了一遍,子晴在一旁解釋了幾句。

  田氏忙接過話說道:“小孩子家家的,哪有不吵架拌嘴的。行了,快吃飯吧,大家都等著呢。”

  沈氏聽了只得哄好子壽,子晴暗自想,這場子一定要找回來,三個大的這么欺負一個小的,太沒道理了,居然沒一個人說一句三個大的不應該。

  沒想到子福很快就出手了,二毛盛湯時,三毛站他旁邊,子福故意的不小心碰了二毛一下,二毛手里的那碗熱湯就全到了三毛的身上,三毛氣的跳腳罵二毛,兩人互掐,子福在一旁說:“對不住,我也不知怎么回事沒站穩。”

  子晴在一旁看的真真的,見子福一本正經地道歉,都快憋出內傷來了,就是不敢笑,最后還是瞅個空跑到后房哈哈笑出來,自己還揉了半天肚子。

  吃過飯,曾瑞祥讓子福跟他去取定好的鍋,這次沈建仁他們就沒跟過去,沈氏帶著四個孩子從街里買了五斤早米,五文一斤的,又去肉鋪買了十文錢的肥肉,讓子祿拎著。

  來到了新家門口,看著高高長長的大院墻,子壽高興的傻了,“娘,這是咱新家嗎?”

  原色的木門還沒來得及粉刷,上面掛了把大鐵鎖,就是古代的那種長鎖,和銅鎖一樣,不過鐵的價格就便宜多了。

  幾個人進門走了三十來米才到木房門口,進門是灶臺,一小片空地,過去是一個書桌書架,沈氏基本收拾好了,床都鋪好了,兩個床挨著,旁邊靠墻是沈氏的兩個紅漆大箱子和一個三節的衣柜,子晴目測這木房面積也就不到三十平米,邊角還堆了點柴火,一家子要在這擠一年,掙錢的壓力好大啊。

  沈氏剛把小四放下,曾瑞祥和子福他們就回來了,還跟了個鐵匠鋪的伙計,頂著兩口鍋過來了,曾瑞祥手里抬著個小點的,子福手里還拎著個燜飯做粥用的雙耳小鐵鍋。

  把鍋安放好了,曾瑞祥又帶著子福出門要買水缸和水桶,水缸和水桶買回來了,又說要買碗筷,桌凳,還沒出門呢,沈建仁一家來了,帶了個一米見方桌子,兩把竹椅,六個木凳,一袋子米,一塊豬肉,一籃子雞蛋,一大一小兩個木盆,十個碗十個盤子十雙筷子,這下差不多齊了。

  曾瑞祥要去挑水準備洗刷,沈建仁跟著去了,回來對沈氏說道:“妹妹,這挑水太不方便了,還是想法早點打口井,不然你一個婦道人家,這日子也太辛苦了些。”

  沈建仁的話讓一旁的曾瑞祥實在汗顏,原本他才是一家之主呀,幾個孩子那么小,也幫不了多大的忙,可家里的經濟條件又由不得他放棄那份束脩。

  沈氏見丈夫難為情,忙對沈建仁說道:“三哥放心,等過兩月我就想法子打井的。”

  沈建仁不好再說什么,日子總是人過出來的,好歹妹子從那個家分了出來,憑著她的雙手,過日子應該是沒有問題。

  想到這,沈建仁安心告辭,沈氏想留他們吃飯,蕭氏說,來日方長,好好過日子,左右他們還要住兩天再走。

  曾瑞祥把水缸挑滿了,沈氏這邊也把東西歸整好了,就手燒水洗碗筷,又叫子福去他阿婆家菜地摘點菜回來,并叮囑子福記得跟阿婆說一聲。

  子福走后,沈氏把兩個炒菜的鍋燒熱了用豬皮擦了好幾遍。

  天黑前,一家子總算坐下來吃了搬家后的第一頓飯,為了省事,沈氏把菜葉子放進米粥里,并切了點碎精肉,一鍋美味的菜粥就好了。

  沈氏看著自己的孩子們說道:“這是咱家分家后的第一頓飯,雖然簡單些,但是娘很開心,覺得以后的日子有奔頭了,你們也要乖乖聽話,以后,娘會把你們一個個送進學堂,你們要知道上進。”

  子福帶頭回道:“娘放心吧,我們記住了。”

  曾瑞祥和沈氏點點頭,分家后的第一頓飯開動了,來了兩個月,子晴也總算吃了一頓可口舒心的飯。

  飯后,沈氏讓曾瑞祥帶著家里的三個男孩出去走走,她要帶著子晴洗個澡。

  等全家都洗完澡躺到床上,子晴還聽見她爹和娘在細細地算賬,加上今天添置的東西,沈氏說還剩不到三兩銀子了,這還得多虧沈建仁今天幫著買了不少東西。

  后來又聽見沈氏說還有今天田氏給的一吊錢,差不多四兩,曾瑞祥提到打井的事情,沈氏說再等一個月看看,再說什么子晴就沒聽見了,進入夢鄉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