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改造

  子晴在每個雞窩里頭都撒些石灰,鋪上稻草,也不知沈氏從何處抱了三只小狗,放到新院,從老院北邊開了個小門,就可以直接過去,白天一般都開著門,方便進出,晚上才關上。

  子晴在荒山上忙著的時候,沈氏也沒閑著,她可是嘗過了多養雞的甜頭,那么大的地方,又有院墻,可以養多少只雞呀?

  為此,沈氏是逢墟必去,有多少雞苗就買多少,甚至還去了幾趟安州府。

  主要是這時空尚未掌握孵小雞的技術,全指著母雞抱窩呢。

  這段日子沈氏一共買了二百來只小雞,還買了二十只小鵝,她說山上野草多,好養鵝,而且鵝很兇的,見到陌生人不但會叫,也會啄人,所以就當看家了。

  子晴決定對這些雞完全采取放養,因此第一件事是訓練小雞進窩,每天早上從雞窩把它們放出來,晚上再抓進去,有個三四天時間適應,到時辰它們就會自己進去了,可惜現在還沒買到羊。

  子晴忙著時,沈氏那邊也沒閑著,她找人把東邊的十畝荒地翻了,點上大豆,也不指著能收上東西,主要想把地養養,來年好種上西瓜。

  受此啟發,子晴找個雨天胡亂在山坡上撒了好多小白菜籽,長出菜葉來可以喂雞和鵝,順帶還能肥肥地。

  母女兩個忙完這些,才知因為四月份的旱災,田里的秧苗大都沒有長好,有的人家都是后來補種的,有的是勉強收點糧食,實在不好的就直接翻地種晚稻,子晴家就是這樣的,一點收成也沒有,家里也沒有勞力去挑水,曾瑞玉自己家的田還補救不過來呢。

  因此,夏收根本收不上來多少糧食,不少人家的生計更為艱難了,子晴家是虧得有賣西瓜的進項,好在沈氏那時聽了何氏的話,買了不少糧食存著。

  兩個舅家和姑家也不知怎樣,舅家只怕還好一些,跟著子晴家也種了不少西瓜和洋薯,說到西瓜,子晴忽然想到舅家的西瓜也該熟了,“娘,舅舅家的西瓜也不知怎樣了?不如你去一趟瞧瞧?”

  沈氏聽了拍手說道,“可不是,我居然忙忘了。”

  跟何氏一商量,次日一早,何氏在家帶著兩個外孫,沈氏帶著子晴去了白塘村,兩人也才知道,因為有人偷瓜,沈建山、沈建水和沈萬福白天黑夜地輪流守著瓜地,早稻肯定是減產了,好在瓜地侍候得不錯,也是找的沙地,滿地都是西瓜,大的顯然是子晴給的瓜苗,還有些拳頭大小的是他們自己育的苗。

  子晴上前敲了幾個大的,大都也熟了,雖然不多,兩家合伙兩畝來地,不過摘個三四千多斤是不成問題。

  原本子晴想把周掌柜介紹給兩位舅舅,誰知沈建山說,沈大福給他們牽線找了位中人,已經來家拉過一次瓜了,給的是十八文一斤,家里的那些洋薯也讓他們拉走了。

  至此,沈氏安心多了。

  回到村子里,見沈氏忙著和兩位嫂子拉家常,子晴拉著金福表哥陪她在村子里轉悠,別的沒找到,只看到不少柚子樹和桔子樹,沈建水家也有一棵,不過金福說他家的柑子水分多,就是太酸了,子晴打聽橙子樹的情況,可惜無所獲。

  回到家,沈氏跟何氏說就算早稻沒有收成,今年的西瓜一家分個五六十兩銀子是沒問題,還有洋薯,春天種的那些銀子已經到手了,兩家都有十好幾兩銀子的進賬,足夠他們好好過日子了。

