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十七章 手眼通天

  琵琶園中,文人士子交頭接耳,都在猜測穩重出名的蘇大人為何如此反應,些許人方才遞了詞作,此時以為中了頭彩也是翹首以盼。

  高臺上,蘇幕雙手持著宣紙瞇眼仔細打量,紙張微微顫抖。周邦彥極少瞧見蘇公這般鄭重,不禁側目詢問:“蘇公,可是遇到佳作。”

  按理說,即便是少有佳作,也不會讓蘇公這般失態,上次那‘天街小雨潤如酥..’已經是難得的佳作,蘇幕也只是回味許久而已。

  聽到詢問,蘇幕回過神來:“不不不,唉!邦彥,你快看看,這可不只是佳作。”

  同僚見狀也好奇湊了過來,字跡普普通通只能算工整,摸著胡須默念審視,只是剛到一半,審視目光便轉為凝重,皺著眉一言不發。

周邦彥年齡最小,成就在幾人中卻是最高,算汴京名氣最盛的大才,本想看看是那位同窗的大作,只是看到一半便搖頭苦嘆。宣紙上簡單的幾行字,可不是光有才學便能寫出來的  彈琴的蘇香凝和作詞的書生,察覺到高臺上的不對勁,聲音都壓下去,還是第一次見這么多大儒鄭重審視,知曉必然是某位才子一鳴驚人。

  眾人中,唯獨尉遲大官人與眾不同,抱著一堆剛買了的首飾,在李師師跟前獻殷勤大聲套近乎。

  片刻后。

  有書生按耐不住率先開口詢問:“幾位大人,可是其他兩家出了佳作?”

  三場詩會同時舉行,其他兩家由俗世豪紳牽頭,論名頭還是規模都比上朝廷牽頭的琵琶會,若是被那兩家壓了下去,諸多才子豈不是顏面無存。

  蘇幕回過神來,似是想起了某個人,連忙吩咐:“快快快,抄一份送去宮中。”

  見這表情,所有書生都察覺不對,這得是什么樣的佳作,才能讓蘇大人如此焦急要上呈給天子。

  見下方眼巴巴望著,周邦彥把紙張遞給最靠近的一個書生:“你給大家念念。”

  書生誠惶誠恐,連忙接過紙張,掃了一眼,正準備開口,卻又愣住了。

  “念啊!”

  大儒才子不敢得罪,一個同輩書生眾人可沒有好耐心。

  幾位花魁和蘇香凝也是翹首以盼,等著那書生念出來。

  書生面對百十號才子佳人,憋了半天,才醞釀好情緒,咳嗽兩聲,朗聲道: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抑揚頓挫,顯然在努力感悟那位前輩的情緒。

  眾人一愣,韻律倒是工整,可這詩不是詠春之詞。

  還沒來得及疑惑,接下來的幾句,便讓全場鴉雀無聲: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書生念完,見眾人沒反應,還以為念錯了字,站在原地不敢動彈,上下仔細核對。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蘇幕坐在椅子上,回味越久,便越覺得此生難以企及。

  幾位大儒同樣是滿面唏噓,詩不合適這場詩會,卻適合現在的大宋朝。

  一句‘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說道了多少人心坎里,最后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境界已經不是坐在這里的幾個大儒能擅自評判的了。

  沒有一番身世浮沉的經歷,根本寫不出這種詩。

  眾多學子畢竟閱歷尚淺,又大多出自富貴之家,鴉雀無聲許久,都沉浸在悲慘決然的氣氛中,卻也不敢擅自開口評判。

  蘇香凝收了琴音,雙眸怔怔,卻也不知該想些什么。一句‘身世浮沉雨打萍’讓她感同身受,可她豈敢與詩中人相提并論。也不知這位文人,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才能寫出這幾句牽動人心的詩句。

  滿場寂寂。

  尉遲大官人一扶頭上方巾,像模像樣的品位許久,點頭朗聲稱贊:

  “好詩好詩,這是誰寫的?有點水平。”

  “噗..”

  旁邊的李師師繞是清心寡欲的性子,也忍不住失態笑了出來,又連忙用袖子掩住嘴。

  有點水平?

  眾人目瞪口呆,紛紛側目。

  這叫‘有點水平’的話,他們這些豈不是成了大字不識的山野匹夫。

  “滾!”

  侍郎蘇幕猛的一拍桌子,早就受夠了大字不識一籮筐的憨皮,這種時候打岔,到底有沒有長耳朵?

  尉遲虎縮了縮脖子,自知鬧了笑話,連忙帶著狗腿灰溜溜跑了。

  蘇幕吐了口濁氣,站起身來看著諸多才子佳人的殷切目光,朗聲道:“御史,陳清秋。”

  “陳清秋?”

  “怎么可能..”

  所有人一愣,有的半天也沒想起這號人物。認識的則滿臉不可思議,說小有才名的陳靖柳作出此詩他們都能信,陳清秋若有這文采,那會終身郁郁不得志。

  幾位同僚滿臉訝異,其中一位搖頭道:“不可能,陳老匹夫寫‘大龜賦’還可以,這詩豈會是他寫的。”

  蘇幕也很疑惑,但詩作拿在手上,總不能是假的。他唏噓道:“陳清秋出生江西,這惶恐灘便是江西一帶的地名,零丁洋應當在珠江一帶,他起起落落多年,可能也去過那里,如今身陷囚牢,瀕死之際寫下絕筆,倒也不是不可能。”

  聽見這話,眾人才想起御史陳清秋剛因為發瘋亂咬人被打入天牢。那位同僚斟酌許久,還是搖頭:“字跡是陳清秋的,但老夫依舊不信他能寫出這種千古絕篇...”

  蘇幕微微抬手制止他的話語:“無論如何等陳清秋先出來再說,這詩能救他的命。”

  彈劾半朝文武落入典魁司手中,還能讓這首詩傳出來,只能說明有人暗中保陳清秋,而且這個人,手眼通天...

  同僚神色一凝,豈會不明白這話的意思,當即收聲噤若寒蟬。

  若詩是陳清秋寫的也罷,若不是,那可就出大事了。

  有一個才學驚人又位高權重的人物,在暗中驅使陳清秋上書彈劾幾位朝堂巨擘,然后還能用此法把人給撈出來。

  眾人滿眼驚異,這是在展示手腕啊!

  回想朝廷內外,整個大宋朝堂,好像只有一人有此本事,那就是...

  鄆王趙楷!

  曾經科舉奪進士第一名,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狀元皇子。

  可鄆王趙楷是當今圣上次子,太子早以敲定,他忽然搞出這種大動作,是想...

  眾人往深一琢磨,聯想到這首意味深長的詩作,臉色驟變,只覺脊背發涼。

  奪嫡!

  大宋,這是要變天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