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82章 兵分三路

  一看是蕭影的來電顯示,余耀不由自主從“烜赫”想到了“太炎”。

  接了電話之后,余耀忍不住道,“我先問個事兒,許太炎大掌眼,有沒有過‘烜赫’這個字或者號?”

  蕭影不由一愣,“看來我不打,你也要打了?我不曾聽說過這樣的字號;不過,大掌眼好像年輕的時候不叫許太炎這個名字,進入古玩界之后,才用了這個名字,并為行里所熟知。”

  余耀沉吟,“他是清末生人,按說應該有名也有字;但能查到的資料里,都只有‘許太炎’這一個,也不知是名還是字。”

  “我知道的,確實也只有這一個。剛才說的曾用名,我父親跟我提過,但他也不知道具體是什么。怎么?你又找到相關的線索了?”

  余耀應道,“我得到一幅書法,是當年的故宮博物院首任院長易培基送給‘烜赫賢弟’的,寫的是‘慧眼獨具’。能讓易培基贊頌‘慧眼獨具’還特地寫出來相贈的,必定不是一般人。但想來想去,民國年間沒有叫‘烜赫’的。”

  蕭影聽后,卻忽而叫道,“這事兒我聽說過!”

  “你也知道這幅書法?”

  “不是這個。我是說我聽說過易培基和許太炎先生的交往。而且在1937年,轉移太顛方鼎到江州之前,許太炎先生還去滬海看過易培基;不久之后,易培基就病逝了!”

  “啊?”余耀想了想,“這幅書法,就是在江州被人收到的!難不成,是許太炎先生在滬海看望易培基的時候,易培基寫了送給他的?然后,他帶著這幅書法來到江州,不慎遺失了?”

  蕭影也想了想,“如果能確定烜赫就是許先生用過的字號,那就極有可能!”

  “嗯,回頭我問問來路。這幅書法的遺失,沒準兒還和太顛方鼎有關系。”余耀點點頭,“你說你的事兒吧,漢口那邊有消息了?”

  “我就在漢口。”

  “啊?不是說一起么?你怎么自己去了?”

  “事出匆忙,不過,我這就要回渝州了。”

  “難不成線索斷了?”

  “怎么說呢。那個李剛,我找到了;玉佩的來歷,也輾轉打聽到了,就應該是許長安遺失的,但是許長安最終去向的線索,確實斷了。”

  “到底怎么個情況?”

  “調查過程我就不必展開了,告訴你結果和推斷梳理出來的東西。”蕭影道,“當年在漢口,許夫人的弟弟,也就是許長安的舅舅,遭遇搶劫被打死了,而七歲的許長安,被賣到了人販子手里。”

  余耀聽了,心里不由一沉。

  蕭影接著說道,“這塊玉佩,被人販子所得,賣到了漢口一家叫做鳳翔的銀樓,所幸掌柜的小兒子很喜歡,一直留著,傳了下來。傳到這一代,日子緊巴,所以就變賣了。最后被李剛收走,又送到了古玩店。”

  “也就是說,你找到鳳翔銀樓掌柜的后人了?”余耀不由插了一句。

  “不僅找到了掌柜的后人,而且還找到了一個士兵的后人。許長安運氣不錯,人販子還沒來得及賣出,就被途徑漢口的某部的一支隊伍救了,不過,當年戰事吃緊,這支隊伍要繼續行軍,就把許長安送給了漢口當地的一戶百姓人家。”

  余耀聽了,心中暗忖,這如何又會斷了線索呢?蕭影沒說完,他便也沒再開口,繼續聽著。

  “本來這是個好消息,但這戶人家有孩子,又因為許長安受過驚嚇,時常會顯得有點兒呆,在部隊走后,竟然又不想收養了,送給了一個無妻無子的遠房親戚。而這個遠房親戚,卻帶著孩子離開了漢口。線索就是在這兒斷的,因為這遠房親戚就此沒了聯系。”

  “那這遠房親戚姓甚名誰,去了哪里?”

  “要是當年那戶人家的夫婦活著,肯定知道,但這好幾代人了,已經問不出姓甚名誰了。至于去向,也只知道是南下投靠朋友。”蕭影嘆了口氣,“時間隔得太久,而且當時兵荒馬亂的······”

  余耀點點頭,“你能從一塊玉佩,延伸找到這么多人,梳理出這么多信息,已經很難得了。”

  “雖然線索斷了,但也算進了一步,順其自然吧。”蕭影接口道,“許長安受過驚嚇,或許什么都不記得了,而且極有可能有了新的名字,茫茫人海,再想找到他和他的后代,只能靠運氣了。”

  “嗯。運氣這事兒也不好說的,誰能想到,我會從隔壁老王這兒,拿到這塊玉佩呢!”

  兩人唏噓不已,又交流了幾句之后,掛了電話。

  余耀正想給老黃打過去,問問這幅書法他還有什么線索,賀文光來電話了。

  “好消息!”賀文光向來是言簡意賅,“你方便說話吧?”

  “方便,我一個人在店里。”

  “根據我們追查的結果,省博的太顛方鼎,千賀美術館的太顛方鼎,極有可能都是假的!”

  其實這不算什么好消息,但是他們早就知道東江省博的太顛方鼎不真,現在若能確定倭國千賀美術館的也是假的,相對來說多了張底牌就是了。

  “那真鼎呢?”

  “真鼎如今應該隱藏在民間!”賀文光道,“我們會繼續追查!”

  “隱藏民間?那為何這么多年毫無動靜?”余耀皺了皺眉,“賀所,您要是時間寬裕,還是大致給我捋一捋吧?”

  “行,我長話短說。當年許太炎捐贈太顛方鼎之時,其實是兵分三路,有兩路來到江州;來到江州的兩路,一路直接聯系東江省立圖書館,一路聯系江州市立圖書館和東江省立民眾教育館。”

  “還有一路,就是許太炎自己,卻到了滬海。這三路,各持有一尊太顛方鼎,兩假一真,為的就是應對倭國的中谷安次郎和軍方特務。”

  余耀聽到這里,不由看了一眼掛著的那幅“慧眼獨具”,忽而隱隱有點兒念頭露了出來。

“年代太久,很多信息不全,不過大致能推斷出一些東西。”賀文光接口道,“許太炎先生應該是親自帶著真鼎,先在滬海暫駐,另外兩尊假鼎在江州‘打先鋒’,借此試探倭國人的動向。”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玩寶大師》,微信關注“熱度網文或者rdww444”與更多書友一起聊喜歡的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