  何氏聽了說道:“這我就放心了,以前總擔心你,如今你好過了,又操心他們,這當娘的心啊,就沒消停過,現如今他們借上你的光,擺弄那什么西瓜和洋薯,也好攢點銀子娶媳婦,你二哥家還三個大兒子,大的該辦事了。”

  子晴一聽外婆說這個,頓時來了興致,主要是她十分好奇他們的婚姻抗爭是否成功。

  可惜一看她豎起耳朵,沈氏忙把話岔過去了。

  子晴雖心癢癢的難受,可也不敢插嘴問。

  不過這次去白塘村,子晴倒是知曉了長福表哥把新福表哥帶出去做學徒了,兩人誰也不想回來種地了。

  無論如何,子晴還是很佩服他們的勇氣的,可惜幫不上什么忙。

  一進六月,子晴心里就開始長草了,天天數著日子過,總算盼到六月初五,曾瑞祥和曾子福放假回家了,這次有一個多月的假期,家人間可以好好聚聚。

  說真的,子晴還真是很想念他們,尤其是子福。

  待他們洗漱畢,子晴迫不及待地帶著她爹和大哥去參觀大新院,并匯報了院墻的花銷,曾瑞祥沒在意這些,只是問她:“這坑怎么都閑著,我看你不是育了一些苗嗎?”

  子晴一直以為要在冬天移植比較好,而且那些樹苗太小,并不適合移植,可又不能直說,只好問說道:“爹,這大熱天的能移活嗎?還不得天天澆水,多累啊。等冬天或來年春天雨水多了再移,多好。”

  看到一排排的雞窩,曾瑞祥又問她怎么想到這樣做雞窩,子晴解釋說:“爹,趕雞進窩很累的,這樣它們自己就知道找最近的窩,我撿蛋也可以一排排撿,還有收拾雞窩的糞便什么就可以放到最近的樹坑里,多省事啊,我也是想了好久才想出來的,這樣我和娘沒事出來走走,帶個鐵鍬,就把活干了。”

  事實上是子晴借鑒了上一世別人的做法,或許說借鑒還不對,應該叫抄襲。

  曾瑞祥聽了不停點頭,“難為你這么小就有如此靈巧的心思。”

  可惜不是個男孩,曾瑞祥在心底感嘆。

  “爹,妹妹從小就是個懶人,為了偷懶總愛使點小聰明,每次還都歪打正著了。”子福說完還特意沖子晴眨了眨眼,子晴追著他滿山討打。

  天氣一天天的燥熱起來,左右家里的水田也不用收割,倒是省了好些事,因此大多數時候一家子都躲在書房那屋,坐在木地板上,時不時地吃塊井水拔過涼的西瓜,何氏說,這日子過的,大抵神仙也如此了。

  子晴給兩個弟弟做了兩套短袖短褲,很是涼爽松快,不出門天天在家穿著,子福、子祿看著也要了兩套。子晴順帶給自己做了一套,只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偷偷穿,何氏倒也沒說什么。

  晚上乘涼時,外頭傳來陣陣青蛙的呱呱聲,子晴有點饞了。

  話說來這時空她還沒吃過青蛙呢,春天時抓的都是小青蛙,只能喂雞,于是子晴就跟兩個哥哥撒嬌,一手抓著子福,一手拽著子祿,“哥,我們去田里抓土蛙吃。我好想吃哦。”

  曾瑞祥一聽也來了興致,“我小的時候你們阿公也帶我和你們大爹去抓過,因為晚上看不見路,就帶個火把,聽老人們說火把一照,土蛙都不動了,用套子一套就好了。”

  于是,子福找了兩根元宵節用剩的松油枝,點了兩個火把,子晴想跟著,沈氏說什么也沒同意,說夏天的蛇蟲最多,子晴只好作罷。

  她是十分怕這些東西的,在自家的外墻和院子的內墻,她都撒了一圈樟木屑,也不知管不管用,反正徐師傅他們用的樟木刨花和木屑,她是一點也沒浪費,全收起來,并且還用沈氏拆下的舊紗布包起來,留著以后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