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買山

  話說端午那天田氏提到夏玉后,誰也沒想到幾天后,夏玉兩口子居然回來了。

  據她自己說回來一趟是很不容易,因她走不了這么遠的路,搭了一段牛車,自己走了一段山路,過了獨木橋,又搭上一段牛車,這才到家。

  原來是成親三個多月了,一直沒有懷孕的消息,婆家人著急了,夏玉也不好說什么,便想回娘家養一段時日,就便找個熟識的郎中看看。

  夏玉回娘家還給子晴家這邊帶了點地里的出產,雖說東西不值錢,可到底是一份心意,沈氏請他們過來吃頓飯。

  飯后,秋玉和夏玉姐妹倆同時洗了個澡,秋玉走時笑著說:“每次來二哥家吃飯,都說要洗個澡,可每次不是這事就是那事,也不知哪那些架要吵,都半年了,今天才算把這澡洗上了,太舒服了,爹,娘,要我說你們也該泡一個,我二嫂真是會享福,有錢就是好啊。”

  夏玉擰了她一下,低聲說道:“洗你的得了,哪來的那些閑話,非要惹大家不高興你才甘心?”

  見老爺子和田氏瞪了沈氏一眼,子晴忙把話接了過去,“小姑,我娘哪里會享福,這是我爹和我大哥要弄的,說我娘一個女人帶著這么多的孩子,一天到晚家里家外的太辛苦,晚上泡個熱水澡能緩解一下勞累。”

  子晴成功地見田氏的臉色變了,氣呼呼地說:“不是洗完了,怎么還不走?”

  送走他們,沈氏用手戳了下子晴的頭,搖了搖頭,子晴忙拉了子壽說道:“小三,姐姐帶你看西瓜熟了沒有?”

  這天后,子晴天天去地里敲西瓜,熟的還是不多,又等了幾天,五月十五這天,子晴終于抱了個瓜去給周掌柜送信,并問他:“周掌柜,能不能和你們東家打個商量,你看,今年干旱,瓜減產了,但是瓜比去年的更甜,你拿去嘗嘗就知道了,還有,今年的瓜比去年提前了十天,你去問問東家能不能多給點辛苦費。”

  周掌柜接過瓜,笑著說一定把話帶到,次日周掌柜帶人過來拉瓜時,告知東家的意思,二十文一斤,可以賣到這月底,六月初至六月中旬,仍是十八。

  雖說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但子晴也還算滿意,商人哪有不逐利的。

  送走周掌柜,拿著手里的一百兩銀子,子晴就央沈氏去找里正,沈氏很是不解,問道:“又不是上街買塊豬肉,這么大的一筆銀子,你這么急燒火燎的給人送去,為什么呀?”

  “哎呀,娘你就別管了,爹不是已經同意了嗎?再說了,這西瓜不也是我搗鼓出來的,你還不信我呀?我要養多多的雞,要趕在過年前賣個好價。”

  去年賣對聯時子晴在菜場問了,閹雞年前最高都賣到二十文一斤,而他家給周掌柜那十八文還以為人家照顧她呢。

  不過養雞不是主要目的,她是想養到一千只雞,雞糞用來肥山,再養些羊,果樹的營養也就差不多了,可這些都沒法細說,只能死磨硬泡撒嬌了。

  沈氏擰不過女兒,只好撿了一小籃子雞蛋上里正家串門,子晴跟著。

  何氏仍留下來看家,端午節后沒幾天,沈氏又捎信讓沈萬福送她過來了。

  好巧不巧的,里正沒在家,里正娘子陪著沈氏站在門口說話,看到沈氏手里的一籃子雞蛋,臉上的笑容多了些真切。

  子晴見了竊喜,估計此行不虛了。

  沈氏把籃子遞過去,里正娘子假意推辭,正拉扯間,里正帶著他兩個兒子下地回來了。

  沈氏把來意說了,里正右手抓著下頜的幾根胡須,沉吟片刻才道:“秀才娘子,那山連地都下來,怎么地也有個四五十畝,雖說荒山的價更便宜些,可帶著那十來畝的荒地,全下來也要有百八十兩銀子,這銀子可不能賒欠的。”

  “還請里正放心,我家也是因為孩子多,想謀個生計,水田太貴,且一時半會也不好買,這才湊了點銀子買點荒山荒地,勤快點打理也就是了。”

  “銀子夠了就好說,賣誰不是賣,這么多年這荒山荒地也在這閑著,我看你家的大院子一蓋,養雞種菜什么的都很方便,以后村民們蓋房也不會要這小小的一塊宅基地了,如此一來,村里的荒地就該好賣了,連我都想弄個大院子住住。既這樣,明天我就去一趟縣衙,找人來給你丈量,就便把手續辦妥了,只怕還得去趟縣學找找曾秀才來簽字畫押。只是,這一路跑來。。。”

  沈氏趕緊遞過去五串錢,“那就勞煩里正了,這個拿去雇個車吃個飯,請衙門口的人辦事也是要打點的,沒得讓你自個往里墊的道理。”

  “好說,好說,你且放心家去等我的好消息吧。”接過銅錢里正臉上的笑容也熱切了幾分。

  有錢能使鬼推磨,古今同理。

  兩天后,里正就把地契送來了,說前一天來人丈量完荒山,說是荒山,其實就是兩個小土坡,長滿了荊棘野草,是五十畝,一兩銀子一畝,周圍山腳下的荒地是十畝,這個要二兩半銀子一畝,沈氏拿了八十兩銀子托里正去縣里找曾瑞祥把手續辦了。

  子晴圍著山腳轉了一圈,差不多就是個長二百米,寬一百五十米左右的矩形,只不過矩形里有兩個土坡,子晴家的院墻靠著是山腳,荒地主要在山坡的東面,村民去后山基本從西面走,因為西面對著的大部分是水田。

  子晴見這山坡的野草很茂盛,怕有毒蛇什么的藏在里頭,決定先放火燒一遍,這些事自然交給曾瑞玉去做。

  因為曾瑞祥沒在家,沈氏仍舊把曾老爺子請來,由他去請村里蓋房子的那十個人把院墻蓋了,這兩年看到有院墻種西瓜的好處,沈氏想都沒想就讓把院墻蓋了,倒省了子晴的心思。

  且羅師傅說希望搶在夏收之前做完,正合子晴的意思。

  老爺子回去就跟田氏嘀咕,說沒想到沈氏又買了一大片荒地,只怕又花了不少銀子,“看來,這西瓜還是很有賺頭的,也不知春玉家種的怎么樣了?你看老二媳婦,一個女人在家領著一堆孩子,居然一兩年時間就能把日子過的這么紅火,春玉分家這么多年了,一點起色也沒有,燕女婿也不知成日里都忙些什么?有上這打秋風的時間,還不如好好琢磨琢磨日子怎么過,只會一味吃酒吹牛,也不知春玉相中了他哪里?難怪老大看不上他。”

  子晴自然不知這些,這段時間她一心撲在了荒山上,在山坡上,每隔二十來米就安一個雞窩,每隔五米挖一個三尺見方的樹坑,羊圈就設在山腳,羅師傅他們花了二十天才忙完,主要是子晴央他們連山坡上的樹坑也挖了。

  院墻和雞窩全下來花了不到十五兩的銀子,曾瑞玉打的土坯還不夠,又從別人手里借了些,說他以后去還。

  于是沈氏就給了他五兩銀子,其中還包括買石塊的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