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打井

  第二日一早,沈氏關照好孩子就去鎮上找打井的師傅,說好價錢和時間,沈氏又拐去老房,找到周氏,結果周氏說她已經和她娘家弟弟說好了合伙插秧。

  沈氏聽了便想走,家里還有一堆事等著呢,誰知周氏拉住她問道:“爹這幾天有沒有去你那幫你干點活?”

  “大嫂說什么呢?爹怎么會幫我干活?”沈氏說完甩開了周氏。

  “你知道爹又去春玉家干活嗎?你說,就沒見過這么偏心的,兩個兒子都沒在家,就剩你我兩個女人,地里的活是一點也不伸手,妹夫一個大男人還在家閑著呢,老婆子心疼女兒,非要老頭子去幫襯,還把菜地的菜弄了整整兩大筐走了,說那邊人多地少,連菜都吃不上,不知還帶了別的什么沒有?好在分家了,帶什么也跟我們沒關系了。”

  沈氏聽了笑笑,這些她從來就沒指著過。

  “對了,我還跟你說,好像老婆子要殺豬了,說馬上要插秧了,豬肉比較好賣。等殺了我告訴你一聲,他們要不給你送點去,你尋個由頭過來一趟,還能讓你空手回去?再不濟也能落點豬雜。”

  周氏久不見沈氏,現在又沒什么利益沖突,一肚子的抱怨正好說給沈氏聽。比如秋玉成天繡花,賣的錢都自己攢著,田氏只知道問兒子們要錢,又操心二女兒的婚事,身體不好,怕嫁不出去,等等。

  這時沈氏無比慶幸自己搬走了,眼不見為凈,過自己的小日子少生多少閑氣。

  下午打井的師傅就來了,說先看地形,核計需要買的東西,沈氏就提了三個要求,井臺壘高點,再做個轆轤,配上井蓋。師傅滿口答應了,帶了兩個徒弟來開工。

  接下來的日子忙得不可開交,打鐮刀,買曬墊,拔豌豆藤,這些都是沈氏帶著子祿在做,子福負責回家后給菜地澆水,偶爾施點肥。

  子晴依舊在家留守,她要把豌豆藤上的豌豆摘干凈,兼著照顧孩子,看著打井的師傅,順便捎帶著準備要吃的菜,等沈氏進門就可以炒。

  這可真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才六歲,不到五周歲的年齡,放以前那是幼兒園中班的年齡,居然要做這么多事。

  好在沈萬福過來一趟,急急忙忙把那一畝豌豆地翻了,沒來得及平整就回去了,說是家里也堆了一堆活,過幾天再來幫著割油菜。

  打井的活足足干了十天才好,花了四兩多銀子,井邊鋪上了青磚,子晴一家都很高興,沈氏再不用早晚走那么遠挑水,子晴也不用到村里洗衣服洗菜,省事多了。

  一家人正圍著井邊說笑開心時,大門外有了動靜,子晴跑出去開的門。

  是曾老爺子過來通知沈氏油菜可以割了,順帶拎了幾根骨頭和一小塊豬肉過來,一見面還挺高興,晃了晃手里的東西,對子晴說道:“子晴,阿公給你們送肉來了,你娘呢?沒在家?”

  子晴看了一眼那肉,估計也就一斤左右,以為是特地買來的,心想今天太陽從哪邊出來的呢,居然有這種好事。

  懷疑歸懷疑,面子活還得做,子晴規規矩矩地立住了,“多謝阿公,我娘在里面干活呢。”

  進門看見院子里新打的井,老爺子劈頭就責問沈氏,“打井這么大的事你居然沒和我們說一聲,你說你這一家子,用錢的地方還多著呢,多走幾步路就有水挑,花這冤枉銀子干什么?村子里除了地主家,誰家不是挑水吃?你可倒好,敗家的玩意,有錢也糟蹋了。虧我們還記掛著你們,殺了豬就趕緊給孩子們送點肉吃。”

  說完,也不等沈氏辯解,氣呼呼地放下東西就走了。

  沈氏氣得抹眼淚,子祿只會瞪著老爺子的背影咬著嘴唇生氣,子晴只得上前說道:“娘,不哭,挑水好累的,打了井娘就不辛苦了,我也不用每天害怕掉進水塘里了。”

  沈氏聽了抱著兩孩子痛哭一場,才把眼淚擦干,田氏就過來了,滿院子看了一圈。

  “老二家的,平日里總說你是個老實人,孩子多,總哭窮,分家時你爹還說呢,你們的日子怕是不好過,可誰知,你們一個個的都會藏心眼,這些年,怕是老二的錢沒全交到我手里吧,指不定昧下了多少,要不能買起這么大的院子?當著我們的面哭窮,沒兩天又有錢打井了,難怪才剛你爹回去生那么大的氣,我看也是,虧我們還一心惦記你們日子苦,家里一殺豬了,巴巴地給你們送點骨頭和肉來。指不定你們天天都瞞著我們吃什么好東西呢,真是兒大不由娘啊。”說著說著,田氏就抽出了手帕擦眼淚。

  沈氏已經平靜多了,“娘,您要這樣說,媳婦可真是冤死了。孩子他爹一年的銀子是有數的,年底一到,哪回不是全數交給你,昧下沒昧下的,娘您心里清楚,媳婦在你家也不是一天兩天,十年了,娘您還不了解?這買地的錢是我的嫁妝銀子,這些年我一直沒敢動,就等著今天派上大用場,可買完地也沒剩下啥,蓋院子的銀子是我三哥借的,這井,還是前幾天子喜百天我娘他們都來了,見我要去村子里這么遠挑水,子晴要走那么遠洗點菜和衣裳,我娘心疼我一個女人帶著孩子不易,讓我兩個哥先借我幾兩碎銀應應急,等以后有錢了再還。”

  田氏聽了有點訕訕,不過還是嘀咕了一句,“誰知道真的假的,這還不是你說了算。再說了,你還有娘家哥哥可以幫襯,可憐你大妹春玉一家,吃不飽穿不暖的,也沒個好哥哥惦記著。”

  “娘,你看我這,也是孩子一堆,又小,分家沒分到一粒糧,日日都要買米,晚上都是稀粥,你看這天一天天暖和了,孩子們的夾襖都破的不成樣子。”沈氏忍氣分辯道。

  田氏不耐煩地訓道:“不是給了你們一吊錢嗎?好了,好了,你也別跟我這訴苦了,誰知道你有幾句真話?”

  說完看了一眼院子里的雞,“過幾天有人來相看夏玉,家里也沒什么好招待的,我抓兩只雞走吧。”

  “娘,你看這雞還沒長成,大的都不到二斤,抓了有點可惜了,要不,娘您還是把那只老雞婆抓回去,那個還可以下蛋的。”沈氏知道今日田氏若沒捎帶點東西走,心里肯定氣不平。

  “那也行,就依你吧。”田氏終于還是帶著那只老雞婆回去了。

  子晴深感無奈,看來想清清靜靜地過自己的小日子是不大可能的,以后要有銀子蓋新房了,還會過來打秋風的。

  沈氏那邊本來還指望老爺子幫忙犁地,現在也不行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